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她最后几乎要把牙齿咬断,才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接受这个情况。
当然钱菊香事后也旁敲侧击,试图劝他们把保姆辞了,以前的事她管不着,但现在自己来了,保管把家里料理得明明白白,何必多花一笔冤枉钱呢?
结果女婿一副唯唯诺诺、什么都听媳妇的样子,亲闺女则是一脸“你是不是傻”的表情问她,有个人帮她一起做家务难道不是好事吗?
一句话成功把钱菊香架在那里不上不下的,好像再劝下去,自己真就成了天字第一号傻瓜。
钱菊香还能怎么做?她也只能含泪接受现实了。
这会儿林全生大大咧咧的提起张大妈,钱菊香努力不去想这个小张的工资,打听起了别的事情。
柳素琴也很耐心的告诉老妈,对方所在的关外,和他们关内也就是城区的距离,“本地人把关外视为乡下地方,其实那一片很热闹的,论繁华程度,我们老家市中心是拍马也不及的,据说镇上大大小小的厂子有几十上百家,拥有成千上万的工人,我们几个也是进的关外厂子,刚出来租房子摆摊那会儿,也是在那边最大的夜宵街摆摊,住在张大妈他们村子里……”
一听他们在那什么关外生活了很多年,钱菊香立刻来了精神,“南江去接人的时候,我可以也跟着去看看吗?”
柳素琴自己是不打算折腾的,在村里还保持联系的就是房东两口子了,不过他们偶尔进城看儿子,会顺便来串个门叙叙旧,也不用大老远跑去村里。
老妈想去看热闹,她也只能把问题抛给林南江,“方便吗?”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妈想去哪里只管说一声,我能带的都带你去瞧。”林南江应得很爽快,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丈母娘不扭捏不认生,哪都愿意去看看瞧瞧,这分明是好事啊。
林南江心想丈母娘保持这个劲头,肯定很快就能跟小区里、甚至附近街道的大妈们都打成一片,他闺女就能认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了。
钱菊香不知道女婿的小算盘噼啪响,给了他一个充满慈祥的笑容。
她自己的亲儿子亲闺女都很少得到这么好的脸色。
钱菊香之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信比亲家母更能胜任这份工作,真正到了深市,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了庆幸。得亏是自己来了,这要是让亲家母看到亲儿子的德行,不得气到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啊。
这也是钱菊香最近对女婿比对亲闺女都更温柔的原因。
她需要好好表现,争取一直占据这个位子,这样亲家母没机会过来,就发现不了真相了。
就这样,钱菊香和林南江都没发现彼此的小心思,正铆足了劲让对方满意,形成一个完美闭环。
也是从这天上午,他们开启了热热闹闹游遍深市的旅程,在外面游玩的同时也尝遍各种美食。
芳芳也能稍微吃点外食了,遇上干净卫生的餐厅,点一份不加调料的蒸蛋,或是清蒸鱼、白灼虾,和米饭一起捣碎了拌匀,小家伙吃得可香了。
要是没找到适合小朋友的餐厅,自己带的奶粉也足以应付,再喂两口包子馒头水果垫垫肚子,等晚上回家再给小家伙加个餐补偿一下。
跟着大人出门玩的小家伙,每天高高兴兴,咧着张无齿小嘴傻乐,偶尔一顿啃馒头都是香的。
