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讨论价值至少四位数的东西,语气跟明天吃什么一样随意,根本没把这点钱放在眼里,钱菊香却没这么云淡风轻,她甚至不敢再追问闺女他们准备买多少钱的相机了,怕自己知道具体价格心梗,这回终于抱着小芳芳走远了,离开前还扔下一句,“那你们买东西的时候,自己去就行了,别带上我,买回来也不要告诉我价钱。”
她发现刚来深市那两天,什么都不知道,反而过得最更为轻松自在。
无知者无畏啊。
柳素琴看出老妈的逃避,故意在身后问,“什么,您不跟着去掌掌眼?不怕我们挑最贵的买吗?”
钱菊香深呼吸了三次,才把那口气压下来,无力的摆摆手,“你们有钱,你们自己说了算。”
反正这钱是他们自己赚的,又不是大风刮来的,爱买什么买什么,就是买一座金子回来,她都无话可说。
说到金子,他们这天晚上回到家,钱菊香吃完饭感觉无所事事,又没这么早睡觉,便勤快的拿着拖把四处打扫,拖到主卧的时候,不小心碰开了柳素琴的梳妆台抽屉,看到里面还没来及盖上的珠宝匣子,当场被亮瞎了双眼,不敢置信的叫喊起来,“素琴,死丫头,你过来一下,抽屉里这满满一匣子的金啊玉的,是真家伙吗,你自己买的?”
钱菊香这一嗓子,不仅把客厅的夫妻俩都喊进了房间,正和他们聊着天的林全生也不动声色跟在后面,等看清楚抽屉里的情形,后者同样发出了没见过世面的惊叹,“弟妹,平日里有时间,我也跟着你们去商场,是亲眼看着你俩怎么挑选首饰的,但是没想到不知不觉的,居然攒了这么多的首饰,看起来珠光宝气的,跟商场金柜也不差什么了,真是富贵喔。”
林全生更想说的是这一盒子首饰,都够买深市一套房了吧,但眼角余光扫到老板娘她妈那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默默的改了口。
林全生对于这么多首饰堆在一起的视觉效果感到很震撼,林南江却是早已见怪不怪的。
自己家里又不用上锁,媳妇有多少首饰,林南江心里全都门清,有时候在家赶上她打扮准备出门,他还会积极出主意,给她挑选适合穿搭的款式。
虽然林南江的审美很直男,对于黄金玉石只有一个标准,最大最闪耀的,就是最好的,可以想象他每次挑选出来的都是什么风格了。不过,柳素琴除了第一次去市中心的商场时,不小心暴露了暴发户的本质,一个劲挑最大最粗的项链镯子,后面随着她逛金店的次数增多,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越来越喜欢那些造型经典又不失雅致的款式。
只能从这一抽屉她精挑细选的首饰中选择,林南江纵使想给她往花开富贵的方向装扮,也是很有难度的。
稍微富贵或者说老气一些的款式,柳素琴的长相气质都能完美压制,落在林南江眼里就是只要自己稍微一出手,就能把媳妇打扮得赏心悦目,从来没翻车过,可把他得意坏了。
看着自家精致洋气、就像天生是城里人的媳妇,林南江只觉得心满意足,浑身充满了干劲,出门又能多搬几块砖了。
此时丈母娘和好兄弟被震撼到不行的模样,成功让他爽到了天灵盖,只是故意摆出一副毫不在意的表情。
但他暗爽的眼神已经被柳素琴看在眼里,当下笑着肯定了老妈的疑问,“当然是真金白银了,从商场正规金店买的,对了,都是你女婿坚持要买的。”
