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告诉我说,那女人做梦都想要那个镯子,他还以为老头子已经给她了,没想到竟一直放着的。后来就说不舒服一直在招待所没来老宅,他爸让我不用管,随她的。”
杨春燕:“看来他爸心里也明白,王桢以前在她手里吃了不少苦了。”
“怎么不明白,都做了那么多年夫妻了,还能不晓得自己枕边人的底细?不过从他爸爸将手镯给我后,王桢对他的态度比刚接到他的时候好多了。”
“男的有时候是要糊涂一些,不过父子没有隔夜仇,他爸已经主动示好了,王桢心里可能也没那么气他了。”
“我觉得也是!”
姐妹俩说话间就把那些蛇菰清洗干净了,这时,周怀安三人也把姜黄洗干净了,三个背篼,装了一个半背篼,有两个都快装满了。
五人忙了一个多钟头,有这样的收获,觉得也不错。
杨大哥高兴的说:“这些姜黄的品质不错,回去用蒸笼蒸了晒干就能磨粉了。”
王桢笑道:“是啊,我们这边的人不喜欢吃姜黄,煮鱼的时候可以和我们放姜片一样放两片在里面提味增鲜。”
周怀安把拿回去种的姜黄装网兜里,挂在背篼上面,“等会儿收了地笼,煮鱼的时候就可以切两片放进去试试。”
王桢:“我们下山回去,地笼里就有鱼了吗?”
杨大哥肯定的说:“有,我放了饵料在里面的。”
王桢见姜黄已经装好了,见自己背的那个背篼只有半背,忙把放在地上的林麝提起来往里面装。
周怀安拎起野鸡,“你从没背过东西走山路,太多你会走不动,野鸡放你背篼里,这头林麝就放我背篼上面,给我背。”
王桢笑着点头,“好!”
周怀安把林麝放黄姜上面,用绳子绊住,对四人说:“我们就在这吃点东西,然后从那边绕回去,好么?”
“好!”杨春燕姐妹把夹背里的吃食拿了出来,“你们看,有鸡蛋、发糕、月饼、还有一个切开了的西瓜。”
一人两个白水煮鸡蛋吃了,又开始吃发糕,最后月饼一个都没动,就把西瓜掰开分来吃了。
周怀安接连啃了几口,“好吃!又沙又甜!”
杨大哥笑道:“就是去年你去摘的那片地,我今年把西瓜和甜瓜,都拉到宁安给水果贩子了,算起来比在镇上多卖了几十块。”
周怀安:“今年我们可没少吃你送来的西瓜和甜瓜。”周怀安说着看向杨春燕,“去年不是留了种子吗?我咋没看到家里摘西瓜吃呢?”
杨春燕:“不晓得咋回事,撒地里西瓜籽一棵也没长起来,甜瓜倒活了不少。瓜秧都种在老宅那边,今年妈老汉儿又经常在我家住,被人偷了不少。”
周怀安:“大房家那两个娃提着菜篮去偷的,老汉儿亲眼看到的,又不可能为了些吃食追去他家吵。”
杨春燕:“难怪不得,我听妈在说,明年种后山和苞谷地里,不种那边菜园子了。”
杨大哥听后摇头,“怀安家的大爸算得太精,说起来还是我们杨家叔伯好一些!”
周怀安:“我家大伯两口子都一样,典型的厌人穷,恨人富,幸好我老汉儿现在想明白了,不跟我大爸来往了,不然我还要担心他硬要拉着那一家子跟我们一起干。”
杨大哥:“你家爷奶还好,我们村还有爷爷奶奶就偏心大房、幺房的,不管啥都是中间的吃亏。”
周怀安:“这倒是,我就没看出我爷奶偏心大房,不晓得为啥我老汉儿就怕我大爸,做啥都想着他,后来不晓得为啥一下就不给他脸了。我妈说我老汉儿吃亏吃多了,想明白了。”
杨春燕把最后一块西瓜递给杨大哥,“我们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八月瓜和桃金娘,就回去了,再晚我担心九儿要找我们了。”
周怀安也忙站了起来,“小家伙现在有点认人,在家还好,在这我担心丈母娘带不住。”
王桢看着地上的西瓜籽忽发奇想,“我们吐了这么多西瓜籽在这里,明年来这会不会有西瓜吃啊?”
