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不到,或者说出了什么意外,那两房不把他怪得一脑袋的包才怪了。
曾清柔点头,“是,我哥说深秋、隆冬的天气在路上走,越往北走越冷。叫花子还能穿多厚实啊?直接就让冻死了。问他们是不是不知道旧社会冬天要冻死多少穷人。他们要去南方也得等明年开春后。而且我哥说了,他不会再去了,他受不了第二遭罪。但是进货的渠道可以给他们。然后我哥又私下跟我那两个堂叔伯说了,广东是花花世界。我那俩堂哥去带了钱去,只有两个后果:要么自己吃喝玩乐花光了账;要么让人坑蒙拐骗,甚至可能被人害了直接丢到河里。而且,路上两个月的辛苦,他不信他们受得了。我那俩堂叔伯也觉得有道理。”
房本上是两个老人的名字。他们不签字,那房子就抵押不了。
看到隔房的堂侄儿一下子赚了三四千,眼不眼红?肯定眼红。
但自家生的儿子是个什么德行,那也是知道的。
让他们把钱都拿走了,就算做生意很顺利,拿着钱回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程澜道:“你那俩堂哥能依?”
这俩家伙能那么爽快和她置换房子,图的可都是早点拿到钱去南方当本钱呢。
“肯定不依啊,在家闹呢。不过我哥给两家出了主意,趁着有了单独的房子,赶紧给他们找个媳妇。有女人拴着,就不会那么惦记大冬天的出门了。在家猫冬有什么不好的?这俩都是好吃懒做的,只想着暴富。要想出去,那也行。先去装个七天乞丐,忍住了再说出去的事。别说七天,出门一会儿呼呼的北风吹着,立马就撒丫子跑回来了。两家现在都快办亲事了。”
程澜失笑,跟她想的差不多。
至于说肯嫁进这两家的女的,应该是外地人。结婚图的就是能够转户口成北京人,各取所需吧。
至少能消停到开春天气暖和之后了。那时候他们要去找的也是曾清嘉。
他肯定有办法继续糊弄那俩家伙。
就实在不行,他直接撩开手他们又能把他怎样?他们也就只敢欺负他家的老弱妇孺。
曾清柔挽着竹篮子走了,“篮子回头给你们拿过来。”
古大姐也道:“我回去也好让杳杳回家休息、休息。”
两个人一起结伴出去坐公交车。
结果杳杳没回家休息,她坐公交车过来这边了。
青天白日的,北京城的公交车还是很安全的。
顶多有扒手,不会有强盗的。
她12岁了,就在城里独自坐公交出门还是可以的。
高睿稍微了午休了一阵,叫上程澜陪她下棋。
一边下一边掰开了、揉碎了跟她说了说如今社会上仇富的问题。
当前社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已经在形成新的社会矛盾了。
“你不要觉得京大就只有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一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概莫能外。很多鸡毛碎皮的事,历史教材上是不可能讲到的。京大的学生,同样会有人性里不好的一面的。”
程澜确实对京大很有好感,尤其是‘五四’时期的京大。不然也不会拼了命的都要考京大。
这会儿高大伯跟她说了许多,还有刘权之前的担忧,她也明白过来自己有些露富了。
不是她提过自己有个小院子,顾雪她们可能也不会想来她家看看。
不过,不排除是知道她家没大人,玩起来会比较自在。
结果她们一说,对面章华也说要来,队伍立即就扩大化了。
最后男生也要来,甚至任课老师都来了两位,弄得程澜还得请人来充当长辈。
程澜之前是想着经管系的人将来都不会缺钱,就是现在多动动脑子也能挣到外快。
不至于对她羡慕嫉妒恨的。
她也眼馋萧应和夏启东家的钱多啊。但她自己能挣钱,那就退而结网嘛。
但她比一般的有钱人还有钱许多,是该更低调些。
第278章 高睿道:“也没太……
高睿道:“也没太大的事,你想得也没有错。邓政委确实不可能容许人拉历史的倒车,再出现看到人比自己强就恨不得打土豪、分田地的。西方的法律,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放在第一条,还是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在现阶段,国家必须要给你们这些敢第一批吃螃蟹的弄潮儿以信心。但凡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自己多留个心眼总是没有错的。”
程澜挠挠头,受教地点点头,“嗯。”
高睿说完,到正房听唱片去了。他听的是京剧的老唱片。
那不程澜也喜欢听戏么,萧应给她弄的时候便也找了些戏曲名家的作品。
这个也很对高睿的胃口。他甚至准备回头借一些拿回去听一听,他家里也有个电唱机。
舒敏闲着没事,跟程昕结伴坐车逛郊外温室的花市去了。
她今天用车子的后备箱带了十几盆盆栽鲜花过来,给程澜点缀院子。
她这里只有一些移种的梅花在开始开花,还比较少没有成片。多弄些鲜花总是好的。
冬天里看到那么多鲜花,真的是让人心头很舒坦。不然颜色单调了就容易显得萧瑟。
这会儿花都摆在外头晒太阳呢。
回头冷了,王千惠会搬到厨房去。厨房备着蜂窝煤嘛,一整晚都是暖和的。
程昕看了这么多鲜花眼馋,觉得自己家里也想买几盆。她就跟舒敏打听在哪买的。
梅树她那里是没法移种了,但盆栽可以的。就是梅树也可以有盆栽的。
她现在有房子、有存款自然也就有了底气,也舍得花些妆点生活了。
舒敏干脆就让司机开车带她一起去了。
冬天嘛,逛温室看那些鲜花她是不会腻的。难得还有人陪着一起去。
这会儿萧应听到正房里唱片的声音便问道:“你那胶片电影放映机还没买呢?”
