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板居然没怪她。有好事的人讲给老板娘听,老板娘从家中杀来,将程西江轰走了。
易柏宇心里酸涩无比,按那女工说的地址找到她的出租房,是在离江边不远的一处城中村。住的是最简陋的棚改屋。
程西江见到他很意外,得知有线人费,更意外。她当时犹豫了下,但沉默着收下了。
那笔费用不多,六百块;但对她,每一分钱都作数。
易柏宇则更意外,他就没见过内里那么干净可爱的棚改屋。巴掌大的地,她布置得粉嫩嫩、软绵绵的。像她本人一样清新温柔。
易柏宇问她工作怎么办,她挺平静地说没事啊,已经找到新工作了。在一艘货轮上负责清洁打扫,依然是包吃包住,能省房租,也能带上弟弟。
那天,易柏宇请两姐弟吃了饭。他当时的妻子也在。学医出身的妻子一眼看出程添其实是自闭症,建议专业治疗。
程西江听说通过治疗能改善症状,很惊讶,也有点激动,易柏宇第一次见到她情绪起伏,眼角还有泪花。
易柏宇跟她留了电话,说要实在有困难,可以找他。
但程西江一直没找过他求助。
有时易柏宇主动去问,电话里她声音轻轻的,软软的:“我跟弟弟一切都好啊。”
反是易柏宇后来查一批摩托车走私时,找她问线索,还真让她碰巧遇上。那案子比较大,易柏宇特意申请了一笔较高的线人费,但也不到三千。她很开心,说能多给弟弟看好几次病了。那次,她请了易柏宇和他妻子吃饭,表示感谢。
之后,两人就莫名其妙成了警察和“兼职线人”的关系。
因为她外表看着实在太柔软,还真不会有人怀疑她。
相处越多,易柏宇越佩服她,话少心细,坚强不屈,工作再辛苦,也从不见她面露愁容、唉声叹气,永远都是一言不发、安静努力地低头做事,细心沉静地过她的小生活。
他见过她在船上的样子。夏天的时候,一个人很熟练地拿胶皮管给甲板冲水,麻利地将水桶砸进江中,又奋力拎起来,拎着墩布在桶里上上下下地涮,推着拖把满甲板地擦。洗拖把时,还苦中作乐地用假肢去踩踏,挤出墩布里的污水,说:“不会弄脏脚,还是有点好处的。”
他也见过她带着程添玩的样子,没有多的娱乐。两姐弟休息时,不厌其烦地在偌大的甲板上玩一二三木头人,白云在蓝天上飞。
有时程添情绪不好,大哭、发火,她也总是耐心安慰,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脾气似的。
他还见过她在船上的家,小小的房间收拾得蓬松而温馨,像白里透粉的棉花糖。她空闲时会拿铅笔中性笔画画,但不给人看就是了。
她拿捡来的贝壳和石子做了彩色风铃挂在窗户上,风一吹,叮叮当当。
有时,他觉得她做船员,物质上很清贫;可有时,当江风吹起她的长发,易柏宇又莫名觉得她很自由,比很多人都自由。
不过,两年后,程西江和易柏宇告别,说想换个城市生活。那时,易柏宇的前妻正和他闹离婚,他疲于奔命,连一顿饭都没请她吃。她一走,在梁城的电话卡不用,就联系不上了。
易柏宇离婚后不久,调回老家誉城。
许城听到这儿,发现面前的米粉不知从什么时候忘了继续吃。
桌子近门,顾客来回开门进出,不时有冷风涌进,碗中的油脂早已在这故事里一点点凝结;像他浑身的痛感,凝固,窒息。
脑子却还机械地转动着,问:“回誉城后怎么又联系上了?”
易柏宇后来偶尔会想起程西江,她实在太令人印象深刻。去年春夏,他有次坐轮渡,竟就那么巧,碰上她和她弟弟。
那时,她刚来誉城,白天在医院做临时护工,也做保洁,按小时收费,时间相对自由。晚上带着程添一起摆摊卖手机壳。程添很喜欢跟姐姐一起摆摊,只要和姐姐一起,他就很快乐。
再次见到程西江,她比几年前更淡然了,依旧安静,话不多。但她很感恩地说生活对她还不错。几年治疗,弟弟好些了,她也轻松了点。
说誉城果然大都市,挣钱多了许多;不过,她投入在弟弟治疗上的钱,也随之成倍猛涨。
易柏宇看得出来,她的生活还是很累。他出去接电话的功夫,她低着头就睡着了。
可日子稍稍有些改善,她就很知足了,仍是一点抱怨都没有,连眉心都不曾轻皱;也不需要他的帮助,说自己能应付过来。
易柏宇还记得她坐在他对面,寻常而平淡地微叹:“钱还是少少的,但够用了,我也还活着。”
她嗓音天生轻软,明明悲伤的一句话,竟能说出幸福满足的味道。
易柏宇讲完,长长一声叹息,感慨:“挺了不起的一个女孩。”
许城长时间没说话,拿着筷子的手,早已和那碗米粉一样冰冷掉。
他早料想过姜皙这些年过得很苦,但那些想象是藏在磨砂玻璃后的幻影,挥之不去,但也触不可及。
直到这一刻,她过往九年里,仅仅两年的真实的辛苦泄露出来这点只言片语,那些苦涩酸楚顿时都有了实感。玻璃爆裂开,每块碎片都尖利,从四面八方刺进他身体。
他知道。他知道她仍是那个天真、通透的女孩子,豁达,坦荡,她的心很宽广,不记苦,不受力,她过得平静知足。
他都知道。
可越是知道,他心里越疼。疼得不能呼吸。
他恍惚不知自己坐在哪儿。抬头一看,小店的门玻璃上映着鲜艳的“特色米粉、地道江州味”。对面街道上,包子铺老板掀起屉笼,巨大的水蒸汽团腾空而起。
耳朵里轰鸣一片,听不清街上的喧哗。
他在这种陌生化的疼痛里,还努力想把他和她之间的时空对应起来。
她在远方的梁城,在采砂船上做苦工的时候;他拿到最优毕业生,早早通过入职考试,和好友们庆祝。
她在货船上清洗甲板时;他入职市公安,参与的第一个大案就因发现重要线索、扭转侦查方向而促成迅速破获,立了大功;庆功宴上,范文东搂着他的肩膀,和他碰杯。
她刚来誉城,在医院护理病人,在地下通道的冷风里贴手机膜的时候;他再一次被评为市杰出青年,在花团锦簇灯光明亮的台上接受嘉奖。
他陡然间眼睛生疼,流出了看不见的鲜血。
易柏宇只看到他表情木然,不知其中缘由,抱歉道:“我是不是故事讲得太长了?”
