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官府的事?”随从皱眉说道。
“对的!”
随从点了点头,神色凝重。
“爷,这事你放心,”中年男人继续道,“我同客栈伙计打听时,花了些小银子,所以他们不会去那两人面前乱说的。”
“知道了。”随从淡淡道。
中年男人便不说话了,乖巧等着他发话,同时目光悄然朝包袱打量,又看回随从脸上。
这册子是他眼睁睁看着那少女一笔一划写上去的,这泛黄的纸本是白色崭新的,被她均匀泼了茶水,又沾了点特制的药粉,四角还给稍稍揉皱些许,然后以火蒸干。
他一路提着这个包袱过来,心里惴惴,但眼下看随从的模样,似乎没有半点怀疑。
随从不知在想什么,安静一阵,起身说道:“你回去吧,今日发生的事,谁也不可说,钱财明日令人送去你家,但切记别显山露水,若被人知道你发了笔小财,后面的麻烦便多了。”
“是,是,小的知道!”
“我指得是,你将遇上的麻烦。”随从不咸不淡的警告。
中年男人点头哈腰,再三称是。
随从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第644章 风雨之前(一更)
木制楼梯被中年男人踩得咯咯响。
下来时,他脚步微顿,不受控制的回头朝后面的偏厅悄悄看去。
偏厅宽敞,点着数盏烛火,桌前坐着一个高大健壮的男人。
那男人俊朗成熟,侧颜轮廓深邃,一袭束袖紧腰的黑色长衫,黑底错金的螭离兽纹在烛火下微微反光,越显得气质内敛沉稳,带着些许冰冷。
几个魁梧高大的年轻近卫在男人附近站着,其中一个正抬眼扫来,对上中年男人的目光。
中年男人吓得赶紧收回视线,匆匆往后院走去,离开这家客栈。
“何人?”聂挥墨说道,抬手又翻一页,书页翻过时的一折声音轻细悦耳。
“章先生在来衡香的路上看中了两名壮士,想将他们招来,刚才那人是用来办点事的。”近卫回道。
聂挥墨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楼上的随从则带着那件血衣和那本小册去另外一个厢房找人,这么大的案子,来自平鹤的本地人绝对听过。
如今为宣延帝二十八年,发生在一十七年十月的案子,整好十年。
平鹤籍贯的近卫已快睡了,被随从自被窝里唤起来,因识字不多,随从便借着桌上烛火一字一字读给他听。
这间房里一共睡着三人,其余二人皆被吵醒,围了过来。
听完随从读完,一人说道:“如此说来,我们在路上遇见的那两个壮汉,还是绿林侠客?”
“替天行道不假,可灭了人满门,连三岁小儿都不放过,算什么侠客?”另一人说道。
“杀人便当杀满门,留着小儿作甚,斩草不除根才叫愚笨。”
“行事太狠太毒!我看此二人要不得!”
随从没有理会他们的对话,看着那名平鹤籍贯的近卫:“此案是真是假?”
平鹤籍贯的近卫神色凝重,检查了下血衣,说道:“是真的。”
“当真有此案?”
“当真。”
随从点头,顿觉欣然,如释重负道:“如此反倒是好办了。”
有弱点和把柄,何愁招不来这两人。
“你当真要将这两人招来?”一个近卫问道。
“嗯,”随从应声,收拾桌上东西,“你们继续睡,我去找先生商议。”
平鹤籍贯的近卫却忽道:“我又想起件事来。”
“何事?”随从朝他看去。
“那个黄刺史,”平鹤籍贯的近卫说道,“他在平鹤石竹县当了十五年县令,宣延二十一年才擢升至衡香刺史,所以这桩灭门大案,当年应该是由他经办的。”
随从眉梢轻扬,略觉意外,但很快,他想起中年男人提到,那客栈伙计说他们打听官衙,以及城南都卫府和衡香守卫置所的事。
随从当时还纳闷这两名壮汉为什么要打听这个,原来……莫非,是来寻仇报复的?!