得到来自媳妇的肯定,林南江再也绷不住,嘴角已经飞上天了,顶着丈母娘夹杂着震撼不解的复杂视线,看似谦虚实则炫耀道,“还好啦,他们城里人有句话叫先敬罗衣后敬人,尤其是这边的本地人,您别看他们出门不怎么讲究穿戴,人家进金店买黄金才跟在菜市常买菜一样随便呢,但凡家里没有的款式、看着也不差,都是直接让人全部打包。到了他们家孩子结婚的时候就会发现,晒彩礼和嫁妆的桌子金灿灿一片,什么房子车子啊,都不如这些沉甸甸的黄金来得踏实,所以我们也是入乡随俗,除了素琴日常佩戴的首饰,芳芳也要从小攒起。”
说话间,林南江把抽屉拉得更大一些,从里面搬出一大一小两个首饰盒,柳素琴那个高达三层,把占满了大半个梳妆台,视觉冲击比在抽屉里更为直观震撼。但里面大致有什么款式,他们基本已经看过了,林南江重点打开闺女的首饰盒开始介绍, “从芳芳出生前就给她准备了长命锁,纯金打造、寓意也好,然后满月、百天和满周岁也都有添置,除了我们自己买,全生、李红这些叔叔阿姨也会送黄金,这个项圈和铃铛就是全生买的……”
面对柳素琴那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的首饰盒,钱菊香第一反应是人又长不出三头六臂,这么多金项链玉镯子她戴得过来吗?当看见属于外孙女的各种项圈手镯,她瞬间抛弃了实用性的理念,只觉得这个镯子好精致,那个铃铛也可爱,多买点也不打紧,他们家小芳芳正好换着戴,做全村最靓的崽。
稍显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抚过长命锁,钱菊香嘴角含笑,“不错不错,我们乖宝长大了以后给她当嫁妆,放在旧社会,这可是千金小姐们才有的待遇。”
话说这么说,但她的眼神却时不时在柳素琴的首饰盒上流连,更喜欢哪个简直一目了然。
柳素琴故意道,“妈,想就看就看呗,不用偷偷瞄几眼,喜欢的话一个个试戴也没关系,不过这些都是你女婿精挑细选的,都是他的心意,不好转送给您呢。”
钱菊香:……
她刚想反驳自己是这种贪心的人吗?下一秒,又听见闺女故意放慢的声调,“不过,后天就过节,除了吃吃喝喝,肯定还要去商场步行街逛一逛,要是金店有新出的款式顺便买一两件,你到时候一起去看看嘛,也选个喜欢的,就当我们孝敬的节礼了。”
钱菊香脱口而出,“胡说,节礼最多买身新衣服什么的,哪有把金首饰当节礼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林南江却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错不错,丈母娘第一次来深市,送件金首饰什么的,既是咱们的心意,也可以当做纪念,还是媳妇你考虑的周到。”
钱菊香一边摇头一边后退,浑身写满了抗拒,“不行,我不要,给你们带带孩子还要收钱,已经很说不过去了,在贪你们的好东西,我还要不要做人了?”
“这有什么,孝敬长辈天经地义,老家的人知道,也只会羡慕您有福气。”林南江劝丈母娘的同时,还不动声色往自己脸上贴金,“对了,您到时候帮我们掌掌眼,正好我妈也挑一件,过段时间老乡回去的话,就可以帮忙捎回去了。”
听说亲家母也有,钱菊香一时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拒绝了。
而她停顿的几秒钟,林南江已经自顾自跟柳素琴和林全生讨论起来,“金店那些各种款式的耳环耳坠多好看啊,偏你每次都说不要不要,太老气,正好丈母娘和我妈都有耳洞,就给她们选耳环好了。”
林全生也点头,“没错,那些金叶子金穗子的耳环又好看又喜庆,弟妹怎么会看不上?”
