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是什么?”
晋王想了想道:“大概是关不牢的照堂木樨,锁不住的金翅画眉,我费这些功夫,也只是供你临时小驻罢了。你必然会有离开的时
候,所以,我盼着你住在这里时,能心安理得,不要浪费我这一番周折。”
从萤默了默,抬步走进了这处没有谢玄览的集素苑。
紫苏帮她回去收拾了些东西,带回她应薛露微所作的一些书稿,还有那半面照世宝鉴。
看从萤孤零零坐在窗边,紫苏心里隐有愧意,犹疑着想告诉她一些内情,哪怕教她有个愤恨发泄的人也好。从萤却笑着朝她轻轻摇头,阻住了她的坦白。
从萤说:“我们心照不宣就好,否则,我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她提笔蘸墨,写成一封信,压在镇纸下吹干后交予紫苏,请她帮忙想办法送到西州去。
“可是……”
紫苏想说,这封信势必会落到晋王手里。
从萤微微一笑:“他不正是你的办法吗?”
紫苏只好带着这封信去找晋王。
从字面上看,那只是一封普通的家书,几句寻常的关怀,和添衣加饭的问候。但晋王却目不转睛看了许久,手指蘸了茶水,在小几上写写画画,许久,一径抹去,且笑且叹:“阿萤啊……”
他敲敲桌子,府婢送来一盘银锭,眼睛一扫,起码有二百两。
这回紫苏却没有收下,她说:“给殿下传消息,是因为我也觉得阿萤她不该去西州,若是收了这钱,反倒成了小人,我真是无颜去见阿萤了。”
晋王轻笑道:“你能说出这番话,受她濡染颇深。”
倒是没勉强,挥挥手叫她走了。
拆字重组的游戏是从萤闺中无聊时琢磨的,其中的规则她只教过谢玄览。从字面看,这只是封普通家书,她自信旁人看不出门道,所以才敢叫紫苏拿到晋王面前过目。
不料晚饭时候,晋王过来瞧她,顺便将这封信也打了回来。
从萤冷着脸搁下筷子:“殿下只说不许我去西州找他,难道写信问平安也不许吗?何况信的内容已请殿下看过,只是几句家常而已,倘若这也不准,那殿下挟私报复的意思也太明显了,何必还故作情深地说为我好。”
晋王不动声色,静静任她数落了一番。
见她气得饭也不吃了,走到她对案坐下,取了一副新碗筷为她布菜,声音温柔说道:“若是斥我贬我,能令你消气,散了心中积郁,我听着也高兴……这菜都没怎么动过,来,再吃一些。”
从萤心中不满,将脸扭到一边,听他还在劝,不由得心中生厌,猛一回手,拍落了晋王手里的碗筷。
油渍落在他衣上,瓷碗在地上碎成几片。
晋王神色微怔,伤心一般落下乌睫,似是不相信这是她做出的举动。
从萤梗着一口气说道:“倘若殿下是想将我豢养起来,做一只不与外人通音信的金丝雀,连吃什么用什么都要听你的吩咐,这样的前途非我所愿,我宁可死在去西州的路上,也不愿待在你身边无谓蹉跎。殿下若是生气,就此将我杀了也好。”
她转身要往外走,听见身后晋王急切唤她:“阿萤!”
数声压抑而痛苦的骤咳令她脚步微微一滞,听见他说道:“汪楚平与徐德正,的确与西鞑有勾结,但这二人生长于西州,从未入京,你贸然写信提醒谢三,该如何向他解释你的消息来处?若他怀疑你受人利用,甚至受人胁迫,枉顾朝令圣诏要折回来救你,以至陷到更糟的处境中,这可是你愿见到的结果?”
从萤霎时脸色雪白,难以置信地回头望向晋王,微微缩进的瞳孔中尽是惊与惑。
“这信上的内容,殿下怎会知道……”
晋王虚弱叹息道:“关心则乱,于你于他皆是如此。”
一语点醒梦中人。
从萤心中猛然一缩,不免又想起浔陵狩猎时发生的事,谢玄览屠尽十数名西鞑使者,犹不解恨,竟公然提刀砍下了文双郡主和淮郡王的头颅。
并非为了什么家国大义、朝政安危,是因为他们对她动过杀心。
倘若这回再吓到他,他提刀杀回来,将会造成如何难以挽回的局面?
