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宁犹豫了会儿,白大妈又催了两次,她就拿着两饭盒过去了。
等宝宁再次拿着沉甸甸的饭盒跑出去,关月荷才回到二号院,问白大妈:“宝安宝宁也没排到书本?”
“应该快了。”白大妈不知情,她家里没参加高考的,但她大孙女金花在学校成绩不错,白大妈就盼着她大孙女以后也能考大学呢。
关月荷没再多废话,回家放了东西,又接着去长湖街道上的书店去守她家的那两张小板凳。
书店要求每人只能买一本,队伍里的一个小板凳就相当于是排一个人。
这个时候,可没人敢惹众怒插队,谁插队就等着被打骂吧,甚至还可能会被扭送去派出所。
关月华和丁学文都没买到《数理化丛书》,本来是只有江桂英和林玉凤婆媳俩打算轮流排队,后来方大妈又加入了进来。
关月荷赶过去时,意外看到了莫知南,他正给队伍里的一人拿了钱,然后自己过去守着小板凳。
莫知南刚坐下,一抬头就跟关月荷对上了视线。
点了点头,又把脑袋转到了一边去。
何霜霜和莫知南因为岗位调动的事情吵了一段时间,现在何霜霜报名参加高考了,俩人还是谁也不搭理谁。
关月荷今天才问了何霜霜,得知她请了人排队买资料才放心。不知道莫知南这是在帮谁排队。
她没再多想,赶紧跑上前去找自家人。
一见到方大妈,赶紧跑去和她一人守一个小板凳。
“你妈刚回去,待会你姐夫过来守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欢呼起来,方大妈惊喜道:“你来得正好,刚有辆车运书本过来,肯定是《数理化丛书》!”
方大妈放心了很多,要是她自己一个人排着,她都怕被后面的人给挤一边去,现在月荷来了,心也就定了下来。
甚至还有心情八卦别人。
方大妈示意关月荷往隔壁队伍的前面看,“你看她,真是脑子不知道长哪儿去了。指望丁学武和丁显光考上大学?这书买了也是白买。”
关月荷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丁大妈和丁大嫂正在排队。
丁显光上次回来探亲,非说自己的腿动不了,闹了半年,最后还是被公安给抓着送回到了下乡的地方。
介绍信上的探亲时间过了,不回乡下,就只能去劳改的农场了,丁显光只能哭嚎着被送走。
丁大妈在偏心眼这方面上,真是一条路走到黑。
“我懒得说她了。”方大妈叹气道:“要不是学文和你、和思甜从小关系就好,我才懒得来排这个队。”
关月荷立刻抱着她的胳膊笑道:“就是!他沾我和思甜的光沾大了!让他今年给我们多多地寄猪肉肠才行!”
方大妈被她逗笑,心里的那点憋闷也散没了。算了,怎么也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这个关键时候多帮一把,算她给她三个孩子积功德了。
刚想完,排在最前面的人买到了书,手舞足蹈地跑了出来。
后面的人开始躁动,生怕排不到自己,忍不住往前涌动。
关月荷站在方大妈身后,跟一堵小墙似的,牢牢地把后面要冲上来的人给挡住。
好不容易轮到她们,关月荷眼疾手快地把身后伸出的手都给拍了下去,把钱塞售货员手里,指了指方大妈和自己,“我们两个,两套书,谢谢同志,您辛苦啦!”
排队抢着付钱买东西这事,她非常有经验:要牢牢抓住售货员的手把钱塞过去,还要语气好态度好,多感谢辛苦的售货员同志,人家看你笑呵呵的,暴躁的心情多少能被安抚一点。
这不,她们很快就拿到了两套书出来。
谷满年还在后面到处找人呢,关月荷赶忙挥了挥手。
“终于买到了!”谷满年松了一口气,连声对关月荷和方大妈道谢。
“你们先回去,我去帮忙。”关月荷把手里的书给了谷满年,像是要去干架似的,气势汹汹地冲去了后面开始混乱的队伍。
仔细一看,二号院那俩双胞胎守着的小板凳被关月荷拿了起来,后面的人想继续往前挤,被她一只手按住。
谷满年看了,心里感慨道:关月荷同志还是那么见不得别人欺负小孩。
得亏他没说出来,不然在旁边排队的住银杏胡同的人肯定要反驳了:但是她老大个人了还喜欢吓唬小孩!
林忆苦回到家时,家里门是上着锁的,但关月荷的自行车却停在门外。
去隔壁院子一看,他爸妈正在关家,一起忙活摆桌子碗筷,也没见到关月荷。
伟伟见小姑父一进屋就左看右看,提醒道:“小姑姑还在排队,没回来。”
还在排队?林忆苦看了眼凳子上崭新的《数理化丛书》,这不是已经买回来了?
“忆苦,你去看月荷排到了没有?”
林忆苦应了声,抬步往外走,才走出三号院,就看到胡同口那儿,有个神气得尾巴都快摇上天的身影朝他这儿走来。
关月荷此时像个打胜仗的将军,昂首挺胸地大步往前走,身后抱着书的双胞胎喜滋滋地跟着她走,像她的两个小狗腿。
看到正前方等着的人,关月荷立刻加快了脚步,都没顾上身后的双胞胎。
“我刚帮宝安宝宁抢到了今天的最后一套书!”
准确来说,不能算抢。
本来就该排到她们的,身后的人非要冲上来,还好她反应快,一下子就揪住了那人的后衣领,把人扯了回去,然后把钱塞到了售货员手里。
怪不得这么神气。
看她这神气得意的小模样,林忆苦真想上手捏她脸。
手比脑子的行动更快,但还没碰到她的脸,就被拍开了。
她一本正经地提醒:“林忆苦同志,注意影响!”