柳素琴心想直男审美真是灾难啊,那些女人理解不了的奇葩设计最终顺利流入市场,估计都是这群人的功劳吧。
“耳环我还是喜欢珍珠的,又好看又高级,而且只有你们男人分不清珍珠的款式,市面上好的珍珠像是澳白、天女和大溪地,不同的品种,颜色和光泽都有很大的区别,花样可多了。”
就像她年前入手的那对澳白珍珠,因为够大够亮,做成了简约的耳扣款式,最大程度展现出珍珠本身的质地和光泽,柳素琴每次戴上它,不管有没有化妆洗头,穿的是漂亮裙子还是居家服,都能被它衬得光彩照人。
总之,珍珠带来的气质加成不是其他贵金属或宝石可以媲美的。
想起自己目前的心头好,柳素琴嘴角含笑,好心情的总结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全生哥你以后找了对象,想要送首饰当礼物,最好也多问问,了解人家女孩子的喜好,可千万别自己灵机一动。”
不敢想象他以后送对象礼物,女生充满期待和激动打开,看到里面躺着一副妈妈、甚至奶奶们最爱的金耳环,会是什么表情。
林全生挠了挠头,憨笑道,“我记下了,以后有这种需要,直接找老板娘参详参详。”
柳素琴还没说话,林南江已经骄傲的竖起了大拇指,“那你可找对人了,我媳妇的品位是大家公认的好,有她给你出主意参谋,什么姑娘拿不下。”
几人的话题已然歪到十万八千里了,所以也无人注意,在他们聊起金耳环的时候,钱菊香下下意识摸了摸空荡荡的、这辈子除了茶叶梗就没塞过其他东西的耳洞,客套拒绝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了,开始琢磨着到时候挑一对最简单轻便的耳环要多少钱,应该会比他们年前送的金链子便宜很多?
第54章 林全生搬家。
第二天没有出行计划, 大家的行程依然排得满满当当,林全生一大早起来收拾行李,完成了简单又不失热闹的搬家仪式。
他自己操办搬家, 主打一个潇洒自如,衣服鞋子毛巾牙刷装满一个蛇皮袋, 就觉得可以出发了, 结果一转头, 柳素琴和钱菊香张罗出来的日用品都快赶上他了。
单身汉总以为自己是自由的风,来去随心。
林全生急着搬出去, 主要是因为那是他自己的房子,是人生中第一件十分明确的、能伸手触摸到的,且不会被人抢走的,完完整整属于他一个人的东西。于是他决定早点搬过去,去切实的感受那份踏实和安心。
但在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小家之前, 那个房子本质上也只是个落脚地,除了晚上回去睡一觉,其他时间基本不着家, 吃饭, 休假, 放松,他想到的还是跟南江他们一起度过, 在这种前提下,林全生对待搬家的态度说重视, 其实也不太重视, 只想把自己的个人物品带过去就够用了,反正也不怎么在家。
柳素琴自然不认同这份随意,对方的房子从里到外都由她一手装修打造, 她也不介意最后再做点什么,加上还有个同样喜欢张罗这些的钱菊香,一不小心就从家里搜罗出一堆林全生确定能用上的东西,大件的有脸盆水桶、拖把扫帚,小到碗筷水杯衣架和垃圾袋,全都尽有尽有。
当事人压根没考虑过的牙膏肥皂洗衣粉这些,柳素琴也给准备了一份全新还未拆封的,并叮嘱林全生以后一个人住记得用完去买,或者直接来家里拿也是,他们家人多,她买东西习惯囤一些货。
一边叮嘱一边又忍不住吐槽,真当自己是去住宾馆了,以为东西可以自己变出来呢。
林全生这才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心虚挠头的同时也连连道谢。
钱菊香这次十分的有耐心,不仅没骂骂咧咧,忙了一早上,看向林全生的眼神依旧充满关切,笑眯眯表示,“不用这么客气,你跟南江跟亲兄弟一样,你又喊我一声婶子,我看待你也像是自家子侄,以后有什么需要,家里缺了短了东西,只管跟婶子说。”
说到这里,她又话锋一转,换了副语重心长的口吻,“不过全生啊,你一个人囫囵着过日子,总归不是长久之际,你如今也老大不小了,以前说什么都没有,不想耽误了人家女孩子,但现在什么都了吧?房子,工作,存款,样样不差,愿意跟你的好姑娘多得是,你呀就别再挑了,找了差不多的姑娘,踏踏实实过日子,干活累了回家,有媳妇给你端茶倒水的伺候着,这日子才有盼头是不是?”
