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恢复高考那年,她爹娘为了他们方便复习和考试,就到县里的百货商店给他们各买了一只电子手表,但电子手表不如机械表耐用,方头方脑的比较笨重,走时总慢半分,有次做实验差点误了时间,棠棠慢慢就搁置了。
棠棠记得她爹娘给买的那个电子手表花了二十块钱,周舒年送的这个估计要贵上好几倍。
“托朋友在上海表厂捎的,只给了成本价。”周舒年轻咳了一声,从口袋里拿出另一个盒子,“我怕你不方便戴出去,苏叔叔和喻阿姨会问起你手表的来源,就给觉胜也捎带着买了一只,到时候他们要是问起,你就直接说是我送的就行。”
“棠棠,你别心里有负担,咱们俩现在是男女朋友了,你是个姑娘,我年纪又比你大,你跟我在一起要承受的比我多得多,我对你好都是应当的。”说着话,他忍不住用手揉了揉棠棠的脑袋。
棠棠看着沉甸甸的手表,她没想到周舒年会对她说这样的一番话,既然如此,她还有什么好负担的呢,她将手表收下,“好。”
外边的雪花刮进站台,她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动,吹得他心也痒痒的,片刻后,他忍不住低笑道,“新年快乐。”
棠棠脑袋埋进围巾里,耳根有些微红,她小声地说道,“舒年哥哥,新年快乐。”
苏觉胜买了两根玉米,五个茶叶蛋,一袋馒头,提着买的一大堆热乎的吃食过来了。
看到周舒年送的手表,苏觉胜忙往外推,“舒、舒年哥,这也太贵重了!”
“收下吧,我也给棠棠送了一只,她的那只已经收下了。”
“觉胜哥哥,这是舒年哥哥送给咱们的新年礼物,你就收下吧。”棠棠也开口道。
一番推脱下,苏觉胜还是收下了那块手表,临上车前,他差点要感动得泪流满面,“舒年哥,你真是我亲哥!”
……
棠棠兄妹在春节前回到了榆槐村。
他们刚回去,就赶上了生产队里最乱的时候——农村要搞生产责任制了!一瞬间,整个榆槐村都处在各种激动的忙乱之中,原本县里发下来的文件是要不要搞责任制由生产大队自己商量决定,但除过少部分群体,像张桂香、赵狗蛋之类的人反对外,大部分人一致决定要搞生产责任制!
“搞!咱们村搞生产责任制!”
大伙都太想掰掉“吃大锅饭”的穷根了!他们是穷怕了,也饿怕了,去年涝灾时,壮劳力拼死累活刨淤泥,懒汉却蹲在田埂上抽旱烟,到了年底分红,工分簿上的数字都长得差不多!
把土地握在自己手里,交完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不比在生产队磨洋工,一年到头来还是得全家挨饿的日子强?!谁家不想在自家分的地里撒开膀子干?!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公社专门派了干部下来,把生产队的土地、牲畜和农具等,一律分成上、中、下三等,按家庭数、劳力和人口分配开来,实行以家庭核算。
那帮助搞生产责任制的干部在核算土地的时候,村民们就在旁边眼巴巴的守着,一连忙了几天,总算把生产队的土地、牲畜、农具都分类分级了,第二天一早,大伙就到大队委员会去抓纸蛋,抓到哪块地就是哪块地。
按理说面积都是一样的,但大家都是世世代代的老农民了,在土地摸索了几十年,大伙心里都门清,那有些麦地就是比较肥沃,不需要怎样施肥照料,都能高产量、那结出来的麦穗又大又饱满,有些麦地就是比较贫瘠,可能一年到头力气搭进去了,肥料也没少下,产量就是提不上来。
这一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向老祖宗祈祷,指望着明天能抓一块好地。
棠棠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很多地方在施行生产责任制了,生产责任制确实是符合当下环境的正确政策,但没想到生产责任制的春风这么快就吹到了榆槐村,听说这回责任制的大力推行者正是已经升任乡阳市委行署专员的周廷昌叔叔。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空气中的寒意很重,棠棠裹着件棉袄在院子里刷牙,她娘喻娟芳早就起来了,厨房里传来叮咚叮咚的做饭响声。
“咚咚咚——”门口传来敲门声。
棠棠把嘴里的牙膏泡沫给吐掉了,擦了擦脸起身去开门。
来人正是于亚红,棠棠睁大了眼睛,“二伯母,这么早,你是来找我娘吗?”
就算是抓纸蛋,那也八点才开始,现在才早上六点钟,就算着急但这也太早了吧。
“不是,棠棠,二伯母就找你嘞!”
“找我?”
“棠棠,这是二伯母早上煮的鸡蛋,你揣着吃!”于亚红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把两个刚煮好的鸡蛋给塞进了棠棠的手里,殷切地商量道,“二伯母昨晚想了一宿,觉得让谁去抓这个纸蛋都不合适!等会早上抓纸蛋,你能不能帮二伯母来抓这个纸蛋?二伯母想着你从小运气就好,又是咱们全公社第一个考上首都大学的,那手气肯定不一般!”
