读完了信,又把信纸给折好放回信封里,关月荷还得带回去给林思甜看。
至于收到的包裹,根本不用再拆开分。丁学文早已经细心地分了三份。
给许成才和秦子兰拿了一份,剩下的就由关月荷带回去。
三人骑到长湖街道上,又兵分两路各回各家。
“我们先走了,明年见,月荷。”
啥明年见啊?明天元旦放假一天,后天又在厂里见了。
但关月荷还是配合着挥手,“明年见!”
她的自行车上,后座载着厂里发的元旦福利——一条鱼和一斤猪肉、一小袋米。此时车头再用网兜装着俩大纸袋的猪肉肠,车子骑过去,像是一个 移动的小肉摊。
今年的春节离元旦近,都在一月份,光是单位发的米面粮油肉就够过个肥年了。
这一天,不仅领到了厂里发的福利,收到了丁学文寄来的肉,还穿上了林忆苦辗转半个国家寄回来的军大衣。
关月荷让林思甜拿着镜子站前面,自己左右转了好几圈,才满意地脱下军大衣,再小心地叠好。
这大衣可太暖和了,她穿这一件,里头再套件衬衫都够了。
“你回信的时候一定要帮我谢谢咱哥哈。”
关月荷像巡逻似的把自己家巡了一遍,有种仓廪实的满足感。
当然,为了过个不缺油水的冬天,关月荷的存款也花出去不少,至今没攒出来三位数的存款。
所以,更显得谢大妈拿出两百块钱彩礼多让人震惊。
刚过元旦没多久,才听闻二嫂怀孕满三个月,肚子终于稳当了。关月荷托人给捎了一瓶麦乳精送回去。
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怪不得大家都说,当家了才知道柴米油盐贵、人情往来也是省不掉的一笔大开支。
关月荷小小地感慨了两句也就不想了。毕竟,下一个月开头又能领工资。
但七四年才刚来,离下次领工资还有大半个月。大家更期待今年的春节,单位会发什么东西。
谷满年想悄悄给关月荷做预告,省得她天天在办公室里猜。但关月荷次次都捂着耳朵跑得飞快。
提前知道了,等到除夕前一天领的时候就没法十分高兴了!
而等到厂里排起长队领过年福利时,关月荷表现出了十二分的高兴。
左手右手都拎着沉甸甸的两个大网兜从小礼堂出来,给后面排队的人展示今年的“大丰收”。
没有多余的手了,她只能侧着身子让大家看她的军大衣口袋,“还有两张节日特供票。”
特供票是特殊节日才有的,还限定时间、地点、定量购买。
像厂里这次发的这两张票,限定在除夕到年初二期间,去市里的百货大楼购买两瓶啤酒和两斤年糕。
“啤酒啊?我家不爱喝那玩意儿,谁要跟我换?”队伍里的大姐还没领到东西呢,就已经打定主意把票给换出去了。
“小关同志,你要不要?”
小关同志猛地摇头。
她已经和计划科的一位大姐换过了,四张票,已经够了。
关月荷在除夕当天早上,专门跑了一趟市里的百货大楼,买了四瓶啤酒和四斤糕点。
啤酒是从东北那边的啤酒厂产的,全国有名,比五星汽车厂自己的啤酒厂产的啤酒好喝多了。冬天的东西放得久,她不怕糕点吃不完。
挤着公交回了银杏胡同,发现气氛不太对。
出门前,胡同里各个院子都充斥着说笑声,就算是打骂小孩,也是骂两句哄一句,声音都没平日里响亮的。
但现在,沉闷闷的,让她心头咯噔了一下,边往家赶边猜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进了院子,发现各家都关着门,肉香味倒是一阵一阵地往外蹿。
拎着一半的啤酒和糕点去了隔壁三号院,这边也一样的情况。
真稀奇,往年的这个时候,哪怕飘着雪,大家也袖着手在前院水沟旁处理鸡鸭鱼肉,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家的年夜饭多丰盛。
她刚踏进屋子,关爱国就立刻道:“二姐,刘媒婆被抓走了!”
“抓走了?!她干啥坏事了?”
刘媒婆自从被厂里妇联上门批评教育过之后,收敛了许多。虽然还是有颗想做媒的心,但她在银杏胡同没好口碑,正常人都不会想着找她介绍,她也就不得不闲了下来。
难道人闲着就容易想整出点事情来?
出乎她的意料,刘媒婆啥坏事也没干。
“就因为她去外头街上偷偷烧纸钱,就被抓走了?”关月荷震惊,“谁吃饱了撑的去举报她?”
这种事,只要不搞得明目张胆,也没人专门去举报,谁会专门来抓人呢?
再说了,现在大过年的,就连黑市里也开着,人家不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人举报。好几个人都在烧,她倒霉,跑得慢就被抓了。”
关月荷没话说了。
刘媒婆确实倒霉。
这个月就开始有了“批林批孔”的苗头,之后是越演越烈,但大家也就听一听说一说,丝毫没想过这事也会和身边的人扯上关系。
这批来批去的,普通过日子的人,谁知道他们到底批的是什么?
