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曼哈顿窈窕淑女_分节阅读_第328节
小说作者:米迦乐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25-08-28 19:37:17

  凯特……再也没人能如此称呼她了吧。

  叶卡捷琳娜陛下。

  他心头苦涩,非常绝望,知道自己只能仰望她,就如此时此刻。

  她不仅美丽依旧,不,甚至远超从前,她那时是青涩少女,现在……是君临天下的女皇陛下。

  他不知道那是否就叫“王室风度”,只知道那份从容优雅的气度是他望尘莫及的。

  *

  美国群众对来访的俄国女皇的兴趣非常浓厚,热度不亚于1个月之前获得巨大胜利的“中途岛海战”。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小岛中途岛

  与日本海军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一举歼灭日军4艘航母,而自己只沉了一艘颇为老旧的约克城号航母。

  中途岛海战一雪珍珠港被揍之耻,日军飞龙号、苍龙号、加贺号、赤城号4艘主力航母以及25艘各类军舰沉没,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航母、战列舰、其他军舰的数量都比不上日本海军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打出了漂亮的交换比。

  此役一举振奋了美国群众,此时正值全美上下群情激昂的时刻。

  罗斯福的心情也是极好,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海军失去制海权,以后就该被美国海军按着揍啦!也是在这场战役中,罗斯福欣慰的发现,我们的军队还是很能打的!信心倍增。

  毕竟他之前心里十分没底,不知道美军的真实战力到底如何。一战美军参与的很晚,也没啥傲人战绩。一战已经过去将近24年,美国军队没有参加过大的战役,因此即使军方高层也不知道美军对上德军或日军到底能不能打,纸上数据终究比不上真刀真枪的干一仗。

  丘吉尔总变着花样催促美国派兵去欧洲大陆,区区远东岛国算什么呢?当然是我们老欧洲需要老表你拉一把啦!再加上中途岛之战的胜利,罗斯福此时已经倾向英国提出的“先欧后亚”的策略。

  凯瑟琳到达华盛的第二天便去白宫见了罗斯福,先是在椭圆办公室谈了半个小时,敲定了美国对俄国的援助,美国初步计划提供至少5亿美元的援助用于俄罗斯帝国发展工业;

  接着又谈了德国的超级武器计划,罗斯福对此非常重视,在谈这个项目之前清场了,连副总统华莱士都不能留下,在场的只有寥寥数人,其中包括曼哈顿计划的领头人奥本海默博士。

  凯瑟琳带了资料中的几份文件,现场交给奥本海默审查材料真实性。凯瑟琳看不懂具体数据,但看得懂海森堡的笔记,精心挑选了几份文件。

  奥本海默看文件的速度挺快,很快看完,想了想,对罗斯福说:“我认为这份资料很可靠,也很有用,可以大大缩短我们研发的时间。”

  凯瑟琳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神情,“总统先生,现在我们能继续谈了。”

  罗斯福坐在“坚毅桌”后面,微笑着说:“谢谢你,奥本海默博士。”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奥本海默随即告辞离开。

  *

  凯瑟琳谈下了惊人的5000架“雨燕”二代战斗机的合约,美国政府与军方对雨燕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表现非常满意,雨燕是目前全世界最快的战斗机没有之一。目前全美各家飞机制造公司也都在加紧研究自有专利的喷气发动机,卷得一塌糊涂。

  英国皇家空军从去年开始陆陆续续对法国港口、法德的一些军工厂开始了战略轰炸,他们用为数不多的雨燕一代机护航“兰开斯特”4发重型轰炸机,效果出奇的好。能跟从法国空军基地起飞的德军战斗机在空中接战,还能以雨燕优越的飞行速度迅速摆脱德军战斗机的追击。

  简言之,来得快,跑得快,

  RAF对雨燕战斗机的需求也一再增加,飞行员都喜欢飞雨燕,她的速度快,因此存活率也非常高。RAF又订购了1500架雨燕二代机。

  凯瑟琳还从罗斯福的片语只字中了解到他压根不知道超级武器的威力有多大,毕竟现在就算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加在一起都搞不清楚核裂变的威力是多么可怕。你都不知道要用多少铀同位素,又怎么可能计算出炸弹的当量呢?

  再说“多少万吨当量”这种描述也根本没有直观概念,你连一枚500公斤炸弹能造成多少破坏都不清楚,再多的数量也只是你脑子里的一朵小火花。

  因此凯瑟琳毫不犹豫的将“研制成功后俄罗斯帝国需要一份完整的资料”这种条件写进了协议中,罗斯福虽然觉得……她有点狮子大开口,但居然也同意了。

  凯瑟琳还指定如果美国需要投放实弹,第一颗超级武器一定要扔在日本国本土,地点随便,最好是东京都。

  罗斯福觉得更有意思了:只要你跟美国人一样痛恨日本,那这条件我答应了!

