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溪将自己要写的故事大纲告诉乔慧,问她这个故事怎么样。
“可以啊!”乔慧点头给予肯定,“你大胆地写,到时候我帮你看看,没什么问题就寄过去,这个故事很符合伟人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相信出版社会收的。”
得到她的肯定,顾溪便放心了,又说起自己写这故事的原因。
她隐去叶凤花先前说的话,只说看到叶嫂子有了工作后,精神面貌都不一样,就想写这个故事。
乔慧双眼微亮,点头道:“你说得对,女人还是要有份工作,自己赚钱才会变得自信,我一直相信这点。”
这也是她的祖母和母亲告诉她的道理,她一直谨记着。
当年和高文斌结婚后,她不愿意随军也是如此,并不想轻易放弃出版社的工作,她也庆幸自己没有婚后过来随军,而是在出版社里待了好些年,直到年初时才过来。
这些年,在出版社工作,她学到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成为了她重要的人脉和底气。
第95章
傍晚的时候, 天空下起雪,天色很快就暗下来。
灶房的窗虚掩着,留了条缝隙通风, 门口处挂着布帘,能遮风挡雪。
屋里已经换了瓦数更亮的灯泡, 灯光照得一室通明, 火塘烧着柴火, 大家围着柴火而坐, 听着收音机。
火塘上架着铁网,上面放了些红薯、柑果和苹果等, 在炭火上慢慢地烤着, 屋里散发着食物的香味。
天气冷, 就算吃水果, 大家都喜欢吃烤过的。
旁边还有一壶温着的姜枣茶, 这是用来袪寒的, 从外头回来, 可以暖乎乎地喝一碗。
“又下雪了,不知道他们几时回来。”乔慧抱着孩子,透过灶房的窗, 看向外面阴沉的天色, 有雪粒子从窗口飘过,不免有些担心。
这么冷的天, 他们好像没带伞, 回来时一定会淋到雪吧?
徐怀生给顾团团扒了一颗红薯,就见小姑娘啃得漫不经心的,一脸忧愁的模样,在那张包子脸上, 特别的逗趣。
她笑着问道:“团团,你咋啦?不喜欢吃红薯吗?不过也别吃那么多,等会儿吃不下饭。”
顾团团小大人似的叹气,软绵绵地说:“下雪了,妈妈还没下班。”
比起和部队的士兵一起过年的爸爸,她更担心在医院里加班的妈妈,一旦下雪,路不好走,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到。
而且下雪天,自行车也不好骑,她的年纪虽然小,却很懂这些。
“不用担心。”顾溪安慰她,“你爸爸说,妈妈今天会早点下班,五点应该就能回来了。”
过年嘛,就算在医院加班,只要没什么突发事件,都会让医生们早些下班。
季雅加班到年三十,接下来有几天的假,没什么事不用去医院。
见小姑娘仍是愁眉苦脸的,顾溪看了看时间,觉得嫂子应该要回来了,站起身道:“我出去看看。”
“大姐,你坐着。”徐愿生伸手将她按住,“外面冷,还是我去吧。”
顾溪无奈地笑了下,也没勉强,朝她喊了声:“记得撑伞,戴好手套,别冷到啊。”
等徐愿生离开,乔慧笑道:“愿生挺有姐姐的担当,很照顾你。”
不仅习惯性地保护徐怀生这个妹妹,就连顾溪这当姐姐的,现在也被她当“妹妹”一样地照顾着,像老母鸡似地照顾着她的两个姐妹。
不过她也能理解,徐愿生看起来挺坚强独立的,有种侠性,习惯性照顾弱小,在她眼里,徐怀生是小,顾溪是弱。
顾溪摸了摸鼻子,说道:“愿生确实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女孩子。”
或许是以前徐愿生的年纪还小,都是自己这个当大姐的保护她。现在她长大了,已经是个有经济能力的成年人,又得知自己现在身体不怎么健康,便对自己升起一种保护欲。
这种保护欲,顾溪已经在沈明峥、顾远扬身上见过,现在又多了个徐愿生,都让她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给人一种很柔弱可怜的感觉?
应该没有吧?
她觉得自己还是挺强的,靠着蛮力,绝对能以一打三。
正说着话,就见徐愿生回来了。
她身后还有一个人,正是刚下班回来的季雅。
季雅身上都是雪,帽子、围巾、军大衣等一片白,她站在门口处,伸手拍开衣服上的雪。
“妈妈,你回来啦!”
顾团团高兴地跑过去,被徐怀生拉住,“团团,你妈妈身上都是雪,会冷到你的,你再等会儿嘛。”
顾溪帮忙拍掉嫂子身上的雪,一边问道:“嫂子,怎么不撑把伞?”
“刚才骑自行车呢,想着雪不大,就没有撑伞。”季雅温和地笑了笑,“哪知道回到这边后,雪就下大了。”
先前她还回家一趟将自行车放好再过来的,因为戴着帽子,也就不撑伞了。
等身上的雪都拍得差不多,季雅带着一身寒意进来,坐到火塘边取暖。
徐怀生给她倒了一杯姜枣茶。
顾团团挨到妈妈身边,一天不见,她还是很想妈妈的。
喝完一杯姜枣茶,季雅总算缓过来,徐怀生又给她倒了一杯,让她捧在手里暖手。
看到屋里的乔慧时,她不禁愣了下。
不过想到高参谋长应该去陪那些士兵一起过年,顾溪将她叫过来倒也能理解。
顾溪说:“今天高参谋长和乔慧也一起过来吃饭,人多热闹。”
季雅点头,“原来是这样。”
人多确实热闹,虽然她不是喜欢热闹的性子,但小姑子这里的热闹很温馨,确实很让人向往。
乔慧含笑道:“季医生真是辛苦了,大年三十还要工作。”
“没什么,为人民服务嘛。”季雅回了个笑容,接着又看向她怀里的孩子,眼里染上笑意,“几个月不见,这孩子都这么大啦?”
