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琅坚持要出一份钱,说父母的积蓄都是被她高三补课花掉的。
算上她的500,到元旦他们就正好能还1000。
林师长道:“我这里拿一千七给你们,你们先还澜澜两千。”
二月交的买房的集资款,这又是八个月了。
他的钱日常是用不完的,而且这不是今年还给涨了10%么。
然后时不时逢年过节还发点补助之类的。
所以,他又攒了有两千了。
闫淑芬眉开眼笑道:“这关键时刻还得看老同志啊。谢谢爸!”
公爹的待遇再好,那都是应该的。
国家不优待流血、流汗打江山的人,还优待谁啊?
林师长摆摆手,“一家人周转一下,不说这些。嗯,要还的啊!不是给你们的。”
他有三个儿女,得一碗水端平。不然下回闺女回来,又有话絮叨。
林景东道:“还、还、还,肯定还。不过爸,我可听说人家高伯伯直接一个儿子给一万,贴补他们年底交买房的集资款呢。”
林师长道:“他的工资加津贴本来就比我高两个级别。再说他不买房,直接去住玉泉山的疗养院。退了他就不在军区买房了。他说反正疗养院能直接住到进八宝山,干脆趁这次把所有的钱都分了。孙子辈一个不管,三个儿子一人分一万。以后就都别惦记了。”
程澜笑了下,高家最值得惦记的又不是现金。而是老爷子在军中的资源、人脉。
高爷爷可是老红军。到明年离休,五十多年军龄啊。那得有多少老战友、老下属?
这笔无形的财富才最有价值的。
而且,高爷爷和吕奶奶的离休金肯定也是花不完的。
他们离休人员,生老病死国家都管的。到进八宝山那天,肯定还能留下一大笔钱。
不过,高老爷子提前把钱这么一分,可是给高家三位伯伯解决大问题了。
拿工资吃饭的人,陡然一下子要拿两万多出来买房,估计很少有人能一下子拿得出来的。
当晚放录像的中场,林师长对来看录像的众人道:“我们家澜澜要开第二个录像厅了。三天后等彩电买回来,这台录像机就搬到录像厅去用了。”
提前几天说一声,有个思想准备。
那之后他这里晚上天天热闹得跟过年一样的场景估计就会少很多了。
只放老电影的话,也就得闲的老兄弟过来坐着边看边聊。
不至于像现在男女老少都聚在他家楼下客厅里。
邱妈妈道:“第二个录像厅,开在哪里啊?”
程澜道:“就第一个的隔壁。那是韦洁的铺面,租客白天的生意做不起走了,退租。她就转租给我了。晚上的租客以后就给我打工,继续卖宵夜给看录像的人。”
到时候放过的《楚留香》、《上海滩》等,她就采取一天到晚轮播的方式播放。
反正就一个半小时为一个收费的时间段。
一天甚至可以直接放十集。
多了就不行了,不然万一哪个瘾大的真的守着一气儿看完,猝死了怎么办?
只放十集,七个半小时。第二轮就从头开始再来过。
想看第十一集 ,明天请早吧。
录像机拿出去了也好。楼下在看那么精彩的录像,她复习的时候其实也心痒痒的。
听说主席喜欢在闹市读书,以此来锻炼自制力。
她达不到伟人那样的高度!
所以,录像机还是拿去外头挣钱吧。左右她想多看些好看电视剧的心愿也算是初步得到满足了。
她之后还是专心学习吧。
程澜如今是再次感觉到了学习压力。
上一次还是刚转学的时候。
但初中毕竟只是初中,她用功之后也就立竿见影的进步了。
但进了高中,数理化的压力一下子就加大了。
就是历史、政治也不再是光是记性好就能稳拿高分的。
理解类的题型增加了很多。
倒是语文,因为她这一年多面开阔了许多,渐渐觉出了其中趣味。
上一次月考,她拿了年级第16名,下滑了四名,
之后的十月她就很是警醒,学习更加的用功。
希望半期考试能有一个好的表现。
毕竟,这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半期考试之后是运动会,体育委员征求意见之后给程澜报了3000米长跑。
因为这个实在太耗费体力了,就没再给她摊派其他的项目。
另外,运动会的时候程澜要负责举她所在的高一六班的牌子带队入场。
就她的身高、长相,不选她举牌子都说不过去。
程岩接到程澜的电话,考虑了半天便决定和丈夫带着孩子上成都来了。
到大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来说自然是一件极为向往的事。
而且去了是现成就有工作的,就连孩子读书都能给安排好。
这在公婆那里也是能交代得过去的。
而且公婆也指望他们上去混得好了,还能提携一下家里人,自然不会拦阻。
两口子立即分头行动,程岩收拾行李,赵穆去学校给孩子办转学手续。
孩子入学的事程澜在电话里说了,可能要等到半期考试之后。这样比较好安排,孩子也不至于一上学就考试。
第182章
程岩的儿子赵乾比程杳小三岁,今年才七岁。
他在村小读二年级了,其实也就是跟着认认字、混日子。
两口子肯定是带着儿子一起上来。
程澜说前面几天两人要上班,赵乾还没有学上的时候,白天可以让孩子跟着程昕这个姨妈过。
不准去录像厅泡着。
这两天程澜的采购吴涵就在忙活着租赁和布置办公室。
就租在夏老板的旅馆里,回头吴涵自己也要在这个办公室里办公。
办公室是租的套房,把一间屋的床都挪了出去,另买了四张写字台安放。
客厅还是客厅,另一间屋就暂时给程岩一家三口住。
嗯,要收钱的。整个套房包月费是60,程岩和赵穆得分摊30。
就算程澜不缺这30,但该怎样就怎样。
不然程岩和赵穆住习惯了,以后办公室要增加人手再叫他们搬,就难免起龃龉了。
如今这样亲姐妹明算账,他们只会积极的在外头寻觅出租屋。
毕竟,像程昕母女如今住着的、以前秦柳租的那屋一个月的租金才10元呢。
那屋都能隔成一大一小两间,蛮大的。
到时候住了几天,就给几块钱。空着可以拿来做库房啊。
暂时不安电话。反正旅馆有,而且作为公用电话对外使用。
拉电话线的价格太高了!大几千呢。
真不是普通家庭能安得起的。林师长他们那是公家出的钱。
大几千的价格还是旅馆有现成的线路,接进来就可以。
要是偏僻、没线路的地方,还需要100元一米的线路费。
这实在是太奢侈了!
也就夏老板家修在城乡结合部的小别墅花得起那个钱。
这会儿村里的碎石路已经修好了,卡车、拖拉机等日常进出村子方便了许多。
也不用怕一下雨就陷进去了。
而村民进出、或者外村的人来小卖部买东西也不会一下雨就成了大难题。
村里人都十分的高兴。
通路这天,一向抠门的支书还买了土炮来放。
乡上、镇上的领导都来了。村里摆了九大碗的流水席招待。
当晚村里人聚在打谷场上摆龙门阵,说到了程岩一家三口过两天要和小地主一起去成都的事。
这么大的事,大家伙不关注才怪了。
程家村和赵穆所在的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赵穆那个村的人当然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一个个酸溜溜的说赵家这是结了门好亲。
但程家村的人心头就难免有想法了。
支书瞅瞅盯着自己又不吭声的众人,把自己的长烟杆在石头上磕了磕,“想说什么就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