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许垚走到门口,戚沨才开口:“许女士,我们很感谢你这次的主动上交,但类似的事我希望不要再发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罗斐就是踩线多了才走到今天。”
“谢谢忠告。”
……
半个小时后,对外面的一切毫不知情的罗斐,被带到审讯室,正准备迎接下一次“对峙”。
没想到在宋昕之前,戚沨却先一步来到面前。
她没有多话,只是将笔记本电脑摊开在他面前,点了下播放键。
有长达半分钟的时间,罗斐的大脑都是空白的。
他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错,也不知道那个卖监控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将监控交给警方。
太多疑问浮现,罗斐却没有时间细究。
只听“啪”的一声,戚沨盖上了笔记本的盖子,也成功阻断了罗斐的思路。
罗斐诧异地对上她的眼睛。
戚沨的语气不仅公式化而且冷漠,而且还用一种罗斐从未听过的声腔说:“这是最后一次心理咨询,也是你最后的机会。希望你这次能尽全力将宋昕的破绽揪出来。”
没有解释,也没有为什么,罗斐被定罪只是时间问题。
而戚沨已经失去所有耐心,在戳破所有谎言之后,懒得再和他耗下去。
几分钟后,宋昕走进审讯室。
他面带微笑的样子看上去神清气爽,和脸色苍白、眼眸深处暗藏恐惧的罗斐,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还在危险边缘徘徊,而另一个已经走到穷途末路。
“罗斐,你好。还记得我吧。”宋昕客套地开口。
罗斐看向他,停顿了两秒才回应:“当然记得,你是宋昕。我和你已经认识二十多年了……”
宋昕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笑容也依然在:“我想你认错人了。”
同一时间,正在接受第二次审讯的王昭,也看到了江进摆在面前的刚从老家派出所发过来的证据。
“你母亲根本没有和人私奔,更加不是抛夫弃子,这一切都是你父亲的谎言。她是被你父亲亲手掐死的。那个坑他挖了两天,你母亲的尸体也在地窖里放了两天。他说尸体早就僵硬了,直到坑挖好才有软化的迹象,而且已经开始腐烂。这一切都是在你上学的时候做的,所以你并不知道。”
王昭盯着面前的白骨照片和熟悉的环境,从最初的震惊,到不愿相信,再到最后的茫然,就这样过了两三分钟,他才醒过神。
他没有问为什么父亲要杀母亲,其实他儿时的记忆已经回答了。
父亲多次殴打母亲,虽然原因他已经忘记了,却还记得那些谩骂声和吼叫声。所以当后来父亲说母亲跟人跑了,不要他们了,他才会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
江进没有给王昭太多“缅怀”过去的时间,收好照片后便坐下来,单刀直入地说:“现在聊聊你是怎么杀害吴美霞的吧。”
王昭看过去,嘴唇抖动地说:“我没有杀她。是她一直在勾引我。”
江进却问:“你知不知道那天晚上你离开小区之后,李诚俊也跟着离开,还一路尾随你?”
这又是一个意想不到。
王昭张着嘴,说不出话。
江进继续说:“李诚俊还以为是吴美霞在电话里成功引你上钩,你才会去必经之路上等她。而吴美霞见到你之后,以为你是胆子小,不敢在出租屋里偷情,所以才选择外面,于是就在毫无防备之下,被你引到桥下——也就是案发现场。李诚俊当时就在上面,他正准备和吴美霞配合,却刚好目睹到案发过程。不过他说他赶到的时候太晚了,吴美霞已经没了声音,只看到你一刀一刀扎下去。”
“我没有,他说谎,我没有杀人!那只是一个梦,是噩梦!”王昭的脸已经涨红了,语气十分激动,审讯椅被他晃动的身体弄得“滋滋”作响。
江进一直没有作声,只等王昭发泄完毕。
差不多持续了一分多钟,王昭累了,情绪逐渐回落,但看上去十分沮丧、无助。
江进这才开口:“你坚持说那只是一个梦。王昭,我很想帮你,可是凡事都要讲究证据。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那只是一场梦吗?还有,这个梦除了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做,还在宋昕给你催眠的时候做过,你能再仔细回忆一下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
作者有话说:红包继续
第231章 “既然你看到凶手杀人,……
王昭努力回忆着, 实则也是没招儿了。
他不是惯犯,心理素质也不过硬,事发之后一直想的都是如何逃避, 而不是像宋昕那样的“老手”一样反复推演、自圆其说。
这时候王昭的心里就只有两个字:完了。
他想警方一定是找到证据了,还有李诚俊也看到他杀人了,他该怎么办?
而有一件事是所有嫌疑人在被戳破真相时, 不需要任何训练,都会下意识去做的事:逃避责任。
王昭太过着急, 还没有理清思路就胡言乱语道:“是……是宋老师, 不,宋昕……他用催眠控制了我!”