作为军医,她的工作非常忙,忙到没什么时间与家属院里的家属们串门联络感情,这还是乔慧的孩子出生后,她第二次见到她,第一次是在医院。
乔慧和季雅聊了起来,两人都是当妈妈的,难免聊起养孩子的话题,恰巧她们的孩子都是闺女,更有话题聊了。
乔慧第一次养女儿,也想向她讨些经验。
顾溪、徐愿生、徐怀生和顾团团对这个话题完全没兴趣,四个姑娘坐在一起,一边听收音,一边聊其他,时不时看向门口的方向,等那几个男人回来,一起吃年夜饭。
所有的食材已经准备好,就等着他们回来。
顾溪看了看手表,有些忍不住,问道:“嫂子,我哥他们大慨几点会回来?”
这里只有季雅清楚这个,其他人都没经验。
季雅道:“一般六点到七点左右回来。”
“那也不久了。”徐怀生的精神一振,“现在都快五点半,再等半个小时姐夫他们就能回到家了。”
“要不要先准备一下?”徐愿生询问。
顾溪点头,“准备吧,咱们先将炭炉烧起来,放到堂屋那边,往锅里炖煮一些耐煮的食物,等他们回来就能直接开吃了。”
徐愿生自然听她的,起身去干活。
季雅见状,也跟过去帮忙。
徐愿生用铁钳将火塘里燃着的木炭放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盆里,端到堂屋那边,然后将里面的木炭夹到黄泥小炉,将它放到桌面。
顾溪将熬得奶白的骨头汤倒在锅里,放到小泥炉上,再将一些耐煮的食材放进去炖煮。
季雅原本想过去帮忙的,发现桌上已经摆了不少清洗干净并切好的菜,都是生的为主,有片得薄薄的牛肉、羊肉、鱼肉和五花肉,有今天炸的肉丸子、素丸子,还有徐愿生姐妹俩一起发的脆嫩的豆芽、切片的白萝卜、冻豆腐、炸豆腐、豆干、豆皮和腐竹、木耳、冬瓜、南瓜、泡好的干菜……
食材出乎意料的丰富。
“嫂子,咱们今天吃火锅。”顾溪声音轻快,“那边的锅里还有炖羊肉,一些卤肉和炸鱼,想吃啥都行。”
然后又告诉她,哪些菜是顾远扬准备的,哪些是高参谋长家带过来的。
因为是三家人一起准备的年夜饭,不仅菜丰富,而且份量也足,只怕都吃不完。
季雅道:“很丰富。”
她忍不住赞叹,第一次吃到这么丰富的年夜饭,还有这么多人一起过年,让她都开始期待起来,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这样的热闹。
天黑得很快,再加上下雪,六点时外头的天色已经变得黑蒙蒙的了。
等到门口响起动静时,徐怀生、顾团团都忍不住跑出去,朝进来的三个男人叫起来。
“爸爸、姑父、高叔叔,你们回来啦!”
“姐夫,你们回来啦!”
灶房里的顾溪和季雅走出去,两人分别来到沈明峥、顾远扬身边,看他们身上都是雪花,便要伸手帮他们拍打,被两人纷纷避开。
“外面冷,你进屋里。”沈明峥朝顾溪道。
顾远扬的话也差不多。
高参谋长自己拍打身上的雪花,转头看了看,见到灶房的布帘掀起,一股热气扑出来,露出里头抱着孩子的乔慧,总算安心了。
虽然他媳妇没像别人的媳妇一样出来迎接自己,不过媳妇还抱着孩子呢,不出来也没啥,免得冻到闺女。
“饭已经准备好啦,就等你们回来了。”顾溪一边说,一边招呼他们,“你们先进来,喝杯姜枣茶暖暖身体。”
三个男人听话地进灶房。
灶房十分温暖,再喝一碗热腾腾的姜枣茶,这一路的寒气仿佛都消失了。
发现沈明峥手里还拿着东西,顾溪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他将东西给她:“部队发的,大家都有。”
顾溪看了看,是搪瓷缸和毛巾、脸盆等,再看顾远扬和高文斌,果然两人手里也拿着一样的东西,估计是年底统一发的。
等他们缓过来,一起去堂屋吃年夜饭。
堂屋没有灶房暖和,不过今天人多,桌上的黄泥小炉正炖着菜,奶白的汤咕噜地翻滚着,门口那边的铁铸煤炉上热着一锅炖羊肉,食物的香气在屋里弥漫,门口的布帘挡住外头肆虐的冷风和冰雪,就算有些风吹进来,也不算太冷。
八仙桌很大,一群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
沈明峥给顾溪烫了些牛肉和羊肉,这肉切得很薄,在锅里滚几下就熟了,再沾上顾溪特地调的酱汁,这肉格外的鲜嫩弹牙。
高文斌吃了口沾酱的羊肉片,赞叹道:“这肉切得真薄,谁的刀工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