“没有。”许城嘴角艰难地扯出一咧笑,他近乎自虐地希望他还能讲得更长些,让他死个痛快。
但易柏宇也只在那两年间接触过她的一些琐碎侧面,没什么可再讲的了,转而关心起许城的饭量为何那么小——他一碗米粉都吃干净了,许城居然还剩半碗。
他赞不绝口:这江州米粉,果然如程西江所言,美味不假。
第51章
许城回到局里, 脸罩乌云。
小湖刚取了包裹,迎面走来要和他打招呼,见他一脸“生人勿近”, 吓得遁逃。
许城却脚步一刹,回头:“你买的什么花花绿绿的?”
“零食啊。”小湖热情捧上来给他看, “芒果干草莓干柠檬片奇异果干,可好吃了。现女生都爱吃, 有颜值又有营养。”
许城瞄一眼, 确实诱人。他脸色还是差的:“链接发我。”
小湖打探:“队长给谁买啊?”
“……”许城说, “我自己吃不行啊。”
“哦。”
“对了。我上午听你跟小江说什么很保暖又好看的羊毛袜是哪个?链接也发我。”
*
黄亚琪走进会议室,一众服务生齐刷刷站起, 身板挺直, 表情严肃。
她开会向来没废话,笔记本往桌上哐的一砸,翻开:“赵小疏。”
小疏头皮发麻:“……诶。”
“昨天负责3号台, 盐罐见底了你不知道?你脑子里成天想什么?下班?”
小疏低头,默默挨训。
“钱小采。周一5号台, 小花瓶水里有飞虫你看不见?厨房里哪儿有吃的你看得清楚!程西江——”
姜皙抬头。
黄亚琪卡了下壳, 发现并没记录到她的瑕疵,冷声:“不会英语。哪天碰上外国人, 是不是得靠同事救济?”
姜皙举了下手:“亚琪姐, 我会英语点菜了,菜单上的英文都会念。别的也正在学。”
黄亚琪没来得及说什么,店长推门进来, 笑眯眯说:“程西江,思乾集团的邱总定了晚餐,你准备准备, 等下去VIP1间服务。”
姜皙眼眸微垂,又抬起:“店长,我不去。”
店长一愣:“怎么了?他是我们店贵宾。”
“他骚扰我。”
姜皙直接丢出的这句话把室内一群人炸得瞪眼无声,她自己倒寻常。
“他怎么骚扰你?”
姜皙平铺直叙:“他说给我个大房子住,每月二十万。”
又是一片鸦雀无声。
“二十万?!”小水左右脑打架,“不对……他说要包养你?明着说吗?真恶心!天,二十万……”
店长有点尴尬:“他摸你了吗?”
姜皙摇头。
“那也不算骚扰嘛?”
姜皙疑惑:“那要等他摸到吗?”
小果拉了拉她,不能这么和店长说话。
果然,店长脸皮挂不住:“还挑顾客,你是来上班还是来当公主?”
姜皙说:“我没挑。但他骚扰我。”
一旁,黄亚琪突然开口:“程西江不准去。入职不满半年,不能服务VIP,店里的规矩。想靠着歪七扭八的关系,越过其他正常升级的同事,想都别想。”
店长脑子绕了几圈,不知她是在帮程西江还是骂程西江:“亚琪啊——”
黄亚琪态度坚决:“你这么搞,我以后怎么管人?”
“诶你这人——”两人争论着出门去了。
姜皙抿唇,转身对镜子整理仪容。
*
晚市的第一桌大厅客人安排给了姜皙,是一对三十出头的男女。
姜皙将两人引至座位上,点餐时,男士滔滔不绝向女士介绍菜品,一会儿说龙虾该配另一种酱,一会儿说在国外吃的鳕鱼品质独特。
随后,男士点了价格最亲民的一款红酒。醒酒完毕,姜皙为两人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