刘媒婆就是倒霉,撞在人家要去“批林批孔”的半路上,还没能跑掉。
怪不得各家都静悄悄的。
“胡同里的几个管事大爷和街道办的马主任都去说情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爹出门去找厂领导了。”
关爱国小声道:“大人都不准小孩玩鞭炮了。”
很快,关月荷没空再关心外头的事,她也得帮忙准备年夜饭。
一直到下午三点多,关沧海和林大爷才一同回来。
刚进屋,还没喝上一口热水驱寒,院子里的邻居就悄悄地挤进林大爷家和她家。
“老关,情况怎么样了?刘媒婆被放出来了吧?”
大家担心的不只是邻居刘媒婆,也担心自个儿。谁知道自家不小心做点什么事就被抓走了呢?怪让人忐忑的。
“没事没事,厂领导去求了情,让做个检讨交上去就行了。”
关沧海见大家纷纷松一口气,还是给他们提个醒:“在外头注意点言行,家里要是有什么不妥当的东西,早点处理了吧。”
这话一出,好几个人都紧张了起来,赶紧回家去检查家里的书有没有不妥当的。
关月荷也在想,她的那些英文笔记和书籍,是不是也要都藏起来?
第60章 机会
这个年, 大家都减少了亲戚间的走动,连出门都少了。
刘媒婆回来就生了场大病,新年是在工人医院度过的。
外头的风声一会儿紧, 一会儿又风平浪静的, 让人琢磨不透。关月荷一直没下定心思,到底要不要把家里的书籍和笔记给销毁掉。
没想到,刚过完年回厂里上班,五星汽车厂来卓越服装厂借人了。
关月荷在人事科拿着新鲜热乎的文件,和肖科长确认:“汽车厂借我去广交会做翻译?真的吗?我?广交会?”
不怪她觉得震惊。
广交会是她只在广播中听过的新鲜东西,而且还是在特别南边的羊城。
她唯一一次出京市,就是和王铮一块儿去海市。从来没想过,还能有去羊城的机会。
“是的!小关同志, 要好好表现, 也要多看多学习。以后, 我们卓越服装的运动服运动鞋要是也能摆上广交会了, 你就是有经验的带队人了!”
小关同志的嘴角按压不住,往上翘了又翘。
肖科长还是一如既往地会给工人们加油打气。
但能怎么办呢?小关同志就特别吃这套。
“请领导放心, 我保证完成任务!”喊完口号,关月荷立刻从旁边拖了张凳子过来, 对着市工业局盖章的文件和五星汽车厂盖章的附件逐字逐句地研究。
没错,借调翻译人员的文件是市工业局下发到卓越服装厂的。但也是因为五星汽车厂先往市里提交了申请, 市里同意了才会来协调调人。
何霜霜从外头回来, 见她在, 知道怎么回事后, 拍拍她的手臂,意有所指道:“你这下不用担心了。”
关月荷自己和家人亲戚不是工人就是农民,唯一一个当领导的亲戚, 还是刚被提拔为采购科副科长的姐夫谷满年。可以说,个人成分、家庭成分清白得很。
她会学英语专业还是被市革委会推荐去学的,怎么也不该出问题。
现在更好了,她还被安排去广交会做翻译,家里有相关的英文书籍,合情合理。
“是啊。”关月荷也把最后一丝担心给按到了肚子里。
很快,计划科的同事、以及临近几个科室的同事都知道关月荷同志被借去了五星汽车厂做翻译人员,即将参见今年春季的广交会。
林科长既为她高兴,又开始发愁道:“三月中才去羊城,二月就要开始做培训学习,你这起码两个月不在厂里,我得想想你手头的工作给谁……”
被安排进计划科的,就没有一个是能闲着的。其他人手头上也不少工作。而关月荷手头也分了不少工作,全分给其他人,担子就加得太重了。
这事有当领导的操心,关月荷只需等着把工作交接到位,再去汽车厂报道。
江桂英听她说完借调的事,只关心一个问题:“从广交会回来,你还是回到服装厂的吧?”
她是汽车厂的老工人,对汽车厂自然有感情。但感情不能当房子住,要是调回汽车厂,房子可能就得被收回去。
“回的!”关月荷也找肖科长确认过了的。
能跟着去参加广交会是件难得的大喜事,曾经也参加过一次广交会的林大爷给她说广交会上都会有些什么商品、流程基本怎么样、还有南边的气候闷热得很让她千万别穿得太厚实……
方大妈补充道:“忆苦就在粤省的军区,他说每年过年,里头一件衬衫一件毛衣就够过冬了。你三月份去,兴许连毛衣都不用穿。”
好不容易等林大爷和方大妈说完,林思甜终于能插嘴问了:“出差补贴是不是也很多?”
“嘶!爸你敲我干啥?”林思甜摸摸脑袋,冲关月荷悄悄使了个眼色:你看我爸这个老古董,问补贴又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