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是今天出的,关月荷都没时间问她姐。不过, 按照她姐的性格, 不报名是不可能的。就是不知道报名的条件限制多不多。
“和咱们的关系也不大, 等他们通过高考入了学,我们也毕业了。”
也是,她们上完这个学期, 就要拿毕业证回原单位了。
关月荷好奇问:“我是肯定要回到原单位的,你们是回原来部队还是会重新分配?”
她和几个舍友聊过, 好像大家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呢。
胜华道:“不一定。像我,是部队需要英语专业人才,我这算是被委托来学校进修的, 毕业了肯定要回到原来部队上。像素萍是刚入伍就被推荐上学,原来部队不需要英语专业的人才,可能会被分配到需要的军区,也可能在原来军区内部重新调岗……总之,服从组织安排。”
“啊,那你们现在留下的地址也不一定管用啊,换了军区,那不是联系不到人了?”
天南海北的,毕业后一散,没了具体的联络地址,以后想再联系就难了。
好几个舍友互相对视一眼,笑道:“这不是还有你吗?你是我们宿舍,哦不,你是我们班的联络站啊关月荷同学!”
“哇!我都没想到这个好办法!也是,反正月荷在卓越服装厂,全班都知道。”
“谁换军区了,就给月荷寄封信,其他人联系不上了,就写信问月荷。嗯,不错,月荷你一个人就是一个通信排,现在你是排长了。”
关月荷被她们说得直笑,过了一会儿,问:“当上排长了可以让家属随军吗?”
“差一点,你再努努力发展成副营。”
春梅抓着关月荷的双臂晃,“老实交代,你想让谁随军?是不是咱邻居家的那解放军哥哥?”
关月荷摇头说她没这么想,很快,胜华就把她俩分开了,严肃道:“不准乱开玩笑,这事不准提了。”
学校里不准学员们谈对象,而且她们即将要毕业,要是这个节骨眼上被人盯上,那前面的学习就是白费。
春梅和关月荷赶忙端正态度,其他人也默契地绕开了这个话题。
这个学期开学,关月荷发现自己对班上每个同学都很熟了,没再出现看着人看好一会儿才喊出名字的尴尬情况。甚至连二班的人也认了个全。
学校里很多人都在讨论今年恢复高考的事儿,但也很多人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毕业。
关月荷没假期回家,也不知道大姐什么情况,但她给丁学文写了信,把京市决定恢复高考的报道给寄了过去。
与此同时,银杏胡同三号院里。
老关家屋里静悄悄的,关月华抬头挺胸地坐着,谷满年看看两位长辈再看看关月华,缓和气氛道:“好不容易才又恢复高考,机会难得,月华不去参加就可惜了。”
江桂英板着脸道:“你们不想我们老的指手画脚,我也懒得问了。你们爱咋咋的吧。”
说完就背过身去,又给关沧海使了个眼色,让他打配合。
关沧海拿烟杆敲了敲桌面,“满年,你爸妈那边,他们知道了没有?”
“知道了,我和他们说过。”谷满年道:“我和他们说了,我和月华都想趁年轻去考了试试看,要是考上了,以后对我们发展也好。我爸妈他们都赞成的。”
背着他们小两口的江桂英松了一口气,算谷满年机灵,知道和家里说是两个人一起考,不然,她就怕他家里人因为这事儿对月华有意见。
谷家说由着他们小两口自己商量,晚点要孩子也不是大事。这俩人结婚一年半,没要孩子也说得过去。但要是考上了,少说得上三年学,这三年肯定不能怀孕生孩子,这么一拖,等月华毕业,那就二十八、九岁了。毕业出来,再赶上工作上被重用的话,又得再拖一两年……
她就怕拖着拖着会闹大矛盾。
现在好了,由谷满年自己和他家里人提起来,压力就落在他肩上。
这俩人就是专门回来说这事的,说完了,关月华就说得早点回去了。
“着什么急?吃了饭再回去。”江桂英起身就要去张罗中午饭。
“不了,妈。难得今天休息没工作,我们还要抓紧时间复习。下次再回来吃饭。”
从家里出来时,前院几家的邻居也正说着恢复高考的事,但三号院没谁家还指望着孩子去高考的。不是成绩不够好,就是年纪太大了,没必要瞎折腾。
“丁大妈,你家老四可以报名啊。”
丁大妈嗤了声,“我指望不上他,他考不考都一样。”
听说他在乡下当了大队的老师,想让他给当地的大队长说说好话,把他二侄子也给调同一个大队去,他理都不理。
现在都指望不上,难道等他有大出息了还能让家里沾光?
听到这话,关月华路过前院时,专门多看了丁大妈几眼。
指望不上丁老四,难道指望丁老大和丁老五?
丁大妈察觉到她的视线,看了过来,高高地哟了声,“月华以前读书厉害,这次怎么也得报名吧?”
关月华轻呵了声,不答反问:“丁学武今年初中毕业就该下乡了吧?丁大妈你给你小儿子找了个什么好工作啊?”
丁大妈一张老脸皱巴了起来,恶声恶气道:“你管我家找什么好工作,我们不像你家,有个在运输队的大哥,好事全藏着掖着,让多收个学徒就推来推去。”
“哦,你家大方,把你家的存款都拿出来给邻居们分一分。”
丁大妈气到尖叫:“我家的钱凭什么拿出来分?”
