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本次考察工作比预想中的顺利,说不定二月底就能回国了。”
关月荷深呼一口气,“早点晚点都不差了。”
就在前几天,林听满了周岁,她是既赶不上林听的周岁,也赶不上春节。
苏令华却觉得差别大了去了,“我是真吃不惯他们这儿的东西。”
关 月荷也皱起了眉头,她一个从不挑食的人,在这儿待了一个月,竟然对吃饭这事儿没了劲头。
好在,在除夕当天,大家跟宾馆借了后厨,考察团所有成员一块儿动手,做了一顿集齐各个菜系的年夜饭。
关月荷掌勺的红烧肉得到了一致好评。
“月荷同志,你这可以去开个个人小饭馆了,就专门卖红烧肉这道菜。”
关月荷没谦虚,但顺便给大家推荐了藏在小巷子里的明家小饭馆。
“行啊,等我们回国了,改天有空一定要去尝尝月荷同志大力推荐的小饭馆。”
“这两天休息,但大家也别喝多了。再喝一杯,咱们就停杯了。”欧阳司长道。
“好,再喝一杯。”
杯子碰到一起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几秒,然后异口同声:“祝祖国繁荣昌盛!”
—
“说点啥好……”关沧海被关爱国怂恿着说两句,把桌子扫了一圈,笑道:“这种时候就得关处长来带头发言,她现在的大道理一套接一套的。”
江桂英不耐烦地催道:“赶紧的,月荷才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她一门心思只想着赶紧开饭。”
大家哈哈大笑了起来。
关沧海笑道:“行,那就祝咱们日子红红火火,大的工作顺利,小的身体健康。”
屋外,婷婷欢呼道:“妈,奶奶,我爸回来了,可以炒菜了!”
江桂英起身往窗外看了一眼,谢振华这会儿才披着一身雪花回来。
“厂里正在突破新技术,技术科的今天都没放假。”
“哎哟,那得再加一句,祝咱们五星汽车厂早日突破新技术,以后咱不用求着外国人引进技术。”
“可不是?就厂里那个合资车的事儿,都谈多少年了?现在都没谈下来,月荷没少往厂里跑。”
不只是五星汽车厂,还有海市那边也是,不然关月荷也不至于经常去海市出差。
大人盼着新一年的好日子,而林听满心满眼只有跟前的菜,谁喂过来都张嘴。
“这不挑食的劲儿,随你妈了。”
“妈!”林听手指一顿乱指。
林忆苦无奈,也放弃了给她纠正。说了也是转头就忘,等到月荷回来了再说吧。
“不止瓜子王家,今年好几家都买了烟花放。”
想到关月荷,林忆苦对今年的烟花都没了兴趣。
第182章 归期
实际上, 关月荷不在银杏胡同,大家该热闹的依然热闹。
今年买烟花的人比往年多。
更重要的是,今年电视台破天荒地直播起春节联欢晚会。
距离八点还有二十分钟, 就有人开始做倒计时,提醒大家早点吃饭, 去有电视的邻居家凑热闹。
关家和林家用的还是黑白电视,林忆苦则在年前就把新电视给搬了回来换上。一吃完饭,大家利落地收拾好屋子,带着零嘴和炸年货聚到了他和关月荷的家里。
一号院有两家邻居来看电视,一大屋子人边唠嗑边等待晚上八点到来。
“来了来了,都别说话了。”
连嗑瓜子的声音都没了。
1983年的年初一, 胡同里的邻居早起扫雪, 逢人就聊昨晚的节目哪个最好, 又夸起昨晚的烟花好看。
不知道谁带的头, 哼唱起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首歌曲: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
这歌声越唱越响亮, 有外人路过,好奇地停下看了一会儿,转头出去就和别人说:“银杏胡同大年初一就搞大合唱。”
有人欢歌笑语,也有人愁眉苦脸。
张全斌上午坐着摩托车出去, 下午就带了一身擦伤回来。
“大过年的, 咋就摔成这样了?”
张全斌苦哈哈道:“我算福大命大的了,遇上有人抢劫, 开着车呢还被人扑上来, 还好跑得快,不然连人带车都跑不了。”
“不说了,我先去给我爸妈挂个电话, 省得他们等不着我瞎着急。”
“你快去,顺路去街道上的卫生室看看,没娶媳妇儿呢,脸上别给留疤了。”
张全斌被逗乐,一笑就扯到了伤口,又是嘶嘶嘶地一顿嘶呼。
宋公安紧皱着眉出门,没忘了提醒邻居们看好家里孩子,没事别往人多的地方挤,免得被人贩子盯上。
“这些二流子,真是越来越嚣张了,又是当街抢劫又是抓孩子的。就该抓进去吃枪子!”
