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宋铭迟疑,罗斐接道:“如果是这样,计划书也不用要了,这个人提的投资不能碰,否则将来连你也得进去。”
这话落地,罗斐又看了戚沨一眼:“你也不希望再见你沨姐是在讯问室吧?”
“我靠……”宋铭吐出两个字,又道,“要不是你们这么解释,我还真以为他是无辜的,被人设套……”
罗斐说:“你的描述都是他转述给你的吧?他当然会将自己说成比较无辜的那个。但你要有分辨能力啊,不要总是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我这不是因为关系好吗,就没防备。”
“关系好才要多提防。有的是被好同学,被亲戚朋友骗去东南亚的案子。”
“哦,这种当我是绝对不会上的。东南亚那穷地方,傻子才相信去那里能过好日子,真有这本事,国内早混出来了!”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罗斐接了个电话先一步离场。
直到戚沨和宋铭一前一后从火锅店出来,宋铭又跑去买了两杯饮料,笑着递给戚沨,嘴里突然来了句:“和斐哥吵架了?”
戚沨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宋铭说:“真当我瞎啊,从他一出现我就看出来了!”
戚沨只说:“你这聪明劲儿要是能用在识人上,刚才你说的同学就不会来往了。”
“行了,我有数,已经拉黑了你看。”宋铭掏出手机,向戚沨展示。
接着他又说:“其实我眼神挺好的,比如你和斐哥,就是我人生里的贵人,幸亏遇到你们,不然我还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呢!”
话正说到这,宋铭的电话就响了,他看了眼来电显示,随手按掉,对戚沨说:“沨姐,我还有个局,先走一步哈!”
戚沨颔首:“问你爸妈好,有事随时联系。”
“没问题,一定带到!”
等宋铭离开,戚沨就站在路边导航,正想着是叫辆车还是去最近的地铁站,江进的微信就在这时跳了出来。
“老戚,有个东西你帮着认认。”
这话之后紧跟着一张照片,一看就是物证照片的拍法,照片里是一个金属打火机,外面裹着透明的物证袋,上面还带着已经干涸的一丝血迹。
戚沨刚要回复“没印象”,动作又顿住,定了两秒又再次将照片点开,并放大仔细看。
打火机上有个抽象图案,还印着品牌Logo,乍一看并没什么特别。
图案一下子冲进脑海,她当即闭了下眼,而就在这个瞬间,一抹仿佛昨晚梦到的画面立刻冲了进来,从模糊到清晰——正是这个打火机。
不,具体说是李成辛拿出打火机给同学传送点烟的画面。
事实上,在事发当天,戚沨并没有仔细观察这个打火机,她只是扫过一眼,注意到它的颜色和金属质感。
其中有个同学还说了句:“你这打火机不错啊,限量的吧?”
但这对于不了解的圈外人,完全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即便是抽烟的人,也不一定有收藏和购买限量打火机的爱好。
然而当时的匆匆一撇,却在梦里重现,还越来越具象化。
戚沨又睁开眼,没有直接道出结论,毕竟她心里对“控梦”还十分不确定,只是反问江进:“是成辛的吗?”
江进很快回复:“你见过?”
“我是猜的。”戚沨没有说实话,“你现在应该正在处理他的案子,难道还能是别人的?”
江进没有回复文字,而是直接拨了一通电话过来。
戚沨快速接起,就听他说:“经过证实,这打火机的确是成辛的,还是周丹送给他的。但我们不是在昨天的案发现场发现的。”
“那是在哪里?”戚沨问。
按理说,如果不是在案发现场出现的物品,除非可以证明和本案有直接关系,否则是不会作为物证的。而且上面还沾着血,李成辛昨天也确实带在身上。
沉默几秒,江进的声音虽然低却很清晰:“是在今天的现场。”
“今天?”
“嗯,详细的稍后再说,我只是想向你求证,昨天李成辛将打火机拿出来以后,最终传到谁手里了?你还有印象吗?”
戚沨安静下来,原本翻滚的思绪也跟着停滞。
她梦里的画面十分快速,她在现场也没有特别注意这件事,只不过扫过去两眼,又怎么会注意到一个打火机最后落在谁手里呢?
“我现在实在没有印象,如果稍后想起来,我再告诉你。”
“好,我也只是问问。”
这时,电话里传来声音,是夏正在叫江进。
戚沨率先道:“你先忙吧。”
电话切断,戚沨又站在原地出了会儿神,思绪重新翻滚起来,全都围绕着李成辛请客的包厢,还有那间化妆室。
直到网约车开到跟前,戚沨才醒过神。
上车没几分钟,手机再次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戚沨本想按掉,却认出这个号码的开头,于是接起来。
如果没记错,这应该是春城监狱狱侦科的号。
“喂,请问是戚副支吗?我是春城监狱的小王,之前和您联系过。”
“我记得,找我有事?”