柳素琴做好攻略,带着他们去了海上世界、香蜜湖、民俗文化村、中山公园和小梅沙等小有名气的景点,尤其是前面几个景区,游客云集,游乐场项目更是精彩刺激,芳芳这个真正的小朋友没到可以坐过山车的年龄,眼巴巴看着爸爸妈妈他们玩了个爽,蹲到最后也只被爸爸抱着去坐了几圈旋转木马。
市区的景点逛得差不多,“假期”最后一天,柳素琴提议去房东儿子阿明给他们推荐的较场尾赶海。
那是一个目前没什么名气的小渔村,几乎没有外地游客找到那里,阿明也是跟着同事去玩过两次,体验感很棒,跟着当地渔民去赶海,其实就是带上水桶铲子等工具去海滩上抓螃蟹蛏子海蛎什么的,抓到什么是什么,回家煮一锅,好吃又好玩,阿明对这个活动赞不绝口。
需要注意的就是赶海不能太沉迷,发现村里人开始返回,一定不要留恋,跟着跑就对了。
另外小渔村几乎没游客过去,也就没有饭店什么的,很多去那边玩的人都是自带食物,怕麻烦可以直接带桶泡面,去村里小卖部随便买包烟或者零食,就可以问老板娘打碗开水泡面了。
阿明讲的仔细,柳素琴出发前准备的就很充分,赶海装备、闺女的换洗衣服都带上了,还有两大盒以三明治为主食的便当。
三明治是柳素琴自己做的。
前几天他们一家人去吃麦当劳,连小芳芳都得到了一份土豆泥,戴上外婆绣的口水兜,自己拿着勺子开始炫,吃一口土豆泥,其中有一半都蹭在白皙精致的小脸蛋上了,但小家伙却乐此不疲,笑得见牙不见眼。
钱菊香对于小孙孙最爱的土豆泥,以及薯条鸡翅和冰淇淋的评价都还行,可以吃个新鲜,唯独对汉堡嫌弃到不行,说是除了里面夹的肉还算可以,外面那什么面包难吃的要死,没滋没味的,还不如回家啃肉包子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柳素琴突然想起芳芳上辈子喜欢的面包三明治,灵机一动,吃不惯汉堡,但是偶尔可以在家做三明治啊,口味丰富又不失健康美味,用柔软的吐司做三明治,她妈应该也会喜欢的。
主要是张大妈手艺再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中式早餐,也有点吃腻了。
刚好吃完回家,路过常去的蛋糕店,发现年轻的老板也早早开业了,柳素琴招呼大家进去看看,选了几样面包吐司,第二天就试着做了中西合璧的吐司。
因为家里没有培根和沙拉酱,柳素琴夹的是煎蛋、火腿和从老家带回来的腊肉,爱吃辣的再加点辣椒油,意外得到了所有人的好评。
这次去赶海,柳素琴准备了好几口口味的三明治,她后来去超市找到了沙拉酱和培根芝士,所以有传统口味的,也有创新的腊肉辣椒三明治,以供挑选。
另外还装了一盒切好的水果,柳素琴和闺女戴上同款沙滩帽,浩浩荡荡出发赶海了。
第53章 爱人如养花。
这一天是所有人玩得最开心也最尽兴的一天, 不需要花钱买门票,吃饭喝水全部自备,想怎么玩怎么玩, 想玩多久玩多久,甚至还可以往家里带点海货特产。
一听真有这种好事, 钱菊香可激动了, 还在车上就开始摩拳擦掌, 柳素琴的计划是到了地方先去四处逛逛,看看村子和周边的风景, 沿着海岸线吹吹风也不错,等到下午两三点以后,太阳也没那么晒了,大家就下海滩挖挖螃蟹贝壳,玩到五六点回家刚刚好。
结果钱菊香一下车就想拎着小桶往海边跑, 说是怕去晚了,那些好吃的螃蟹大虾都被当地人捡光了。
还是几人轮番劝说,早早下海弄一身泥, 后面就没法去四周看风景了, 这趟光赶海不逛风景岂不是很亏?毕竟自己开车过来花了近一个小时, 来回的油费也不便宜呢。
再说他们可以挽起裤脚下海滩,小芳芳只能被大人抱着, 参与不了,总不能让小家伙一直看着他们吧?