“看看,宋公安真是一年到头没个闲的时候。”
有了宋公安的提醒,江桂英决定取消带林听回老家走亲戚的行动,跟在张全斌后头,也去街道办打电话。
年初二,林思甜和陈立中回银杏胡同,就说起昨天有几个人被砍伤,就近送到了汽车厂的工人医院救治。
江桂英感慨了几句,趁关月华一家三口回来时,提醒他们出门在外注意安全。
但没想到,春节刚过去没几天,农副食品店、理发店都遭了殃,不知道哪个缺德的撬开了门。
农副食品店少了一篮子鸡蛋和一筐豆子,理发店少了些发油、洗发水不说,两台烫发机器全被砸坏了。
气得关沧海在理发店门口足足骂了半小时。
明大爷也没躲过一劫,他的小饭馆倒没食材能剩的,贼来了偷不着什么,但他专门找人打的刀具都被偷了个精光。
于是,这条小街上破口大骂的人又多了一个。
长湖派出所的公安几乎跑遍了管辖内的所有个体户开的店面,都是因为店面被砸,货物被偷。
一时间,大家都不敢大晚上出门了,生怕一不小心就和贼撞个正着,被抢钱事小,就怕遇上个愣贼,下手没轻重,把人给打没了。
“早知道当时就该在院子里建个公厕,我晚上都不敢往公厕那边跑。”
但现在说什么都迟了。想改主意在院子里建公厕,邻居们都同意了,还得找街道办打申请,费用更是比最开始建那会儿贵很多。
这会儿就有人想到了关月荷。
“月荷这趟差够久的,都快三月了,她咋还不回来?”
“你是盼着月荷回来收拾贼吧?”
“她又不是公安,贼不撞她跟前,她也不会专门去找贼收拾。”邻居们对关月荷还是有点了解的,但是吧,“我总觉得,月荷在胡同里待着,我这心能安住。”
有人附和着开玩笑道:“月荷要抓到贼了,又能再立一次功,上一次报纸。”
站在后面听了一会儿的江桂英翻白眼,冷不丁地出声道:“这功谁爱立谁立,我们家不稀罕。”
又不是次次抓贼都能有好运气,万一哪次就挨刀子了呢?
看看宋公安,为了抓人,被伤了好几次。谁家人谁心疼。
刚说话的邻居讪讪,想解释,江桂英已经抱起刚能走稳当的林听回家。
“姥姥。”林听指了指外面,表示自己还想出去玩。
“咱在家玩成不?看看几点了,姥姥把鸡蛋羹蒸上,咱们去接你姐放学。”
“谷雨。”林听拧起眉毛。
“嘿!没大没小,你得喊她姐。”估计是听大人喊多了,她也跟着喊谷雨的大名,每次纠正她让喊姐,她就捂上耳朵。
“看看,你姐还给你买新的铁皮青蛙。”
说到新的铁皮青蛙,江桂英看了就觉得糟心。谷雨把她囤的铁皮青蛙全送给林听了不说,还隔三岔五地给林听买新的。
真是不明白这娃怎么就和铁皮青蛙杠上了,难道要把全国的铁皮青蛙都抓回来才行?
“谷雨!谷雨!”林听连着喊了两声纠正。
江桂英:“……”
一听到摩拖车声响,林听立刻放下手里的铁皮青蛙,拔腿就要往门外走。
江桂英见状得立刻跟上,在林听摇摇晃晃准备跌倒前,及时抓住了她的后衣领。
没办法,林听一听到摩托车响就以为是她爸回来了,次次都急吼吼地要出去接人。
不过,这回真让她猜对了。
回来的是林忆苦。
林忆苦骑着铛铛响的摩托车回来,刚到胡同口,就见到了趴在三号院大门门边的林听探头探脑地朝他这边看过来。
被他发现了又笑着立刻捂住脸,以为这样就能把自己藏住了。
林听的眼睛长得和月荷的一模一样,总是亮晶晶的。
“和月荷接上电话了?她说什么了?哪天能回来定了吗?”
关月荷元旦第二天出发的,现在都二月底了,眨眼就是两个月过去。
虽然有电话,但想和远在国外的人联系很难。他们联系不到关月荷,隔个半个月,她单位就有人来个电话告知平安。
关月荷出国两个月,这还是她单位第一次打了电话到街道办,让家属去到她单位接电话。
林忆苦早早就出门了,这个点才回来,可见这国内国外想要联系上有多难。
“时间紧,没能说几句话。她那边都好,预计三月中旬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