林全生听了直呼冤枉,他很挑吗?殊不知他找对象的标准从始至终都没怎么变过,只要性格活泼外向,有主见,然后跟他一样勤劳本分,不是那种好高骛远的就成。
顶多现在再加一条,最好不是老家本省的,这条件不仅不苛刻,反而更宽泛了呢。
至于女孩子的年龄长相,他不能说一点没要求,但也确实要求不高,年轻只要不比他大,长相清秀就可以了,他都不像好兄弟林南江,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敢肖想弟妹这种厂花级别的美女,最后还真就让他死缠烂打舔到手了。
林全生还是清楚自己斤两的,那点家底放在深市只能算饿不死,五官也只是勉强称得上一句端正,个子在老家算高的,但是来到什么人才都有的深市,他这顶多能得一句“不矮”的评价,就这么普普通通的自己,拿什么去对人家女孩子挑三拣四?
他配吗?
但是迎着钱菊香充满关切的眼神,林全生只能自己扛下所有,心里流着泪,面上挤出一丝笑容,“对对,婶子说的都对,我以后会改正的,还要麻烦您关照了。”
林南江在旁边看够了戏,才过来打圆场,“让您说着了,我们等下陪全生搬完家,去村里接张大妈的时候,正要跟村里相熟的大爷大妈说一声,有合适的姑娘给我们全生介绍一下,他们认识的姑娘人,总比我们自己两眼一抹黑强。”
钱菊香立刻来了兴趣,“好,这个主意不错,快别耽误了,赶紧送全生回家,然后早点动身去那村子里落实这事吧。”
这下最迫不及待的反而成了钱菊香,其他人倒也纷纷配合,各自拿上行李准备出发,谁也没空着手,包括坐着婴儿车的小芳芳,不仅车子把手上挂了一袋卫生纸,怀里还帮她叔抱着待会要贴的大红窗花对联呢。
是的,能想到搬家物品柳素琴都给收拾出来了,家里不可能什么都囤了,有新的她就给林全生准备新的,没有直接用旧的先应应急,两家目前的关系称得上密不可分、亲密无间,不用顾忌这点小事。
林全生也确实只有欢喜感激的份。
林南江今天主动交出车钥匙,让好兄弟自己开车,亲自载着这一车子的行李和最亲近的人去向他的新家。
仿佛是在大家的支持注视下走向最期待的未来一样,林全生难得的昂首挺胸,开车时脊背挺得笔直,连被风吹起的头发丝都透着股意气飞扬的味道。
就是这段路太多短暂了,林全生觉得自己的情绪才酝酿没多久,车子已经停在了自家楼下,然后呼啦啦的搬行李上楼,被钱菊香指挥者去袋子里找抹布拖把开始大扫除。
林全生开车的时候有多自信满满,现在被灰尘呛得时不时咳嗽两声的样子就有多狼狈。
是的,临街的房子灰尘很大,虽然表面上看依旧温馨明亮,但总不好就这么住人,还是要彻底清扫一番的。
柳素琴和她妈准备的也足够充分,工具一一被翻找出来人,就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工作,把两个男人指挥得团团转。
钱菊香一边使唤人,自己手上也没闲着,动作相当麻利,一时间烟尘四起,柳素琴赶紧推着孩子去外面等他们收拾好。
来都来了,她还是没忍住摸出隔壁自家的钥匙,打开门进去看了一眼,然后就被出来找她们的钱菊香逮了个正着。
柳素琴:……
她眼神飘忽,心虚的不敢跟老妈对视,殊不知钱菊香同样很崩溃,“不是,这深市的房子难道是大白菜吗,这里一套,那里一套的,说吧,你们背地里是不是还藏着几套房?”