  *

  凯瑟琳此次访美主要就是来谈生意,美国目前是世界唯一一个全产业国家,而且正在全力爆产能生产战略物资,虽然还不至于像英国本土那样需要用配给本领物资买食物,但也已经开始部分商品限购了。

  之前已经派人来了解过美国这边的相关政策,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号召节约用电(可将更多电力提供给工厂)、节约汽油(同上鼓励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是多人出行)、减少服装的更换频率(以便将节约下来的布料优先供应军队)等等。

  凯瑟琳同大臣们商议多次,最终决定先建立服装厂,将美国的民用服装这一块先拿下。原料从南美国家进口,或者直接进口布料,以廉价的工人工资获得盈利。

  这其实就是美国在80年代将低利润轻工业产业转移到人工低廉的东南亚和中国的解决办法,她不过是提前了40年。

  另外还可以创办一些民用产品工厂,就比如虽然不限购但上市数量锐减的自行车,因为自行车需要金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自行车企业的产量那是一月不如一月,恐怕不远的将来就会全面停产。而自行车又是消耗型民用产品,会生锈会损坏,美国每年销售自行车数百万辆,市场缺口很大。

  这个空档凯瑟琳不想放过。

  煤炭和铁矿可以从南美其他国家进口,同样以低廉的人工取胜,成品除了提供本国群众消费,还能卖去美国。目前美国市场上自行车因为数量锐减,零售价至少涨了15%。

  建设工厂的费用就从美国给的5亿美元中支出,国家弄来的钱,工厂也自然是国家的。

  凯瑟琳计划建立起国家企业制度,目前俄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是私企,国企寥寥无几。

  不要觉得5亿美元不多,1936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也只是区区8亿美元,5亿美元的购买力在1942年强得吓人。

  再说还可以谈2期援助,援助的意思是不用还。

  薅美国羊毛是什么感受?

  谢邀,很爽!

  *

  凯瑟琳在美国停留了4天,7日上午到达华盛顿,8、9、10日三天都在谈事,8日晚上在白宫宴会厅参加了总统夫妇为她举行的国宴。

  肯尼迪大使携长男、次男、次女参加了国宴,老乔红光满面,志得意满。

  小乔则有些郁郁寡欢,跟老弟杰克几乎拥有同款表情,那就是严肃,又颇为沮丧。

  基克一开始不明白两个哥哥怎么都一幅鬼样,直到她见到阿拉斯泰尔和米沙。

  ——明白了,哥哥们这是失恋了。

  哈哈,好好笑啊。虽然是亲爱的妹妹,但妹妹也是可以嘲笑一下哥哥们的。在英国生活了好几年,又跟比利卡文迪许这样的大贵族之子交往、成功打入英格兰贵族圈,基克已经明白了凯特为什么会选择阿拉斯泰尔,而不是她英俊的大哥、活泼的二哥。

  她的哥哥们尽管比王子英俊、比王子可爱,但身份上具有极大的差距,甚至都不需要考虑到她家是爱尔兰后裔。

  一句话:你们不配!

  基克是有些心酸的,但不知道是为了凯特心酸,还是为了哥哥们心酸,亦或是……为自己心酸。

  国宴很盛大而热闹,凯瑟琳戴了一顶俄式王冠,一条阔气的冰糖大钻石项链,钻石火彩闪耀,豪气万千。

  丈夫康诺特公爵穿着苏格兰灰人团的上校军礼服(没错他又升职了),那也是相貌堂堂仪态威严,谁不夸赞这对年轻夫妇郎才女貌十分般配呢?

  乔和杰克都觉得自己身上的少尉军官礼服寒酸极了!

  阿列克谢倒是饶有兴味的看着他的心上人:奥莉娅真漂亮,也越来越有君主的风范了;公爵今天相当不错,肯尼迪少尉也很英俊。哎呀!怎么才能让

  他们俩打个你死我活呢?

第353章

  阿拉斯泰尔一向沉稳,很能忍耐,他不确定公爵是因为太爱奥莉娅,还是因为不能太丢脸。可能兼而有之吧。

  英国王室,他冷笑,虚伪又冷酷,没一个好东西。奥莉娅为她的国家已经牺牲太多了,可恨她居然不想离婚。

  那他只好从其他人身上下手了。

  男人嘛,很好懂的,男人善妒又小气,占有欲极为强烈。他也是。但他比公爵更有耐心,阿拉斯泰尔是个好男人、好丈夫,只可惜这个男人居然成了奥莉娅的丈夫,那必须只能成为他的敌人了。

  肯尼迪少爷他没法控制,但这不是还有康斯坦丁吗?

