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她干脆在夏老板的旅馆租个房间当办公室,让堂姐程岩上来做监管。
毕竟自己接下来三年肯定学习上忙得很。
反正堂姐夫赵穆家里也有富余的劳动力做农活。
来这里帮她看着录像厅也不错。
朱航他们现在一个月底薪五十,加上奖金大概有七八十。
程岩一个月有五六十。那两口子加起来也一百三四了。
她这里还能包吃,反正不是有现成的餐馆了么。自己做饭吃也花不了多少钱。
那另外再找个退伍兵晚上住在附设的小房间守设备,这就能开得起来了。
程岩和赵穆到这上头来,没有婆婆、小姑住一个屋檐下,他们小两口带着孩子还能过得自在些。
房子就先租一个,没租到之前在旅馆包一个房间先住着也成。
包一个月30块钱应该就够了。
至于孩子读书,可以像杳杳一样出高价去读。
程澜很快就盘算好了。她也料定那两口子肯定是会退租把店面让给她,然后给她打工的。
她一边盘算一边下楼,韦洁也跟着一道。
“你跟着我干嘛?”程澜对于想多赚钱,又不肯担半点责任的韦洁没什么好感。
这也就你舅是旅级参谋,不然你保得住这个门面的租赁资格才怪了。
“我瞅瞅你平常都是怎么过的。现在军属院说起你来,都说是抓钱手啊。而且,楼下那两口子肯定很快就想通了。当老板多操心啊,当然是给人打工更舒坦。而且每月还多赚30块呢。”韦洁现在面对程澜早就没有了优越感,态度好得很。
程澜道:“那谁能有你舒坦啊?”
韦洁嘿嘿一笑,“那是。”
两人下楼去,那两口子果然想清楚了,愿意以后给程澜打工。
韦洁就和他们签了退租的手续,互相不用给违约金,房租结算清楚就好。
然后还是程昕代程澜签转租合同,程澜签的没有法律效应。
这会儿录像厅都已经开始放下午的那一场了,依然有70%以上的上座率。
比电影院的日场强多了。
一辆上海牌轿车开过来停在录像厅前面,降下车窗原来是夏启东。
他朝录像厅看了看,“程澜,你这个生意做得还真不错啊。听说都要开第二家了?”
程澜道:“你消息可真灵通啊。不过,在你们夏家人面前我可不敢应下生意做得不错这话啊。”
夏启东把手搁在车窗上,“这话就是我爸爸亲口说的。对了,咱们两家也算是生意伙伴了。下下周末是我20周岁的生日,请你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
生意伙伴?就在你爸名下的录像厅租录像带而已,这也能算生意伙伴?哦,不只,这两个门面是夏老板的。
上次婚宴后,程澜私下问了吴涵,得知他们原本是没敢随意给夏家发帖子的。
是夏老板知道之后主动问了一句,他们赶紧补了一张请帖过去。
为了准备期中考试,她已经好多天没出来过了。
今天要不是韦洁打电话说她的租客要退租,问她要不要租,她都不会出来的。
但夏启东依然这么快就出现了。虽然好像只是开车路过的架势。
不过,人家话说到这份上了,她自然不好拒绝。
做生意要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呢。
而且,她确实是靠着夏老板做大的批发市场在挣钱。两个生意都是。
别说是这样亲自邀请,就是打电话她也不好拒绝的。
程澜笑吟吟道:“既然是周末,那好啊。”
夏家看上的更多是林家养女,萧应倒是真的看重她未来的发展潜力提前跟她结交的感觉。
比较起来,她肯定更乐意和后者来往啊。
夏启东请了客就道了声‘再见’开走了,也没有多停留。
第181章
程澜等这里的事情料理完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大伯母。
大伯母想了一阵,“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你还没成年呢。马丹阳又在外地,不然她同你一道去就要好很多。”
小姑娘出门应酬,她身为长辈肯定是会担心她吃亏的啊。
至于在场的人怎么想,觉得她不信任他们也好,觉得她去了扫大家的玩兴也罢,她管他们怎么想。
她就是要让夏家知道她的态度。不管你出什么招,我们就一招回敬:未成年,除了生意其它一概不谈。
程澜道:“大伯母,我给您添麻烦了。”
不是她在外头做生意,原来可以避免这件事的。
但夏启东以邀请家里生意伙伴的名义邀请她,她就不好拒绝了。
闫淑芬道:“没事。总不能有好处的时候我是大伯母,这种时候我就不担责任了。再说了,这件事说到底也是因为你大伯的缘故。得,我也去见识、见识百万富豪家里怎么办生日party。跟着你大伯,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这家人怕是觉得她的小琅估计不会嫁到经商的人家,而且澜澜的经商才能娶回家也是包赚不赔的事。
所以把主意打到了澜澜这里。
程澜笑,“嗯。”
她到时候送一份拿得出手的贺礼吧。如果成都买不到,就托刘权在□□忙买一下。
她换的外汇和剩下的人民币还在他那里呢。
动用外汇在北京的友谊商店总是能买到一份贵重些的礼物的。
反正刘权和夏启东年纪也差不多,应该能买到合适的。
林景东蹙蹙眉头,这件事还真是他的锅!