钱菊香这才勉强被劝住, 耐着性子陪外孙女去四处走走逛逛, 中途遇到赶鸭子的队伍,在小家伙急得嗷嗷叫,甚至开口要他们“追追追”的催促下, 一家人直接追着小鸭子回了家,还在鸭棚外面看了好一会儿,才成功抱着恋恋不舍的小家伙去了别处。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鸡鸭鹅,猫狗也不少,还有养牛养猪的,像是进了小型动物园,这可把小芳芳乐坏了,让她在村子里转一天都不腻的。
可惜父母心硬如铁,留给小朋友在村子里追鸡撵鸭的时间只有区区两小时,后来就把她抱走去沿海岸线兜风了。
看了海,填饱了肚子,钱菊香的耐心彻底告罄,再也没心情陪他们漫无目的的闲逛了,她要干正事,自顾自拿上小桶和钳子就下海了。
林南江和林全生这两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一看有人带头,也纷纷拿上工具跟在后面。
小芳芳以为大人背着她去吃好的玩好的,生怕自己慢了一步真的会被落下,在妈妈怀里使劲往外扑腾,急得就差自己迈开小短腿追上去。
柳素琴只好抱着她跟上大部队,让小芳芳亲眼确定他们并没有背着她偷偷吃好吃的。
小家伙倒也不失望,一眨不眨盯着爸爸他们奇怪的动作,直到有人成功抓到第一只螃蟹并扔进桶里,小朋友一瞬间瞪大双眼,意识到什么,开始在旁边欢呼尖叫,并手舞足蹈试图挣脱妈妈的怀抱,自己也要下来亲自抓螃蟹玩。
可惜妈妈纹丝不动,反而是她先挣扎累了,下巴垫在妈妈肩上安静的围观了一会儿,然后就索然无味了。
这么好玩的活动,她只能看看,不能亲自动手,就连水桶里活蹦乱跳的小动物,妈妈也只让她凑近瞧一瞧,才试探的伸出一点点小手,下一秒就被抱着后退远离,小芳芳觉得没意思极了,没一会儿就指着岸上咿呀叫唤,意思是她想上岸了。
婴语十级的柳素琴秒懂,立刻抱着小朋友回到岸边。
熟悉的爸爸、外婆和叔叔都还在海滩,小芳芳也不肯走远,就在岸边牵着妈妈的手散步。
是的,小芳芳虽然还没学会独立行走,但已经能牵着大人的手走路了,在家里客厅自己扶着墙壁或者沙发,更是健步如飞,走得又快又稳。
小朋友这么早就开始学走路学吃饭,并没有谁教她或者引导什么,一切都是芳芳自己先表达出这方面意愿,柳素琴才让其他人一起配合她的。
说来也是奇怪,上辈子她一个人在家,又要带孩子,又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时不时还要去打理一下菜地。毕竟她就算不缺这买菜的几块钱,农村好几天才一次的集市,也不能次次都跑去镇上买菜,自然是入乡随俗,自家也种点常吃的萝卜青菜豆角。
刚回来那年,菜地翻地、施肥播种都有公婆和林大哥他们帮忙,柳素琴只需要定时浇水,蔬菜成熟了自己去摘回来,平日里再注意一下除虫什么的,已经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了。
可即便如此,她每天也是从早忙到晚,停不下来一点。
偏偏越是忙碌,闺女越是黏她黏得厉害,妈妈上厕所见不到人要哭,做饭不抱她也要哭,柳素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在前面炒菜,闺女在后面的床上嗷嗷哭,她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就不想停下手中的动作去抱孩子,听着没完没了的哭声,自己一边炒菜一边也抹起了眼泪,母女俩活像两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小苦瓜,把听到动静赶过来的林母吓了一跳。
再后来,林母便给她做了一条背带,洗衣做饭的时候空不出手抱孩子,就可以绑在胸前或者后背,这样孩子不闹了,她也能安心做事,不至于总是听着恼人的哭声。
上辈子后来提起这些,柳素琴内心总是无限抱怨和委屈,她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结果儿子女儿都不贴心。
这辈子她没想那么多,只做好能力范围的事情,能找人分担带娃任务就绝不自己扛着,平时也不耽误自己的享受和学习进步,她的孩子反而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她最初想要的那种天使宝宝,活泼,机灵,爱笑,同时还有很强的自主意识。
明明家里这么多人围着她打转,养出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娇贵小公主也是不意外的,但小家伙偏偏又坚强又独立。
就像前天在家扶着墙练习走路,脚滑不小心摔了下,膝盖碰到瓷砖上留下了浅浅的痕迹,长辈们看了大呼小叫的,纷纷围过来又抱又亲又哄的,小家伙自己却只是倔强的含着一包眼泪,看着外婆给她的膝盖施法,念完“痛痛飞走”这最后一句咒语,生理泪水也褪去了,小家伙一抹眼角,从爸爸腿上下来,继续扶着墙练习走路了。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什么的,是不存在的。
这坚强的小模样又惹得大家一阵稀罕。
柳素琴也在心里感慨,闺女两辈子性格差异越来越大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负负得正?
她越发理解了“爱人如养花”这句话,仅仅用来形容男女关系也太狭隘了,父母对孩子才是真正的浇灌成长,用爱和心血来培育,这辈子他们是否能亲手养出一株娇艳但不娇弱的带刺玫瑰?