杨冬梅洗了手,笑着起身拉了他一把,“明年我们来看看不就晓得了。”
第648章 650:都给你
杨大哥带着几人从桑林出来,朝长着八月瓜的林子走去,到那后只见藤蔓上,还稀稀疏疏的挂着些八月瓜。
旁边的小灌木上还长着几颗猫屎瓜,可惜还没熟。
猫屎瓜属木通科丛生落叶灌木,猫屎瓜和八月瓜是同科的,一个农历八月成熟,一个阳历十月、十一月熟。
果实成熟后呈蓝紫色,甘甜多汁,因其果实的形状很像猫儿拉的屎,有的人称它为“猫屎瓜”,还有的称“猫儿屎”“鬼指头”。
猫屎瓜还有个奇特之处,就是别的瓜果都是一花结一果,它则是一花结三个果实,果实未成熟之前都是青色的,成熟之后就会变成紫蓝色。
它的种子含油量高,油可食用,其味香美,富有营养,其果皮内富含橡胶。
根和果还可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猫屎瓜以根和果子入药,挖根煮水洗可治**痒和脱肛,果子用水煎服可治疝气。
杨冬梅看着那些猫屎瓜,一脸可惜的说:“明明都是差不多的果子,咋成熟期偏偏就一个早一个晚啊?”
杨大哥听后笑道:“大哥明年来挖一些回去种菜园子边上,以后中秋回来就不用满山找了。”
“上山找着吃有找着吃的乐趣,不过挖几颗回去种也很好。”
杨冬梅笑着摘了一个果皮开了个小口子的八月瓜递给王桢,“小王医生,尝尝咱们横山甘甜多汁的八月瓜。”
“谢谢!”
周怀安惊讶的看着王桢,“诶哟喂,我的哥,你不会连八月瓜都没吃过吧?”
王桢笑笑道:“小看人了吧,明天你去菜市看看,八月瓜、桃金娘这些都有卖。”
几人把快熟的都摘了,又往前走,到了长着桃金娘的地方,又摘了一些,见时间不早了,就径直往回走。
周怀安和杨大哥负重走惯了山路的还好,王桢翻过山梁,下山走了一段后,觉得肩上的背篼越来越重,双腿像灌了铅似的越走越慢。
杨冬梅见状忙喊走在前面的杨春燕几人,“姐,我们歇一会儿!”
杨春燕几人停了下来,等他们走到,见他满头大汗,“王桢没背过东西走山路,歇一会儿,我们来背。”
杨冬梅笑道:“姐,你提着篮子,我来背就是!”
王桢擦了擦汗,“没事,我歇一会儿就行了。”
杨冬梅见他满脸通红,有些心疼,“别逞强,你第一次爬这么久的山路,背着东西走不快的。”
王桢:“回去揉揉把肌肉放松,泡泡热水就好了。”
几人歇了一会儿,杨冬梅背起了背篼,王桢抢着帮忙提篮子扛抢,一行人累得气喘吁吁的下了山,在桥头把背篼放下,才去了下地笼的小河沟。
周怀安下水提起第一个地笼,里面有桃花鱼、白条鱼、还有一条大口鲢,“可以做一盆酸菜鱼咯。”
“我去看看大哥那儿有没有捉到好货?”
杨冬梅激动的拽着杨春燕去了杨大哥放地笼那,只见他已经将地笼提到岸上了,里面有几条巴掌大的小鲫鱼,一条一斤多重的黑鱼,还有泥鳅、白条鱼。
“这个笼子里的鱼还要多一些,只是没那条大口鲢大。”
“这些也够吃了,咱们赶紧把野鸡和鱼拿回去下锅。”
“回去还要把那头林麝打整出来。”杨大哥高兴的提着地笼,和姐妹俩一起去了路口跟周怀安、王桢汇合,背上背篼回了家。
还没进院子,就听到小九儿的哭声,杨春燕忙跑进去,见杨母抱着他在阶檐上转圈。
“哎哟,总算回来了!”杨母忙把孩子递给了她,“先都好好的,睡醒一觉起来就不干了,哭了十来分钟了。”
杨春燕抱着哭的打嗝的小九儿,轻轻拍着他背心,柔声哄着他往屋里走,“不哭了,妈妈去山上找山货去了,我们今天找了好多东西,还打了一头林麝、一只野鸡,等会儿炖汤给你喝哈!”
