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曼哈顿窈窕淑女_分节阅读_第286节
小说作者:米迦乐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25-08-28 19:37:17

  直到殿下出现。

  祖父一开始还是不太愿意承认一位女皇储,殿下虽然有证明父母婚姻合法的正式文件,但她是个女孩,不符合《继承法案》的要求。父亲则说,布尔什维克就是因此杀光了所有皇室直系男性,那么现在不妨修改《继承法案》;没有《继承法案》之前,沙俄也是有女皇的,为什么现在不可以?

  后来,殿下成了英国王后,祖父便再也不反对了。

  尼古拉出生在瑞士,他没有经历过身为超级大贵族的奢华生活,只听父母和祖父讲述过切尔卡斯基家族的宫殿是多么的繁华,数百年的积累,不输沙皇的冬宫。那些曾经的大贵族都从华丽得难以想象的宫殿离开,只能跑路到国外。跑的不够快的会被处决,就像……殿下的父亲。

  他隐约明白失去财富和地位的大贵族很难接受这种落差,那些贵族家庭把他们的子女送到基里尔大公那里,争先恐后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成为殿下的侍从和侍女,被选中的人会成为殿下的亲信,这是荣耀。

  殿下现在有6名侍从官、8名侍女,都出身高贵,相貌出众。不到1个月之后,殿下会登基成为女皇,她还会有属于自己的骑士团,都是从新移民中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

  这几天伊利亚就在忙骑士团的事情,尤苏波夫公爵挑了1千多人集训,伊利亚将从中选出合适的人选。建国日当天,女皇的仪仗队将由骑士团担任,共计200名骑士。

  8月1日不算什么好时间,主要是寒冷。安排在夏季会更好,那就是今年底明年初。可俄罗斯人向来不惧寒冷,骑士团穿上制服、披上貂皮斗篷、戴上熊皮帽,一定威风堂堂!

  侍从官的制服更好看,他们也会有貂皮斗篷和熊皮帽,还会骑马走在殿下——陛下的身边。陛下会乘坐黄金铸造的马车,一点也不比英国的王室马车逊色。

  尼古拉热切盼望建国日早一些到来。

  *

  殿下的身体平衡性极好,身高腿长,在冰面上滑行,身姿矫健,动作流畅,无疑是美的享受。

  陪伴她在冰面上滑行的年轻男人也有傲人的身高,修长的腿,身材则还是属于男孩特有的清瘦身材。

  阿列克谢登上观景台,在白雪上踩下一行脚印。

  殿下就要成为陛下啦,以后她身边总是会有一群人,可能只有睡觉的时候除外。属于年轻女皇的宫廷已经组建完毕,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没有费心考虑阿勃维尔的上司看到他的照片会有什么想法,他已决定不回去。

  随着建国日的临近,他也越来越……有点焦虑,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殿下选择的时机非常好,如今的苏联正焦头烂额,顾不上遥远南美的沙俄余孽。

  殿下非常有耐心,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时机。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还是个在邮轮甲板上打网球的年轻女孩。很难描述他当时的感受,大西洋上空的阳光如此灿烂,她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

  人们说,真爱只需一眼。

  他信了。

  他按了按胸口:怎么办?好心慌。今天又距离殿下更远了呢。

  *

  罗马岛的风确实有些强劲,吹在脸上颇有些刺骨。但运动起来,很快也就感觉不到寒冷了。凯瑟琳想着以后应该常备油脂含量高的面霜,或许应该涂面油,保护脸部皮肤。

  真不知道莫斯科的冬天还让不让人活,听说莫斯科的冬天就跟渥太华的冬天差不多,零下30度毛毛雨,零下40度也不少见。

  听上去就很冷!