“我家的好事凭什么分你?凭你脸皮厚啊?”关月华白了她一眼,招呼身后的谷满年跟上。
谷满年憋着笑出了三号院,小跑到关月华旁边,“媳妇儿,还是你厉害。”
他在外头和人打交道挺能说会道的,但面对邻里邻居的吵闹,他就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好在,家里有他媳妇儿,说一句顶别人说十句,句句一针见血。
关月华心里骂他嘴巴没用,和她那没长嘴的妹一个样。
走到外头大街上了,才停下脚步,问他:“你真和我一起考?”
照之前商量的,谷满年不打算参加考试,一是他清楚自己的水平,二是他今年极有可能会被提干不想错过机会。所以,商量之后,是关月华去参加考试,考过了就去上学。
谷满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不是怕两边爸妈有意见吗?我说咱俩一起考,他们就不好只骂其中一个了。”
关月华:“……”
算了,嘴皮不利索,好在脑子还算灵活。就不骂他了。
俩人肩并肩挨着往家属院方向走,还没报名,谷满年已经畅想到她读完大学出来之后的事了。
“汽车厂人多,提干难,你读了大学出来,提干就简单了。”
他不一样,他在的卓越服装厂,干部相对来说算比较年轻的,不用拼资历,厂里还即将再建两个车间,他有机会竞争空出来的干部岗。
“双职工,爸妈都是干部,以后咱们娃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别的不说,过个几年,靠着他俩的级别、工龄应该也能分到套两房一厅。房子改一改,娃自己的房间就有了。
关月华压住往上扬的嘴角,“别做梦了,赶紧回家。”
“得嘞!媳妇儿你先上车。”谷满年拍了拍后车座,皱了下眉,“我明天上班找许成才帮我做个新车垫。”
“费事儿!我自己就能做。”
“那不行啊,你有空多复习,家里的事交给我。”谷满年说着,就想到自己过几天要下乡去采购,笑道:“等月荷毕业回来,我们家买的肉还得分她一份……算了,谁让我是她姐夫呢,分就分点吧。”
关月华刚坐上车,就看到金俊伟抱着他家胖闺女迎面走来。
谷满年率先开口打招呼:“金姐夫,上哪儿去啊?”
一刻没个停歇的元宝咕涌咕涌地扭着,冲着自行车流口水。金俊伟得紧紧抱着,还得腾出手给闺女擦口水。
“带元宝遛弯。”省得她在家里扯着嗓子嚎。他光是听着就觉得累,生怕闺女把嗓子给嚎坏了。
道了别,走远后,谷满年心有余悸道:“红旗姐家的元宝也太皮实了。咱妹小时候不会也这样吧?”
要也这样,他都有点担心他以后的娃会不会也这样了。
“那倒没有元宝闹腾。”车子忽然晃了下,吓得关月华赶紧揽上他腰,“啧!看路!”
—
“哎哟喂我滴老天哎!丁老师你咋摔沟里去了?”
丁学文被老乡给拽了上去,好在他反应快,没把车也给摔沟里。低头一看,蹭了一身泥,但脸上依然挂着笑,和老乡道了谢,又扶着自行车往知青院赶。
“不是,丁老师,车子没坏啊。”老乡在后头提醒道。
丁学文反应过来,又道了谢,长腿一扫,就坐上了自行车。
身后的老乡挠挠头,自言自语道:“这丁老师,跟丢了魂似的。”
丁学文回了知青院,在屋里没看到陈立中,又立刻拔腿冲向大队的猪圈。
一把拉住准备倒猪草进去的陈立中,给他塞了报纸,激动道:“确定了,今年恢复高考,我俩都符合报名条件!”
“真的?!”陈立中赶忙展开报纸,激动之余不忘叫丁学文帮忙倒猪草。
高考重要,但猪也不能饿到。
到了下午,大队长从公社带回来恢复高考的消息,并公布了公社的报名名额。
知青院吵了起来,怎么报名也有名额限制呢?大家互相交流各自收到的消息,说城里传过来的消息中,根本没有限制报名名额这个说法。
争论了小半个月,丁学文和陈立中还是顺利报上了名,都打定主意要考回京市去,这可能是他们能抓到的最好的回城机会了。俩人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复习。
京大校园里,关月荷和同学也在抓紧时间学习。
越临近毕业,她就越觉得还有很多不懂的,趁着还没离开学校,得赶紧找老师问清楚。
舍友们让她不用紧张,反正她人就在京市,大不了就一个月回一趟学校找老师。
关月荷想了想自己家到学校一来一回需要的时间,觉得一个月跑一趟也挺难的。
“我还是赶紧问老师吧。”
这学期开学以来,外面事多,学校里头的事也是一件接一件,一会儿风声鹤唳,一会儿又波澜不惊。
谢冬雪烦死了这样的气氛,恨不得明天就毕业走人。
关月荷和何霜霜只能安慰她道:“快了,马上就要毕业了。”
绝大多数学员都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即使来大学里学到了专业知识,但原来单位没有专业对口的岗位,也只能回到上学前的岗位上。
也有例外的,因种种机缘,有的学员毕业后会重新分配单位,去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上。
“我们班有个同学,之前是下乡知青,毕业后会分到日报从事编辑工作。”
谢冬雪举了好几个例子,关月荷总算发现规律了,“意思是下乡的知青毕业后就能留在城里了?”
“大部分是,也要参考本人的意愿。我们班也有个同学选择回到下乡的地方。”
关月荷就听了个稀奇,没怎么放心上,她们三个还是要回到卓越服装厂的。
何霜霜倒是有别的想法,但目前,除了部队里用得上俄语专业的人才,其他单位几乎没有俄语对口的岗位,她也只能在心里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