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92 矿场家属院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陶南烛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257 KB   上传时间:2025-10-18 20:43:49

  他顿了顿,又想起父亲这段时间的折腾:“你看爸,虽说这次是虚惊,可岁数摆在那儿。咱家这俩宝贝疙瘩,这么小,以后头疼脑热、磕磕碰碰的,肯定少不了。手里要是没点积蓄,真遇上点儿急事、大病,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干瞪眼抓瞎啊。”

  姜禾挪过去,靠着他坐下,轻轻把头倚在他肩上:“对,是不能再乱花钱了。”

  她犹豫了一下:“下个月就是俩孩子的满月酒了,咱们可不能在这上面省。亲戚朋友都看着呢,总得请人家吃顿像样的饭吧?不然显得咱家多小气,委屈了孩子似的。再说了,这也是给娃们讨个好彩头。”

  陶振侧过脸,伸手替她捋了捋额前的碎发:“听你的,满月酒是喜事,该办,还得办得风光,该花的咱得花。我的意思是,从今往后,心里得有本账,该省的地方得省,一分一分地攒起来。”

  这日子啊,长着呢,得为以后多想想。

  姜禾笑昵他一眼:“现在知道了?之前是谁大手大脚的?”

  陶振被看得耳热:“反省,我反省,是我被大奖冲昏了头脑。你放心,我以后一定管住自己。”

  两人交谈间,窗外的天色,正一点点亮起来。

  ·

  为了双胞胎姐妹的满月酒,陶振和姜禾商量后,决定包下矿务局食堂的大厅。

  这选择很实际:一来地方够大,能摆下十几桌。

  二来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是现成的,省去了在家张罗借桌椅、搭棚子的麻烦。

  三来食堂大师傅手艺不错,价格也比外面饭店实惠。

  办酒前几天,陶振就忙活开了。

  他拎着沉甸甸的篮子,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用红纸仔细包裹好的红糖块和煮鸡蛋。

  陶振挨家挨户地去矿区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家“报喜”:“到时候一定来喝杯满月酒啊,就在咱们矿食堂。”

  很快就到了满月酒当天。

  大厅里早已布置起来,水泥柱子上缠着崭新的红布条,几张拼接的长条桌上铺着大红塑料布,角落里堆着几个打气筒,几个色彩鲜艳但形状略显怪异的气球粘在墙上,透着股喜庆又朴实的劲儿。

  最显眼的是食堂最里头的正中央,几张桌子临时拼搭起来的一个简易“舞台”,上面铺了块红地毯,上面立着两个租来的大功率音箱和一个麦克风架。

  这是陶振特意安排的,他请了矿文工团的两个年轻歌手来助兴。

  后厨里的食堂师傅们系着白围裙,热火朝天地忙活着。

  客人们陆陆续续落座。

  宋尚德在入座前,慢条斯理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洗得发白、叠得方方正正的手帕,开始了他雷打不动的“清洁仪式”。

  他仔仔细细、不厌其烦地擦拭着塑料凳面和桌上的塑料布,连桌沿边边都不放过。

  这还还不算完,宋尚德又从随身带的、印着“安全生产”字样的旧帆布包里,拿出一个边缘有几处磕碰凹痕的铝饭盒,打开盖子,里面赫然是一双木筷子。

  他拿起食堂提供的勺子,前后左右,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看了看,越看眉头越是皱得能夹死苍蝇。

  宋尚德转头对旁边帮忙倒水的食堂阿姨说:“劳驾,大姐,麻烦给点开水,我烫烫这个。”

  食堂张大姐显然不是第一次见识他这做派,撇撇嘴,还是拎来了一个冒着热气的铁皮暖壶:“喏,老宋,省着点用,水房刚烧开一锅。”

  同桌的是老邻居李大爷,一个退休的老钳工。

  他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打趣道:“老宋啊,你这是毛病你知道吧?幸亏是坐办公室搞核算的,要让你下井挖煤,那黑煤面子沾一身,还不得要了你的老命?怕不是得天天泡澡堂子搓掉三层皮!”

