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燃2003_分节阅读_第1621节
小说作者:万古青天一株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2 MB   上传时间:2025-10-12 14:06:53

  而且……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我个人认为,学伴,是同伴的概念,是互相帮助的关系,而不是什么一方对另一方挑挑选选的商品。

  用我们华国的说法,那是挑选书童。呃……你应该理解‘书童’这个概念吧?”

  伊曼妲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想到孔子骞会这么说。

  她点了点头,而后又低下头去,轻声说道:“你……和别人有些不一样。

  不瞒你说,其实在来的路上,我……我一直很担心会空欢喜一场……

  因为,做学伴不仅有加分,学校还会给我一笔额外的补贴,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孔子骞好奇地问:“补贴?为什么这么重要?”

  不是他不识人间疾苦。

  而是在华国,补贴和补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贴是贴补,助是帮助。

  这种叫做‘补贴’的东东,通常都少的可怜。

  在大学里更是如此,一般就几十块钱一个月,只能说,不无小补的概念。

  伊曼妲抬起头轻声说道,“我家里条件不是很好,还有两个弟弟在念书,家里负担很重。

  而我能读高中和大学一直是自己打工挣了大概80%的费用……”

  孔子骞很是不解,因为在他的恶补的常识里,坦桑尼亚的基础教育哪怕是放在国际上,也是有口皆碑的,是11年义务教育。

  而且和以前的华国一样,坦桑尼亚的大学实行精英教育,毛入学率不足参加高考人数的10%,能考上大学,特别是这所大学的,都是国家精英中的精英。

  换句话说,能上大学的,家里肯定也不会太差。

  真正穷到揭不开锅的家庭,是走不出大学生的。

  怎么高中也需要挣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这让他有些理解不能。

  见孔子骞有些疑惑,伊曼妲小声的解释着原因。

  孔子骞这才明白,坦桑尼亚的义务教育11年制,其实是小学7年,初中4年,并不包含高中。

  但高中的费用并不高,所谓的收费如同华国一般,也是象征性的。

  精英教育模式下,坦桑尼亚政府,对大学的收费也并不高。

  但是,坦桑尼亚的大学生中,失学率却一直不低,每年都超过40%,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家庭经济因素。

  学费确实不高,但坦桑尼亚国民经济的脆弱性,导致民众并没有太多的稳定岗位。

  况且国家的教育救助机制几乎为零,一旦家里的顶梁柱失业或者工作不稳定,便会导致家庭无力供养而失学的情况发生。

  当然,最根深蒂固的,便是贫穷的思维。

  供养一个需要不事生产四年的大学生,古今中外,都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

  而以初级农业、初级手工业、初级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中,大学生确实稀缺,但没有这个学历,也不会饿死。

  当家庭面临危机的时候,让孩子走出大学,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是穷人不得已的选择,也是社会舆情最主要的看法。

  八十年代,华国国内很大一部分人不读高中而去读中专中师,不是没道理的。

  特别是对这里的女孩子而言,求学更是艰难,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哪儿都一样。

  伊曼妲算是幸运的,母亲并没逼着她早点嫁人。

  当然,也是因为她的母亲,便是坦国第一代大学生的缘故。

  但妇女在非洲的工作更是艰难,本就肄业未婚生子而又背负社会歧视的伊曼妲的母亲,又能找到什么好的工作呢?

  无非便是打着很多份零工,来养活整个家庭。

  现在伊曼妲面临的便是两个弟弟也相继进入大学,家庭开销再也无力承担的问题。

  让她不甘心的,是她只有一年就要毕业了。

  而此刻,做学伴的补贴虽然少,但对于她来说,完全是拯救她前途的钱,没这笔钱,她书都念不下去了。

  伊曼妲话语中的坚韧和自强,让孔子骞对她产生了不少的同情和好感。

  他不由自主地想要更了解她,“那你为什么选择继续学习呢?难道不想早点工作吗?”

