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棠的手掌热乎乎的,像灶膛里未熄的火星。
客厅里的挂钟敲了十二下,到0点了,瓦妮突然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不再是紧绷的弦,像是冬日里被捂热的棉衣,慢慢舒展开结了冰的褶皱。
瓦妮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了,棠棠说得对,她要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果的。
她这一路走来,没有人推着她往前,她坚持自己的意愿顺利念完了小学、中学,未来的方向也只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我记得有个土方子,说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喝一点醋,舅舅家厨房里肯定有,你等着,我去给你弄一点醋来。”
棠棠说完这句话后,就披上一件衫子摸黑走出了卧室,养殖场分的这套宿舍是筒子楼宿舍,只能在走廊的公共厨房做饭,调料就搁橱柜里放着,棠棠找出一个小杯子,倒了一点醋,又往里加了一点保温壶的开水。
“瓦妮姐姐,你趁热喝。”
“谢谢棠棠。”瓦妮接过杯子喝了一口,醋味道不算重,酸酸的,看起来像是往里兑了一点热水。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瓦妮喝了棠棠给她倒的醋,很快就睡熟了。
棠棠他们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起来了,大概是昨晚睡得好,精神抖擞的,飞速地洗完脸刷完牙,吃完了喻老五一大早从外面买回来的包子,又趁着早上这点时间再看了会书,早上七点半,兄妹三人开始出发去考场。
出门时,空气中已经飘着少量的雪花,乌压压的一群人走进了考场,大伙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从事体力劳动的痕迹,有知青、有庄稼汉、有妇女、也有很多像棠棠他们这样高中毕业没多久的考生,十年没有高考,考生年纪跨度都很大,有些看起来两鬓都泛白了,还有应届的高中生,今天气温很低,但大家脸上都带着热血的激动,高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期盼了许多年的机会。
从今往后穿皮鞋还是草鞋,继续在土里刨食还是去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就看这次机会了。
考试钟声响起,棠棠按照准考证上面分配的信息,找到了相对应的考场和座位。
考完下午的数学,棠棠走出考场,忍不住捂住了绞痛的小腹,早上出门的时候就感觉隐约有些不适,但一整天她状态都很好,好不容易交卷了,感觉身体里的那股劲卸去了,小腹就一阵一阵的疼。
棠棠用力地按着小腹,想缓解这一阵一阵的绞痛,脸色白得像纸。
【作者有话说】
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把瓦妮逃婚还有高中偷书这两个剧情给删改掉,这两天修文向宝子们请个假,抱歉啊
67
第67章
◎考上首都大学◎
李素琴把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端到饭桌上,“快吃吧,等会吃完了再喝一杯红糖水,还有那暖水壶我也给你灌好了。”
这是一碗青菜鸡蛋面,手擀的细面上码着两个白嫩的荷包蛋,还烫了两根绿油油的青菜,撒着一把葱花和香菜,看着就非常诱人,胡椒粉的香味很重,棠棠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面煮得软硬适中,嚼一嚼就咽进肚子里了。
在这个寒冷潮湿的冬天,能吃上这么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无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棠棠刚才已经喝过一杯红糖水,吃了几口面,感觉身子舒服多了。
估计是这两个月没日没夜的复习,导致例假提前了几天。
自从周舒年带她去找周爷爷看了病,她喝完了抓的那一堆中药,当时就好了很多,平日里喻娟芳也会给她做一点比较滋补的药膳,棠棠已经很久没那么难受了。
“觉胜,我让你舅舅给搬了一张行军床到堂屋,今晚你就到这来睡,棠棠身体不舒服,你让她单独睡下铺,瓦妮睡上铺。”
“好。”苏觉胜关切地揉了揉妹妹棠棠的脑袋,把上铺的被子给搬到行军床上。
李素琴说着话,顺便把下铺给重新铺了一遍床,棠棠吃完了热汤面,又喝了一杯兑了很多姜末的红糖水,就躺回了被窝里,感觉肚子热乎乎的很舒服。
“棠棠,把这个抱着。”李素琴把暖水壶塞进被窝里,大概是刚生完孩子,身上有种母性的温柔气质。
“舅娘,谢谢你。”棠棠抱着暖水壶,眼睛亮亮的,不仅舅舅对他们好,连舅娘都很好,她感觉自己遇到的人都非常好。
“傻孩子,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今晚睡一觉,明天好好考试。”
“好。”
困意袭来,棠棠闭上了眼睛,李素琴给她把被角掖得严实了些,才把那煤油灯给吹灭了,关上了门。
……