“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而且为了买房子手头紧,就没有买。校电影院看电影可方便了。不过,以后肯定还是得买。”
京大真的感觉跟个桃源小镇似的,里头比她老家镇上可好好多了。
不过,等她以后弄功能厅了,电影放映厅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就先凑合着过吧。
程杳走过来亭子里挨着程澜坐下,听他们聊天。
程澜道:“你作业写完了?”
“昨天就写完了。小姨,等未名湖冻上了,你给我打个电话。我要过来滑冰。我已经买了滑冰鞋了。”
程澜比了个OK,“行!”
王维娜点头,“对对对,冬天在未名湖滑冰很有意思,比什刹海还有意思。”
“结冰了我叫你们,就是可能有点挤!”
这都十一月初了,北京的气温降到了10度以下。跟成都的隆冬也差不多了。
今天有太阳,所以大家是在外头坐着晒太阳。
程澜扭头问王千惠,“月底再烧地龙,你先用小炉子取暖吧。唉,我终于知道王熙凤为什么要说大有大的难处了。”就光烧个地龙都贵得要死。”
林琅、王维娜、萧应都扭开头去笑。还是这副不舍得钱的样子!
但是买房子倒是真舍得。,十几万的天文数字都花出去了。
程澜道:“我负债六万啊!”
还好,录像厅和批发生意一直很给力。
10月的5000,岩姐这两天就会给她转账过来了。
这下她手头就有四万五了。
程澜看看在暖阳和微风中摇曳生姿的十几盆鲜花。
刚舒阿姨让她这几天先搁厨房。再过些天开始烧地龙了,就可以搬到房间里。
400个平方的室内面积,这取暖费也太贵了!一整个冬天,她得买好多煤。关键冬天大家都需要煤,她只能去买高价的。不然哪有那么大的量供应?
反正空调她是买不起的。幸亏这里还有现成烧地龙的管道。
邱鑫泉道:“谁让你要买这么大的院子啦?”
没有供暖,那时节天寒地冻的谁肯上门来吃饭?到时候地龙也是一大特色。
反正那年过年去程家村有地龙,他觉得日子很舒坦。
连王维娜都忍不住道:“你也太舍得投入了。哎,你买银霜炭不?老看书上写这个,我还没见识过呢。”
个院子买下来听说花了十四万呢。自己这辈子能挣到这么多不?
哎,录像厅火爆得要死,她们的演奏会观众却是稀稀落落的。
程澜道:“不买,又不用炉子取暖。钱不是一次性花的。一次花点、一次花点就花出去了。好在现在大头都花出去了。”
林琅道:“我也不问你到时候有没有试吃揽客的好事了。就到时候有没有大师傅做的工作餐?有的话我来给你训练端盘子的服务员。”
程澜笑着点头,“对啊,你可是真的去国宾馆端过咖啡的呢。到时候再教教她们简单的英文,档次都上去了。现在的人都崇洋媚外。”
她早就把林琅算成人手了,到时候让她训练人手。
另外,还要让林琅再给她介绍同事过来兼职。
她的计划是12月开始招聘服务员半薪培训,也是准备仿着国宾馆的条件和待遇。
就身高165,长相、气质、身材俱佳。
一个月起薪60元,领班80元起。
她在舒姐的铺子订了36套冬装绒面厚旗袍,届时要招30名服务员。
啧啧,光这一个月工资就得1800了。
然后还有厨房的人手和保安。
乖乖,她一个月要正常运转,人力成本起码要6000。
另外,大冬天的买菜也是问题。
国宾馆是有地方专门提供内供菜,她肯定只能去找种大棚蔬菜的农民。
还亏得改革开放已经几年了,京郊已经有脑子灵活的农民在做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