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你哥哥知道这事吗?”
“章阿姨让我不要告诉他,他在国外,帮不上忙,告诉了他只会让他担心。宁宁姐姐,你也不要告诉他。”
祝婴宁了然地“啊”了一声:“我知道了,那你现在有加你们小区群吗?你们这栋楼需要隔离多久?每天几点送饭?在哪
里申领第二天的饭?”
小冉被她问懵了,声音也有点慌:“我、我不知道。”
“好,没关系,不是什么大事,我来弄就好。”她安抚着小冉的情绪,暂时先把电话挂了,翻出微信好友里章梅的账号——这还是之前她和章嘉程恋爱的时候阴差阳错加的——让章梅把她拉进她们这栋楼的楼群里。
这个要求有些突兀,但章梅忙着照顾陆彬,没闲暇问她这么做的缘故,干脆利落就把她拉了进去。
里面果不其然正在进行第二天的送菜接龙。
负责人发起了接龙,让有需要的人在今晚12点前接龙完毕。祝婴宁浏览了一下他们送的菜,发现都是食材,需要自己动手料理,不是开盖即食的盒饭,于是单独艾特了负责人,跟他说502户住着一个小孩,不会做饭,有没有盒饭可以送。
负责人被她提醒,才考虑到这个可能,索性在群里发起了第二个接龙,让需要盒饭的人参与新的接龙。
她接了龙,交了钱,看准了时间,又加了负责人微信,问清楚送饭的人的着装,这才发微信告诉小冉:「以后每天8:00,12:00,18:00会有人送饭到你家门口,你开门拿一下就行,送饭的工作人员会穿着白色防护服,胸前戴一个蓝色工作牌,记得确认对方是工作人员再开门哦。工作人员可能会顺便给你测体温,不定期做个核酸,你别害怕。」
最后把工作证的照片也发了过去。
小冉很快就回了,发了一个嚎啕大哭的表情包过来。
她愣了愣,无奈地笑一声,从自己为数不多的表情包库存里找出一个摸头的表情包发过去。
做完这一切,忽然想起很久没关心祝知微她们了,自从疫情爆发,学校要求学生线上学习,祝知微就暂时搬回了北京照顾褚佳婷,于是她也顺带发了个微信过去问祝知微:「最近还好吗?」
祝知微隔了两分钟就回了:「不太好。」
「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
「不是。」
祝知微发了一张褚佳婷的线上课堂测验成绩过来,测验满分是120,褚佳婷考了66分。
发完成绩单,她紧接着发了个吸氧的表情包过来。
祝婴宁哭笑不得,把刚才发给小冉的摸头表情包又给祝知微发了一遍,安慰道:「66分挺吉利的。」
发完以后,忽然察觉到脖颈处洒着温热的呼吸,偏过脸,才发现许思睿凑在她脖颈间,毫不见外地越过她的肩膀盯着她刚刚所有聊天内容。
她本来也没想瞒着他,所以也没躲,反而小心观察了一下他的表情。
……好像还行?
起码没有刚才酸了吧唧但依然强颜欢笑的表情。
她不知道他怎么忽然就想通了,正暗自琢磨着,就见许思睿偏移视线看向她,说:“你知道我突然间联想到什么吗?”
“什么?”
“你很像象群里的母象,母系社会里无所不能的领导者和照顾者。”他说这话时,眼神也逐渐柔和了下来,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我要是她们,一定会很崇拜你。”
她被他突如其来的夸赞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抿着唇角懵了片刻,才清了清嗓子,开玩笑说:“其实你不是她们也可以崇拜我的。”
他笑了几声:“有道理。”
“对了,许思睿……”想起一件事,祝婴宁收敛了神色,认真道,“我有一个决定想告诉你。”
-----------------------
作者有话说:今天出去玩了所以只有一更[求求你了]
第219章 曲折与倒退
祝婴宁回到村里是下午,温文旭和沈霏不知道她提前一天回来了,看她进来纷纷吓了一跳。
温文旭原本正坐在客厅地面铺的瑜伽垫上练瑜伽——他最近铁也不撸了,莫名沉迷起瑜伽,说它更修心,沈霏揭露说他其实只是被村里的鸡毛蒜皮气到了,窝窝囊囊地选择锻炼自己的受气能力——看到她,原地站起来,五官乱飞,拔高语调高兴道:“队长!你怎么提前回来了?你都没让我去接你。”
“嗯,没什么事就提前回来了。”她笑笑答。
这么多天没回来,尽管有在线上跟进,线下还是堆积了不少文件需要处理,祝婴宁打完招呼就着手开始整理这些东西。
她做得认真,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去问沈霏和温文旭,他们也都知无不言,不过祝婴宁留意到沈霏仿佛有些心不在焉,有好几次她都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像是想跟她说点儿什么,又觉得时机不对。
到了晚上洗漱完睡觉的时候,沈霏才在她下铺说:“队长……你听说了那件事吗?”
