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还有个孩子闹她,让她很快就振作起来。
相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寄过来,顾溪决定给儿子画几张肖像画,寄去京市给孩子的爷爷看。
徐愿生白天没事时过来看他们,看到她姐精神抖擞地作画,顿时放心了。
她坐在旁边,听她姐讲解画画的技巧,面上不由露出笑容。
花了几天,顾溪终于完成几幅画作。
沈明峥看了看,说道:“你画得挺像的,特别是这张,烛烛打哈欠的样子很可爱,能不能留下来?”
虽然相片很真实,但这种画作透着一种温馨可爱,十分难得,让他想留着。
顾溪见他喜欢,大方地递给他,其他的都放到信封里寄去京市。
她一边在信封上写地址,一边和他聊天:“明嵘也没见过烛烛呢,听妈说,他其实也想过来看我们的,但因为要上学,不能跟着妈过来,当时他哭得可厉害了……”
沈明峥对弟弟的爱哭仍是无法接受,匪夷所思道:“他都多大年纪了,怎么还是这么爱哭?”
“也没多大,今年才十三岁。”
“十三岁不小了,当初我十三岁时……”
沈团长突然闭声,没再说下去。
倒是顾溪饶有兴趣地看他,挨近他问:“沈团长,你十三岁时如何?是不是打遍家属院里的大孩子和小孩子?成为军区的少年王?”
沈明峥:“……”
看他紧绷着脸,一副严肃凛然的模样,顾溪就知道自己说对了,笑得东倒西歪。
沈明峥扶住她,耳尖发红,难得为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有些不好意思。
十几岁的那会儿,精力旺盛,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打架是常态,后来进了部队,走上这条路,回想少年时的事,也不禁有些好笑。
顾溪靠着他,双手环住他的脖子,整个人都窝在他温暖的怀抱里。
这时,旁边响起一道轻巧的噗声,她转头看过去,发现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醒过来了,不哭不闹的,自己乖乖地和自己玩,鼓着小嘴巴,正在吹自己的口水玩。
实在太乖了。
“大哥,你看你的儿子,真的好乖啊,醒来都不闹人。”她笑意盈盈地说,“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也像他爸爸一样,年少时打遍大孩子小孩子,长大后成为一名坚定的战士。”
沈明峥也转头看向孩子,脸上的神色变得柔和。
他说道:“不管他以后选择做什么,只要不作奸犯科,违法犯纪,他选择的路是正确的,都由着他,不必非要走我的路。”
孩子是传承、是未来、是希望,他衷心地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路,一往无前,这是初为人父最美好的祝愿。
在这个冬夜里,夫妻俩靠在一起,安静地望着新生的、小小的孩子。
第148章
寒风萧瑟刺骨, 眼看春节将至,车站里到处挤满了人。
放眼望去,都是扛着行李将要乘车远行的人, 为亲朋好友送行的人,人声鼎沸, 一派热闹喧腾。
顾溪牵着三岁的儿子, 听着沈明峥不厌其烦的叮嘱。
“……上车下车都要小心, 注意安全, 注意车里有没有人贩子和小偷,一定要看好烛烛, 别让他被坏人拐走。随身的物品要看好, 如果有遗失, 可以找列车员帮忙, 等到了京市, 记得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 过段时间, 我得了假期再回去看你们……”
被妈妈牵着的沈烛烛仰起一张白嫩的包子脸看着爸爸,一脸认真地说道:“爸爸,我不会被拐走的。”
虽然年纪小, 但他已经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就是说话时奶声奶气的,小奶音没什么说服力。
沈明峥低头看着孩子, 对上孩子乖巧漂亮的脸蛋, 仿佛看到小时候的顾溪,心里蓦地涌起一股难言的柔情和怜爱,摸摸他的脑袋说:“我知道,你不会被拐走, 因为你会故意跟着坏人走。”
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像谁,平时看着乖巧文静,十分省心,但遇到意外时,胆子大得吓人。
顾溪时常带他去县城买东西,几个月前,他们去县城的百货商场,一个没注意,他居然不见了。
顾溪都被吓坏了,和商场的工作人员一起找了大半个小时都没见着人,赶紧去派出所报案,哪知道刚到派出所,就在这里看到失踪的孩子。
当时小朋友乖巧地坐在那里,喝着派出所里的女警姐姐给他冲的麦乳精,说不出的乖巧可爱,连身上的衣服都没乱一下,仿佛只是自己走丢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人贩子趁顾溪买东西不注意时,用糖将孩子骗走。
当时孩子是自己跟着人贩子走的,所以才没有引起什么动静,连妈妈都没注意到。毕竟这孩子平时实在太乖了,又听话,只要在外头,都会乖乖地拉着妈妈的衣摆,这也是顾溪放心地带他出来买东西的原因。
要是有人当街抢孩子,顾溪还能第一时间反应,将胆敢抢孩子的家伙打残,问题是孩子要是自个跟着坏人走,周围人还以为那是孩子的亲人,并没反应过来。
让顾溪心梗的是,来到派出所后,她从公安这里知道,人贩子是被她儿子带到派出所的,也不知道她儿子做了啥,那人贩子居然就这么乖乖地自投罗网。
这个人贩子看着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后来证明,那人贩子确实不太聪明,也有可能是沈烛烛这孩子太聪明,加上年纪小有欺骗性,于是才会发生这离奇的一幕,人贩子被准备拐卖的小孩带去派出所,被公安当场捉获。
这事让顾溪吓得够呛,好几天都没有缓过来。
沈明峥知道后,同样后怕不已,觉得这样不行,得给胆大妄为的孩子一个教训,但打是不可能打的,光是看到那张和他妈妈相似的脸蛋,就舍不得打他;骂的话,沈团长并不擅长骂人,而且孩子这么小,骂了也没用。
最后沈团长决定和孩子来一场男人间的交流,总算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去和顾溪道歉。
顾溪当时也很好奇,不知道他如何让儿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孩子年纪虽小,却有一套自己的逻辑,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实则只要接触多了,就能从他的言行中感觉出来。
他也不觉得自己跟着坏人走有什么不对,因为他最后将坏人送去派出所,证明结果是好的。
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这就是沈烛烛小朋友的理解方式。
沈明峥轻描淡写地道:“也没什么,就是和他来了场男子汉的较量,我们打了一架,向他证明,成年人的力气、武力不是小孩子的聪明能对抗的。”
顾溪:“……打了一架?你说真的?”