  此时,伊曼妲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想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想走出非洲去世界看看,比如去华国当一个斯瓦希里语教师之类的。

  虽然现在很艰难,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更好的未来。”

  孔子骞闻言笑了笑。

  这个鸟语……

  在华国,估计只有某些大学才有。

  但是,有梦想且愿意去追求的人,很美。

  他难得正经的开口说道,“伊曼妲,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而一直悄悄小心翼翼观察着他微表情的伊曼妲,此时脸上也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谢谢你,孔子骞。我会努力的。”

  孔子骞也没继续多说什么了,只是让伊曼妲带着他去领书。

  一方面为伊曼妲的遭遇确实感到同情,另一方面他却觉得这非洲小姐姐也太单纯了些。

  这么轻易的将家庭的困境说出来?

  要是遇见有坏心思的人,说不定就会以此作为突破口,拿学伴换人来要挟她做些龌龊的事情。

  如果伊曼妲说的全是真的,那么问题就来了。

  在一个以精英教育为培养体制的国家,大学生里出现傻黑甜的可能性不能确定说很低,

  但几年来通过勤工俭学考上大学的女孩子,孔子骞并不认为对方会是如此的单纯。

  否则,早就被人打来吃了。

  这并不能完全说明眼前的黑珍珠是有着一颗浸染印度洋的茶心,只能说,对方对自己的戒备心不小。

  就和打游戏一样,对手故意暴露出来的弱点,那就肯定不是弱点了。

  而是陷阱。

  顺着这个思路,孔子骞倒是看明白了点。

  显然,这位伊曼妲学姐,并不像是此刻她所展现出来的那般柔弱甚至带着一点儿怯懦。

  而是一朵带刺的玫瑰,鬼心眼不少的。

  伊曼妲的这种做法,相当于是一种条件判定。

  如果自己要去利用这个点,那么一定会被她高度警戒。

  但是反过来,却又从侧面证明了这位黑珍珠内心之中的良善。

  如果有坏心思,这陷阱就不会这么明晃晃了。

  而是会将她自己作为猎物,等着自己去挖掘。

  孔子骞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孔小胖,出了名的正人君子,绝对不欺暗室!

  好吧,主要是身为初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欺,就算有心也无胆。

  伊曼妲带着孔子骞领书办饭卡,忙前忙后的帮他处理着新生入学事宜,两个年轻人一路上也在交流着。

  “孔子骞,你知不知道,我第一次吃到饺子的时候,真的被惊艳到了。”

  伊曼妲一边帮孔子骞整理着领到的书籍,一边兴奋地说道。

  伊曼妲说,她最喜欢的是华国美食,开心地跟孔子骞分享着她喜欢的食物。

  “那种鲜美的味道,还有独特的口感,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华国美食。”

  孔子骞微笑着回应道:“饺子确实是华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很多人都喜欢。

  不过,我倒是没想到你在坦桑尼亚也能吃到正宗的饺子。”

  他觉得有点儿扯蛋了。

  孔子骞敢赌命,伊曼妲肯定没有吃过正宗的饺子!

  绝对是要么蘸醋的,要么蘸酱油的,要么蘸芝麻酱,要么加蒜的,要么加辣椒油的!

  这些通通都是异端!

  饺子,天王老子来了都必须是蘸番茄酱的!

  而那边伊曼妲却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自豪,

  “是啊,这里有一些华国餐厅,虽然不多,但味道都很正宗。

  我曾经在一家华国餐厅打过工,我还学会了自己包饺子,虽然技术还不太好,但味道还不错。”

  孔子骞好奇地问,“你还会包饺子?那可真厉害。对了,你最喜欢华国的哪一种美食?”

  伊曼妲想了想,说道:“我最喜欢的是糊辣汤,那种麻辣鲜香的味道,真的让人难以忘怀。

  每次喝糊辣汤,我都会想起华国的街头小吃,那种热闹的氛围。”

  孔子骞听到这里顿时奇了,“你去过华国?”

  伊曼妲摇了摇头,“没去过,但电视上看过你们那边,感觉特别好。

  达累斯萨拉姆市中心也有一个类似唐人街的地方,我们叫做华国城,是市区里最繁华的街区。

  小时候我最盼望的便是你们的春节,那时华国城还有拜关公、烟花表演、舞狮、英歌舞表演,而晚上还会放烟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03页  当前第16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1/17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燃2003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