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1981小山村_分节阅读_第446节
小说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4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19:43:49

  几人说笑着往前走,不知不觉爬上了第一道山梁,杨大哥指着下面那片桑林,“现在这边没啥人来,以前大队的时候,来这边摘桑叶养蚕的人还是挺多的。”

  “走,下去看看有没有桑黄?”周怀安率先大步朝桑林走去。

  杨冬梅扭头看着杨春燕,“姐,你和姐夫捡的桑黄,也是在大队桑林捡的啊?”

  杨春燕:“大队的桑林我去两次,都没找到过桑黄。我和你姐夫捡的那几朵桑黄,是翻过两道山梁,在山坳里的老桑树上找到的。”

  杨冬梅:“哦!看来我们今天在这也不会找到桑黄。”

  姐妹俩边说边往下走,前面走着的周怀安和王桢忽然看到一只林麝,飞快的朝桑林里钻。

  “快快…獐子!周大哥,是獐子!”

  “新手福利来咯!”周怀安说话间,已经冲飞奔的林麝扣动了扳机,“砰”地一声,林麝趔趄了一下,还是坚持朝林子里跑。

  “你们靠后点,别被枪误伤了。”周怀安拔腿就追,王桢和杨大哥跟在他后面撵了上去。

  “姐,姐夫打枪了。”

  “跑快点,下去看看。”

  后面慢悠悠的走着的姐妹俩,听到枪声也飞快的朝下面赶来。

  周怀安追着前面的弹跳着往前跑的林麝,开始后悔自己明明晓得要上山,咋没把狗子带一条来,不然四条腿追四条腿早就追上了,咬住它脖子了。

  他胡思乱想着,脚下的速度却一点都没慢下来,渐渐的林麝的速度慢了下来,周怀安追上去,又是一枪,林麝栽倒在地……

  周怀安弓着身子,看着地上抽搐的林麝“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觉得自己的喉管都干的生疼。

  他缓过一口气,杨大哥和王桢也追上来了,“王桢那有水,我去把林麝拖过来。”

  话音未落,王桢就把水壶递给了他,“喝口水,缓一下。”

  周怀安点了点头,拧开壶盖喝了一口,发现里面装的是凉茶,清清凉凉的一口下去干裂的喉咙一下就舒服了。

  “下次不吃月饼了,跑起来嗓子眼都快干裂了。”

  王桢笑道:“你没有咽喉炎,嗓子干不是吃了甜食的缘故,是因为跑的太快了。你看,都跑出桑林了,我们在后面追都追不上。”

  周怀安听后看了一圈,看到前面的枫树,这才发现他们已经跑到桑林尾部了,“下次上山,一定要把狗子带上,追野物还得靠四条腿!”

  王桢笑了起来,“这话没错!”

  那边,杨大哥已经把林麝提过来了,指着林麝长长的獠牙,高兴的说:“你俩的运气也太好了吧!第一次来,就打到一头成年的林麝,村里经常上山捕猎的,都很难得遇到一头。”

  周怀安笑着睨了王桢一眼,“我都说了,山神爷肯定会给新人福利,这下相信了吧!”

  “相信,等会儿回去多给你吃一块肉!”王桢说着还调皮的冲他挤挤眼,“林麝肉可是大补的哦!”

  “哈哈!”周怀安笑着拍拍他肩膀,“大哥,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我们小王医生了。”

  杨大哥白了他一眼,“还不是你这个姐夫没带好头,把我们成熟稳重的小王医生带坏了。”

  “哇塞!”追上来的杨冬梅惊喜的看着地上的林麝,拉着王桢笑道,“真让你们遇到大货了啊!”

  王桢笑着点头,“真让我们遇到了,今天有口福了!”

  杨冬梅看着林麝,“妈呀!它的牙齿就像小说里写的吸血鬼一样吓人。”

  杨春燕看了看,“有獠牙的是雄麝,只有这种才取得出麝香,就是不晓得里面的麝香好不好?”

  杨冬梅听后欢喜的看着几人,“那我们今天岂不是发了?”

