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酥糖的七零小日子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林芷筠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347 KB   上传时间:2025-08-05 11:45:34

  “不是说了七点钟到货吗,怎么现在七点三十了还看不见车影……”那工人发着牢骚,顺便拍死了一只停在手臂上吸血的蚊子。

  “怎么还看不见货啊,这也太磨蹭了。”他们有些不满,加班费计时是从开始卸货算的,货没到,他们在这里等着也不算时间。

  在众人的牢骚中,一辆运货的大货车朝着厂房门口的方向驶了过来,等到货车停好,主管才走了过来,指挥他们开始卸货。

  主管提高嗓门,“大伙儿注意了,车头那批是精密家伙,装卸别毛手毛脚;中部货物防震要求较高,底下垫块破棉絮;车尾那批带电线,注意避免潮湿接触,所有货物按区域分类码放,确保品类与位置对应,不得混淆,搬的时候要稳抬稳放,注意不能倾斜磕碰,都清楚了吗?”

  “清楚了!”

  参与卸货的二十几个工人,简单做了下分工后,就开始把这一批进口设备从大门的方向给搬进车间。

  正在这时,办事员跑过来叫住了往里搬设备的工人,“等等,这些设备现在还不能往里搬!主管,昨儿画的定位线让暴雨给冲花了,我刚才拿墨斗复勘时发现镗床地脚孔跟图纸差了三公分,要是这会儿搬进去,再想调整设备的位置就很麻烦了。”

  车间位置本来就狭窄,先不说这么多设备搬进去了没办法移动调整,而且镗床这类精密设备每移动十厘米,就有可能导致底座导轨与地面摩擦产生划痕,这会影响后续加工的精度,更别说地脚螺栓孔与预埋螺栓错位,强行撬动可能崩裂设备底座。

  前几年,首都的一个机床厂就因为定位误差,三次挪动机床,最终导致工作台导轨扭曲,精度彻底报废。

  主管恼怒地皱紧了眉头,“这么严重的问题,你为什么现在才说?”

  “这……”办事员低垂下了脑袋,这确实是他的工作失误。

  “咱们厂的技术员呢?”

  “厂里的技术员都去三厂那边技术支援抢修了,从三厂回来,单车程最少也要四个小时。”

  主管看了眼车间前边的空地,“那把货直接卸下来放到那片空地上,让工人先回去,等明天技术员回来了再安装,这样成不?”

  主管这话一出,现场纷纷响起了工人反对的声音。

  “主管,这我们等了这么久,从六点下班等到七点半,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现在说卸到空地上?那加班费怎么算?”

  “就是啊,本来说好是七点钟,结果拖到了七点半才看见货的影子,这好不容易把货从车上给卸下来了,总不能让我们就这样回去了吧。”

  “明天还得再折腾一趟。”

  “最近都在赶进度,要是今晚不能顺利组装,耽误了明天的技术调试,那耽误的生产进度就很难抓回来了。”

  “不行,”办事员面露难色,“天气预报显示,今晚到明天早上预计有雨,这批设备不能受潮。”

  主管看着面前的一群工人,“你们当中有人会看英文图纸的吗?要是没人能对着图纸核定位,那耽误的功夫就大了。”

  一群工人面面相觑,他们连中文图纸都不一定能看懂,更别说那老外的洋文了。

  “让我试试。”周舒年开口道。

  主管的目光落在眼前年轻人的身上,他身上一套蓝灰工装,看着很年轻,二十岁左右的模样,可举止胸有成竹,却是一点儿都没有稚嫩的样子。

  “你确定?”

  “既然您都想从现场工人里找会看图纸的了,现在这些设备又没办法搬进去,这乌云密布,设备总不能在空地上淋一宿吧?就算真弄错了,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明天再调一次,可要是让雨水把这些设备淋坏了,那损失会更大,您就当死马当活马医,让我试试?”

  主管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他的提议,“行吧,那就让你试试。”

  “图纸和说明书。”

  那办事员忙不迭把手里的资料递到他手里。

  那说明书也是英文的,周舒年翻阅了图纸和资料,“水平仪、墨斗、钢卷尺,要0.1毫米精度的。”

  用仪器对车间的空间进行测量之后,周舒年开始蹲身用墨斗弹线,很快就绘制了新的定位图,画完定位图后,他又指挥工人们将设备搬了进来,工人们之前已经组装过类似的设备,在周舒年的指挥下,很快就完成了第一台设备的组装。

  那办事员看到眼前的成品,检查了一遍手里的图纸,激动道,“对了对了,没错,跟图纸都能对上了!”