  表姐夫费利克斯做事真的很逗,他从苏联买了几十张熊皮,苏联的动物皮毛绝大部分都出口换汇了。除了熊皮,还有貂皮、狐皮、水獭皮、灰鼠皮,黑貂皮用来制作侍从官与骑士团的毛皮斗篷,狐皮基本上都用来给她和她的丈夫制作大衣;其他动物皮毛也都轻便保暖,用来制作皮帽、皮手套、皮手筒、毛围脖等等,塞满了她的衣帽间。

第305章

  熊皮是先给她做了半打斗篷半打大衣,其他的给侍从官和骑士团做了熊皮帽,不过数量不够,因此做的抠抠搜搜,骑士团的一大半成员都要戴黑貂皮帽。费利克斯十分唏嘘,说皇室何时给侍从做几顶熊皮帽子都做不起。

  此一时彼一时呀,姐夫哥!

  *

  亲戚们陆续到达。

  先是小姑姑奥尔加全家。丹麦如今是德国的“托管国”,德国人对丹麦王室还算礼遇,并没有为难。对丹麦境内的俄罗斯流亡者,则游说他们加入德国军队,鼓动他们对抗苏联。还真有不少加入了德军。

  奥尔加姑姑全家自从前往英国参加侄女的第二次婚礼后就没有重返丹麦,长子季洪在丹麦上过大学,如今是英国陆军后勤部门的少尉军需官,专门负责某处陆军基地的物资调配工作,不会上战场,又能为二战出一份力。季洪满意,奥尔加也很满意。

  次子古里进了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制两年,今年6月刚毕业,授予少尉军衔,被分配到季洪所在的陆军基地担任低级军官。该部主要负责英国本土防御,短期内不会调往北非前线。

  这次两位表哥请了探亲假,和父母一起乘坐美国邮轮到达纽约,再从纽约乘飞机来到新罗马市。

  全家都震惊新罗马修建的如此好,城市规划极好,因为都是新建筑,显得整座城市有种奇异的“新鲜”与和谐。街道纵横交错,全都是正向,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再没有方向感的人也能很快找到方向。

  商业区、娱乐区、住宅区井井有条,居民真正做到了安居乐业。凯瑟琳很自豪的说,新罗马没有真正的底层,失业率无限接近于零。

  “我也不鼓励真正的家庭妇女,我让市政府建立了托幼所和幼儿园,学校也不分什么小学中学,全都是完全中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只要你不搬家,孩子可以就近入学。3个月的婴儿就能送去托幼所,这样可以解放女性的生产力。”凯瑟琳兴致勃勃为姑姑们介绍。除了奥尔加姑姑全家之外,谢妮亚姑姑也来了。

  谢妮亚、奥尔加、库利科夫斯基上校:震惊!女人都不用在家做主妇吗?

  凯瑟琳很奇怪,“为什么女人必须留在家里当主妇?卫生可以交给保洁公司,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公司和学校的食堂解决,一个三口之家或是四口之家可以只在周末开火做饭。”

  谢妮亚、奥尔加、库利科夫斯基上校:继续震惊!

  “民众根据教育经历和实际能力选择工作,有时候是政府分配工作,高中学历的女性可以做秘书、打字员、工厂文职人员,包括经理等管理岗位。这些岗位没有性别差异,只要有能力就行。低学历的政府提供夜校可以提升学历,文盲提供扫盲学校,实在年龄太大学不了或是不愿意学的,就去做体力工作。”

  奥尔加问:“是否太理想化了?真的能做到吗?”

  “一开始确实很难,很多人不喜欢勤劳工作。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条必须保证足够的警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民众必须知道,违法必究,这是底线。”凯瑟琳皱了皱眉,“其次,要不停宣传‘劳动最光荣’,国立电台每天早中晚都有固定的宣传节目,这是从莫斯科学来的。”

  奥尔加一阵无语。

  “姑姑,不要小看他们的宣传力量,好的形式我们应该学习。”

  “有用吗?”谢妮亚问。

  “目前还是很有用的。想要彻底杜绝犯罪其实很难,但可以用严厉的刑罚惩罚他们。提高就业率跟降低犯罪率成正比。”