  旁边另一个还没开席就喝得满面红光的老矿工赵师傅,呷了口散装白酒,带着酒意插话道:“老宋你就是太讲究了,真该下井去看看。”

  宋尚德带着点矜持的优越感,慢悠悠地回道:“我才不会下井呢,又累又脏的,坐办公室多好。”

  赵师傅不服气:“你这话说的,下井有啥不好的。坐办公室是干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可咱下井的也有下井的好哇,咱是特殊工种!五十五就能退休享清福喽!比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老秀才’能早歇五年呐!早拿五年退休金,多美!”

  宋尚德用开水仔细烫完勺子,又用自带的干净布小心地擦着水珠:“急什么?还有三年多我也该退了……”

  语气里似乎对“早退休”并不十分羡慕。

  另一边,陶忠正跟几个年轻工友围在一起,唾沫横飞地吹嘘昨天在河边如何神勇地钓到一条“少说也有五六斤”的大鱼,引得工友们一阵惊叹。

  穿着道袍的姚安端着杯橘子味儿汽水路过,闻言挑眉,凉凉地插了一句:“陶忠同志,你那鱼该不会是梦里钓上来的吧?昨儿在河边,我可瞧见你坐了一下午,结果鱼篓子比脸还干净。”

  工友们哄笑起来。

  陶忠好不容易对姚安积攒起来的好感,立刻灰飞烟灭,他反驳道:“那……那是你眼睛不好使,没看到。我收竿那会儿才钓上来的,看它长这么大也不容易,就又给放生了,这就叫君子有好生之德。”

  陶忠不依不饶,对着她连喊了好几遍:“真的,我真的钓上来了。”

  直到姚安认真地、正式地开口承认了他把鱼钓上来的事实,陶忠才肯罢休。

  看这情况,有好事者开口调侃姚安:“你看陶忠钓鱼看了一下午?小安,你该不会是……喜欢陶忠吧?”

  姚安的耳朵立刻红了,没再理他们,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安静地喝着汽水。

  陶忠很是尴尬:“你们别瞎说。”

  这边吵吵嚷嚷,那边放了寒假,昨天坐了一夜硬座火车,从北城赶回来的陶华一出现在食堂里,立刻就成了焦点。

  “陶华回来啦!”

  “快过来让婶儿看看!哎哟,大城市就是养人,更俊了!”

第16章

  看着陶华长大的叔叔阿姨们,纷纷热情地招呼她。

  陶华爽朗地笑着,声音清脆地一一回应长辈们的问候。

  她今天穿了一身简单的米白色高领棉衣,配卡其色工装裤,脚上一双刷得干干净净的棉鞋,因为昨天连夜赶路,眼下虽有些青影,却难掩青春朝气。

  打完招呼,陶华就迫不及待地凑到了推着婴儿车的姜禾旁边,弯下腰,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车里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

  姐妹俩似乎也对这位突然出现的姑姑好奇不已,两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不哭也不闹。

  陶华的心瞬间被萌化了。

  她忍不住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用指腹最柔软的地方碰了碰姐妹俩嫩得能掐出水来的小脸蛋,声音不自觉得夹了起来:“哎呀,我的小宝贝儿们,让姑姑好好看看,怎么长得这么可爱呀!跟年画里的娃娃似的!”

  交谈间,人也来得差不多了,作为满月酒的重头戏之一,剃胎发仪式正式开始。

  陈逸凝和姜禾各自抱着一个宝宝,坐在舞台前临时搬来的两把椅子上。

  矿厂理发店的老张师傅,笑呵呵地登场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深蓝色布包着的小包裹,打开,里面是擦得锃亮的推子和剪刀。

  “老张头,手艺可别生疏喽!” 有人打趣道。

  “放心!给小娃娃剃头,比给你们这些大老粗剃头仔细!” 张师傅笑着回嘴,引得一片笑声。

  他动作轻柔又无比麻利地开始为两个宝宝剃去胎发,口中还念念有词,声音不高却很清晰:“剃金头,穿金衣,宝贝一生富贵又吉利!”