  ……

  组装好的设备在第二天顺利完成了调试,投入到了生产当中。

  机械厂的伙食算不上多好,但比起知青集散户的好太多了,周舒年咬了一口青菜包子,又喝了一口小米粥,还没来得及咽进肚子里,就看见了蓝灰工装的办事员走了过来,“主管叫你过去一趟。”

  周舒年到了主管办公室。

  主管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昨天回去把那英文图纸和说明书翻来覆去看了半夜,简单英文好认,但那上面都是专业术语,没想到你瞅两眼就懂了,年轻人不简单啊。”

  “我看你资料父母的单位和职务这一栏,你父亲是原林县的县委书记,这官也不小嘞,你一个县委书记的独生子,跑到宛丘去插队,然后成了救火英雄,被招工进了机械厂,你这履历也真是够丰富的……”主管见过太多的草包子弟,仗着父母的关系进厂当职工,进银行进县委当干部,捅了多大的娄子都有人兜着。

  像周舒年这样勤劳刻苦,不显山露水,却有才能的人实在是少数。

  周舒年不知道怎么回应主管的话,不过那主管也没指望他回答,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格来。

  “周舒年同志,经上级组织审批,同意让你提前结束学徒工的身份,转为首都机械厂正式工人,明天你就到技术科报道吧。”

  听到主管的话,周舒年愣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向主管鞠躬道谢,唇角上扬,“谢谢主管。”

  55

第55章

  ◎学农活动(修)◎

  开学快两个月了,学校要搞板报评比,这件事情就落在了文艺委员原小华身上,但板报最重要的就是画画,原小华不会画画,她看着底下一圈人,“你们有谁会画画的吗?”

  班里人面面相觑一圈,无人应声。

  突然有道声音小声道,“上次政治讨论课,我看见苏新棠好像在画画。”

  原小华盯着她,“苏新棠,你会画画吗?”

  棠棠突然被叫到名字,“啊?我也谈不上会画画,我从小自己琢磨着画来玩玩的……”

  棠棠小的时候就很喜欢那些五颜六色的东西,但冬天光秃秃的,除了皑皑白雪,就是裸露的黄土,连棵带着叶子的树都难见得着,没什么意趣,她就自己琢磨着画画,照着她爹书本里的插画描出轮廓来,再涂上颜色,这样看着心情也会变好,家里到处都能看见贴着她画的画。

  她舅舅喻老五有一年还送过她一套据说是从省城进货来的画笔,可珍贵了,她都不太舍得用,现在还能出墨。

  “那这次板报就由咱们两个人负责了,这次板报的主题是学习劳动两手抓,下周就要检查了,这是关乎班集体荣誉的事,你明白了吗?”原小华梗着脖子盯着她,鼻子下的薄嘴唇抿成尖利的弧度,此刻正不耐烦地撇着。

  棠棠想了下,答应了下来,“好吧。”

  ……

  棠棠虽然会画画,但在黑板上画画跟在纸上画画完全是不同的体验,黑板太糙,粉笔尖戳上去直打滑,加上时间紧,她放学后的时间基本牺牲掉了。

  中午休息时间,匆匆扒拉过两口饭之后,棠棠就回到了教室继续画黑板的左上角区域。

  她个子不够高,只能踩在一张凳子上勉强够得着,手臂酸得抬不起来,她就换成左手扶着黑板,右手甩两下再画。

  “咔嚓”一声,粉笔断裂成两截,长的一截掉到了地上。

  棠棠好不容易站稳当了,不想再上上下下浪费时间,“喂,帮我捡一下粉笔……”

  她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原小华身上,原小华正在跟几个女生有说有笑,注意力完全不在板报这边上。

  原小华说是两个人一起负责,但基本上除了写了几个字,剩下的什么都没做,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个板报85%的内容都是棠棠一个人完成的。

  棠棠叹了*口气,合着这班集体荣誉就成了她一个人的事。

  刚想从椅子上跳下去捡粉笔,就看到一只手捡起了地上的粉笔递过来,孙想蓉捏紧了拳头,“原小华身为文艺委员,但板报的事情完全推给了你,简直太过分了!”

