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它的存在原本无人在意, 经过网络发酵之后却成了热门打卡地,周围围了许多人,拍照的拍照,直播的直播,根本封不住。
大量照片流到网上,更多网民都在电脑和手机面前蹲守实况。
有些人是配图加文字,有些则趁机带起货,购物车里放满了出门防身好物、随身携带的定位器等等。
留言区许多人问,工地这么大,警察如何确定这里有没有人骨,具体在哪块区域?
有“大神”现身科普,说地质勘探里就有非常重要的一种仪器,可以通过雷达扫描来确定地下多深的位置有骨头。
又有人问,这种设备如果是用在考古那还能理解,放在刑侦案件里会不会太大材小用了?
“大神”解答,这可不是一般的案子,如果不是闹得全城轰动,可能也不会搞这么大阵仗。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既然敢出队,现场来跟来了法医,就说明警方已经十分确定这里埋了人骨。
这话放出去,很快就传遍了各个小群,所有人都在等待。
正当铺天盖地的讨论令众人眼花缭乱时,又有新的一批照片出炉。
有人亲眼看到现场法医一脚踩进已经挖好的坑里,而现场的挖掘机也第一时间停止工作。
接着又有两个法医助手拿着工具下了坑。
“卧槽,找到了!”
这句话瞬间传遍网络,也一度跑到热搜第一名。
“真特么的,这比看球赛还紧张。”
网友们的讨论持续了长达半个小时,才终于看到张法医和助手从坑里出来,而眼尖的网友很快就通过照片发现,他们手里的证物袋已经装满了。
都这时候了,自然没必再遮遮掩掩。
这是戚沨在电话里交代给夏正的定心丸,她还说:“大家都不傻,就算裹得再严实,谁能不知道是什么?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借此机会让大家看到事实。骨头找到了,心里也就踏实了。下一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放在我们什么时候能抓到真凶这件事情上,挖掘白骨的风头很快就会淡去。”
就在白骨被送上车之后,春城市局也发布了一通公告,文字只有三行,没有透露具体信息,只是传递了一条宗旨:打击罪案和黑恶势力绝不手软。
就是在这同一天,从宋铭的别墅里找到的大量物证,以及从汇成工地找到的白骨,前后脚送进了市局的实验楼。
痕检正忙着分拣物证,张法医团队则在清理和检验白骨。
江进一直守在实验室外,等门打开就立刻冲击门口。
张法医不用问也知道他来做什么,于是示意袁川带江进去认从白骨身上取下来的那套衣物。
衣裤都属于L号,就衣长和裤长来判断,死者为男性,身高应该在175cm到180cm之间。还有一双男款休闲鞋,尺码是42。
江进拿起证物袋,手上微微用力,将袋子攥出褶皱。
袁川一直在等,直到江进深吸一口气,放下袋子说:“是周老师的。”
“为什么这么肯定?”问这话的是张法医,他走过来说,“这牌子和款式都很大众。”
江进低语:“衣服确实是大众款,但我见他穿过好几次,特别是在执行便衣任务的时候。还有这双鞋,在他失踪之前一次执行任务期间正好这双鞋坏了,那之后我就买了一双送给他。”
这话落地,江进停顿两秒,又道:“周老师的左右脚踩地力道不均匀。我记得那双旧鞋里面有很明显的痕迹,右脚的着力点更靠近内侧。”
听到这话,袁川立刻拿起鞋子查看内部,随即看向张法医:“右脚的确痕迹更深。”
张法医说:“不管是不是老周,我们都要抽取骨髓的DNA比对,还要做面部重塑。要多等两天才有结果。”
江进缓慢地点头,嘴唇动了动,却没说话,只是放下物证袋往外走。
直到江进返回支队,心神才算收敛起来。刚才那一路上同事跟他打招呼,他都没听见,却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脑子很乱。
戚沨也正在办公室里沉思,面前的Ipad中正显示着从宋铭家拍回来的照片。
江进敲门进屋,戚沨便将Ipad递给他,说:“你先看看再说。”
江进没吭声,只是接过来坐在沙发上一张张往后翻,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几分钟后,戚沨走过来坐下:“你先说。这件事你比较客观,我要先听听你的看法。”
江进依然拿着Ipad,第一句就是:“宋铭根本不可能认识周老师,更没有理由害他。”
毫无疑问的是,通过凶手在网上的挑衅动作,已经基本确定周岩的“失踪”也在连环案之中,只是暂时不知道这几个案子的内在联系。
但如果说幕后主使就是宋铭,江进一万个质疑。
戚沨没接话,这一点和她心里的判断吻合。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江进继续说:“五年前周老师失踪,宋铭还在国外。他才二十岁,十几年都没有在国内生活过,对国内的形势环境完全不了解,早就洋化了,那他又是怎么远程遥控国内的‘凶手’杀害周老师?而且当时周老师调查的是一个制毒团伙的幕后,难不成宋铭那时候就在贩毒,还有本事输入到国内?”