提醒他注意影响的人,吃完饭回到他们的小家,啪嗒一声就把门给关上了,直接把他推倒在沙发上,飞快地啾啾啾亲了他好几下,又火急火燎地去开电视机。
只准她动手动脚,半点不管他死活。
“别动,看电视。”关月荷把声音给调低,和林忆苦挨着窝一块儿。
银杏胡同报名参加高考的人不少,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挨个院子地去提醒,让有电视、收音机的人家这段时间尽量小声些,不能影响考生复习。
其实,就算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不来提醒,有准备参加高考的人家也会提这事儿。让住得近的最近不要开电视。
银杏胡同这几个月里又有几家买到了电视机,总算不是只有二号院、三号院的三台了。
而二号院里,常正义和曹丽丽都报了名,说要试试看。
于是,赵大妈家这段时间不再开电视机,也不让邻居们去关月荷家里看电视,说怕吵。
关月荷家离得近,开电视也把声音调得低低的,他们夫妻两个关起门来看。
这个点主要是听新闻的,关月荷和林忆苦只要在家,都每天不落。
刚看完,正等下一个节目呢,外面一阵喧嚣。
赵大妈拿着擀面杖冲出去,“吵吵吵!吵什么吵?不知道会影响别人复习啊?”
关月荷见后面的节目是个话剧,不太感兴趣,就跑出去看外头到底在吵什么。
被落下的林忆苦顺手关了电视,也跟着出去。
“丁老五回来了,说跟大队请了假,要留在家里复习。”
“就他一个回来?”罗大嫂一听这话,立刻想到了周宝玉。
现在各个单位都在创办复习班,最受欢迎的,是各个高中学校办的。除此之外,市里也有免费的复习班对外开放,有专门的老师给答疑,或者是把考生们集中起来,大家互相学习。
在乡下,复习班的资源就少了,要么每天下工后去公社办的补习班,要么就只能知青点的人合起来办个班。
但比起城里,肯定是要差很多的。
丁大妈就是想着让丁老五回家里来复习,白天可以去厂里高中的复习班上课,晚上回来了还能去找谢振华帮忙辅导。
丁老五这一回来,其他人也立刻起了心思,追着他问怎么开的介绍信,就等着明天早上去邮局发电报或者打电话给乡下的孩子报信,让他们看看能不能回城复习。
但这会儿的吵闹还有别的事——大家都想找谢振华给自家孩子辅导。
国家一恢复高考,谢振华这个曾经的大学生立刻变得威风抢手起来,比起他刚当上技校老师时,现在更受欢迎了。
谢大妈既得意又嫌弃,刚要张嘴,刘阿秀立刻捂住了她嘴巴,瞪了她一眼,不准她在外头瞎说。
谢大妈有气难出。
以前谢振华不得志要仰仗刘阿秀家里的关系就算了,现在大学生多受欢迎啊!
厂书记亲自提着礼品来请她儿子去家里上课,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以后还用得着看刘阿秀家里的眼色?
但只有她这么想,谢振华还是以前那副死样子,万事不管,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着刘阿秀做主。
她这个当妈的,在谢振华心里未必比刘阿秀有分量,不然她也不能做什么都得听刘阿秀的。
婷婷看了眼偷偷撇嘴的奶奶,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她奶奶真是啥都想插一脚。
谢振华不吭声,刘阿秀拍板道:“这样,以后我们家老谢下班回来了,晚上九点到十点这个时间,给咱们胡同的考生讲讲课,地点就定在胡同口那儿,谁想参加的,就自己带着板凳来。”
其他人都看向谢振华,谢振华就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丁大妈气得直拍大腿,她想找谢振华来专门辅导她小儿子,这样才更有把握,这下好了,整个胡同的人都来,那就没优势了!
林大爷立刻拍手鼓掌,“谢老师能抽出个人时间给大家补课,那真是帮了大忙了!”
虽然不少人都想着找谢振华开小灶,但人家都说开课了,他们也没办法,也跟着鼓起掌来感谢谢老师。
关月荷看了会儿热闹,心道:谢老师现在这是被架起来了,不开课,就得应付上门来求帮忙的邻居,到时候应谁都得罪人,都不应更是得罪全部人……
张德胜羡慕地看着人群中间的谢振华:还是有文化好啊,可惜他是没这个机会了。
为自己惋惜了一会儿的张德胜忽然把目光转向了屋里的儿子张全斌,见他捧着本小人 书看得乐呵呵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还看这些书!赶紧回屋给我看你学校的课本,以后考不上高中,你还能考大学?”
张全斌完全没放心上,不在意地道:“考不上就考不上呗,爸你是初中毕业,我也初中毕业,也没差到哪儿去。”
“国家现在都恢复高考了,这没出息的就只知道盯着初中毕业,初中毕业能干啥?进咱汽车厂都难!”
“我接你的班不就好了……嗷嗷!干啥又打我?”张全斌觉得他爸最近真是吃枪药了,动不动就莫名其妙地发疯。
张德胜看他就来气,抱起刚会走路的小儿子,哄着道:“爸明天也带你去听课,从小抓起!”
这下好了,不止张全斌觉得他发疯了,张二嫂也觉得自己男人脑子被刺激坏了。
—
隔天,卓越服装厂来了一批报名试工的临时工,这些几乎都是厂子弟或者是厂里工人亲戚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