小九儿吃了两口奶,抬头看看她,抽噎了两下,委屈的嘴巴一扁又要哭。
杨春燕亲了他一下,“乖九儿,妈妈没丢下你,这是家婆家,就是妈妈的娘家……”
“姐!”杨冬梅进来把水盆放到一边,走到母子俩跟前,捏捏他小耳朵,“这么大点的小人儿,他能听懂么?”
杨春燕轻轻拍着他,“跟小姨说,人家能听懂的!”
“妈说睡觉前才喂他喝了牛奶,还吃了些米粉,让你别喂他吃太多。”
“嗯!你把盆子端过来一点,我擦擦身上的汗!”
“我给你弄!”杨冬梅挤了帕子给他,“我们回来晚了,大嫂已经把老鸭汤炖好了。”
“吃老鸭汤好,没那么大的火气。”杨春燕擦了一下,觉得舒服多了,抱着孩子一起去了后院。
周怀安和王桢在剥林麝皮,麝香已经取出来挂在阶檐下了,杨母和杨父在晒姜黄,杨大哥和杨大嫂在杀鱼。
大小双见她过来,拿着两个脆柿子过来,拉着小九儿的小脚板,“弟弟吃柿子。”
“弟弟还没长牙齿呢!”杨大嫂端了把椅子过来,“你喜欢吃耙柿子,我用松毛和山楂捂了两筐,回去的时候带回去吃。”
杨春燕:“两筐太多了,带回去吃不完还不是坏了。”
“妹夫家人多,你拿回去一家分一点。”杨大嫂感激的看着她,“春燕,谢谢你和妹夫!”
这两年多亏他们把收块菌和红菇的生意给他们做,家里修了新房子,县城里也买了地皮修了新房,银行里还有存款吃利息……
杨春燕笑道:“嫂子,看你说的,我们是一家人啊!”
“对!我们是一家人!你坐,我去煮鱼!”杨大嫂高兴收拾去了。
周怀安和王桢把林麝皮剥好,将皮子挂起来,回去的时候带回去给老虾子硝制。
两人把肉剁了两条出来,一条给杨母送给要好的叔伯,一条周怀安拿了月饼、糕点、一起提着去了杨为东家。
他想着等烤房那边的酒窖挖好了,三间酒窖起码能藏三四千斤酒,打算再定三千斤酒储藏起来。
杨为东听后笑嘻嘻的看着他,“陆陆续续的已经拉了四千斤过去了,你还要定三千斤,看样子你家的块菌酒销量不错哦!”
“这我还真不清楚,那边把酒拉走后,一直都没回话,我想着新挖的酒窖也挖好了,早点把酒定好,省得到时候低度的又不够。”
“这倒也是,低度的代销店和饭店都不好卖,只有你家要的最多。你放心,等你酒窖挖好了,我保证给你准备好。”
周怀安笑着点头,“把你家窖藏酒再分三缸给我咋样?”
杨为东瞪眼,“上次才给了你两缸,你又要三缸,你去看地窖里,我就剩五缸了。”
“我又不是没看到,是低度的五缸,那些高度的你根本就没算在里面!”周怀安笑嘻嘻的冲他竖起两根手指,“最少再给我两缸!”
杨为东一脸我怕了你的表情,“一次弄点,一次弄点,我干脆全给你算求!”
周怀安高兴的指着他,“全给我,说话算话哦?”
“全给你!”杨为东没好气的应了一声,看着他自己也笑了起来,“我打算把房子修整一下,把酒坊扩大一点,你拉去正好给我誊点本钱出来。”
周怀安看着他家显得有些破旧的土墙房子,“是该好好修一下了。”
杨为东点头,“我去年打算把前院修成砖瓦房,后院请人修成夯土的小二层,以后存酒存粮食啥的也方便。
我老汉儿又担心,万一我们把家底子拿出来将酒坊扩大后,又像以前一样再来一次,这下真的就翻不了身了。前些日子见为国把房子修的那么敞亮,找我二爸喝了一顿酒,回来就同意了。”
“老人家都这样,我那会儿包山地种草药,我爷爷和老汉儿也担心这担心那的,现在尝到甜头了,还支持我们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