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着酸甜爽口,放凉了更好喝。
等贺政晨出去打了几通电话回来,见大厨陈怀居然抱着个茶缸子,滋溜滋溜的喝着酸梅汤。
贺政晨道:“你从哪儿弄的?”
陈怀提起这个事儿,道:“沈老板厨房里的。”
随后滔滔不绝:“这沈老板厨房里啥东西都有,比我师父那还全。”
这么大的厨房,这么好用的灶台,简直就是梦中情厨房。在宽敞的大厨房干活,心情都跟着变好。
贺政晨道:“好啊,你偷着用人家厨房里的东西。”
陈怀立刻想用手堵住他的嘴,贺政晨见他刚处理过大虾,手上还带着腥味呢。连连后退。
陈怀道:“我来之前,沈老板说了,厨房里的东西我随便用。”
贺政晨道:“那也是做吃的,卖钱的!谁让你自己给自己弄零嘴吃了?”
陈怀想了想道:“要不,从我工资里扣?”随后找到沈清月去承认问题。
陈怀是陈老的小徒弟,是真喜欢做,也喜欢吃。
以前做什么好吃的,都得给自己留一份。看他小胖子的身材就知道了。
他跟沈清月这么一说。沈清月道:“行。多做点。”她也能跟着沾光。
于是,沈清月跟贺政晨一人分得一杯,陈怀的蜜汁酸梅汤。
陈怀是厨子压根没做出大家的份儿,就熬了一小砂锅,也是寻思自己一杯一杯慢慢喝。
沈清月是老板,喝了也就喝了!
这贺政晨怎么也跟着凑热闹,最后那点都被他舀在缸子里了。合着他辛辛苦苦,就喝了一小杯啊。
贺政晨舀的时候,陈怀整个五官都是拒绝的:“哎呦,哎呦。”
那样子,好像舀的不是酸梅汤,是他的心血。
贺政晨没忍住笑了:“嘿,别不舍得,下次我给你弄点好蜂蜜。”
听到这话,胖子的脸色才好看了点:“那行。”
等俩人喝到酸梅汤的时候,整个人都透着舒坦。
这酸梅汤沈清月也会熬,但是还真没有陈怀熬的好喝。
陈怀弄的酸梅汤,又酸又甜还有一点点回甘。
是拿小砂锅小火熬的。
沈清月幸亏招了他。不然以她忙碌的这种程度,断不会有空闲,熬起功夫酸梅汤。
沈清月现在培养了好多管事儿的,她才有了空闲。现在还喝上酸梅汤,已经有了幸福感。
贺政晨喝到酸梅汤的时候也是眼前一亮。
他是省城人,省城有一家百年老店,到夏天酸梅汤都排队打,也没有这个滋味好。
来到这边不但感受到安逸,淳朴,甚至大厨做的饭菜和好喝的酸梅汤,他才来都有点喜欢这了!
陈怀在厨艺上很有天赋,但做人就是个愣头青。总是被贺政晨算计,但还是爱往他身边凑合。
俩人都是新人,同一天来的,还就他俩是男员工,陈怀兴致勃勃道:“哎,我住村里了!”
贺政晨道:“什么意思?”
陈怀随后就把自己成功入住村长家的事儿说给他听。
还美滋滋的表示,自己以后,可就能多睡一个多小时呢,而且才五块钱一个月,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毕竟他工资足足有四百呢。
贺政晨道:“哦,是这样啊!”