于亚红是想明白了,自从老三一家收养了棠棠之后,那日子是越过越好,老三从小学老师变成了公社教育专干,新房子盖起来了,觉生进了部队,现在还被选拔去军校进修了,觉孝被矿上宣传部招工了,坐办公室里工作,天热不晒天凉不冻的,觉胜和棠棠这两孩子又争气,一个考上了首都大学,一个考上了首都交通大学,全公社一家子能出两个大学生的,也就是三房一家!
一般人家,但凡能碰上一件这样的好事都已经是撞大运了,但三房一家怎么那么巧,件件都碰上了呢?
这都是因为什么?那肯定是因为棠棠啊,人家棠棠就是一个被福气眷顾的好孩子,谁对她好谁就沾上了福气,她闺女瓦妮不也正是因为跟三房走得近才考上了首都医学院吗?
棠棠哭笑不得,“二伯母,那抓纸蛋就是概率事件,谁来抓都是一样的,而且大家分到的土地面积都是一样的。”
于亚红道,“但我就是信不过我自己这手气,我那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晚上都没合上眼了,棠棠,你就当是行行好,帮二伯母把那纸蛋给抓了吧,不管抓到好的孬的,二伯母这心里都感谢你。”
喻娟芳听到动静从厨房里出来,娘俩相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既然您这么说,那我就帮您抓这个纸蛋吧。”
……
早上七点,大队支委会门口已经挤满了人,每家每户派出一个人来抓纸蛋。
吴芳妹显然也没睡好,眼圈下边都是黑的,她打着哈欠问于亚红打算让家里哪个人来抓纸蛋。
于亚红不太愿意搭理吴芳妹,当初就是吴芳妹给介绍的宋小军,她那心里还堵着气呢,但想了想吴芳妹当初也不知道老宋家那点腌臜事,还是淡淡开口道,“我已经跟棠棠商量好了,让她来帮我抓这个纸蛋。”
“啥?”吴芳妹瞪大了眼睛。
张桂香听到这话,忍不住噗的一声笑出来,“老二媳妇,你这是脑门哪根筋搭错了?让棠棠给你抓这个纸蛋,你可别忘了那苏燕娣是怎么说的,那棠棠是扫把星转世,你让她给你抓纸蛋,你当心她给你抓到最差的那一块地!”
“大嫂,那就不劳你操心了,我就乐意让棠棠给我抓纸蛋,就算抓到最差的那一块地我也乐意!”于亚红皮笑肉不笑道,这妯娌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都知道对方是什么品性,于亚红也懒得跟她装面子。
张桂香冷哼一声,“好心被当成驴肝肺!”
八点钟,开始排队抓纸蛋了,纸蛋都被装在盖了红布的木箱里,棠棠他们前面已经排了好些人,抓了纸蛋的人,有人惊喜的欢呼,恨不得当场跳起来,也有人抓到了肥力不强的麦地,垂着脑袋唉声叹气的。
排在棠棠前面的李瘸子抖着手摸出纸蛋,展开时突然咧嘴笑开,豁牙漏风地喊,“是西坡那块阳面地!”
李瘸子热泪盈眶,瘸腿在冻土上一蹦,差点摔进雪堆里,攥着纸条往老婆怀里塞,“咱们明儿就去翻地!”
总算到棠棠了,她深呼吸一口气,她先代表他们家来抓这个纸蛋,从那木箱里抓出一团纸蛋来,展开纸条的那一刻,周围的人响起大伙垂涎羡慕的声音。
“我的天!”
“这可是咱们村里最好的两块地中的一块了!”
“西坡阳面地,足足三亩水浇田,去年种的玉米棒子跟小胳膊一般粗!”
苏会民夫妻俩都没想到棠棠能抓到这么好的一块地,过了好一会都没反应过来,哆哆嗦嗦地接过纸条,确定上边是最好的一块地后,眼睛里迸发巨大的欣喜,喻娟芳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纸页,笑着反复道,“太好了,太好了。”
棠棠看到她娘高兴,心里像吃了糖一样甜甜的。
“该苏老二家抓了!”大队长的铁皮喇叭震得连屋檐上的雪都抖了抖。
棠棠抓完了自己家的纸蛋,又帮着她二伯母于亚红又抓了一回。
大伙看着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手气也太好了,村里两块肥力最强的卖地,都被棠棠抓中了!
于亚红捧着那个纸蛋,她咧开的嘴角都快扯到耳根,“早上我就说嘛,咱们棠棠从小运气就好,又是咱们全公社第一个考上首都大学的,那手气肯定不一般!”
于亚红眉飞色舞,“棠棠,等明儿个,二伯母用那今年刚分下来的麦子,给你蒸锅雪白的馒头,再裹上红糖,准保比公社供销社卖的点心还甜,得好好犒劳犒劳你!”
