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晚了她就要闹,不带她去供销社走一趟她就抱着路边的树不肯走。又皮又倔,你和忆苦的臭毛病都学了个一干二净……”
“您骂她就骂她,扯上我和林忆苦干啥?”关月荷可不认这罪名。
等她去到卓越服装厂育红班接娃时,林听一下子就蹦到了她后背上,一个劲地问她为什么迟到。最后才把目的给露出来:“给我买根棒棒冰才能哄好。”
“你姥姥说你昨天才吃了雪糕。”关月荷可不接受威胁,把林听夹胳肢窝下就往外走。
育红班剩下的老师和小朋友就看着林听一边扑棱一边嗷嗷喊。
“林听的妈妈好高。”身后的小朋友说着悄悄话,怪不得林听天天吹她妈妈能一拳打倒大坏蛋。
虽然关月荷不打算给林听买棒棒冰,但她还是带林听去了供销社,为了买酱油。
她还盘着林听的圆脑袋道:“咱们家以后就你来负责打酱油了。”
林听求之不得呢,胡同里的小伙伴每次帮大人打酱油都能有零花钱买吃的。
“月荷?”
关月荷顺着声音转头,看到了旁边队伍斜前方的高小芳。
听谷满年提过一嘴,说高小芳现在是厂里某个车间的主任,她管的车间生产效率常拿第二,眼看着次次有进步,说不定很快就能拿第一,追上厂里的模范车间——第一车间了。
“这是你闺女吧?和你长得真像。”关月荷打完招呼,发现高小芳旁边的小姑娘,看着和刚进厂时的高小芳有六分像。
“大家都这么说。”
两人唠了几句各自闺女的情况,很快就轮到高小芳买东西。
关月荷看了眼,高小芳带着闺女来买的卫生巾。
82年的时候,国内才从日本引进了一条卫生巾生产线。那时候,李雪莲参与了这条生产线引进的工作,特意和她说,以后女同志卫生健康能得到更多保障。
但这东西生产出来后,宣传得少,又比卫生带贵好几倍,并没有全国推广,甚至在京市,供销社都不一定能买到。
一直到去年,热播电视剧《八仙过海》播放时,片中有安乐卫生巾的广告,这才让卫生巾走入大众视野。
现在,供销社基本都能买得到卫生巾了。
—
林听还是吃上了雪糕,还是供销社里最贵的那款。一边舔,一边得意地跑在她前面蹦跶,显摆手里的雪糕,夸张地大声道:“好好吃呀!”
关月荷觉得她气人,于是转头回供销社,也给自己买了一根最贵的雪糕。
林听的雪糕是高小芳请的,还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这当是还她以前送卫生带的人情了。
高小芳不提,关月荷都忘记这回事了。也就她当时正好有多的,不然,就那会儿连卫生带票都难搞的年代,她是变不出来那玩意儿的。
但话说回来了,卫生带当初那么难买,她后来怎么没找高小芳还回来?
时间过去太久,想不起来了。算高小芳有点良心,还知道还个两块钱的雪糕回来。
江桂英一看到她们母女俩舔着雪糕溜达回来,忍不住想一人拧一只耳朵。
就不该让月荷去接娃!
但林听特别喜欢妈妈去接。
下午去上学,在育红班门口反复强调,让她一定要来接。
关月荷同意了。
但林听第二天中午就没等到妈妈来接。
江桂英面色不改道:“你妈上班去了。”
“好吧。”林听有些失望,但接受得很快。她已经是个五岁小孩了,知道大人和小孩一样,也是只有星期天休息。妈妈不上班,就没钱请她下馆子了!
可她下午放学回来,在胡同口和小伙伴们玩玻璃球时,听到爸爸的摩托车声音,她刚要跑出去,就看到妈妈载着爸爸回来。
林听愣了几秒,扯开嗓子就哭。
两个大骗子!
“别嚎了,爸爸妈妈特意等你呢,这不就是回来接你出去?”关月荷往前挪了下屁股,给林听腾出中间的位置。
林听刚坐上车,被夹成个掉珍珠的馅儿,江桂英从三号院追出来喊:“给她换身衣服再出去,多埋汰啊!”
关月荷挥挥手,直接开车走了。晚了,就吃不上好菜了。
走前还不忘道:“妈,我晚点给你们带个大肘子!”
关月荷只在家休息了两天,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中。
而这时候,谭爱莲同志也顺利把代字给去掉,正式接过了处长一职。
刚回到工作岗位,关月荷就收到了秘书的提醒:要出席今年全国创汇先进单位表彰大会。
毫无意外的,她在表彰大会上,看到代表卓越服装厂来接受表彰的郑厂长。
她在底下鼓掌鼓得手心都红了。
晚上看电视新闻时,她和家里人又鼓了一回掌。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家里太喜庆,万秀娟肚子里的孩子也想赶一回热闹,当天晚上就发动起来。
三号院里又是一阵忙乱,总算是顺利把人给送到了工人医院去。
到了第二天下班时,关月荷才听到好消息。
“今天医院里的产房热闹得很,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娃娃们都扎堆挑今天来。”
关月荷和林忆苦正在小房间里给林听铺床,林听好不容易答应了要自己睡,他们半点不敢耽搁,必须把这事儿早日落实到位。
然后,就听到了后窗外头有人正唠嗑她家的事儿。
“你们说,这老关家是啥风水?丫头都扎堆了。我问了,昨天医院里生产的有十三家,就两家生了闺女,其中一个就是秀娟。”
“桂英说她家就爱闺女,那女娃娃可不抢着去她家?”