这一年全国各地共有五百多万的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高考制度的恢复,冲破了□□禁锢着的知识和思想的牢笼,让更多人拥有了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漫长的冬天终于要结束了,春天到了,枯死的树木也会重新发出新芽来。
高考结束后,棠棠三人拒绝了喻老五夫妻俩让他们多在城里住几天的提议,收拾了东西,坐上了回榆槐村的汽车。
志愿大概分三档,全国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专科院校,棠棠他们在参加高考前,就根据自己的平时情况,填报了志愿。
回到榆槐村后,棠棠估了一下自己的分数,按65届的录取情况,考上首都大学应该不是问题,但他们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一切都是未知的,像盲人摸着石头过河,她心里也没底。
等待分数的日子既单调又无聊,但怎么说日子都是要继续过下去的,棠棠在家休息了两三天,孙想蓉约着棠棠一块到城里去买点香粉,棠棠对香粉没兴趣,但她娘给她口袋里硬塞了几块钱,硬推着她出门了。
棠棠就和孙想蓉一块去了县城,喝了一碗甜滋滋的热豆浆,吃了一个酥得掉渣的梅菜肉馅饼,给自己买了一条的贝壳手链,给她娘买了一盒冬天擦手用的蛤蜊油——算是借花献佛。
阳历年的最后一天,喻娟芳把家里一只老母鸡给杀了,炖了鲜美的鸡汤,给全家人改善伙食。
终于等到了公布录取结果的这一天。
村口被围堵得水泄不通,喻老五第一时间给他们带来了喜讯,“考上了,棠棠和觉胜都考上了!棠棠考试了首都大学!觉胜考上了首都交通大学!瓦妮考上了首都医学院!”
“啥?首都大学?”村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虽然不知道首都大学是个什么地方,但一听首都,那可是全国最好地方!
“那首都大学可是咱们国家的最高学府,在以前只有官老爷才能上的学校!”旁边有人给他们科普道,“那首都交通大学和首都医学院也是国家重点大学,老苏家的几个孩子可真是有大出息了!”
众人这下听懂了,咧着嘴笑着朝苏会民还有喻娟芳祝贺。
棠棠也很高兴,虽然她心里估摸得八九不离十了,就算不是首都大学也应该能考上个地方性大学,但真正看到录取名单上的“首都大学”四个字时,一种巨大的惊喜从心底迸发。
她考上首都大学了,她做到了!
要不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苏觉胜真想蹲在地上哭一鼻子,他考上大学了!他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再也不用满身汗酸地扛着锄头在地里刨食,过着从年初就能看到年尾的日子!
高考结束之后,瓦妮是吃不好睡不好,一颗心像悬空在绳索上一般,直到看到那录取名单上的“首都医学院苏瓦妮”几个字,才终于真正尘埃落定,喜悦的眼泪开闸而出,原本眼睛下边的黑眼圈现在是又红又肿,但那脸上的笑容却是格外的灿烂。
她考上了,考上了首都医学院!她终于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必再从土里刨食,不必再从村子里随便寻个后生当女婿,用不着这辈子都围着男人孩子打转!此后,天地开阔,不管什么时候,她都能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
苏老三汗流浃背,脸被太阳晒得通红,但脸上挂着笑,他苏老三的女儿考上了首都医学院!他为自己有这么优秀的女儿感到骄傲!
于亚红一早上又哭又笑的,要不是大伙都知道内情,一定会误以为这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女人。
栓福也替妹妹高兴,他们老苏家三房竟然出了一个大学生!首都,那么远的地方,他们只从报纸上看到过,现在他的妹妹就要去首都上大学了!
还是医学院,据说毕业出来能分配到医院拿手术刀当医生嘞!
“保才家二小子和孙老头家三丫头呢?不是一块去参加考试了?”
“考上了,都考上了!”
“苏子田考上了咱们省的大专,孙想蓉考上了本省的师专!”
榆槐村这次去参加高考的五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
棠棠和苏觉胜跟他们的爹娘忍不住相视一笑,喻娟芳搂着棠棠的肩膀,摩挲着孩子的头发,“咱们家的孩子都是好样的!”
田雯雯怀抱着孩子看向被人群包围着的那个红色花衣裳的丹凤眼女生,当初上小学时,她和孙想蓉是同桌,孙想蓉的成绩比她的还差,没想到竟然也考上了大学。
她神色有些黯淡,抚摸着自己凸起来的孕肚,这是第三胎了,头胎是闺女,二胎的儿子,她婆婆想让她再多生一个男娃娃。
如果她当初坚持读书,会不会命运就不一样了?
68
第68章
◎花团锦簇◎
就像那个村民说的,首都大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不到半天时间,全公社都传遍了棠棠考上首都大学的消息,高考录取结果是一等一的热闹事,有不少瓦罐村的人都跑到了榆槐村看热闹,这消息也自然而然传到了苏燕娣的耳里。
她正用马勺舀着泥浆水往菜地里泼,听到这话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啥,那小贱胚子竟然考上了首都大学?!”
