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学习能力很强,自己不过是教她一些写作技巧,她就知道怎么写出吸引人的故事,加上她看的书不少,积累丰富,遣词造句都很恰当,行文给人一种极为新颖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出版社的编辑只要眼睛不瞎的,都不会拒绝。
等乔慧看完信,发现出版社还和她约稿时,心里丝毫不意外。
她笑道:“这是好事呢!顾溪你以后就安心创作,可以专门往教育类这方面的故事创作,教育是大事,不管什么时候,国家对孩子的教育都不会放松。”
虽然取消了高考,但国家很重视百姓的文化水平,全国各地都有扫盲班,对孩子的教育自然也重视的。出版社不敢出版其他的,但像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是会出版的,很容易过稿。
顾溪点头,欢欢喜喜地说:“多亏有你,乔慧你是我的大恩人!”
她现在兴奋得不行,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能写作,虽然目前限制极多,只能写一些教育类的、不踩雷的故事。但也没什么,等改革开放后,限制会渐渐地取消,未来的网络文学更是百花齐放,那时候写啥都有。
当然,她估计也没办法写到那时候,因为目前最要紧的是先给自己弄份工作,有份收入。
写作无疑是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能在家里坐着赚钱。
旁边的高文斌一脸吃惊,没想到顾溪居然能写文章,还出版拿稿费。
这女同志厉害啊。
再看他媳妇,脸上那带着点慈祥味道的笑容,就像在看自家有出息的闺女,让他怎么看怎么别扭。
压下心头的兴奋,顾溪又和乔慧聊写作的事,聊了将近半个小时,依依不舍地离开。
刚拿到稿费,现在她满脑子兴奋,都是继续创作赚钱。
对,就是这么现实庸俗,一切向钱看!
眼看时间不早,到了晚饭时间,顾溪也不好留在这里打扰人家吃饭。
她起身离开,对乔慧道:“我们先回去了,明天有空我再过来找你。”
“好啊。”乔慧笑道。
送走夫妻俩,高文斌查看顾溪两口子带过来的东西,看到里头堆得满满的腊味和罐头、糖果等东西,感慨道:“沈团长他们真是大方。”
乔慧看了一眼,有些不赞同,“他们太客气了,明天顾溪过来给她带回去。”
她不觉得自己帮了什么,顾溪不需要这么感谢她。
高文斌却不赞成她这话:“要不是慧慧你教她写文章,帮她改稿,甚至推荐到出版社,出版社怎么会收她的文章,还给她寄稿费?”
“那是顾溪有天赋,写的文章好!”
“她就算写得再好,也要有人教、有人帮忙推荐才行!”
高文斌还是觉得,自家媳妇的功劳很大,她就是顾溪的贵人。
他媳妇就是这么善良的姑娘!
教邻居写文章赚钱,提高顾溪的社会地位,以后家属院看到她,只怕都会叫她一声作家。
可惜,他的拍马屁没让乔慧高兴,反而瞪他一眼:“要不是当初顾溪救了我,估计我都没机会坐在这里,听你说这些!要说是贵人,顾溪才是我的贵人!”
高文斌一听她这话,顿时声音就弱了几分,忙道:“你说得对,顾同志确实是咱们家的贵人,你和闺女能好好的,多亏了她。”
他没否认顾溪帮了他媳妇和闺女啊。
乔慧抿了抿嘴,继续道:“顾溪学习能力很强,只要提点几句,她就懂得怎么做,就算没有我,她只要试过几次,也能写出好文章。”说到这里,她又开心起来,“有些人,生来就是天才。”
就像她的父母都是国家保护的科研人员,他们都是天才。
顾溪在她眼里,不管做什么都很厉害,只是看她做不做,而不是做不到。
高文斌忍不住看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直到她抱起女儿,一脸慈爱地亲闺女的脸蛋时,他终于明白了。
他媳妇这是将顾溪当成女儿一样,引导她写作,看到她取得成就,由衷地为她高兴,就像个自家闺女总算有出息的老母亲一样欣慰。
高文斌:“……”
话说,他媳妇今年也不过二十八岁,只比顾溪大八岁吧?
乔慧确实为顾溪高兴,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没少和朱姐说顾溪学习能力有多强,写的文章进步得有多快,都期盼她以后能写出什么好文章。
朱姐附和道:“顾同志真厉害。”
这时乔慧就露出高兴的模样,看朱姐的眼神格外柔和。
高文斌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住说:“慧慧啊,你现在这样子,就像顾同志的妈,一副女儿终于有出息的模样。”
乔慧怔了怔,然后生气地瞪他,“你胡说八道什么!”
高文斌看她生气的样子,越发觉得在他媳妇心里,顾溪就像闺女一样,她这态度,和对他们俩的闺女差不多。
哎,这事不能让沈团长知道,不然沈团长这不是多了两个岳父岳母吗?
只怕到时候沈团长会将他这“岳父”拉到操场以切磋之名打一顿。
**
拿到二十块的稿费后,顾溪就想着怎么花它。
这是她赚的钱,第一次赚这么多,就想用它来买东西,感谢所有帮助过她、关心她的人。
她问两个妹妹:“你们想吃啥,尽管说,姐现在有钱!”