她打量人高马大的男人,再对比三岁的小豆丁,心说你这架打得不亏心吗?
沈团长毫不亏心,对付他儿子这种表面乖巧文静、实则胆大妄为又聪慧异常的特殊孩子,就是要从武力上碾压他,让他明白自己还是个小孩子,有什么事应该交给大人处理,而不是自己铤而走险。
当爸爸的,别的没有,打架还是很厉害的。
至于带来的后果——例如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居然连爸爸的一只手都打不过,开始反思自己如此弱小,然后生出想要习武的念头,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而且以这孩子性子里的固执,居然没想过放弃,一练就是几十年……
-
此时,沈烛烛小朋友听到爸爸的话,拧起小眉头,保证道:“爸爸,以后不会了。”
“嗯,爸爸相信你。”沈明峥对他笑了笑,“爸爸不在,以后烛烛要照顾好妈妈,知道吗?”
沈烛烛点头,“爸爸,我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你?”
想要到这次爸爸不和他们一起回去,他现在就开始想爸爸了。
沈明峥保证道:“下个月吧,爸爸回京市看你们。”
顾溪心里也很不舍,两人结婚五年,除了他出任务,一直没有分离过。
这次她带孩子回京市,他因为调职之故,这边有事实在走不开,没办法和他们一起回去,等将这边的事情处理完才行。
这次他将调职到南边,以后就是旅长了。
沈明峥看到她红了眼眶,心中微微一疼。
她要回京市读大学,两人要分开四年,虽然不舍,但他没想过让她放弃梦想,在高考恢复后,从她要考大学,并收到大学通知书后,他都是支持的。
沈明峥道:“溪溪,别难过,有空我会回去看你。”
顾溪忍住眼眶里的热意,扯出个笑容,“等我放假,我也会带烛烛去看你,最多四年,我和烛烛就能去陪你了。”
他笑着点头。
这时,列车进站的广播声响起,那边的项长川提醒道:“明峥,车到站了,咱们要上车了。”
项长川手里拎着大包小包,他身边的徐愿生抱着他们的孩子。
徐怀生、项昭、项韵也在,知道那边夫妻分别,肯定有说不完的话,识趣地没去打扰他们。
沈明峥闻言,弯身抱起儿子,另一只手拿着娘俩的行李,送他们上车。
顾溪看他一手抱儿子,一手拿行李,不禁笑了笑,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一只手扯着他的衣服,顺着人潮走。
上了车后,找到他们的车厢,沈明峥放下孩子,将行李放好。
项长川、徐怀生也带着行李过来,一起放行李。
顾溪拿出一件旧衣服,铺到座位上,将儿子抱上去坐着,给他一块切好的苹果,让他自个拿着啃消磨时间。
接着她转身,护着抱孩子的徐愿生,让她坐下来休息。
徐愿生朝她笑道:“大姐,我不累的。”
这次回京市,除了顾溪姐妹三人,还有项长川和项昭、项韵也一起回去,他们买的是卧铺,一个车厢有六个位置,正好都买在一起,大家一个车厢,彼此有照应。
去年初,项长川父母已经被平反,只是当时徐愿生刚生产,孩子也小,再加上项长川父母刚复职,事情也多,不方便接两个孩子回去,于是项昭项韵仍是留在部队,直到今年一起回去。
沈明峥抱了抱孩子,和妻儿叮嘱,同时麻烦项长川多照顾他们。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嫂子和侄子的。”项长川拍拍他,让他不用忧心,“等你下次回京,约上大伙去喝一杯。”
在部队不能喝酒,等回到京市,大伙儿便能约出来喝个过瘾。
列车快要启动,沈明峥终于下车。
顾溪和沈烛烛趴在车窗边,朝他挥手,小孩子稚嫩的声音在风中响起:“爸爸,再见~~”
沈明峥站在站台,朝他们挥手。
直到列车走远,再也看不到站台上的人,顾溪将闷闷不乐的孩子抱到下铺的位置,问道:“烛烛想不想吃饼干?”
沈烛烛将脸埋在妈妈怀里,摇了摇头。
虽然平时像个小大人一样不用人操心,但到底年纪还小,突然离开爸爸,还有会失落。
项昭项韵见状,忙去哄他,很快就哄得沈烛烛和他们玩跳棋。
看到孩子转移注意力,担心的大人们都松口气。
徐愿生抱着怀里熟睡的儿子,看了看对面跟着哥哥姐姐一起下棋的沈烛烛,突然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烛烛都三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