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忙惊呼救命。
廖内侍吓了跳,忙捡起剩下的衣服,边穿边跑出去:“这是咋的了!发生什么了?”
数十个士兵冲入内侍局西院,正一扇门一扇门的踹开,但凡里面有人,全部扯出来丢到院子里。
看到廖内侍跑出来,为首的队正态度才算恭敬了一些,说道:“廖公公。”
“这是怎么回事?”廖内侍怒道,“干什么呢,这可是内侍局!”
“我奉的是皇上的令,”队正说道,“工部尚书宋度和工部侍郎黄觅不见了,我们正在搜查。”
廖内侍一愣:“宋尚书和黄侍郎不见了?”
“对,然后,”队正看了眼院子里面站成一团的太监们,说道,“这些人皇上也让我带走。”
本来一头雾水的小太监们听到这话瞬息慌了。
“别呀,我们可没犯事啊!”
“廖内侍,救救我们!”
“我们今日见都没见过宋尚书和黄侍郎,为什么要抓我们走?”
“别吵吵!”廖内侍喝道,看向队正,“这是咋回事?皇上怎么说的?”
队正挑了下眉,古怪的说道:“廖内侍,我看您也去收拾收拾呗,看您这情况,你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可别怪我没提醒您,您要是收拾慢了,指不定就和这些人一样了。”
廖内侍眉头一皱,一个小小的队正,竟敢这样和他说话。
“我去问问皇上,”廖内侍哼道,“你忙你的去!”
说着转身进屋,去收拾得体,并未理会院子里连连唤他的小太监们。
离开内侍局,廖内侍脚步匆匆往天盛宫走去。
一路上所见皆人荒马乱,宫里的禁卫们在四处抓人,一队队的小太监和宫女被推攘着往东北带去。
廖内侍垂下头,谁也不理,谁的话也不搭,加快脚步,心里边越发慌了。
“我真的不知道啊!我真的不知道!!”尖锐的哭声忽从前边传来。
廖内侍抬头看去,两个内侍被摔在地上,嘴巴打的都是血,正哭叫着爬起。
看着有些眼熟,廖内侍终于认出来,是佳应宫那边的小太监。
“这是咋了?”廖内侍大步走去。
一个禁卫抬头,见到是廖内侍,随意行了个礼,说道:“廖公公,这俩人是佳应宫的,他们佳应宫的宁嫔跑了!”
“宁嫔跑了?”廖内侍看向他们,问道,“那,妁兰呢?”
一个内侍捂着肿肿的脸,哭道:“也跑了!”
“你们该打!”廖内侍大怒,“宁嫔和妁兰什么时候跑的?那佳应宫一共才多大,这都看不好?让你们去冷宫是干什么的?你们以为是去混吃等死的呢!”
“我们真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啊!妁兰一直在骗我们,然后她就自己偷偷跑了。”另外一个内侍大哭。
“我们这不是跑出来找她们嘛!然后就遇上了……”内侍哭着看向那几个发泄一样打他们的禁卫。
早知道就不说了,更不出来找人了,佳应宫是个角落里的冷宫,谁管他们啊。
“打死你们活该!”廖内侍厌恶的瞪他们,头疼的说道,“我去找陛下。”
说完,什么也不想管了,大步离开。
这一件件闹的!