“我去找先生。”随从快速说道,收拾东西离开。
又有三辆装满绫罗绸缎的马车自归园客栈门前的宽阔长街经过,奔向宁安楼。
除却关注宁安楼的动静,东平学府也是各方所要关注的重心,大晗先生于下午逝世的消息暂时被封锁,只有少数人知道,等明日讣告一出,必是一个砸在衡香头顶上的惊雷。
赵宁半靠在软榻上,抬头望着窗外明月。
星子疏朗,满空浮云,明月时而被遮,时而华光大放。
她身侧摆满了各式珠宝玉器,那些珍珠玛瑙像是不要钱的堆放着,还有一等一的丝绸布匹和精美成衣。
除却侍奉的丫鬟们,屋中还有一人,屈夫人一身珠光宝气,靠在对面的太妃椅上笑盈盈说道:“你本不欲管东平学府之事,眼下却因阿梨姑娘而出手。这阿梨姑娘,今日才来衡香头一天,明日便要因她而掀起场风雨来,当真是个妙人。”
“你最好别是讽刺与挖苦。”赵宁淡声说道。
“岂敢,”屈夫人笑道,“我是发自内心喜爱她的,这姑娘生得娇美,气质偏又清冽冰冷,虽不如绛眉姑娘那样大杀四方的明艳和倾国倾城,可是阿梨姑娘更令人心生好感和想要亲近。细想来说,这倒也怪,明明阿梨姑娘更疏离淡漠,不食人间烟火。”
赵宁神情略略温和,“嗯”了声,没有接话。
成片乌云恰在此时被高处的风吹拂而来,将月亮遮挡,赵宁拢眉看着它,忽的极少见的,幽幽叹了一声气。
“何故叹气?”屈夫人问道。
“喜极而叹,”赵宁平静道,“阿梨长大了,”顿了下,她朝屈夫人看去一眼,“你所谓那明日的风雨,算得了什么。”
“嗯?”屈夫人不解,“何意?”
“哪怕天下名山皆在阿梨面前崩塌,于她都不算风雨,”赵宁看回月亮,“明日?小场面罢了。”
夜色越来越浓,当浓至极致,转而变明。
东方天空淡开细微芒光,逐渐漫延过来,由朝霞开道,绚烂奇彩。
夏昭衣没有睡好,睁开眼睛望着天光在窗前落下的斑驳树影,她迷茫了阵,收起梦里父亲和大哥的音容,自床上下来。
六月气候炎热,夏昭衣就着昨夜睡前特意要伙计送来的清水在座屏后洗漱,穿上昨夜拿出的清爽简练,方便行动的衣衫,打开了房门。
老佟和支长乐早早便起来了,在楼下打了几套拳,比试了一番手脚,正累得满头大汗。
见夏昭衣下来,他们收了功夫,去澡房洗澡。
夏昭衣在楼下大堂叫了许多早点,她所坐位置在窗边,窗外有许多早餐铺子和推车,笼屉里的包子被蒸出扑鼻的香气,飘了满满一街。
老佟和支长乐洗完后出来,在她对面坐下吃东西,吃着吃着,三人开始切切说话,声音极低。
老佟忽然冷笑,支长乐脸上也浮起阴郁,并转变为怒意。
说着说着,支长乐的手指在自己脖子前比了一刀。
老佟点头,又是一声冷笑。
夏昭衣咽下嘴中食物,低低说道:“……过了,演得略浮夸。”
老佟神情僵硬:“呃,那我……”
“小声说话便好。”夏昭衣说道。
“阿梨,他们可来了?”支长乐问道。
夏昭衣点头:“至少三人在盯着我们。”
第645章 一场风波(一更)
吃完东西,夏昭衣和支长乐从侧门离开,老佟独自走前门。
侧门外是个小菜场,人头济济,熙攘不停,支长乐给夏昭衣开道,保证少女畅行。
离开菜场后,支长乐一眼瞧见路边一个瘦骨嶙峋的小童,小童手里捡了大把被踩烂的菜叶,正撕下一片往嘴巴里塞。
支长乐皱了皱眉,回头看向夏昭衣,低声说道:“阿梨你瞧,可能是流落过来的流民。”
夏昭衣朝女童看去,目光落在女童满是脓疮的光脚丫上。
支长乐又道:“便是想帮她,也只能帮一时,而天下需要他人帮助的人还有那么多,我们帮不过来的。”
夏昭衣想了想,说道:“我试试。”
语毕抬脚走去。
小童嚼着菜叶,觉察有人过来,当即惶恐往后面退去,将手里烂菜叶藏在身后。
“别怕,”夏昭衣说道,“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人请你吃几顿饱饭,但需要你勇敢一点,你可愿意?”
小童没有说话,双目仍圆睁,眼眶泛起红晕,是被生生吓出来的眼泪。
支长乐见状,在五步外停下,没再靠近,恐自己吓到她。
夏昭衣俯身下来,凑在瑟瑟发抖的小童耳朵旁边很轻很轻的低语。
巷弄的风特别清寒,六月的日头也觉得冷,小童听着她的声音,像是听懂,又像是没有听懂,眼泪不受控制的,一颗颗的往下掉。
夏昭衣冲她笑道:“记住了?”
小童垂下头,抬手抹掉眼泪。
“支大哥,”夏昭衣看向支长乐,“我们走吧。”
一路去往官衙,行过数条大道,穿过几个市集和巷弄,迈过数座古桥,路上所见又有诸多流民。
支长乐这次没再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