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潮人海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余姗姗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825 KB   上传时间:2025-11-25 16:03:12

第129章 “精神状态还行,但脸……

  羊群效应的存在就是因为在大自然, 单独行动的羊生存艰难,只有融入群体才能提高生存几率。

  无论这个羊群是否有智慧,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 反正大家都选了,那“我”也选必然没错。

  似乎人多就是对的,而没有人去在意那句“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于是就出现了一窝蜂跟风“失智”的行为:炒股、炒房、网暴。

  从众更有安全感,但从众也是集体智商严重下滑的表现。有意思的是, 在这个下滑当中,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智者,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当下的行为是多么可笑愚蠢。正如《乌合之众》中所描述一样, 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个人会不自觉抛弃明辨是非的能力, 不惜用智商换取那份“可贵”的归属感。

  当然,这样的羊群是很容易被利用的, 只要有一道他们认为“正确”的声音出现, 无论真相如何, 这群羊都会一窝蜂地涌向“真理”。

  “我真是太烦某某某了, 他就是个……”

  “我去,我的想法和你一样!”

  “天呐,终于找到家人了。咱们一定是对的!”

  “其实我还认识几个和我想法一样的人, 我拉你进群啊。”

  更进一步说,如果羊群周围有一头羊没有融入,那么它就注定会受到欺负。

  这只羊就是“黑羊”,这种现象就叫黑羊效应。

  小部分人负责执死刑,大部分人则冷眼旁观、冷嘲热讽。

  这个人被欺负一定是有道理的,都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呢?这哪里是欺负,这分明是伸张正义。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看他不顺眼,我就是不喜欢他。

  我们这么多人为什么要针对他一个,难道是我们错了?如果他不怎么样,我们至于吗?一定是他的问题。

  宋昕的直播讲解非常生动,加上这样一张脸,任何女性都会觉得赏心悦目,而丝毫不会去在意“知识”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大脑。

  有人说:“如果我上学的时候老师都是这个水准,我早就考上清华、北大了。”

  下面一群人“+1”“+10086”。

  又有人说:“要时刻保持清醒,自我警惕,慎入羊群。”

  “不想做黑羊,但也不想成为白羊。”

  类似的留言出现了好几条,宋昕见了,这样说道:“清醒的时候,我们会选择追求个性展现,做独一无二的人。但当群体利益出现在眼前,当个人极度需要安全感,需要被认可、被认同,不得不屈从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选择用智商交换群体的选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它所总结的都是大众最真实的反应。只有这种作为常态出现,且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的现象,才会被心理学纳入,并冠上名称。”

  有人反驳说:“也不一定吧,这也太绝对了。就算我在羊群里也可以独立思考啊。难道就没有那种有智商的羊群吗?”

  下面有人答:“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说明了一切。你难道没发觉你的话自相矛盾吗?如果你在羊群里保持清醒,你就会被踢出去,变成黑羊。”

  宋昕接着说:“心理学总结的现象并不是让大家去警惕,因为这是杜绝不掉的。‘独善其身’根本不存在当今社会,而做清醒的黑羊是痛苦的,我个人并不鼓励大家去这样做。”

  这时有人问:“宋老师,前段时间网上吵的很凶的那个事儿,算不算是羊群效应啊?”

  这条留言很快就被刷了上去,但还是被宋昕瞧见了:“哪件事?”

  对方答:“就那个警察被网暴的事啊。”

  宋昕还没说话,留言区就开麦了:“那件事不是有好几条都实锤了吗,有什么可辩的?”

  “实锤了什么,都是大家挂在嘴上的证据啊。”

  “就算那件事儿有水分,难道每一条都有吗?总有一两条是真的吧?怎么大家不说别人,就单单说她啊?她真的无辜?鬼才信。”

  “出现了出现了,才刚讲完羊群效应,就有人对号入座了。”

  “什么叫对号入座啊,我说的哪里不对,你倒是说说看。”

  “都不要吵了,不要影响我们听课。”

  宋昕扫过留言区,笑容不改,说道:“就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水分非常大,原因很简单。官方的消息只要想瞒,就一定瞒得住。这么多消息突然一起放出来,这里面一定有人为操控,而且目的不纯。刚才说的羊群效应还有一个引申话题,就是当个体想要利用羊群的时候,只需要放出虚假消息骗羊群上套,这个个体再奔向另一个正确的信息,就能毫不费力地收获成果。”

  “还真是这样,我妈跟风买黄金就是。”

  “我妈还抢过盐、鸡蛋和口罩……”

  有人说:“可我搞不懂,如果真有人在操纵,那他针对这个警察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答:“碍事儿了吧?要不就是动了谁的蛋糕。”

  “这个人有这么大的能力,干的却是这么偷鸡摸狗的行为,肯定不是好事儿。难道那个警察是好人,大家都成了帮凶,一起害了个好警察?”

  “现在下结论还太早吧?反正真相如何,咱们普通人是根本没机会知道的,谁不是稀里糊涂地活着,被当羊群忽悠来忽悠去啊?”