自数日前发现刺客开始,宫里便一刻安宁都没有了。
或者是说,自安太傅第一次被行刺之后开始,宫里便彻底没了宁静。
以前也不是没有打打闹闹,但顶多是那些个争宠的妃子在自作聪明的算计来算计去,说白了,她们自认为手段多好,可皇上又不傻,全看在眼里呢,就跟看猴戏一样。
可是现在发生的事情,才彻底的天塌地陷,永无宁日。
廖内侍走着走着,看着四周熟悉的场景,他忽然哭了。
这皇城内的一景一物,大小宫殿,他再了然不过。
他可是,在这生活了足足四十年的人呐,比起皇帝和不爱走动的皇后都还要熟悉。
风雪呼号着从廖内侍两边而过,他顾不上别人的目光,双手捧着脸,呜呜大哭了起来。
第379章 暗夜的光(一更)
同一时间在哭的,不仅廖内侍。
整个皇宫,到处都有人在哭。
因为没有听话配合而遭了毒打的太监宫女们哭得凶狠。
公主们也在哭,她们哭了好久,眼眶红肿,把自己关在寝宫里,谁也不理。
哭得最厉害的是那些最低阶的嫔妃们,她们中许多人进宫后甚至连皇上的面都没有见过,但是她们如今纷纷被赐了毒酒,白绫,和匕首。
王公大臣们盘着腿,坐在空旷的大殿里。
有人也在哭,有人神情呆滞,有人还在吵个你死我活,还有人闲的发慌,用身上带着的银两与人玩起了小游戏。
廖内侍哭完以后去到天盛宫,之前小太监说,皇上雷霆大怒,但廖内侍却发现,皇上似乎心情颇好。
书房里还有一个少年,正在作画。
身着锦衣,气度清华,颇为俊俏。
廖内侍回想一阵,忆起是安太傅的小儿子,安于平。
竟然是他……
廖内侍对安于平印象很深,他虽在朝无官位,但他颇具才气,多次在京都公子小姐们的诗酒会上大展才华,诗词送到宫中,宣延帝也夸之又夸。
不过看到他,廖内侍最先想到的是他的父亲,大乾太傅,安秋晚。
廖内侍叹息,这安太傅失踪的可真是太久了,至今生死未卜。
“皇上,好了。”安于平这时抬起笔说道。
廖内侍望去,安于平身前的画是一座湖亭水桥,只简单数笔勾勒,但曲线生动,极具灵气。
“妙极,妙极!”宣延帝笑呵呵的看着,说道,“真乃神功妙笔,果真只有二十笔,便这般传神了。”
安于平将笔搁下,谦逊垂下头。
“不过安卿最闻名的,还当是诗词作赋吧?”宣延帝说道。
“于平不敢当,拙诗而已。”
“朕便再出题考考你,”宣延帝笑道,“不如这样,就依着南北儿歌四字为朕做首盛世诗吧。”
廖内侍望向安于平。
少年揖礼领命,略作沉吟后说道:“回陛下,有了。”
“哦?”宣延帝好奇,“这么快?”
“北城湖桥过千车,南楼一眼望万侯。摇鼓糖浆馋小儿,秾华香屏满城歌。”安于平说道。
“哈哈哈哈……”宣延帝登时开怀,“好才华!妙!”
廖内侍点头,的确是首好诗,可是……他眉头轻皱,困惑不安的看向宣延帝。
这时,天荣卫正将陆明峰和御驾车前军都尉孙逸客从外走来,两人面色皆非常不善,尤其是陆明峰。
待他们走近,廖内侍进去通禀。
安于平准备告退,宣延帝却让他留下,直接令陆明峰和孙逸客进来。
安于平揖礼称是,面色无波的退到一旁,安静站着。
廖内侍忍不住多打量了他几眼,林内侍则过来廖内侍一旁,扯了扯廖内侍的衣裳,让廖内侍同他离开。
宣延帝回书案后坐下,拾起近来把玩最称手的玲珑翠金玉如意,只有手掌大小。
陆明峰和孙逸客进来后,恭敬行礼,陆明峰直接开口说道:“皇上,燕云卫府也叛变了。”
宣延帝一顿,说道:“什么?”
“杜一德带了数千兵马去了东平学府,与宣武军大动干戈。林曹不知去向,极有可能已经遭遇不测。宋府人走光了,一个人都不剩,应是连夜走的。宋倾堂还在东平学府外,以及……那个女童也在,阿梨。”陆明峰说道。
听闻最后一句话,一直垂首的安于平抬起头来望去。
“阿梨,”宣延帝淡淡一笑,“这女童,竟还生龙活虎的活着。”
“那边已围有数万百姓了,”陆明峰说道,“所以郭府,去不了了。”
宣延帝脸上的笑容散去,眉目变得阴厉。
陆明峰看着他,不敢再说话。
按照宣延帝之前所想,东平学府由宣武军去踏平,郭府则由天荣卫的人马去带人,就如昨天将安于平从太傅府带到宫中一样。
但淮周街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正位于淮周街的郭府,便真的不好去了。
“宋倾堂,阿梨,”宣延帝慢声说道,“这两人若不死,换你死吧。”
皇帝的语气轻轻懒懒,带着不耐,说出来的话,却就是能轻易定夺人的生死。
陆明峰跪下,说道:“是,陛下。”
“郭澍那外孙,我今日一定要看到人,”宣延帝道,“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也不管淮周街那边围着多少人,你必须把他带到我跟前来。”
“是,”陆明峰又应声,“陛下,臣告退。”
“去吧。”
陆明峰从地上起身,作揖离开,诚惶诚恐。
宣延帝转向孙逸客。
“陛下,都妥了,”孙逸客恭敬说道,声音很轻,“城内城外,官道上,一切皆已安排妥当。”
“宋度和黄觅,还未找到吧。”宣延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