  “现在麝香的价钱又长了不少!”王桢说着扭头看向周怀安,“我记得你以前还说想养林麝割麝香卖钱,真能养出名堂来,也是个不错的门路。”

  周怀安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活的不好捉!加上一天天忙着收货,就算弄到活的,也是给我老汉儿还有爷爷增加负担。”

  杨春燕也点头,“是啊,我家的药田几乎都是我爷爷跟老汉儿在打理,我俩很少进去照管。”

  王桢笑道:“你们不是又包了一两千亩山林吗,等以后不忙着挣钱了,再找那些山民帮忙捉活的林麝,放林子里养。”

  周怀安觉得这主意不错,“对头,趁现在好挣钱,我们多挣点,以后养养牲口钓钓鱼,过神仙日子。”

  杨大哥把林麝装背篼里,“你们还要找桑黄么?不找我们就去摘八月瓜、桃金娘,然后慢慢往回走。”

  周怀安笑道:“来都来了,今天的山运这么好,还是找找看吧!”

  杨冬梅拉着杨春燕,“姐夫,你和王桢一队,我们比赛,看哪个先找到哈!”

  “比就比,怕你嗦!”周怀安冲杨大哥说,“大哥,我跟王桢找桑黄,你负责把你妹妹保护好哈!”

  “要得,趁运气好,多找点大货!”杨大哥说着又叮嘱道,“别走远了,等会儿走散了不好找你们。”

  王桢笑着点头,“我们就隔几步远,不走远的。”

  两队人分开,在林子里找寻起来,杨春燕摘了几个桑螵蛸,眼睛不停搜索,看有没有枯掉的桑枝,说不定惊喜就在上面。

  走了没多远,耳边传来流水声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随风飘来。

  杨大哥吸了吸鼻子,“燕儿,小梅,你们闻到没?姜黄开花了。”

  “闻到了!”杨春燕忽然想了起来,“我都忘了这里有不少姜黄了,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看看去。”

  杨大哥:“我们挖了几颗回去栽自留地边上,老汉儿要用就去那挖,好久没来挖过了。”

  兄妹三人刚到,周怀安和王桢也来了,几人看到一大片姜黄,开着宝塔状、花冠淡红色的娇艳的花儿。

  杨冬梅扭头看向王桢,“太好看了,我们挖几颗回去种院子里。这东西好种,只要活了没几年就能长一大片。”

  “好,既能观赏还能卖钱!”王桢对几人说道,“这段时间的姜黄粉价钱还不错,把大颗的挖回去晒干了磨粉。”

  “要得!”杨春燕几人放下背篼,开始干了起来。

  没带镰刀,只能用砍刀和锄头把茎干剔除,杨冬梅忙着把姜黄花掰断了放背篼里,说要拿回去插瓶。

  杨大哥和周怀安都是干惯了粗活的,动作很利落很快就割倒一大片,杨春燕帮着把那些茎干抱到一旁。

  王桢一锄挖了下去,一大块黄喔喔的,和生姜十分相似的黄姜就被挖了起来,“这里的土很松,我还以为不好挖呢!”

  “林子的土都很松软,就是有的地方有石头。”杨冬梅将他挖起来的姜黄拿到沟边冲洗干净,断口的地方用手指搓一下,在手背上轻轻一搓,留下一抹艳丽的黄色。

  周怀安见没多少茎干了,留给杨大哥割,他也提起锄头挖了起来。

  姜黄又名:黄姜、郁金、宝鼎香、毫命等。姜黄属姜科,通常有一米高,根茎很发达,根粗壮,末端膨大呈块根。

  地面上长着像粽叶一般又宽又长的浅绿色叶子,一到8月就开出一簇簇如同宝塔一样的花,既有观赏价值,它底下的块根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也是天然的食物增色剂。

  姜黄:性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

  姜黄素具有消炎、止痛、抗癌和排出体内重金属,它也能抑制骨质疏松。牙龈肿痛或者牙齿疼痛时,可以在姜黄粉里面加入适量的盐以及清水煎煮成汤来漱口,能更快缓解疼痛……

  除了给食物添香,颜色明艳的姜黄,在很早以前就用来染制布料和为食材增色。姜黄粉辛香轻淡,透着股木香味儿、一点点果香、还略有股姜味儿和苦味儿。

第647章 649:闲话

  杨春燕把茎干抱到一旁,蹲在沟边捧了些清凉甘甜的山泉水喝下,沟边的石头上长着不少石菖蒲,水就是从上面的岩洞里流出来的,一年四季都是这么大的一股,从不曾断流。

  她觉得里面肯定有溶洞,但村里的老人说,以前有人进去就再没出来过,连去找的人也没回来,岩洞那就成了禁地。

  每次上山大人都要叮嘱不准去里面,那年杨为东跟人打赌去洞口走了一回,下山回家就被赏了一顿笋子炒肉片。从那后,他们几个上山就再也不去那耍了。

  杨春燕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长着不少石橄榄,便走了过去,提起一棵拔了下来,这东西就这点好,一扯就起来是一片。

  现在的环境质量是真的好,石橄榄、石菖蒲只要在山沟边就能找到,往后走,也只有这样的山林里才有了。

  杨春燕留下一些,搂着石橄榄到沟边把上面的青苔和腐土清洗干净,回头时,忽然发现山沟边的桑树下长着一片浅黄色的,形状和回春草有些相似的蛇菰。

  她笑着冲几人说道:“你们看,那边还长了好多蛇菰,今天运气真不错哦!”