  戚沨没有看完整场直播,却在留言区看到一个熟悉的ID,是许知砚的小号。

  她很卖力地在替戚沨说话,又做到了小心隐藏身份,没有让人感觉到她的立场有明显的偏向性。

  戚沨关掉视频后便躺下。

  如今没有职务在身,作息一下子健康不少,基本上都是十一点前就能入睡。

  大概是太无所事事了,前两天任雅馨又一次问起她的工作。

  任雅馨始终担心她会因此丢了副支的职位,自己还上网去查过,像是小姨这样的刑事责任会不会影响到戚沨升职和前途。

  戚沨只说:“如果我真的接受调查,我就不会天天待在家里陪您了。咱们家也会有人上门,会拿走一些东西。现在风平浪静的,就说明什么事都没有。”

  不知不觉,戚沨的意识渐渐飘远,很快进入梦境。

  或许是因为白天受到刺激,梦里都是李成辛和大家举杯庆祝的画面、许多人的欢声笑语,以及最后出现的方冶慌忙的喊声。

  就在这个瞬间,似乎每个人的动作都变慢了。

  戚沨则看到自己一直站在包厢里,并没有第一时间冲出门口。

  她的目光一直盯着陆续跑出去的众人,视线不肯放松,恨不得将每一道身影都印在脑海中,似乎要借此找出谁不在。

  然而下一秒,她就出现在案发现场的门外,而且就站在第一个。

  她先是看向屋里,又快速调转视角朝后看去,掠过每一道神色怔忪的同学、同事们,其中当然也包括脸色煞白的周丹,以及立在旁边的乔垒。

  接着视线一转,余光又瞄到了躲在拐角处的半个身影。

  这时出现了画外音:“那个就是和李成辛吵架的工作人员。”

  紧接着便有人问:“你怎么不进去啊?你可是刑侦副支,你不该去看现场吗?”

  戚沨看回来,这才发现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身上,她一下子就成了被瞩目的焦点。

  不,应该说是被针对。

  “是啊,你傻站着干嘛呢?”

  “这是你的工作,你赶紧的啊!”

  “成辛都快不行了,你看着我们干嘛?”

  戚沨又回过身看向倒在血泊之中的李成辛,他的脸没有丝毫血色,嘴里也在淌血,头歪向一边,仿佛已经死去。

  “滴滴滴。”

  下一秒,闹钟作响。

  戚沨醒了。

  这个梦可真长,她觉得自己刚合眼,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早上?

  七点半刚过,任雅馨也醒了。

  戚沨照例询问任雅馨前一晚起夜的次数,任雅馨回道:“还是老样子,三、四次吧。”

  戚沨叫了早餐,又叮嘱任雅馨一定要按时吃药,八点多便出了门。

  直到在心理咨询室前台登记时,助手前来迎接,说宋昕已经到了,戚沨可以随时进去。

  第二次咨询,戚沨看上去更为放松。

  助手端进来一壶茶,宋昕观察着戚沨的脸色,问:“精神状态还行,但脸色不太好,焦虑又犯了?”

  戚沨没提李成辛的事,只说:“一直在做梦,睡不踏实。”

  宋昕低头翻看着记录,嘴里说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白天还是要尽可能让身体多活动一下,不要将精力都集中在大脑。白天想得多,晚上它要处理的信息就多,肯定会影响你第二天的状态。”

  戚沨没接茬儿。

  宋昕见她沉默,又抬头看过来,却见戚沨正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

  “怎么了?”宋昕笑问。

  “没什么,只是突然……”戚沨说,“你刚才的话和语气,我以前也这样对别人说过。我一直以为自己很懂心理,如今调换身份,变成受助者,感觉有点奇妙。”

  宋昕若有所思地点头:“就像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师,在我们眼里他一项是无所不能的强人,谁有心事都可以跟他吐露,他非常轻松地就能点出要害,为我们指点迷津。直到后来我们才发现,原来他也有需要求助的时候……”

  宋昕又对上戚沨的视线:“你原来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为受害人和家属解决问题的,现在你也遇到了问题,也需要他人的帮助。但其实这很正常,没有人能做到绝对超然,人与人之间就应该是互助的关系。”

  “能做你的老师一定专业过硬,我可不敢比。”戚沨笑了笑,又问,“那你呢,你有过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吗?哦,倒不一定是以受助者的身份。”

  宋昕接道:“当然,就好像我那个助手,他不止效率高而且记性好,任何我需要提醒的事他都能立刻告诉我。要是没有他做辅助,我这些工作要乱成一团了。”

  闲聊时间转瞬即过,宋昕拿出一个沙漏放在桌上,说:“这个沙漏是四十五分钟,时间到了就进入答疑、总结,可以帮你更系统地了解自身的问题。”

  “好,开始吧。”戚沨收了笑,身体也直了几分。

  宋昕迅速进入主题:“能不能具体谈一下你昨晚的梦,如果你还记得内容?你认为昨晚那场梦,是否和你之前所述的情况有关,是白天里生出的焦虑对于晚上梦境的一种折射呢?”

  -----------------------

  作者有话说:红包继续

第130章 “催眠当然相对可靠一……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戚沨重复着这几个字, 进而说道,“或许是吧。昨晚的梦就像是我之前经历的一次重现,但又不一样。我在梦里有自主意识, 我可以选择走向,甚至能还原出我在真实经历时忽略掉的细节。就像我之前和你说的那样,我感觉我可以‘控梦’, 但对于那些细节我表示怀疑。既然我在真实经历时对那些细节都没有记忆,为什么它们会在梦里出现, 我是不是……”

  最后几个字戚沨没有说出口, 但她略带困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以及冷静的描述, 并不难令人猜到后面的内容。

  宋昕问:“你指的是妄想?”

  戚沨几不可见地点了下头:“我真不希望我的担忧是真的。”

  这句话听上去很无奈,也透出一股沉重。

  普通人患上妄想症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何况她是警察,还是刑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2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2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潮人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