这话说得,语气咋那么阴阳怪气呢?
关月荷和林忆苦不约而同地停下了铺床,林听已经跑上了炕,耳朵贴着窗。
“桂英这么说也没错,看月华、月荷,他家就姑娘最争气。”
“月华跟月荷争气有啥用,人家都嫁出去了,那你看看他们老关家的孙女,争气不?今年再考不上,就是第三次复读了……”
关月荷听不下去了,转身出了小房间。林忆苦赶紧跟了出去。
林听最慢,等她跑出去时,就听到墙外头一阵生气的哎哟声,而爸爸扶着梯子,妈妈站在梯子中间,手里拿了个还滴水的盆。
没一会儿,梯子被放回了胡大妈家墙边,林听也被扛了回家。
一家三口暂停去小房间铺床,装模做样地看起了电视。
但也没人找上门吵架,胡同里也没人再在外头嘀咕万秀娟生闺女的事儿。
至于人家私底下怎么说,那就管不着了。关月荷只管自己听到的。
“月荷,在家不?”
关月荷从小房间探出脑袋,有些惊讶,“金姐夫,找我有事儿啊?”
“对。”金俊伟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她是不是打算买个小院。
“我最近帮人介绍房子的买卖,知道有几家要卖小院子的,听说你想买,我来问问。”
“金姐夫你这生意头脑可以啊,咱们胡同好几个人都是你帮忙找的房子,你这生意早该做起来了。”关月荷招呼他道:“你先坐着,我去洗个手。”
“闲着没事干。以前没工作就算了,现在国家都鼓励搞经济,我寻思着也不能光等着你红旗姐的工资过日子。”
金俊伟也没进屋,拎了个板凳坐门外,顺便和在水龙头下洗手的关月荷介绍这几个小院子的情况。
关月荷都听了一遍,一边听一边认真琢磨,最后打算先去看其中两个小院子。
“金姐夫,这介绍费怎么算?”
人家把这介绍房子当买卖做,就算是多年邻居,也不能白让人家干活。亲姐妹还明算账呢。
“咱们两家关系好,要是这单子成了,你给拿一百就成。”
“行!你现在有空吗?要不就今天去看房子?”今天星期天,要等她下次休息,又要等一星期,就怕院子被人抢先一步。
金俊伟一点头,关月荷也不拖沓,站在院子中间喊外头的林听回家,这就要出门看房子去。
金俊伟一共给介绍了五个小院子,另外三个小院子位置有些远,关月荷不考虑。
特别是那个离她单位家属院最近的那套,更不能考虑了。
这么多年下来,她算是看明白了。甭管你住哪儿,都避免不了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有一点,和自己单位的同事离得远些,是最紧要的。
否则的话,上班了,见到的是同事,下班了,还见同事。离得远些,也省得同事家属动不动就串门旁敲侧击工作消息,那就太糟心了。
关月荷决定来看的这两个小院子,都在长湖街道办的管辖内。
一个稍大些,但是破旧得只剩四面破墙,保不准那天大风一刮,墙就塌了。
金俊伟介绍得也实诚,“这院子原来住的是读书人,后来出了事,这里被砸得厉害。”
没提具体什么事,但关月荷心里有数,当初读书人被批得不少。
而且,这何止是砸得厉害?简直可以说是掘地三尺,地面都坑坑洼洼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挖过。
“房主给的价不算高,一口价两万五。”
关月荷勉强忍住了吸气声,就这破地方要两万五?!
“不能少了?”
金俊伟摇头,“别的院子,我都能去讲讲,这家的不成,打定了主意就卖两万五,少一分都不成。”
“你别看这房子破,但位置好啊,往前走个二十米就是百货商店了,离咱们胡同也不远。占地也不小了,起码能建三个正儿八经的房间,两边再起卫生间和厨房……”
关月荷没吭声,他们先去看的是另一个小院子,位置在卓越服装厂新厂区附近,那边的房子保存得倒是好,离大路也不算远,但有点不好:离厂区太近,那免不了嘈杂声。
要是赶上卓越服装厂哪天需要赶生产,工人得三班倒,车间里的机器是二十四小时都开着的。
而且,那边的院子比这边还小,也开价三万,就算能讲价,没个两万七、八也躲不掉。
关月荷叹气。
想当初,她刚有买房子的想法时,机械厂家属院附近独门独户的小院子卖一万八。但她那会儿哪拿得出来那么大一笔钱?
过了这么些年,两万五只能买得下一块坑坑洼洼的地。把房子建起来,怎么也得花上几千吧……算下来,得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