这话如果是经过多次引导, 严谨地重组事实之后才说出,江进一定会信, 可这才没问两句,王昭就脱口而出, 反而令人质疑。
江进又问:“那他是怎么控制的你?过程你还记得吗?”
“就是……就是我在他那里一直在做梦, 梦到自己杀了吴美霞, 然后我就真的去杀了……她……”
一个被催眠控制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被控制的, 而普通催眠最多也只能做到心理暗示的地步。
“我……我还有梦游,对,我还有梦游的习惯, 从小就有……”王昭已经语无伦次了。
整场审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江进出来时觉得脑仁都疼。
夏正听闻王昭已经将宋昕“供”了出来,立刻追问是不是可以抓人了,趁着宋昕还在做心理咨询。
江进却摇头说:“王昭不是一个稳定的嫌疑人,不只是他的情绪,还包括他的口供。就这一件事他说了三、四个版本, 哪一个都不可信。而且催眠杀人很难证明,证据不充分,检察院那边根本过不去。”
两人边说边来到另一件审讯室的隔壁,戚沨就站在单向玻璃前。
江进站定,还没有问进展,就听到对面的罗斐说:“我和我姐都亲眼见到他杀了人,那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罗斐见到宋昕杀人?
杀了谁?
不只是江进,此时的戚沨也正在脑海中复盘:苗晴天、高辉、徐奕儒、宋铭、袁全海、章洋……
不,都不是。
只可能是周岩警官。
但是不对啊,周岩警官遇害时,苗晴天正躺在医院,她不可能去现场见到。
思路转了一圈,戚沨再次盯住对面。
“他也知道我知道,但他不知道我是亲眼所见。”罗斐这时又说。
这话听上去更是让人一头雾水,难道说宋昕还杀过别人,还是亲自动手?而且当时宋昕并不知道罗斐和苗晴天也在场?
哦不对,罗斐说的是“他不知道我亲眼所见”而不是“我们”,这说明宋昕或许看到了苗晴天在场,而没有看到罗斐也在?
思路快速走到这里,戚沨很快又想到另一件事,就是上次罗斐和宋昕打的哑谜,他说因为苗晴天知道“真凶”的秘密。
难道指的就是这件事?
可被杀的人会是谁,这么长时间了仍没有走进警方视野?
正想到这里,不知道何时跑出门口的夏正这时折返,手里还多了一叠档案夹,正是目前认定所有和宋昕有关的案件档案副本。
夏正将这些材料放在桌上,低声道:“戚队。”
戚沨立刻逐一翻开,用排除法一一甄别。
可是档案夹被筛选了一个又一个,不到一分钟,就只剩下最后一个。
戚沨的手悬在半空,没有触碰那最后一个,目光落在那行字上。
那句话再次浮现于脑海中:【如果案件进入死胡同,那么就从头来过。】
从头。
眼前的档案夹指向的正是那个最初、最早的案件,那个已经侦破二十来年,凶手早已伏法的案件——宋昕父母被杀案。
玻璃对面两人的对话仍在继续,已经到了“胶着”的地步,不过罗斐还没有点出重点,仍在打哑谜。
而这边戚沨的思绪早已飘回到二十几年前,那些旧照片和文字梳理就像是老电影回放一样,在她脑海中快速排布。
真凶始终不承认自己杀了宋昕父亲。
去而复返的徐奕儒回来时,宋昕父母已经遇害,他没有看到经过,只看到真凶逃离的背影。
宋昕一直躲在阁楼里,透过阁楼的窗户不可能看到谁是真凶。
罗斐当时也在场,而他的视野更为清晰。
整个过程听上去十分顺畅,但也存在一些漏洞和可能性。
就比如说,罗斐胆子那么大,好奇心那么重,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是,他当时不只在院子里看到了一些事,甚至还进了屋?
再比如说,苗晴天会不会也在?
罗斐偷跑出来,苗晴天四处找他,正好找到宋家?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那就是徐奕儒当时开了车,而他拿走的那箱材料就放在后备箱里。
可按照程序,警方赶到时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死者情况和身份,再进一步排查死因。
如果是他杀,那么就要确认凶手是谁,以及凶器在哪里。
徐奕儒虽然报了警,却也有杀人的可能性,那么警方请徐奕儒稍作配合,让他打开后备箱,并检查车子内部的环节就必不可少。
而当时的警察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可是在报告中,却没有提到后备箱里有一箱文件。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解释,就是有人将那箱东西提前拿走了——极有可能就是苗晴天和罗斐。
换句话说就是,在外部环境中的所有动作,徐奕儒和苗晴天、罗斐姐弟的轨迹是重叠的,也可以互相映证对方的行动线。
而在屋子里,除了两位死者之外,就只有宋昕一个活口。
宋昕在做什么,他的行动线没有任何人知道,也就只能通过房子里的痕迹判断。
但宋昕一直生活在那里,到处都有他的痕迹,要如何分辨哪些痕迹属于之前,哪些痕迹属于当晚,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通过档案记录来看,宋昕在案发时那半个小时里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即躲藏在阁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