把棠棠这个赔钱货撇出去后,家里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日子反而过得越来越差了,大儿子王贵德三十好几了还没娶上媳妇,这十里八乡没个闺女愿意嫁到他们家的,说不准要打一辈子光棍了,二儿子王贵全瘦得跟个崎岖的猴儿似的,整日也不干正事,三儿子王贵喜整日与一群狐朋狗友厮混,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在外边靠着嘴皮子混了个肚满肠肥。
结果那被她丢出去的贱胚子不仅在老苏家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她可听说了,那苏老三和苏老三媳妇把她疼得跟亲闺女似的,竟然还考上了首都大学,马上就要去首都那样的大地方上学了,这怎么能不叫苏燕娣嫉妒得两眼通红。
瓦罐村有不少村民都看不上苏燕娣一家人的,“啧啧,当初谁一口一个扫把星的名头扣在人家孩子身上,结果被撇出去的女儿不是扫把星,是咱们这山沟沟里的金凤凰,那把金凤凰给赶出门去了,自家可不就是衰运缠身了吗?!”
这年头重男轻女的人家不少,但像苏燕娣这样,把亲闺女当成仇人苛待的,那还是少数。
想当初,那棠棠一个五岁大的娃儿,抱着那么大的一脸盆衣服,蹲在那结了冰的河边洗,一洗就是半天,回来还要被苏燕娣拿着长刺的藤条打得满院子跑,还扬言要把孩子丢去喂狼,要不是人家苏老三把孩子给带了回去,估计早就没命了。
“呸,放你娘的狗屁,那丫头从小就克爹克娘,要不是我把她扔出去,指不定我们老王家还要遭多少灾呢!如今她能考上大学,还不是沾了我王家的福气?”苏燕娣忍不住唾了口,“再说了,养闺女早晚是泼出去的水,考上大学又怎么样,还不是得嫁到别人家去?我家贵德贵全贵喜可都是带把儿的,将来能给老王家续香火。”
苏燕娣这话惹得其他人哄堂大笑起来,“还续香火呢,儿子连个媳妇影都摸不着!”
其中一个二流子开口道,“昨儿我还见王贵德在村口瞅新媳妇轿子呢,那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那血溶于水,就算那死丫头在老苏家长大,那身上也流着我们王家的血,我这就上老苏家认亲去,你们这群嚼舌根的,有本事让自家闺女也考个首都大学出来瞧瞧!”*苏燕娣涨红了脸。
那群村民听到她这话忍不住笑了,“认亲?苏燕娣你可别再闹笑话了,当年你把孩子赶出家门时,咋没想着血溶于水?血脉相连?人家现在是公社干部的闺女,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又怎么会认你这个娘。”
“要依我看啊,你不是认亲,是想攀高枝吧?”墙根下的老汉吧嗒着旱烟,“咋?想让首都大学的闺女给你那仨光棍儿子说媳妇?还是想让她把你接进首都吃白面馍?”
苏燕娣拨高嗓门,“你们……少胡说八道,我王家的种,自然该认!”
又是一阵哄笑,“有本事你就上门去,看人家不拿扁担给你打出来。”
“我肯定要上榆槐村把这个闺女给认回来的,不信你们就看好了。”
村民们看了会热闹就散开了,苏燕娣越想越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不行,我得去看看!”
这样想着,快速把那洼菜给浇完了,收拾了就往榆槐村的方向走。
……
苏家三房这边热火朝天的,喻娟芳把往日里过年才舍得吃的糖饼瓜子茶叶都拿出来招待客人了。
连望乡村的外公外婆一家人都赶来了,板凳不够,只能向左右的邻居都借用了一些,做上标记,等用完了再还回去。
苏会民忙里忙外的,又是端茶又是倒水,一月份穿棉袄的天气,硬是进进出出给忙出了满头大汗。
苏会民心里的喜悦不亚于他们当初把新房子盖起来的那一天,甚至比盖房子还要高兴。
他一共三子一女,大儿子进了部队当兵,前段时间县武装部那边还敲锣打鼓送来了觉生在前线立功的战报,二儿子招工进了煤矿,工作稳定,三儿子苏觉胜考上了首都交通大学,学的是铁道运输工程,苏会民这辈子坐过火车的次数都寥寥无几,最小的女儿棠棠更是有出息,竟然考上了首都大学。
那首都大学可是上个世纪就办起来的百年老校,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棠棠考上了首都大学,前途是可以预计的光明了。
喻父举着搪瓷缸子喝水,与有荣焉地坐在院子里,听着大伙的祝贺话。
喻母拉着喻娟芳的手,是真替她闺女高兴,几个孩子都是有大出息的好孩子。
“棠棠,觉胜他们什么时候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