  周怀安扭头,拄着锄头看了看,“和回春草有点像。”

  王桢回头看后说道:“这不是回春草,它的学名叫盾片蛇菰,喜欢寄生在桑科植物上面,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有人挖回去冒充锁阳卖。”

  “最讨厌这种啥钱都挣的人了,简直就是丧心病狂。”杨大哥气呼呼的说,“上次我去普林镇收红菇,就看到有人用大丽花的块茎冒充天麻。被我抓住当场戳穿后,他还想纠结同伙打我,结果被大伙儿把他摊子都砸了。”

  周怀安赞道:“大哥干的好,遇到这种人就不要对他客气。”

  王桢说道:“以前还有人把断肠草误认为别的草药挖回去泡酒喝的,差点送命。你们上山采集草药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发现草药周围长了断肠草,千万不能采回去,断肠草的毒性太强,周围的草药都会染上毒素。”

  周怀安:“上次我们在林场就看到过,春燕说附近的草药不能挖,有毒。”

  王桢:“不挖是对的!”

  杨大哥留下一丛姜黄没挖,便去帮着把挖出来的姜黄捡起来装篮子里,提到水沟给杨春燕姐妹清洗。

  姜黄缝隙里没多少泥巴,大多是腐土,被沟里的水冲洗后也不怎么脏,等周怀安和王桢把那些挖完,两人也洗的差不多了。

  杨春燕姐妹便把剩下的留给三人清洗,她们提着菜篮去采集那些蛇菰。

  这些蛇菰都寄生在桑树上,沟边的桑树大多都枯萎了,姐妹来仔细的看了一圈,都没发现桑黄。

  杨冬梅对她说道:“姐,这些桑树的养分都被这些蛇菰吸收完了,应该长不出桑黄了。”

  杨春燕低头把脚前的蛇菰拔起装菜篮里,“没事,我就随意看看,找得到就找,找不到也没啥损失。”

  杨冬梅觉得她真的变了不少,“姐,你们搬家酒的时候,我就想说了,不晓得为啥,我总觉得你就像一夜之间就便成熟了似的!”

  我还以为是姐夫对你不好,或是他不争气在外面瞎混,你要担着家里的担子才那么快成熟了的。

  但据我观察,姐夫也像是变了一个人,对你和以前一样好。难不成,真的像妈说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家就会懂事了?”

  杨春燕听后窝心的摸了她扎着的马尾一下,但她又怎么跟她说,自己是重来一世,连带着把她和王桢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

  “你姐夫家困难,加上他又不小心把别人的牛追下坎摔死,家里修房子的钱几乎都赔给熊家了,不立起来也不行啊!”

  “难怪书上说,苦难能使人成长。”杨冬梅笑嘻嘻的看着她,“姐,等新房子修好后,你们要搬城里来住么?”

  把最后一朵拔起来后,杨春燕提着菜篮往沟边走,“你晓得的,家里还有那么大一摊子,只能偶尔去住几天。”

  “我猜也是这样!”杨冬梅说着拐了她一下,“爷爷跟我们说,你跟姐夫是有大运气的。”

  “为啥这样说?”杨春燕想到以前听人说,中医在某些方面也有些神叨叨的,难不成他老人家看出什么了?

  杨冬梅耸耸肩,“不晓得,反正他就是这样跟我和王桢说的。”

  杨春燕见她不晓得,便换了话题,“上次你不是说,王桢爸爸和后娘来,他后娘人到底咋样?好相处么?”

  杨冬梅撇嘴,“到宁安那天,王桢带我一起去接的火车,他爸长得跟王爷爷很像,我见他面对王桢的时候,一直都是客客气气的,好像生怕就得罪了他似的。

  那女人的气质和长相都有点像书里描写的那种江南女子,我最讨厌她那一脸假笑,回城后我们去招待所吃饭。

  王桢爸爸给了一个玉镯给我,说是长辈传给长子长媳的,以前他妈妈戴着,现在给我。那女人的眼神就像要杀人似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6页  当前第4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6/6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1981小山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