柳素琴突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闺女想在海边走走,柳素琴当然是满足她,牵着她的小手迎着海风漫步,眼前是长长的海岸线和一望无际的大海,心境好像也随着视野变得开阔、疏朗。
就在她极目远眺的时候,小芳芳伸出了她试探性的小脚丫,一脚踩进来泥地里,并忍不住发乎新奇的惊叹声,听到动静的柳素琴立刻低头一看,都给她气笑。
小家伙的碎花小布鞋已经看不出原样了,且由于她使劲跺的那两下脚,衣服裤子上都溅了不少泥点子,雪媚娘爆改脏脏包。
柳素琴深吸一口气缓和情绪,熊孩子果然不能掉以轻心,上一秒乖巧如天使,下一刻就开始作大死了。
但小芳芳明显很喜欢这个游戏,一脚一脚停不下来,也只是在这边上踩泥巴,没有去海水地方,不用担心打湿衣服感冒发烧什么的,所以她最后也没抵抗住大眼萌娃的眼神攻击,由着小家伙一脚又一脚的玩泥巴,弄得浑身连小脸都脏兮兮的。
算了,拎回家洗一洗还是能要的。
柳素琴忍着没给她擦脸,更没有换衣服,因为现在换了也还是会弄脏,她只给小家伙带了一套备用衣服,还是等回去的时候再换吧。
这一等就到了五点多,钱菊香他们已经收获满满。虽然还能继续下去,但她知道这些都要吃上一两天的了。
一次弄太多海鲜回家,又吃不完,到时候闺女以不新鲜的吃了对身体不好为由倒了,更加得不偿失。
所以林南江和林全生一商量差不多可以回家,钱菊香也说什么,默许女婿把她的桶一起拎走,并默默跟着两人往岸上走。
村子里有个小池塘,几人离开前去那边清洗了一下,柳素琴也在旁边给闺女换了身干净衣服,钱菊香匆匆清洗了下腿脚便过来,用小家伙换下的衣服沾了点水,给她擦了擦小脸和手脚,露出嫩生生的小脸,乍一看又是那个白白嫩嫩的奶团子。
当然经不起细看,细看还是个小脏孩。
柳素琴忍不住捏了捏她挺翘的小鼻子,“还笑呢,知不知道你脏成什么样了?”
林南江笑嘻嘻凑过来,“我倒是觉得闺女小花脸的样子更可爱了,露出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机灵又惹人疼。对了老婆,我们什么时候去买相机啊?今天要是有相机,就可以把小脏包的乖宝拍下来了。”
她之前吐槽了一句,说孩子把自己弄成了小脏包,林南江立刻就记在了心里,心想这个称呼真是又可爱又贴切,形容自家闺女太适合了。
柳素琴之前以为林南江提议买相机是为了迁就她,那阵子她要忙的事情太多,买了相机也没时间用,就暂时搁置下来了。
现在看林南江自己也挺想要的,她心里已经提上日程了,嘴上却故意说,“那东西可不便宜,买回来不仅要会用,还应该拍得好看。不然深市这么多家照相馆,又方便又省事,何必花这个大价钱自己买相机,是不是?”
媳妇说的有理有据,林南江想也不想点头,“没事的,我会努力学习研究,多拍拍多练练,以后给你和闺女都拍出漂漂亮亮的照片。”
他有这个心当然是好事,但柳素琴还是问了一句,“你哪来的时间研究相机?”
“嘿嘿嘿。”林南江瞬间笑开了花,“这两天跟着媳妇你出门玩,不仅很开心,还涨了很多见识,有种前二十年都白活的感觉,我跟全生也就商量了一下,现在车子房子都不缺了,已经不用把自己逼得那么紧,赚钱之余可以稍稍享受一下了,以后店铺大概会每月休息个一两天,到时候在店门口贴个休息的告示,城中村夜宵街那边更是看天气出摊,营业时间不太固定,偶尔休息一两天不打紧。这歇着的日子里,正好陪你和孩子出门走走,顺便练习一下拍照技术。”
林全生也凑了过来,笑得很是期待,“是啊是啊,我跟着一起练习,到时候给你们拍全家福。”
柳素琴很是欣慰的点头,“你们终于想通了,那过两天一起去选相机。”
钱菊香本来都要抱着外孙女回车边了,就是因为慢了一步,不小心听到他们又在计划花钱了,这脚便再也迈不出去,忍了又忍,最后还是小声问了句,“那个什么机的……要多少钱?”
柳素琴也没详细了解,“跟车子一样吧,有便宜的,也有贵的。”
很好,钱菊香彻底心死了。
都拿车子打比方了,还能便宜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