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人手里拿着擀面杖,以为是有人来他们院里闹事,准备出手帮忙呢。
关月荷也好奇,跟在家里人后面去前院。
她没往人群中间挤,站在外围,伸长了脖子,勉强看得到几个公安的脑袋。
好在旁边的邻居们都话多,她不站前面也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早说了,丁老五肯定掺和了走私,不然,公安怎么会上门抓他?”
“这小子,我早说他早晚要出事,才得瑟了没一个月,嘿!”
“怪不得他今天偷偷摸摸地跑了回来。搬出去后就没见他回来过。”就是不知道这人怎么想的,想躲起来,不往别的地方跑,居然跑回家里?
张二嫂呵了声,“他们家啊,今晚吵着分家分钱,我看,丁老五回来是想拿钱跑路,丁老大两口子发现了不同意。”
在家闹了一场,反而等来了公安上门。
丁大妈还在阻挠公安抓人,甚至还搬出了宋公安,说让宋公安开了他们。
几个公安差点想翻白眼,他们是公安局的,又不是长湖派出所的。
见丁大妈胡搅蛮缠得厉害,公安也不惯着,连她也一块儿抓走。
第153章 被抓(补了一段)
吵得最凶的丁大妈和丁老五被抓走, 三号院里的嘈杂声也没消下来。
有两个公安留下来,他们还要找丁老大两口子问丁显光的下落,以及要把丁老五带回来的东西给拿走。
邻居们这才想起来, 今晚丁家闹这么厉害,连搬到了二号院门房的丁老三一家都回来问情况了, 而平时住在家里的丁显光却一直没露面。
“丁显光整天跟在他小叔屁股后面跑,想跟着一块儿发大财,这下好了,没发着,人也跟着掉坑里了。”
“厂里掺和进去的司机,最严重的那个要吃枪子, 丁老五和丁显光这叔侄俩……啧啧, 绝对落不着好!”
刚开始还只有二号院和四号院的邻居挤进来看热闹, 但公安抓人时闹了那么大动静, 胡同最里头的院子也听到消息了,纷纷跑来, 三号院的前院被挤得水泄不通。
这会儿是饭点,不少人是端着碗筷出来的。踮脚瞅一眼,和旁边的邻居唠两句,再吃一口饭。
关家本来要准备开饭了, 前院闹了起来, 全都没顾上吃饭。
关月荷抽空回家去拿大海碗,也端了饭菜出来, 边看热闹边吃。
今晚的热闹真下饭。
公安进屋问了情况, 丁大嫂突然哭嚎了起来,把丁家所有人都骂了一遍。
丁大妈是个恶婆婆、偏心眼的坏东西,丁老五是从小不学好的搅屎棍, 丁老大没本事……连离家十几年的丁老四也没被落下,说他活该考不上大学。
听到这儿,关月荷哼笑了声,为争气的丁学文得意得想抖腿。
前院闹了足足一个小时才恢复安静,但在银杏胡同,完全安静不下来。
江桂英看到公安进屋去找丁老大两口子问话,没再继续看下去了,招呼自家人回屋吃饭。
关月荷则是放下了碗筷,“我吃饱了。”
就着前院的热闹,足足了两碗半。
其他人:“……”他们怎么没想着也边看边吃?
第二天上班时,李雪莲在走廊上遇上她,趁着有空,找她打听昨晚的情况。
“听说昨晚很多公安去了银杏胡同,是又挖出好东西了,还是又抓住大特务了?”
自从去年在胡同口挖出了不少箱子后,就有人在外头乱传,说银杏胡同底下到处都埋着好东西,说不准谁家的房子底下就能挖出一两箱。
外头信这传言的人还不少,总找各种借口到银杏胡同“寻宝”。那段时间,胡同里的大爷大妈还自发组织了个巡逻队,怕有人贩子混进来偷孩子。
当然了,就她从大爷大妈的八卦里得知,胡同里也有不少人信了,大晚上偷偷挖自家的屋子,还有人找各种借口挖院子的。
好在没一家挖出了东西,不然,整个银杏胡同都要被翻个底朝天。
有人商量着在胡同口外墙上挂个 牌或者刷个标语,写明银杏胡同里没宝藏可挖。
但被否决了,大家说这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更招贼。
“还是说又抓到了特务又挖到了好东西?”李雪莲震惊,“你们胡同也太……神奇了。”
啥新鲜事都往银杏胡同跑。
关月荷叹气,看吧,外头人对银杏胡同偏见真深。
想着昨晚的事情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她几句话就给概括完了。
“啊……居然是有人搞走私?我还以为……”
关月荷无奈,“盼着点好吧。再来抓一次大特务、挖一次宝,银杏胡同就要彻底在京市扬名了。”
这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
可她没想到,不少人都有和李雪莲一样的想法,往银杏胡同跑的生面孔变多了。
这天下班回家,关月荷就听到胡大妈在家训斥小孙子,让他放学了不准自己跑回家,要么等大人下班,要么跟着厂里的公交回来。
见她疑惑,正在水龙头旁边接水的金俊伟道:“伍二妮家的金家和说,他放学出来等他哥时,有陌生人拿玩具哄他,他跑得快才没被抓走。”
“他是在子弟学校大门外面等吧?保卫科就在旁边,也有人敢上那儿拐孩子?”这得是多胆大的人贩子啊?还是说,这个人贩子团伙够庞大,他们不怕厂里的保卫科?