这句话说得笼统,按照常理,祝婴宁该说不知道,她并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但最近村里人都在频繁谈这件事,她回来的路上也听说了某些风声,闻言声音降下来:“卢婆婆的事吗?”
“嗯。”
卢一桂死了。
过去那个月,她的病情严重到几经转院,从县城到市区,从市区到省会,但这些辗转飘零最终也没能救下她的命。她死了,回来的只有她那被疫情磋磨掉半条命但生命力如蟑螂般顽强的丈夫。
初初得知这个消息,说心里一点感触都没有,那不可能,毕竟是同村朝夕相处过的人,经常能见对方拖着略显臃肿但却步伐矫健的身躯,手挎菜篮从她们巷子口路过,每逢这时她都会对卢一桂说一声:“去买菜吗?”卢一桂就声如洪钟地回:“是啊,早起才能抢到吊龙。”
这么强健的人怎么就死了呢?
卢一桂的孙子以及丈夫已经被她问询赶来的儿女接到了他们打工的城市里照顾,他们三人原先住的房子成了空房。可路过那个空置的房子,卢一桂离开前托她帮忙照顾她孙子那句话还是回荡在祝婴宁耳边。
她的心既对卢一桂的逝世感到沉闷悲哀,又因为隐隐预见过这个结果,反有种被命运愚弄的、“果然如此”的麻木。
房间里静悄悄的,就在祝婴宁以为沈霏也在沉缅的时候,她说话了:“我家在省会医院那边有亲戚,我知道她为什么去世。”
祝婴宁怔了怔:“不是因为新冠吗?”
“是,但是……”沈霏说,“她有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个基础病是导致她重症的直接原因。队长,你知道COPD是怎么得的吗?我查了资料,说大多是因为气道和肺泡长期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中,常见于烟民。”
卢一桂并不吸烟。
在这里住了将近两年,她们从未见过卢一桂吸烟。
但她有一个爱抽烟的丈夫。
如同沸水溅入油锅,祝婴宁的心滋出哗啦啦的声响。
沈霏又说话了,这次声音很闷,像被木塞子塞住似的:“她丈夫也有COPD……可他活了,她死了。”
她问:“队长,为什么?”
话音落地,没入地板,宿舍里唯剩大段的沉默。
祝婴宁想沈霏也许并不是真的在问她,她只是在向寂静的黑夜叩问没有答案的答案。
为什么总是擅于消耗别人的人活得更好?
为什么总是付出更多的人得不到回报?
为什么这世界毫无公平可言?
**
四月清明,为期三天的假期,祝婴宁回了一趟老家给祝大山和老太太扫墓。
刘桂芳还是霜打茄子的模样,两位病人的相继离去解放了她的双手,却没有解放她的思想和灵魂。听村里人说她每天不是搬个凳子坐在门口发呆,就是漫无目的地游走于各个村民的房屋,和别人打麻将,或者看别人打麻将。
每近饭点,她都会下意识说一句:“最后一局了啊,打完这局我得回去给家里两个老不死的做饭了。”说完意识到家里已经没有人等她做饭了,就会忽然哭起来。
村里人一开始还安慰她,后来见她
每天都这样,也就渐渐习惯了,她照她哭,其余人照他们打麻将,有时谁有闲心,就随口安慰一句“人都走了,你得慢慢习惯,你看现在这样搓搓麻将多好”,便算仁至义尽了。
祝吉祥不常住在家里,听说清明前他还回了趟他室友的公司。
祝婴宁思考着怎样才能让刘桂芳排遣寂寞,尽快走出来。她提议给她报广场舞,刘桂芳连连摆手:“我不行,不行,我这粗胳膊硬骨头,跳了惹人笑话!”提议从别处买只粘人的品种狗让她养养,她说:“村里的流浪狗还不嫌多啊?我看到这种掉毛的东西就烦。”提议养花种菜,她说:“自己一个人的份有什么好种的?种少了没意思,种多了吃不完。”提议送她去镇上老年活动室学二胡或唱歌,她自己先咯咯咯笑个没完,说她嫌害臊。
商量一番,讨论一番,未果,祝婴宁也暂时没办法了,只好先搁置此事。
扫完墓,她又在家里住了一晚便打算离开。临走前,刘桂芳拉住她,忧愁地对她说:“宁宁,我看你弟那个工作好像是黄了。”
祝婴宁问是祝吉祥亲口说的吗,刘桂芳说不是:“是我听到他打电话跟他室友吵架,吵得可厉害嘞,吵成那样,我看这工作保准是黄了。他没工作,这怎么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你说我要不要让他也去考公呢?经过这个疫情,我是看明白了,吃公家的饭才是最稳定的,自己做生意,那都是靠时运吃饭,天要变脸,刮一阵风,咱普通人的饭碗说翻就翻了。”
祝婴宁对此无可无不可:“主要看祥弟自己的意思吧,他比较要面子,你直接跟他说他肯定跟你闹,等他自己主动说了,你再顺口跟他建议一下就好。”
回到任职的村里不过三日,祝婴宁就接到了刘桂芳的电话,哭着说祝吉祥不仅不听她的建议,还同她吵了一架。
祝婴宁已经很熟悉她的性格了,知道只是吵了一架,还犯不着打电话过来同她哭诉,于是拨云见日,问出关键问题:“然后呢?”