“是有个事,我们这里有个犯人要求见你。哦,您之前也来看过他。”
“你说的人是高幸?”
“是他。您方便吗?”
“我现在就有时间。”
“太好了,您多久能到?我来安排。”
“那就半个小时后吧。”
放下手机,戚沨顺手在订单上修改了下车点,并告知司机。
司机见到目的地,说了句:“怎么是监狱啊?现在下午也能探监吗?”
戚沨没接茬儿,心思也不在这上面,想着多半是高幸又有什么要求,比如要几本书之类的。
而与此同时,江进正在另外一个现场外围徘徊。
-----------------------
作者有话说:红包继续
第132章 你们想要的答案都在暗……
现场是在一家科技公司的厂房里, 但尸体却是在厂房后门外面的马路上发现的,男性,中年人, 名叫袁全海。
被人发现时,袁全海已经当场死亡,面部、身体和手部、脚部均呈现紫色。
死因已经证实是硫化氢中毒。
除了袁全海之外, 案发当晚另外还有两位值班人员也在岗,这两人也分别躺在逃离现场的途中, 被发现时同样失去意识, 如今还在医院里昏迷不醒。
事发后这家科技公司就立刻进行对现场的封锁,上报给相关部门。
而在搞清楚事发经过之前, 应急部门、工会、公安部门都要介入调查。
这次调查取证可以说是全副武装,因现场很可能还残留着大量有害物质, 从天刚亮就接到出队指示,现勘队就一直忙到下午。
即将收队之前, 现场几乎还维持着原状。
江进穿着防护服沿着袁全海的足迹, 又一次从尸体发现的地方往泄露中心行走, 只不过这一次沿途不再有大量现勘队的人员取证。
江进走得很慢, 每走几步就停一次,直到夏正从远处过来,说:“江哥, 一组二组都收队了,咱们呢?”
江进没接这茬儿,只是抬了下头,透过防护罩看向面前的厂房,对夏正说:“那两名被及时送医的值班人员都第一时间跑向正门,你说为什么唯独死者袁全海要往后门跑呢?”
夏正回道:“后门距离外面的马路更近, 他就倒在马路上,也更容易被人看见。”
“可当时是半夜,谁会在工厂外的马路上闲逛呢?”
夏正接不上来。
江进用手比着距离说:“你看,从前门到门外的空地,到传达室,再到外面,虽然距离远了一点,但是这里四周都是监控。而且传达室里有人值班,看到有人跌跌撞撞地跑出来,一定会迅速做出反应。而后门平时都是锁着的,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打开过了,据说后面就只有两个监控,一个对着反方向道路,另一个对着后门,但坏了一阵子都没有报修,就是因为平时都不走后门,谁都没有在意。”
可谁曾想偏偏在这时候出了事故,偏偏唯一一位死者当时就选择了打开后门,并且就倒在监控下面。
因为监控故障,保安室也没有看到死者倒地的画面,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另外两位伤者奔出来求救的画面上。
保安室反应很快,已经第一时间叫了救护车,没想到两个小时以后却在后门发现死者的尸体。
当然,这一切都可以说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也可以解释成为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
江进点开手机又一次看向现场的平面示意图,事故地点面积并不算小,但二楼每个平台的逃生梯却只设置了一个。
好在出事时是在夜间,好在值班的就只有三个人,如果人再多一点,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类案件以前市局也接触过,十有八九都和一些人为因素有关,比如培训不到位,在设备出现问题需要人工手动去操作时,又进一步发生了严重的失误,违背操作规程,将一个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
而这次的现场厂房无论是一楼还是二楼的地面、墙壁、护栏上,到现在还残留着化学液体,这些液体还呈喷溅状。
三位值班人员在面临事故时,第一反应就是逃跑,但由于楼上的两个平台之间没有互通的通道,三个人只能分别从两边往下跑。
袁全海一个人走的另一边,按照事发时他站的位置来看,的确后门更近。
但问题是……
江进和夏正已经回到厂房里,经过平台下面,正对着敞开的后门。
后门也是对开的,江进率先上前,将其中一扇门往里推,夏正立刻推动另一扇。
门关上,江进按了几下,将门上锁,问夏正:“这种锁,在有钥匙的情况下,你能用多长时间打开?”
夏正观察着锁芯,想了想说:“不用十秒钟吧。”
江进又问:“那再加上掏出钥匙的时间,要是在你裤兜。”
夏正做出从裤兜掏钥匙和开锁的姿势,说:“超过十秒钟。”
“好。”江进转身,“你在二楼平台被喷溅出来的化学物击中,又被熏得头晕目眩,你用尽最后一点意识逃下来,再拿钥匙开门,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