柳素琴表示她也想要这种好事,奈何钱包不允许。
但她同样不敢在亲妈跟前火上浇油,打了个哈哈,“额……以后有合适的说不定还会买,房租年年涨,同样的钱存银行吃利息,还不如换成房子收租,赚的更多。”
钱菊香的关注点成功被转移,只注意到最后一个信息点,半信半疑的问,“你说真的,买房子收租比把钱存银行吃利息更划算?”
目前来说,银行利息还是要相对高一些的,也不用费心打理房子、处理出租收租事宜,称得上是一劳永逸的理财方式。
可谁让柳素琴经历过利息暴跌十倍不止的时代,她对这个已经已经不抱希望了,或者说鸡蛋不该只放一个篮子里,房地产至少还有三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入股不亏。
于是她底气十足的告诉老妈,“对,没错,手里的闲钱换成房子才能利益最大化,即便一两年之内看不出太大区别,但再过个三五年、七八年的,就会知道什么叫一本万利了。”
好家伙,别人在城里买套房不仅全家砸锅卖铁、倾家荡产,说不得还要求爷爷告奶奶把周围亲戚全借一遍凑钱,到她闺女嘴里,放着不用的闲钱都能买房了,那确实是她这辈子都不能理解的境界。
钱菊香看不懂,便也不敢再随意发表意见,只梗着脖子扔下句,“你就吹吧。”
完成了今日份抬杠任务,她紧接着换成不容置疑的语气,“算了,买都买了,等下我叫女婿他们过来把这边也打扫一下,这几天就该找那什么租客了对吧?”
柳素琴点头笑纳了老妈的好意,又叮嘱道,“不用像全生哥家那样仔细,扫个地,灰尘大的地方擦一擦就行了,租客们签合同后搬进来,还是要自己打扫一遍才安心的,大差不差就行了。”
钱菊香斜睨她一眼,“你好像很熟练啊。”
柳素琴面不改色,“可不么,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啊,我们自己租了那么久的房子,很清楚这个流程的。”
见没诈出什么,钱菊香摆摆手回隔壁继续指挥工作去了。
人多力量大,两套房子打扫完,也才过去一个多小时,又飞快贴上红彤彤的窗花对联,林全生拍拍手宣布搞定了,招呼大家抓紧时间出城,还能赶上在村里蹭顿午饭。
林南江给他了一肘击,“哪就搞定了,最关键的步骤还没开始呢。”
“还要做什么?”
林南江翻了白眼,但还是认真的解释道,“煮汤圆啊,寓意团团圆圆,就算我们今天没准备汤圆,也至少得开火煮点什么,把旺气带回家,以后才能红红火火。”
林全生这时想起他们去年的搬家仪式,只有一个感觉,十分之麻烦繁琐。
其实他一个单身汉没必要太讲究,就是个睡觉落脚的地方,可以预见往后常年冷锅冷灶的情形,厨房说不定都能积一层灰,现在开不开火意义不大,便想取消这个环节。
但是没用,林南江坚持要走完全部流程,好兄弟不重视,他便自己动手,一通翻箱倒柜,成功从对方的蛇皮袋里翻出几包泡面,“他家只有泡面了,那就煮面吧,妈,素琴,你们吃不吃泡面?”
柳素琴摇头拒绝了,钱菊香也表示早餐吃的太丰盛,现在肚子还是饱的,林南江便推着林全生去厨房,“那就咱俩吃,刚好你家也只有两副碗筷。”
他俩同样不是很饿,最后只下了一包泡面,两个人分着吃,此起彼伏的嗦面声,让本来就被香味勾得伸长脖子的小芳芳瞬间口水直流,小身板努力往声音发出的方向扑过去,口齿不清的喊着“papa”。
自从小朋友第一次开口喊“吃”,就像是打开语言的开关,往往蹦跶的字词越来越多,爸爸妈妈也会喊了,吐字不甚标准,但他们能听懂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