“他说他不考公,他还要去做生意,说他现在不想跟人合伙了,要自己一个人去闯荡,这样才不会受别人的鸟气。”
桩桩件件,都和许思睿之前提醒的一样,祝婴宁听了只想叹气,再次阻止她发散,捕捉重点:“你借了他多少钱?”
那头刘桂芳的生意便噎住了,过了许久,才磕磕巴巴答:“我……我借了他八万,他跟我要的是十五万,我也不敢把钱都给他,怕他全都乱搞掉了。他说他要去搞什么期货,我也搞不懂是什么东西。”
“你之前是怎么跟我保证的?你说你会好好留着这笔钱给自己养老。”
“我不是听他说这笔钱以后还会还我嘛……他说他以后不仅能把八万还我,还能给我买大房子。宁宁啊,你说这到底靠不靠谱啊?你不是学那什么经济的吗?”
祝婴宁长叹了一声。
**
受疫情影响,2020年初,祝婴宁就职的村庄的猪肉养殖受到过短暂冲击,在疫情高发的那两个月份,物流中断,线下餐饮停业,他们原定提供给餐饮行业的猪肉不可避免地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下滞销了,猪肉有价无市。
停摆了两个月,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三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表文件支持生猪生产,出台政策保障运输畅通。再加上大家都居家办公居家学习,线下聚集减少,家庭猪肉购买需求增加,填补了餐饮行业造成的空缺。以及最最重要的——2019年非洲猪瘟的入侵造成的产能缺口仍在,猪价相对来说仍处于高位。
风险换个角度来看即是风口。
从县城返回村里,祝婴宁就脚不沾地地操持起了养殖的事。
她想过在村里创办直播基地,主攻抖.音直播,扩大他们贩售给家庭的渠道,但基地甚至产业园的建立不是那么快的一件事,又需要她跑来跑去到处去谈合作。她琢磨了一段时间,决定先鼓励村里年轻人把抖.音账号做起来再说,即使是以个体的名义。
2019年,借着许思睿他们那个游戏造的势,秋冬之季,他们村确实有零星几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回了家乡,开年又被疫情困在村里,现在正处于择业期。先头祝婴宁鼓励他们进养殖场帮忙,清明过后,确定了直播的想法,她把这几个年轻人召集起来,又叫上了沈霏他们,和众人商量着怎么做抖.音号。
“我想出了一个噱头,‘211毕业后我和最好的朋友回村养猪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她召集起来的一共有四个年轻人,其中最高学历确实是211,不算骗人。
四个人里有人性格外向,一张嘴叭叭叭说个没完,祝婴宁觉得他很适合出镜跟观众聊天,不用担心没话冷场。内向不喜露面的人也没关系,总得有人负责摄影、账号运营、剪辑等工作,只要分好了工,大家各司其职、拧成一条绳就可以。
都是年轻人,脑子都很活,讨论起如何制造噱头在网络走红,大家各个热情似火。
有人说:“我觉得可以带点自贬,‘进来看混得最差的211毕业生现在在做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失业,大家就爱看别人落魄,以此抚慰自己的心灵。”
有人说:“也可以带点争议或者求助性质,像什么‘211读完我爸逼我回家养猪,谁能救救我’。”
有人说:“你们说的这些听着都好命苦,尤其你爸逼你那个,被人扒出是骗人的会遭举报的吧?有没有主体性强一点的,比如‘211毕业后我主动回村养猪,进来看我后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