“金家和跑去厂外面的供销社等的,就他一个小孩,被人盯上了呗。”
说完,金俊伟难得板起脸和元宝严肃道:“以后我去接你放学,你老实在学校门口等着。”
“我等妈妈下班。”
“你妈最近工作忙,没空去接你。”金俊伟就这么做了决定,见闺女的嘴撅得能挂油瓶了,又道:“星期天带你去明大爷店里下馆子。”
“嗷!爸爸,我帮你拎水!”
关月荷失笑,周鑫鑫这个小狗腿。
没一会儿,后院的邻居也来接水洗菜。
正好说到了丁家的事儿。
“和我同车间的翠红她小叔子是厂里保卫科的,知道的消息多,丁老五这不只是掺和走私,他还倒卖文物给洋鬼子!”
“我去!他这狗胆也太大了!”胡大妈又催着邻居再多说点。
“他以前不是去收老物件吗?其实是懂行的看过了,让他借着收废品的名义,当废品给收了。有些老物件可是传了好几代人传下来的,他们卖给自己人就算了,居然转手卖给洋鬼子,这和汉奸有什么区别?”
“就是汉奸!”胡大妈呸了一声。
“不过,年初国家刚收拾了个倒卖文物的团伙,他没活干了。以前让他帮忙收老物件的人,又喊他去干走私。咱们厂运输队本来没人掺和进去的,他帮忙搭了线,这才有了厂运输队帮着运走私货的事情……”
“怪不得他钱多,家里又是添彩电又是添冰箱的!”胡大妈又气又眼红。
这下,大家总算知道,为啥丁老五掺和到了走私的事情,居然不是厂里保卫科的人来抓,而是市公安局的人过来。
合着这小子犯的事不少啊!
“他这样的,是要被……吧?”有人比了个打枪的动作。
刚还只顾着听热闹的邻居沉默了下来。
不少人都是在银杏胡同住了二三十年的老邻居了,丁老五也算他们看着长大的。
虽说丁老五从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会儿一听说他可能要吃枪子,大家的心情又有些复杂。
“自作孽,不可活啊!”
好好的正道不走,他就非要拐去歪道上,谁能有什么办法?
“对了,丁大妈呢?她还没被放出来?”
丁大妈实在能闹,那天晚上被一块儿带走,关了一晚上,人家隔天早上就放她走了。她不肯走,闹着要讨公道,结果又被抓进去了。
“这也是个脑子不清醒,不走正道的。厂里保卫科去领人,她还闹,保卫科就说让她再多待两天,能好好说话了再出来。”
“丁大妈一遇上丁老五就犯蠢,五个儿子,哪怕是下乡的丁老四,都比丁老五有能耐有出息,她就非要偏心个没出息还爱惹事的!我真是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也正常,谁能知道别人的脑子里头是怎么长的?
又说到了至今还没找到的丁显光,大家一致认为,丁显光要么躲起来了,要么就是早跑了。
关月荷在自家门口坐了半个小时,见林忆苦推车回来,这才一块儿进屋。
“今天去拿信了?”
林忆苦见她直接回了房间,找出了信纸,又给钢笔吸墨水,以为是收到了朋友来信,这会儿要给朋友回信。
但她前两天不才给春梅和胜华回信?听说还有个叫素萍的同学,最近才又联系上。
也难为她在回信时忍住没提肚子里的孩子,次次把信封粘起来时都发笑,说要等孩子生出来了再说,吓她们一跳,再跟她们要孩子的见面礼……
她真是执着于吓所有人一大跳!
不过,他这次猜错了。不是给大学舍友们回信。
“我给丁学文写信说说最近的事情,让他心里有个数。”
丁显光还没找到,公安肯定会查丁家的亲戚关系,或许会找到在东北当知青的丁学文,到时候,丁学文早回到京市读书、工作的消息,怕是瞒不住了。
前因后果都写了明白,但她也都是从邻居那儿听来的,具体的情况,公安没对外公布,谁也不知道。
林忆苦帮她把信塞信封里,道:“我后天休息,找朋友帮忙打听看。”
“行,下次让丁大户请我们吃饭!”
没等到林忆苦去打听消息,对丁老五的处罚已经出来了。
好消息,丁老五不用吃枪子。
坏消息,要关三十年。
邻居们听到消息时一惊一乍的。
“被关三十年?!等他出来,都老了!”但不用吃枪子,算是还有点希望。
在公安局待了一星期的丁大妈刚回来,脸色看着本来就差,一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没缓过气,往后倒了下去。
“哎哟喂!这,这咋说倒就倒啊?赶紧的,找个板车过来,把人送街道办的卫生室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