从萤慢慢蹲下,从地上拾起了那封信,神情茫然地低头思索着。
晋王见她态度似有软和,又上前说道:“你放心,这两人的名字我已提点过他,也告诫了他一些别的事情,从我这儿得到的消息,只要他印证,就能帮上他。阿萤,你担心的事我已替你做好,不要生我的气了,好吗?”
从萤定定地抬眼望着他:“殿下为什么……为什么要帮三郎?”
晋王温和一笑:“我同他有些不为人知的关联,这世上,我第一盼着你好,第二盼着他好,我从前同你说过,我绝不会害他,阿萤,你是不是从来不信我?”
这句话令从萤鼻尖泛酸,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她拾起饭桌边净手的湿帕子,走上前为晋王擦拭沾在白衣上的油渍,这才发现他袖角竟被血色染透了,莲花碗大的血痕,团团像绣在袖子上。
是方才为她气急攻心,咳出来的血。
听他解释了原因,从萤心中气消,取而代之的是愧疚和羞惭,如涛似浪涌上心头,折磨得她心里更难受。
她攥着晋王染血的袖子,眼中雾气凝成珠子,一颗颗砸落在血色上,无措地说道:“原来是我误解了殿下,我小人之心,对不住殿下……可是,我也不知是为什么,我从前不是这个样子……”
或厌或憎,即使对着她母亲赵氏,和姜家长房那拨人,她也不曾这样发过脾气。
偶尔三郎惹了她,也不过是揣着闷气同他讲道理,何曾如今日对待晋王一般,又是摔碗又是甩脸?
这样折磨一个病弱之人,她心里都要愧疚死了。
晋王觑着她神色变化,能将她心中的想法猜个十之八九,比他来时路上预想的还要合辙满意。
他捧起从萤的脸,轻轻为她拭泪,又将她拥进怀中,安慰地轻抚着她的后背,一任她的眼泪绵绵不绝,冲塌了心防,将多日积郁的情绪一气都哭出来,一层一层洇透他的衣衫,浸泡他的血肉,直渗到心里去。
前世今生,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直面她不藏的情绪。
心里无限怜惜与柔情,低低与她说道:“我知你这些日子心中委屈,细说起来都是我不好,你怪我,是应当也是正当,只是千万不该自责。”
又说:“府中别的不多,只碗筷多,你摔着解气又好听,那又如何?日后我天天来陪你摔着听。”
这就有些不像话了,若非出自晋王之口,倒像是谁在取笑她。
从萤哭够了,从晋王怀里退出来,背过身去悄悄擦眼睛。
晋王知她不好意思,体贴道:“我去更衣,叫人把这些都撤了,在观樨苑木樨树下重摆一面席,邀你共进晚膳,行吗?”
从萤轻轻点头:“我一会儿去。”
她净面更衣,对着铜镜左看右看,怎么都觉得双眼通红,像只滑稽的兔子。
于是从妆台上拾起脂粉奁,蘸了珍珠白玉粉,沿着眼周细细涂开。如此眼睛虽然不红了,细看有些欲盖弥彰的刻意,从萤想了想,干脆将整张脸都抹脂匀粉,匀过粉后显得唇色浅,遂又抹上一层口脂。
所以晋王等到的,竟然是盛妆出席、明艳照人的姜从萤。
她身穿鹅黄色郁金裙,走来木樨树下坐,斟了茶递给晋王,为方才的失态赔罪,见
晋王迟迟不接,抬眼望他,正落入了一双漆如点墨、情绪翻涌的凤眸中。
那样深情且怀念的目光,令从萤心跳骤然加快,端茶的指尖被烫到似的,轻轻一颤。
只是她立刻又想到谢玄览,想起晋王曾有一位情深义重的亡妻,他们二人之间隔着千山万水,遂强迫自己压下心头的波澜,将茶盏捧高至眉际:“殿下请用茶。”
晋王接过她手中茶,落下眼睑道:“如此诚意,受之有愧。”
第94章 说梦
这一席小宴很清淡,都是江南口味,用料却名贵,其间有一盘金齑玉鲙,是将金丝橙细细切成丝,配着片薄如纸的鲙鱼片,从萤在谢府也曾见过。
见她望着那道菜出神,晋王取公筷为她卷了一片,又在蘸汁中一拂,搁在她玉碟中。
“这是姜汁和醋,没有放芥辣,你可以吃。”
从萤不解:“芥辣?”