  “就业率怎么会如此高?”季洪问。

  “开办工厂。基里尔叔叔买下罗马岛的时候,岛上几乎什么产业都没有,想要自给自足,需要足够多的工厂。基里尔叔叔很辛苦,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为我们的新国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谢妮亚也十分唏嘘,“基里尔……我以前总觉得他权欲太重,整天梦想着复国。他买下火地岛我也并不看好。谁知道……真的让他做成了。”

  这一切对她来说犹如一场梦,她早已放弃“复国”,是知道仅凭他们这些“沙俄余孽”根本不可能做到。但现在……这又何尝不是“复国”呢?

  这次她也带了儿媳妇和孙子们来了,6个家庭,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她们都很清楚明白的来“投靠”表妹,未来的女皇。之前6个儿子已经先来了,国家待建,总要出人出力吧,不然女皇表妹凭什么信任他们呢?凭什么对他们委以重任呢?

  凯瑟琳也非常满意表哥们的主观能动性,请费利克斯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职位。6个表哥都还挺服这位亲姐夫的,服从分配,做事很认真。

  要不然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搞点裙带关系呢,有时候裙带关系还真是很有大用的,特别对她这种严重缺乏可靠属下的“君主”来说。6个表哥分别安排到不同部门做中层主管,各部门的各层主管每个月有工作报告上交,每年还有年度考核,看政绩和完成进度提升或贬职。

  行政部门的考核制度也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运作良好。

  *

  谢妮亚的6个儿子分别是44岁的安德烈王子,就职司法部,如今是副部长;43岁的费奥多尔王子,就职商业部;41岁的尼基塔王子,就职能源部;40岁的德米特里王子,就职农业部;39岁的罗斯蒂斯拉夫王子,就职交通与运输部;34岁的瓦西里王子,就职财政部。

  沙俄皇室的子女教育非常严苛,不论男女,从小就要学习多门外语,除了母语俄语之外,还要学习英法德语,米哈伊尔和奥尔加还会说母亲的母语丹麦语,但谢妮亚不知为何没有学丹麦语。

  谢妮亚的子女也都会英法德语,因此语言方面没有问题。罗马岛的官方语言是俄语,非正式官方语言是英语,政府公文都是俄文,少部分文件会有英文翻译件。

  表哥们都相貌出众仪表堂堂,很有那种上位者的风度,因此一来就空降成为主管,也能很快让下属信服。工作能力也还可以,没有大才,但也不会搞事。而且他们都认为是在建设自己的国家,忠诚度那是高极了!

  凯瑟琳对表哥们的表现也很满意,不给你拖后腿的亲戚那妥妥就是世纪好亲戚了,要是还能给你办事,还要什么自行车!

  *

  凯瑟琳不想跟姑姑们住在一起,也好在表哥们都盖好了自己的湖畔别墅,谢妮亚去跟长子安德烈住在一起。安德烈的英国妻子去年病逝,留下3个孩子,22岁的小谢妮亚、21岁的小米哈伊尔、18岁的小安德烈。

  小米哈伊尔去年应征入伍,他的母亲是英国人,他们姐弟仨都是英国公民,理应为国效命,如今小米哈伊尔在

  加拿大的特伦顿空军基地受训。

  小谢妮亚接受了护士训练,如今在伦敦的医院里当护士。只有小安德烈随祖母来了新罗马市。

  凯瑟琳发现自己多了许多表侄,从几岁到十几二十来岁都有。

  德米特里大公来跟她商量这些亲戚的头衔。

  沙俄时代对于皇室的头衔界定的很清楚,大公(大王子)、女大公(大公主)只有沙皇的子女和孙子女才能拥有,其他都只能是王子、公主,比如谢妮亚是女大公,她的丈夫是大公,但他们的子女都只是王子和公主,并且也只能传到孙子辈,也就是小谢妮亚和小米哈伊尔可以有公主与王子头衔,小谢妮亚的丈夫如果不是王室,那么她的后代就没有头衔了;