  “剃一剃,聪明伶俐好出息!”

  “再剃剃,无病无灾好福气!”

  姐姐似乎很享受,老老实实地窝在陈逸凝怀里,大眼睛好奇地转来转去。

  妹妹却是个好动的,小脑袋时不时就晃一晃,扭一扭,嘴里还“咿咿呀呀”的,害得张师傅不得不停下来,耐心地哄着:“哎哟小祖宗,别动别动,马上就好喽!”

  逗得大家又是一阵笑。

  剃下的胎发一丝不落,被姜禾用事先准备好的两块崭新的红绒布仔细包好,收进了绣着“福”字和“长命百岁”的小荷包里。

  这是矿区的老习俗,留着胎发,是给娃们留住福气和根基。

  轮到长辈赠礼环节。

  陈逸凝从兜里拿出两个沉甸甸、闪着温润银光的长命锁。

  锁片比一般婴儿戴的要厚实些,边缘圆润光滑,一看就是老手艺。

  上面清晰地錾刻着“长命百岁”四个端庄的楷体字,下面还缀着三个小巧玲珑的银铃铛,轻轻一晃,便发出细微清脆的“叮铃”声。

  她将红丝绳穿过锁环,在亲友们“长命百岁!”、“福气满满!”的祝福声中,分别将银锁戴在了两个小孙女的胸前。

  亮闪闪的银锁垂在宝宝们小小的胸前,衬着那身花花绿绿的“百家衣”,格外醒目喜庆。

  这件宝宝们身上穿的“百家衣”,更是一大亮点,也是陈逸凝这一个月来最重要的“工作”。

  她早早就跟矿区里关系好的各家打了招呼,把他们家里不要的结实碎布头攒在一起,给俩个小娃娃凑了两件百家衣。

  深蓝劳动布,是前院赵大哥给的;卡其色的,是隔壁李嫂子家拿的。

  红碎花布是王兰特意找的;绛紫色的是单言给的;明黄的是秦思拿来的。

  军绿的是门房刘大爷年轻时当兵的旧军装拆的;深灰呢子,是矿办孙主任压箱底的料子……

  陈逸凝把这些布头用肥皂仔细搓洗、又用开水烫过消毒、再用熨斗一遍遍熨平,最后在灯下一针一线地拼缝起来。

  这可是实实在在地集了矿区百家的福气,穿上它,娃娃们肯定能邪祟不侵,健康长大。

  姐妹俩穿着花花绿绿的“百家衣”,戴着亮闪闪的长命锁,被一大群人围着逗弄。

  陶振红光满面地站起来,用力敲了敲手中的搪瓷杯:“各位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亲朋好友们!静一静!静一静!”

  他清了清嗓子,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骄傲,声音洪亮地宣布道:“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喝我这对宝贝闺女的满月酒!今天,也借这个大喜的日子,正式跟大家说说我们这对宝贝闺女的大名!”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姐姐,叫陶欣迎!妹妹,叫陶乐迎!”

  他解释道:“‘欣’是欣喜,‘乐’是快乐,‘迎’是欢迎!取欣喜快乐,热烈欢迎她们来到这世上的意思!希望她们姐妹俩,一生平安喜乐,相互扶持,快乐成长!”

  话音刚落,叫好声和掌声立刻响成一片:

  “欣迎、乐迎!好!好听!寓意也好!”

  “朗朗上口,喜庆!”

  “欣迎乐迎,姐妹花,好啊!”

  陶振笑得见牙不见眼,接着道:“下面,请咱们矿文工团的小刘和小王,给大家唱两首,助助兴!大家吃好喝好!”

  两位年轻歌手落落大方地上台,先唱了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对你爱不完》,又唱了一首《难忘今宵》。

  歌声悦耳动听,气氛更加融洽。

  唱完后,两人在掌声中下台入席。

  舞台一下子空了出来。

  酒酣耳热之际,气氛更加高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92 矿场家属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