晋王说:“有些人吃芥辣会起风疹。”
从萤心想,各人都有吃了会起风疹的东西,五花八门,他为何偏偏对她提芥辣?
她从未吃过芥辣,上次谢府小宴上,她只白口尝了一片鲙鱼,并未来得及吃第二片,连她自己都不清楚,蘸了芥辣是否会起风疹。
见她低眉疑惑,晋王解释道:“我有位故人,很喜欢吃鲜鲙鱼片,但是吃了几回都起风疹,自己默默忍着,从不对人说,私下里照吃不误,只克制着份量。”
“那殿下是如何知道的呢?”
晋王面上浮出浅笑,看着从萤道:“有一回饭桌上没有鲙鱼片,却有一道芥辣黄瓜,她吃了许多,当天夜里就发起风疹。”
当时的场景真是记忆犹新。
白日里夫妻两人刚因杜如磐送书的事闹了点冷,夜里谢玄览背对着她面朝外躺,心中烦乱睡不着时,听见身后窸窣摩擦,伴着一点压抑着的难受嘶气声。
他起身点灯,照见从萤正咬着唇挠自己的胳膊,她抬手遮挡烛光,声音轻弱道:“没事,过两天就好了,劳你到耳房去睡一晚罢。”
谢玄览一把拽过她的手腕,见两条手臂上布满了小红疹,后背与肩颈也有,似乎还有蔓延生长的迹象,声音沉冷:“你管这叫没事?姜从萤,你宁可忍着难受也不肯与我说一声吗?”
从萤讪讪道:“不是,我……”
谢玄览转身去唤守夜的婢女,紧急传来府中的大夫,大夫看过后说:“这是误食克物生发的风疹,两三个时辰之间,少夫人可还记得都吃过什么?”
谢玄览将她今夜动过的菜名都报了一遍。
大夫说:“可能是芥辣的缘故,夫人以后需得避开。”
谢玄览不解:“芥辣?可是她——”
话音未落,见从萤朝他轻轻摇头,目光中似有窘迫允求的意味。谢玄览顿了顿,转而问大夫:“眼下该如何纾解?”
大夫说:“最好能发一发汗,再抹些麻黄蝉蜕的膏药,过两日就消了。”
谢玄览送大夫离开,回来见从萤擦过身子,已面朝床内躺下,似乎是睡着了。他轻轻冷笑了一声:“姜从萤,你怎么睡得着的?”
从萤背对着不理他,感觉身后床褥微陷,一只有力的手将她肩膀掰了过去。
谢玄览钳压着她,温热的气息落在她颈间,低低问出心里的疑惑:“我见你吃过几次鲙鱼片,蘸着姜醋芥辣汁,怎么,你那时候没有难受过吗?”
从萤脸颊红热,眼神有些飘忽,想了半天也没找到搪塞的借口。
只好遮遮掩掩地说实话:“我以为起风疹是鲙鱼片的缘故……”
“所以你是明知故犯,怪不得总是趁我要出城的时候吃,原来是又犯馋,又怕人知道。”
谢玄览勾唇看着她,漆黑的眼珠里浮起一点戏谑的神色,硬生生把从萤看得满面烧红,羞窘得想扯被子把自己遮起来。
偏偏他又火上浇油道:“明天我去跟母亲说一声……”
从萤惊道:“不行!”
“嗯?”
“不要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