好在澜澜自己很能挣钱而且品行很好,断然不会被人砸钱砸得迷了眼。
不过夏启东如果品行好又上进,倒也不是不能列入考虑的范围。
看夏家和马家的接触,还是知道分寸的。
老马年纪要到线了,继任的‘县官’他们攀不上关系。想和自己这个‘现管’加强联系也正常。
接下来就是买彩电的事了。
说到这个,林师长兴致勃勃地道:“上个星期也就是10月12号,华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上线了,在天津。听说只需要进口货一半的价格。”
他在报纸上看到的,很是为国家制造业的进步高兴。
程澜要买的话,他找天津军分区的熟人帮她买了邮寄过来就是了。
如果需要票据才能购买,他那里什么票据都发,给人家就是了。
如今门口有个批发市场,那些票据都没什么大用了。大院里各家各户都是拿给外地亲戚家在用。
能节省两千也很不错了。
程澜摸摸鼻子,“林爷爷,容我想想。”
林师长一愣,这还要想?
林景东道:“爸,樱花国进口的彩电质量要好得多。那国产黑白的,最开始的那批,时不时就雪花点点,要不就出现斜线。刮风下雨的时候也要受影响。这国产彩电第一批,还是别去吃螃蟹了。澜澜那是要做生意用的,时不时出个状况怎么好?而且,两边肯定是收一样的票钱,一边给人看显像清晰的日立彩电,一边给人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出点状况、清晰度也比不上的国产彩电。说不过去啊!”
他也希望中国制造业能大踏步的进步。
只有国货进步了,整体的价格才能降得下来。这对老百姓是有大好处的事。
但是吧,不得不承认当下樱花国的电器就是要比国产的质量好,好得多。
爱国也不能拿自己的生意开玩笑啊。
那一边放得好好儿的,一边出状况,客人肯定要闹的。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大院的人在他们家看录像不花钱。那电视机小点,或者来点雪花什么的大家也就忍了。
下雨的时候还要人手扶着电视机背后的电线,或者到楼顶上去搞搞接收器,也能忍受。
可人家那花了钱的,你不给人家最好的享受怎么成?
节省的两千也就是录像厅一个多月的收入吧。
不过,“澜澜,你录像厅九月开的,这就又能拿出四千多来了?”
那这钱挣得他都要受刺激了啊。
程澜摇头,“所以我才说容我想想嘛,我确实刚才犹豫了。国产的我手头的钱就够了。但大伯,是您说的这个理。我就是凑钱,还是准备买日立。”
其实她拿得出来。九月掏了一万二买录像机、录像带,她都还有五千在存折上。
这一个月现金都又入账了4000多。还有1000多在村里小卖部的公账上。
但是,财不露白啊。也不能太刺激大伯和大伯母,更不能过分考验他们的人品。
如今适当露露富就够了。
她等下打电话,让徐雷车队在湖南送货的人直接开车过去帮她买一台捎带回来好了。
那边挨着深圳的,她把油费算给他们。
这也比叫个人坐火车去深圳,再把货给她搬回来省钱以及安全。
林景东为难地道:“那我说元旦还你1000,这会儿可拿不出来啊。”
7月才把小琅送进大学,这三个月他们两口子没攒多少钱。
林师长道:“你们攒多少了?”
林景东比了三,“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