  男孩那赤裸裸的目光根本无法隐藏,他也不懂隐藏,就是不知道阿拉斯泰尔知不知道?多半知道,但不能确认。他有什么好办法吗?其实没有,他们都一样,不能因为其他情人的存在而去质问奥莉娅,或者表达不满。

  他们无法承受奥莉娅的怒火。

  他心不在焉,又抬手摸了摸唇:偶尔发火的奥莉娅真可爱,阿拉斯泰尔知道他的妻子居然是个银行大劫匪吗?

  *

  8日、9日是敲定各项协议的工作日,10日上午,凯瑟琳与罗斯福在椭圆办公室签订了《美利坚合众国与俄罗斯帝国双边关系协议》,主要内容有关两国外交关系层次、美国对俄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俄国建立军事基地等等;另有一份绝密等级的附录,内容是俄国提供给美国有关“超级武器”的上千页资料,美国研制成功后将无偿提供给俄国完整的研发资料,期限为5年内。

  罗斯福其实相当惊讶她居然认为奥本海默团队可以在5年之内就研制出超级武器,他本人实际是计划跟德国打上10年的长期战争,实在是德军的战斗力太可怕了!

  苏德战争如火如荼,苏军反攻莫斯科,填上的是数以10万计算的士兵,美国压根不敢付出如此巨大的消耗。

  当然,苏德互相消耗是他和丘吉尔都喜闻乐见的事情,所以他计划10年为期的消耗战,这样等待苏德两国打个两败俱伤,岂不美哉!

  美国对于能将一些低附加值的轻工业生产转移出去倒也很欢迎,这也是减轻国内生产压力,可以将尽可能多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军工生产上。民生产品的价格美国政府不做限制,交由市场自由定价。

  凯瑟琳认为罗斯福现在还没有想到让其他国家成为美国的加工厂,商人们也只想多赚点钱,不会考虑到太多。俄罗斯可以用20年时间从容发展,先从代工厂做起,在美国反应过来之前便摆脱代工厂的地位。

  还是要发展自己的高精尖产业,比如日本瑞士都是靠精工产品;中国早先靠海量低端日用品,改开后苟了30年,终于厚积薄发摇身一变成为提供高科技产品的大拿,发展起了全产业链。

  日本瑞士德国中国靠的什么?说白了还是靠高素质的工程师和工人,也就是教育。

  *

  “我计划将发动机的研发团队转去罗马岛,你觉得如何?”

  霍华德休斯倒也不惊讶,“贵国的法律能给我税收减免吗?”

  “两年免税三年减半。你也要去罗马岛,至少一年要待上三个月。”

  “不会限制我出入境吧?”

  “不会。”凯瑟琳失笑,“你想哪儿去了?你来去随意。”

  霍华德沉思片刻,“公司整个搬迁其实不难,但可能有些人不愿意搬去如此遥远的国家。”

  “不愿意只是钱给的不够多。”

  你说的好有道理,竟然无法反驳。

  “你可以去挑选园区的地段,你挑在哪里,我们就把公路修到哪里。罗马岛腹地很空旷,你挑选好地段后,我们会在研发公司附近建造工厂。”

  霍华德点头:这个意思是她要将新式发动机的研发与制造作为国家的重点开发项目,研发是私人公司,但制造会是国家企业。他也有意向将自己的一些公司转去俄国,他计划将自己名下的公司全都整合在一起,成为一家集团公司,如果留在美国,他无法这么做,是因为美国有“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法”是一系列相关法律的统称,为了避免某家企业造成行业垄断,例子便是之前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硬是被政府强行拆成4家公司。这个背后的意思是谁也别想做得太大,以至于可以影响国家。

  把大公司拆成若干公司,这样赚钱的人会更多,还可以分别形成竞争关系,利好国家与政府;垄断企业的弊端还在于它注定会竭力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分成形成竞争关系的若干公司后,薪资这一块就不能统一了,利好普通工人阶层。政府普遍认为普通群众手里必须有钱,有钱才能进行消费,自由经济市场才会是一个健康运转的市场。

  俄国目前不会有“反托拉斯法”,是因为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成为垄断企业,时间太短、发展不够。但将来一定会有的,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等到俄国要开始分割大公司,他就主动配合,再将自己的公司分割开。

  霍华德初步同意了转移研发公司的意向,他还兴致勃勃的说:“我准备再成立一家公司研制直升机,你见过直升机吗?”

  21世纪见过算吗?

  “见过。”

  “我认为直升机将成为一种更先进更方便的飞行工具,它是原地直升,不需要跑道,在城市起降会特别方便。”

  你是一点没往军用方向考虑呀。

  “在军事领域也很好用,有很多地区没有条件降落飞机,直升机就很好用了。民用的用途会更广泛,比如你要去什么国家公园度假,只需要一块停机坪就能乘坐直升机过去,比开车至少节约一半的时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1页  当前第3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8/3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曼哈顿窈窕淑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