随后继续跟村里的这些人说话干活。
贺政晨长得按照村里的话,属于帅呆了,更何况又是大学生,再加上他说话还温和好听。村里这些人都喜欢他,主动上他身边搭话。
贺政晨以前是当记者的,聊天的技巧是掌握的明明白白的。
于是到了下午就去找村长了,到了晚上周家村,周金宝就来量地了。
竟是贺政晨在村里要买宅基地盖房。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刘家村都很同意,那些荒的宅基地是大家的,谁要是买,村里人都给分钱。
以前村里红火的时候,也有外地人来这边安家。
后来政策不允许,大家陆陆续续就走了。
现在政策开放了,但就是一个小穷村也不吸引人来。
有人才有村,人丁越兴旺,地方越富裕,人就是财。
更何况来的可是个大学生。
第116章 批发麻辣烫
有了贺政晨的加持,果然第二天麻辣烫的产量就变成了六万了。
沈清月给钢铁厂留了一万五的麻辣烫。
她刚要开车去给下面的卖店和商店去送货,还没等走呢。
蒋玉拿了一张纸条找上沈清月道:“这个都是来钢铁厂找想要货的。”
外头的人不知道沈清月家在什么地方。
只能找钢铁厂的特色窗口。
其中居然有不少是个人,没有店甚至没有摊位。
就是那些走街串巷的卖货的。
在哪个年代都不乏有聪明人。
麻辣烫在县里有口皆碑,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以前存量不充足,只有钢铁厂特供,现在既然量上充足还往外头送货,其他的人也想来分一杯羹。
沈清月道:“麻辣烫生包只能存放一天么,起批是两千。”
蒋玉道:“说了。我还说要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呢。他们答应了,我才让他们留的电话。”
既然是这样,沈清月给他们打了个电话。
果真,好多留了卖店电话的人,几乎都是守在电话机旁。
沈清月给他们新手拿一千让他们试试,四万五千包刷拉一下就没了。
那些大的食品店,想增点量都没办法增。
……
之前只能托人才买的麻辣烫,现在去了卖店就能买。
甚至路边还有炉子支起来的小锅,可以去卖店买,拿到这里现煮,但得给一毛钱的手工费。
一般上班的人,哪儿有时间回去煮。
现有了这种路边帮煮的,可省了心。
直接去旁边卖店买了一个麻辣烫生包,直接在他这煮了。
这人笑吟吟的接过面,道:“要煮软点还硬点?”
这玩意有讲,要是硬点,吃着面条有嚼劲,像海带和土豆片这种吃着脆爽。
也有人爱吃软的,软的玉米面条都像化开了似的,粉糯粉糯的。菜也软烂,泡上麻辣烫的酱料包,黏糊糊的更入味。
“要硬点的。”
买完的女生就站在旁边等,不时的跟煮面的人搭话:“你咋不批点卖呢,这样还能多挣点!”
“没有那么大的本钱。”他也是看中的商机,一走一过听说他们买了没地儿煮,就想着家里炉子和锅都是现成的,水和碳约等于不要钱。
白赚点是点。
来之前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
心态挺好,觉得大不了不赚,他也没搭啥。
没成想,大伙儿还挺捧场。
滚开的水煮麻辣烫也就是一分两分的功夫。
他一边捞面,一边收钱,一边煮下一份。
这边排长队。粗粗一看,得有三十个人。一人一毛就是三块钱,要是每天都有这个数,都赶上上班了。
小摊主越想心头越火热,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真挚了。
旁边卖店的侄子皱着眉头观察半天跑出来跟他叔叔说:“这人还真会挣。空手套白狼么。”
越想心头越不忿:“这钱不如咱们赚了。在卖店门口支起来一个摊子,也不费劲儿。”
卖店摊主道:“你呀就看着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这么热的天,在炉子前面煮面你以为好受啊?”
他可一点都不嫉妒。
卖店别看没啥人,利润都不小。
为了赚这一毛钱,辛苦不说,这要是煮面的时候被有心人浑水摸鱼,偷摸的顺点东西,多少碗麻辣烫也不够赔的。
卖店摊主道:“再说,他这么做,对咱们也有好处。”
以前都是下班的时候卖麻辣烫高峰,现在中午就卖了一半了。到晚上估计不够卖!
麻辣烫的料汁一拌上,香味扑鼻。
甭说上班的那些小姑娘,连他都馋得慌,待会儿拿两包,给自己和侄子一人煮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