吴芳妹有些懊悔,早知道棠棠这手气这么好,她也应该让棠棠帮忙抓才对,但她排队排在他们前边,早就抓完了,那抓到的就是一块中规中矩的麦地——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地占了大多数,只有少数几块地是比较贫瘠的。
眼看着三房和二房都抓到了好地,张桂香心里那叫一个泛酸。
大伙抓了纸蛋的就散开了,棠棠一家和二房一家都抓了好地,哼着歌往家里方向走,张桂香原本快排到抓纸蛋了,见状跺了跺脚,朝着他们的方向追了上去。
张桂香凑着脸上前讪笑道,“棠棠,你能不能也帮大伯母家抓纸蛋?”
于亚红分到了好地心情大好,想起早上张桂香说她搭错筋的话,嘲笑道,“大嫂不是嫌棠棠手气不好吗?刚才还说她是扫把星呢。”
张桂香的笑僵在脸上,嘴角的褶子被风一吹像冻裂的红薯皮,*“这不是早上没清醒说的糊涂话嘛……”
于亚红嗤笑,“那谁又能知道你现在是清醒的还是糊涂的嘞?”
喻娟芳冷笑道,“大嫂,你还是快回去排队吧,你也说了棠棠是扫把星转世,万一给你抓到最贫瘠的那一块地就不好了!”
棠棠也开口道,“大伯母,我不会帮你抓的。”
棠棠不愿意帮张桂香抓纸蛋,她只能讪讪地回去排队了,但因为她刚才走开了,那前面的人都抓完了,她只能重新排队,排到她时,木箱里只剩下几个纸蛋了,张桂香挑了又挑,口里不停地默念菩萨保佑。
抓到纸蛋,张桂香深呼吸一口气,打开纸蛋一看,上边的标记的俨然是生产队里最差的那几块地中的一块,张桂香感觉头顶一道雷劈下,差点就要气昏过去!
……
除了分田到户外,上头还下了通知,把各种阶级的帽子都摘掉了,从今以后他们的子女入学招工全部都不再受任何影响,黑市也合法了,一夜之间不少新奇的货品涌上了集市。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各种激动的纷乱总算尘埃落定,虽然大伙心里都热乎乎的,充满干劲,恨不得马上就冲到新分的田里去翻上几锹,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过年,在中国人的字典里,没有什么比过年更隆重的大事了。
83
第83章
大年初一,棠棠他们家里的客人是来了一波又一波,眼看着老喻家的人都来了,喻娟芳忙接过他们手里的东西,笑着把人往家里迎,“爹,娘,老五,素琴!快进来,快进来,老五你也真是,来就来了,还捎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喻老五递过来的网兜里,除了好几包糕饼点心外,还有几罐水果罐头。
“外公、外婆、舅舅、舅娘。”棠棠兄妹俩迎着外公外婆往家里走。
喻父喻母乐得合不拢嘴,马上就应了,“哎,两个好孩子!”
还不等人全都坐下,喻母就从兜里掏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往棠棠兄妹俩手里塞。
喻娟芳见状无奈笑道,“娘,孩子们都这么大了。”
“棠棠、觉胜有出息,我跟你爹高兴得很,快收着!”
“还不谢谢外公外婆?”
既然喻娟芳这样说了,兄妹俩便踏实收下了,“谢谢外公外婆,祝外公外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本来还打算下午带孩子们过去的,没想到你们倒先过来了。”
“要不是年前忙着分田分地,爹娘早就想过来了。”喻老五笑道,不仅榆槐村生产大队搞了分田到户,他们生产大队也搞了,现在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团热烈的火嘞!
家家户户门前炸开了一地的红鞭炮纸,院子里还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福字,窗户贴着红艳艳的窗花,空气中的年味十分充足,今天虽然还是很冷,但雪终于停了。
过了一会,棠棠和觉胜的同学苏子田和孙想蓉也过来串门了。
喻老五用小刀把罐头盖给撬开了,那橘子瓣浸在琥珀色的糖水里,像剥了皮的月牙儿似的,橙黄的果肉上泛着蜜色的光。
他把水果罐头盛进小碗里分给大家,“棠棠,觉胜,你俩给咱们讲讲学校里的新鲜事呗,大伙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更没见过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可好奇了。”
大伙挤在苏家堂屋里,迫不及待地想听她讲学校里的新鲜事。
棠棠吃着冰凉酸甜的橘子罐头,跟她哥哥笑着对视一眼,“首都大学啊……那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首都大学有两千多亩地,几千个学生,学校环境非常优美,有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实验室……”
“还有大礼堂,顶上挂着水晶灯,那礼堂很大,能直接容纳几千名学生,操场上铺着草坪,能踢足球,边上还有游泳池,学校的图书馆有五层楼高,书架摆得跟迷宫似的,光外语书就有一整个屋子。”
“学校里还有个湖叫泮月湖,湖边栽着一大片柳树,冬天结了冰能在上头走,湖心有个小岛,夏天全是荷花,可漂亮了!”
大人小孩都听得聚精会神,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连手里的罐头都忘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