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参谋长同样去救灾了,这段时间都不在家,乔慧看着不像是能干这事的。
姐妹俩身体健康,也是干活的能手,以前在老家时,她们就经常爬到屋顶晒东西、换瓦片等,干得很娴熟,便顺手帮他们家清一清雪。
等她们干完,朱姐端了一大碗的饺子给她们作报酬。
对门的于婆婆见姐妹俩扛着梯|子,干得风风火火的,朝她们道:“哎,你们俩能不能也给我家清一清屋脊上的雪?”
徐愿生手里端着碗饺子,转头问:“于婆婆,你们家有吃的吗?我们饿了。”
于婆婆顿时不高兴,特别是看到她们端着的饺子,知道这是想让她给些粮食才帮忙呢。心里又骂乔慧真是个败家的,不过是让两个女娃帮忙清一清屋脊上的雪,居然给这么一大碗的白面饺子,真是太浪费了。
徐愿生姐妹俩不搭理她,搬着梯|子、端着饺子回去了。
姐妹俩都是从乡下来的,在乡下什么奇葩没见过,可不会抹不开脸,任由人占便宜。
于婆婆发现没能占到便宜,暗暗啐一声,转身回家,去指挥儿媳妇爬到屋顶去清理雪。
其他那些想找姐妹俩帮忙白干活的人见状,顿时歇了念头。
他们可舍不得给白面饺子当报酬,自家都舍不得吃呢。
-
朱姐做的饺子很好吃,是猪肉白菜馅的,沾了醋后,格外的香。
“大姐,白面饺子真的好好吃啊!”徐怀生只觉得现在的日子真的太幸福了,“我好喜欢啊!”
在老家时,她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白面饺子,就算过年,家里也不会做白面饺子,何桂花说浪费钱。
倒是徐大贵夫妻会带着徐宝生偷偷去县城的国营饭店吃白面饺子。
她们会知道这事,也是徐宝生回来后和她们炫耀饭店里的白面饺子有多好吃,说她们这些贴钱货没资格吃。
其实来到部队后,她们每天都吃得很好,这种日子就像是在做梦一样,并不是那么馋白面饺子。
这不过是因为以前最想吃时没能吃到,总觉得它具有特殊的意义。
所以每次吃白面饺子时,姐妹俩都会很感慨。
顾溪很明白她的心情,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幸,在她们心里烙下的印记太深刻,很难根除,需要用一辈子去治愈它。
她说道:“你们要是想吃,明天咱们自己做,正好现在天气冷,多做些放着也不会坏。”
天冷也有好处,在这个没冰箱的地方,可以将食物保存得更久。
翌日,徐愿生特地起了个大早,去供销社排队,买到新鲜的猪肉,并拎了一袋的白面回来。
吃过早餐,姐妹三人便一起做饺子。
徐愿生剁肉,徐怀生清洗白菜和酸菜,顾溪则和面、擀面皮。
她们今天做两种馅的饺子,一种是猪肉白菜馅,一种是猪肉酸菜馅的,这酸菜也不是很酸的那种,只是有些淡淡的酸味,吃起来清爽解腻,沈明峥就喜欢吃这一口。
相比甜的,沈明峥好像更爱酸的。
因为猪肉不够,顾溪将前阵子炼油剩下的猪油渣混进去,猪油渣做的饺子也格外的香。
姐妹三人忙活一个早上,做了很多饺子。
中午,她们的午饭是顾溪做的酸汤饺子,并端了一碗去隔壁给乔慧,其他的都放到案板上,用干净的纱布盖着,然后放到院子里的天井旁,那里的雪没有清除,就像是放在冰箱里冰冻。
**
很快就到学生放假了。
因为天气太冷,幼儿园也跟着放假。
顾溪接了顾团团到家里,白天时和她们一起待着,晚上等季雅下班回来,在这边吃过饭再接她回去,要是季雅上夜班,便让顾团团在这边住下。
顾团团的年纪虽然小,但被教养得很好,没有因为离开父母哭闹,甚至没什么舍不得的。
像是早就习惯这种事。
小团团是这么说的:“以前爸爸妈妈不在,我都是去赵婆婆家,等爸爸妈妈回来的。”
赵婆婆是他们家隔壁的一个大娘,人挺好的,季雅将孩子托给邻居大娘帮忙照顾,会给些粮食作报酬。
不过虽然赵大娘人挺好的,但他们家的孩子也多,还有顾团团同龄的孩子,她住在别人的家里,难免要受些委屈。
不如在姑姑家自在,而且姑姑也疼她,会给她做好吃的。
顾团团很喜欢顾溪这个姑姑,现在又来了两个姑姑,有更多的人陪她玩,而且徐怀生的年纪不大,还是一团孩子气,和顾团团居然玩得特别好。
一大一小凑到一起,可以一起看故事书,一起用蜡笔画画,一起玩翻花绳,一起听收音……
小的孩子向来喜欢和大的孩子玩,徐怀生还是个很有耐心的,很会照顾小姑娘的情绪,顾团团玩嗨了,都不想回家。
徐愿生姐妹俩也挺喜欢顾团团的,像这种乖巧软萌、被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孩子,谁都喜欢。