  棠棠把手上那截断裂的粉笔头给塞进黑板槽里,伸手接过孙想蓉接过来的粉笔,“反正画都画到这种程度了,就当是练手吧。”

  月底,板报评比的结果出来了,他们班得了第一名,但领奖的人只有原小华一人,那奖状上也只有原小华一个人的名字。

  那板报的绘画人是原小华填上去的,别的班都是有多少人参与就填了多少人,原小华倒是好,只在绘画人那一栏写了自己的名字。

  原小华特意把奖状展示在胸前,微微昂着下巴,脸上尽是得意。

  这下连班里的其他人都看不过去了,“苏新棠真厉害,我看了咱们班的板报和其他班的板报,水平甩了其他班一大截!”

  “就原小华那向日葵都能画成土豆的水平,她也好意思领这张奖状!”

  “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直接把人家苏新棠的功劳全给占了!”

  没等来期待的赞扬,原小华气得够呛,她黑着脸,“啪”的一声把那奖状给压到了书底。

  ……

  十月份,原林县高中组织学生到下山村参加学农活动,在当地老农的指导下帮生产队采收玉米和土豆。

  虽然农村学生平时在家里没少干农活,但学农活动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在这里,他们的身份是“参与者”而不是“家庭劳动力”,集体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别样的新鲜感,而且劳动结束后,还有大家一起做饭的环节、篝火活动、讲故事,这一切都是非常新奇独特的。

  他们住在下山村小学的空教室里,男生一个教室,女生一个教室,学农活动大大的改善了同学们局促陌生的关系,很快就建立起了熟悉的友谊。

  装完土豆的竹筐里都是黏答答的泥土,棠棠把竹筐没入水中,来回荡了几次,上面的泥土就被冲洗干净了,看着眼前的这条河,水草繁茂,活水流动,不急不缓,看着就像是会有鱼的样子。

  “棠棠,你咋了?”孙想蓉问她。

  “嘘,咱们晚上来钓鱼吧。”

  “钓鱼?”苏觉胜和孙想蓉听到她这话,眼睛一亮,“棠棠,这河里有鱼吗?”

  “应该会有。”

  棠棠的话让在场几人都来了兴致,他们快速把手里的竹筐给冲洗干净了,回到下山村小学的住处,匆匆啃了几口干粮,就翻找出几根缝补衣裳的绣花针,用火给烧红了,钳子给夹成鱼钩的样子,再用棉线把鱼钩串起来,绑在竹子上,一副简易的鱼竿就做好了。

  夜幕像块浸了墨的绒布,远处田埂上的草垛成了模糊的灰影子,虫鸣从四面八方涌来,叽叽喳喳的,几只萤火虫在草丛里飞来飞去,月亮在水流面上投下一个残缺的影子。

  棠棠找了合适的蹲位,把鱼钓甩了出去,对岸传来青蛙扑通跳进水里的声音,惊得岸边的枯草沙沙地抖,仿佛黑夜在呼吸。

  因为材料有限,所以只做了三副钓鱼竿,棠棠蹲在一块石板上,她哥哥苏觉胜没分到鱼竿,就在她旁边蹲在给她赶蚊子。

  孙想蓉和苏子田共用一根钓鱼竿。

  班长林远扬和一个叫荀丽丽的女同学共用一根。

  这钓鱼是个考验耐心的活计,那苏子田看着孙想蓉手里的钓鱼竿,“要不咱们比赛钓鱼吧?看看哪一组钓得多。”

  “赌什么?”

  “钓鱼最少的一组请其他人看电影怎么样?”

  苏觉胜听到这话,忍不住笑,“那你们可就输定了。”

  这钓鱼还是得靠运气,从小到大,苏觉胜就没见过比他妹妹棠棠运气还好的人。

  说完这话,就听见“哗啦”一声,棠棠拉起了钓鱼竿,那鱼钩上咬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鲢鱼,看样子估计有一两斤重。

  夜钓了两个小时,其中棠棠和苏觉胜收获最丰,钓到了五条大鱼,还有十几条小鱼,苏子田和孙想蓉钓到了一条两斤多的鲫鱼和七八条小鱼,林远扬和荀丽丽钓到的鱼最少,只钓到了六条小鱼。

  棠棠和苏觉胜欣慰收下两张电影票的钱。

  “山里估计会有黎檬吧,我们想办法摘点黎檬回去。”

  “黎檬?那玩意可酸了,用来做什么?”荀丽丽不解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酥糖的七零小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