徐愿生和徐怀生瞅着她,说道:“等下次去镇上的国营饭店,大姐你请我们吃白面饺子吧。”
“行啊!”顾溪爽快地说,回头又问沈明峥,“大哥,你呢?”
沈明峥好笑,“你不是给我织了两件毛衣吗?这就够了。”
顾溪看他无欲无求的,也不强求,“我要写信告诉爸妈和明嵘这事,给他们买些东西寄过去,让他们以后都不用担心我……”
写文章赚钱是好事,她很想和冯敏分享。
越想越坐不住,她站起身:“不行,我还是给妈打个电话吧,告诉妈这消息。”
写信太久了,现在临近过年,估计要过完年他们才能收到信。
眼看顾溪就要往外跑,沈明峥将人拉回来,无奈地道:“现在时间晚了,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打。”
顾溪看向外头的天色,天已经黑下来,只好作罢。
晚上,顾溪在书房里整理她的书。
书架上的书有不少,有她随军时带过来的,有京市那边寄过来的,还有在市区买的,以及莫雪芝知道她爱看书给她寄的……
积少成多,渐渐地占据一个书柜。
莫雪芝已经回省城,回到省城后,她就寄不少东西过来,有吃的、玩的,更多的还是书,甚至那本名家画册非常珍贵,这可是好东西。
有这本画册,顾溪觉得自己可以继续自学绘画,说不定还能给出版社画些插图,这也是赚钱的一种方式。
顾溪觉得莫家真是厚道人,她最高兴的莫过于莫家的行事方式,不是口头上的感谢,还有实际的行动,为部队牵线搭桥,给军嫂们提供工作。
这个特殊年代确实很乱,但也有人心怀善意,努力造福社会。
顾溪看着书架上的书,心满意足。
在沈明峥过来时,她转头对他说:“大哥,真好啊,我以后可以赚钱了。”
沈明峥看着她在灯光下盈盈的笑脸,心头涌起一股格外柔软的情绪。
他能感觉到,她身上有什么东西变了,像是褪去某种枷锁,抚去她心头的阴影,让她终于从困住自己的囚笼里走出来……
第92章
翌日, 挑了个时间,沈明峥和顾溪一起去通讯室,给京市那边打电话。
自从来到部队后, 他们和京市那边的联络都是写信为主,很少打电话, 毕竟电话费贵, 能说的有限, 没什么事的话, 还是写信交流方便。
如今临近过年,不如给那边打个电话问候, 顺便告诉他们顾溪写文章赚钱的事。
他们打的是家里的电话。
很快那边就接通, 接电话的是沈明嵘, 他现在放假在家, 是家里最闲的。
当听到电话里传来沈明峥的声音, 沈明嵘激动地大叫:“是大哥啊?溪姐呢?溪姐在不在你身边?你快叫溪姐过来, 我要和溪姐说话!”
比起亲大哥, 沈明嵘更想和顾溪说话,毫不犹豫地抛弃亲大哥。
沈明峥也不在意,将电话给顾溪, 同时道:“别聊太久。”
顾溪有些好笑, 开口道:“明嵘,是我, 你在家里做什么呀?”
沈明嵘欢快的声音从那边过来, 说自己放假在家里有多无聊,都想过来找她,但天气太冷,爸妈不让云云……
听到男孩儿熟悉的絮叨声, 顾溪又有种回到以前在沈家时的感觉,脸上不觉露出笑容。
不过没等沈明嵘唠叨完,电话就被冯敏拿走了。
冯敏的声音从那边传来,有些失真,却是顾溪所熟悉的风格,爽利中带着笑意,很亲切:“是溪溪吗?最近过得怎么样?有好好吃饭吗?身体好些了吗……”
听着冯敏关心的询问,顾溪没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有两个妈,一个是亲妈江惠君,一个是养母何桂花,但顾溪从未在她们身上体会过母爱。
只有冯敏,不吝啬地给她一个孩子想要的母爱。
“妈……”她有些哽咽,“我很好,过得挺好的,有好好吃饭,身体也好很多了,都长胖了呢……”
冯敏听得很高兴:“真的啊?真的胖了吗?可不能骗我啊,我会问明峥的。”
“没骗您!”顾溪忍住鼻酸,用高兴的语气说,“妈,我给出版社写了文章,已经过稿,还拿到稿费呢……”
“哎呀,真的吗?溪溪这么厉害的?”
冯敏果然很高兴,声音都变得嘹亮起来。
凑到她身边努力地听电话的沈明嵘听到这话,也跟着兴奋起来,忙问顾溪写的是什么文章,在哪里出版,他也想看……
这可是溪姐写的文章哎,他们家居然要出一个作家了吗?
顾溪简单地说了下情况,表示等样书寄过来,她会寄去京市给他们看。
这让冯敏和沈明嵘都期待起来。
通讯室里的女兵听到这话,不禁惊讶地看过来。
顾溪和冯敏他们交流时说的是普通话,她们都能听明白,没想到沈团长的媳妇居然会写文章,还被出版社出版了,这可是大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