家里多了个顾团团,似乎更热闹了。
趁着没下雪,顾溪带她们一起去镇上买东西,准备年货。
顾溪去隔壁找乔慧,借她家的自行车。
出了月子后,乔慧也让高参谋长帮她买一辆自行车,和顾溪一起骑自行车去镇上的集市。不过现在天气冷,她就不怎么爱出门,自行车也闲置着。
顾溪问道:“你们家要买什么年货吗?我帮你们带些回来。”
乔慧想了想,感觉好像也没啥要买,因为不管娘家还是婆家,都会给他们寄年货,不买的话也没什么。
她对顾溪道:“我想不到要买什么,要不等下次我和你一起去,到时候再买。”
“也行。”顾溪道,“我听叶嫂子说过,临近过年时,镇上的集市几乎每天都有,不愁买不到东西,改天一起去也可以。”
**
几人全部武装后,便出门了。
顾溪将顾团团放到前面的儿童座椅,这是她特地做的,仿的是未来的自行车儿童座椅,在上头缠些碎布条,很适合年纪小的孩子坐。
后座则坐着妹妹徐怀生,顾溪踩着自行车一蹬就骑得老远。
徐愿生自己骑一辆自行车。
原本她还想着载小妹的,担心大姐带两个人吃力,这会儿看到前面自行车跑得像飞一样,快得停不下来,顿时面无表情。
徐愿生使劲地蹬着自行车追赶,发现自己居然追不上,只能大声呼喊:“大姐,等等我啊!”
前头传来顾团团和徐怀生的欢呼声,她们显然很喜欢这种风驰电掣的速度,并没有被吓到,胆子挺大的。
路上的雪被部队派人特地清理过,方便去镇上的人,半个小时便抵达。
天气虽然冷,但镇上的集市却十分热闹,来的人非常多,都是来镇上赶集买年货的。
顾溪她们停好车后,背上背篓,一起去买东西。
人实在太多了,到处都是吆喝声和喧闹声,还有路边卖食物的摊子散发的腾腾热气,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以及一张张平凡的脸庞带着的喜悦之色。
和所有赶集的人一样,顾溪带着两个妹妹和顾团团在人群中到处挤,买东西时,嘴里叽哩呱啦地说着本地话,和摊主你来我往的,很快就谈好价。
徐愿生、徐怀生已经知道她会说本地方言,但每次听到她和当地人交流时,说着她们听不懂的方言,都有种不可思议之感。
这本地的方言有这么好学的吗?大姐到这边好像还没半年吧?咋就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当地话?
姐妹俩仔细地听了会儿,然后满脸茫然。
听不懂,不知道咋学。
顾团团手里拿着一块糖,一边吃一边笑呵呵的,听到姑姑说本地方言,她也嘀咕几句。
这下子,姐妹俩被刺激到了。
“团团,你也会说这边的话?”徐怀生好奇地问。
顾团团道:“医院里有人会,我听他们说过。”
军区医院的病人不少是当地人,操着一口本地话,护士也有本地人,她听得多了,也会说几句。
姐妹俩终于释怀,小孩子学语言本就快,还有环境的加持,顾团团小朋友会说点当地话也没啥。
很快她们的背篓里就堆满东西。
顾溪看了看时间,快到中午,得带她们去吃饭。
不过在吃饭之前她想去黑市买点肉。
顾溪转头道:“愿生,你先带怀生和团团去饭店点菜,我去买些东西,等会儿去找你们。”
徐愿生一听,就知道她姐又要去黑市买肉。
第一次她们来集市时,她姐就这么干,买到的肉不仅新鲜,数量也很多,当时她姐也是这么支开她们的,不想让她们掺和。
她没想到,大姐现在胆子这么大,居然都敢去黑市买肉,以前她可不敢干这种事。
徐愿生心里叹气,面上说道:“知道了,你要早点过来,不然菜冷就不好吃。”
顾溪点头,表示让她放心。
-
顾溪刚到邱三叔家附近,便停下脚步。
她站在对面的街角,看到好几个人进入邱三叔家,暗暗拧起眉头,发现今天不是去买肉的好日子。
这些人她在邱三叔这边陆续见过几次,明显就不是什么好人,每次她过去买肉,都会被他们盯着看很久,虽然她没有怕,但也不想惹什么麻烦。
想了想,顾溪决定还是算了。
没肉就没肉,等会儿多买只鸡鸭回去。
顾溪来到国营饭店时,徐愿生她们刚点好菜,菜还没有上桌呢。
见她这么快就回来,徐愿生问:“大姐,买好了?”
“没买,今天没有卖。”顾溪神色自若地说,“等会儿咱们去买其他的。”
徐愿生看了看她,没有再问什么。
吃过午饭,顾溪带她们在镇上转了转,买了一只鸡、一只鸭,又买了些当地的特色小吃,终于打道回府。
第9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