是,无论是年龄还是地理位置,都不吻合幕后主使的画像。
前面就分析过,这个人在生活中应该很受人尊敬,是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他非常自负、自傲,对现状完全不满足。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人发现杀人取乐这样的途径。
当然,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专业人士,起码是中年。
而宋铭充其量就只能算是一个社会新鲜人,学历属于中游,也没有在特定领域发光成名过。
“继续。”戚沨只吐出两个字。
江进又道:“唯一知道周老师为什么要去工地的人,就是刘宗强。可惜他已经死了。他妻子李蕙娜只知道这件事,却不知道原因。但我想在刘宗强家里一定能找到他和制毒团伙某个人的联系……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团伙虽然大部分已经抓捕归案,而且受到了法律制裁,但一定还有漏网之鱼。周老师就是查到这个人才会遇害。”
“还有在程朵案里出现的沙|林毒剂。”江进深吸一口气,将一直以来断断续续的思路衔接到一起,“这个制毒团伙里居然有人能做出沙|林,不仅野心不小,而且智商极高。我假设这个人是宋铭十分尊敬的某位长辈,以他的智商和手段将宋铭骗进来是很容易的事。再往回推时间,咱们一直怀疑当年高辉有一个关系暧昧的异性朋友,而且和她差不多年纪。如果推断没错,这个人现在应该三十多岁了,和宋铭的年龄也不吻合。”
-----------------------
作者有话说:红包继续
第176章 “我要再观察一下。”……
江进的每一句分析都说到戚沨心里, 无论是理性还是情感上她都不相信宋铭是那个人。
人与人相处是有磁场的,她和宋铭的每一次见面,都能强烈感觉到他骨子里的单纯, 将“心机”二字套用在他身上实在牵强。
“你还想到什么?有怀疑的对象吗?”戚沨忽然问。
江进迟疑了一瞬,很明显是有的。
戚沨抓住这个瞬间,又问:“不能说, 还是有顾忌?”
江进想了想才说:“我想到的人,感觉你不会认同。”
戚沨挑了下眉, 脑海中略过几个名字:“你想说宋昕。”
江进抿紧了嘴唇, 却没否认。
戚沨说道:“如果有证据指向他,我认不认同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怎么抓到真凶。”
江进不再言语,但看上去他似乎还有其他话要说, 却因为戚沨刚才的话而打住。
没想到戚沨看了他一眼,又道:“现在除了宋铭和宋昕的堂兄弟关系之外, 还没有其他线索和宋昕有关。你也知道, 怀疑是要有证据支持的。”
江进对上戚沨的目光, 隔了几秒点头道:“你说得对。”
他还记得周岩老师第一课教他的就是“合理怀疑”。
他可以有办案直觉, 可以有想象力,前提一定要合理。仅仅是凭一时灵感就贸然怀疑一个人,极有可能会闹出乌龙, 也可能会打草惊蛇。
“没有证据就不要轻易说‘怀疑’。”这是周岩的原话,“什么时候说出这两个字,就等于告诉对方,我已经掌握你的犯案证据了,现在是给你一个主动交代的机会。”
走出办公室之前,江进不再提宋昕, 只说了这样一句:“我个人感觉,如果连环案和宋昕无关,那么他的生命安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很有可能已经遇害。”
直到江进回到自己的位子坐下,定了定神,脑海中再次蹦出戚沨刚才的话:“怀疑是要有证据支持的。”
接着他又想到上一次提到宋昕时,戚沨说的是:“也许是他发现了什么,所以提个醒。”
然后他说她在维护宋昕,她的回答是:“是避免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就去随便怀疑一个人。错误的怀疑只会导致错误的调查方向。”
当时江进的第一反应是,因为戚沨和宋昕有点私人交情,她似乎对宋昕观感不错,所以才在口头上帮对方说话。
可如今想来,这两次的话似乎也可以反过来解释……
然而江进还来不及深究,许知砚就出现在面前:“江哥。”
江进抬眼:“嗯?”
许知砚对上江进,他目光中沉淀的情绪和少有严肃还来不及褪去,许知砚迟疑了一秒,再开口时声音也低了几分:“那个,你们从现场回来啦……”
这不是废话吗?他都回来好一会儿了。
江进问:“你想说什么?”
“那个,就是想……额,那副白骨,真的是……”许知砚支支吾吾吐出半句话,还一直在观察江进的脸色。
江进这才明白道:“我刚去认了遗物,确实和周老师生前的私人物品一致,但还需要鉴定。”
“哦……”许知砚有点为难,还有点尴尬,“那个,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你……”
江进眼底划过一丝惊讶,他这才理解许知砚的意图,原来她是来关心他的。
江进笑了下:“没事,我心里早就有准备了。如果真是他,以后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话落,他叹了口气。
许知砚点了点头:“谁都想不到会是现在这样的发展,凶手真的太可恨了,咱们一定要把人抓到!”
江进扫过去一眼,安静地观察许知砚的表情,又品了品她说话的语气。
紧接着,脑海中浮现的便是早些时候针对廖泉的审讯。
那串数字是经过他提问才刨出来的信息,而此前夏正连续两次讯问都没有这一层。
江进又将余光瞥向不远处正在办公桌前忙碌的夏正,遂又收回目光。
……
时至傍晚,戚沨去了一趟法医实验室。
任雅馨的遗体已经可以领回,戚沨接到消息后便来到实验室的办公室,先给任雅珍拨了电话。
“小姨,我想的是就不安排追悼会了。我妈这边也不剩下几个亲戚,她也没什么朋友,而且她是被人害死的,我想简单一点……”
任雅珍这几天一直沉浸在哀伤的情绪里,听完这话,吸了吸鼻子,说:“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人都走了,办得再风光她也瞧不见,那都是给活着的人看的。只要你们尽快抓到凶手,枪毙他,比什么都强。”
通话还在继续,办公室的门却被人推开了。
袁川见到戚沨在屋里,先是一怔,遂转身就要走,戚沨却抬了下手,示意他留下。
直到切断电话,戚沨问:“找张法医?”
袁川说:“不是,是来帮张法医拿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