  小米哈伊尔的子女也只是普通人,没有王室头衔。

  安德烈的妻子也只是平民,按照严格的王室继承法来算的话,他的子女实际也不应该拥有公主与王子头衔。之前没人管这些琐事,等到建国后,这些礼仪方面的事情还是要规范起来。

  你们真的好封建哦。

  但是吧,既然要建立一个存在帝制的国家,还真的需要规范头衔。

  凯瑟琳感到了头疼。

  她登基之后,谢妮亚、奥尔加都成了“旁系”;但既然她的继承权是因为修改了《继承法案》而来,那么谢妮亚和奥尔加的后代能否有继承权?

  德米特里认为,她们的后代仍然没有继承权。他拿出修改后的《继承法案》,其中增加的条款是从1936年开始,承认米哈伊尔亚历山洛维奇大公与娜塔莉亚大公夫人的合法女儿奥尔加米哈伊洛夫娜为皇位继承人“采萨列维奇Tsearvich”。这个单词的俄语意思就是“皇位继承人”,没有女性词,因为当年《继承法案》就是为了杜绝女性继承皇位,压根没有发明女性词。

  因此在1936年之前出生的女大公的后代都没有继承权。而现在也没有1936年之后出生的女大公的后代,因此该条款只适用与她和她的后代。

  一个字:绝!

  看来当初增加这个条款的时候,德米特里早已想好。可德米特里真的认为她是米哈伊尔的女儿吗?也许他只是不想让基里尔的儿子成为沙皇?他自己的儿子呢?以德米特里并不热衷权力的性情来看,他可能觉得凯撒之位是个烫手山芋吧。

  《继承法案》也将再次修改,新的俄罗斯帝国的世系从奥尔加米哈伊洛夫娜罗曼诺娃开始计算。

第306章

  “沙皇/凯撒”之名从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雷帝(伊凡四世)开始,伊凡雷帝的祖母是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索菲亚,从此,莫斯科大公国将罗马帝国的双头鹰加入国徽和家徽中,自认罗马帝国继承人。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沙皇”,大公国更名为“沙皇俄国”。

  到了1721年,彼得大帝将“沙皇”升级为“皇帝”,国名更为“俄罗斯帝国RussianEmpire”,又称“第三罗马”,一直到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俄罗斯帝国灭亡。

  《继承法案》也从索菲亚公主开始传承,既然“皇帝/凯撒”之位得自末代罗马公主,那么如今米哈伊尔大公的女儿成为皇储也很合理对吧。

  既然一脉相承,君号选择“叶卡捷琳娜”那也合情合理,尽管叶卡捷琳娜大帝身后毁誉参半,但在罗曼诺夫家族后裔看来,大帝当然是功绩辉煌。不怎么隐秘的流言传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儿子保罗一世其实并不是彼得三世的儿子,如果流言属实的话,罗曼诺夫家族早就被隔壁老王混淆了皇室血脉。

  那么德米特里大公不在乎她是否是米哈伊尔的女儿,倒也能说得过去。

  《继承法案》正式的名字叫《皇位继承法》,保罗一世规定了长男继承制,帝位只在男性后代中继承,杜绝再次出现女皇的可能性;即将建立的俄罗斯帝国再次修订《皇位继承法》,将继承人制度确定为“长嗣继承制”,君主的头生子为继承人,不分性别;但将凯瑟琳的长子迈克尔乔治亚瑟温莎排除在外。

  为了这项“排除条款”,德米特里差点跟凯瑟琳大吵一架。

  “你已经有了儿子,为什么要将他排除在外?你在想什么?”

  “米沙以后会继承他父亲的爵位,我不太希望一位外国公爵成为帝国的下一任君主。”

  “这又不是没有先例,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奥尔巴尼公爵卡尔爱德华就是萨克森-科堡的公爵。”

  “他也只是公爵,不是国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1页  当前第2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6/3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曼哈顿窈窕淑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