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嫽十六岁出嫁,那时候年纪小,身体又比寻常女娘娇弱,她心疼伏嫽,也没在子嗣上催过,想着等伏嫽再大一些,体格再长的成熟一些,再考虑孩子。
伏嫽咬着木匙,翁声道,“阿母知道我身体差,孩子也没那么容易怀上,况且现下未安定,生出个孩子也是跟着遭罪。”
话才落下,外面嚷嚷着主君回来了,随后魏琨跨过门,脸色不算太好。
第104章
魏琨回来的突然,梁光君的体己话还没说完,立刻收住。
伏嫽看出梁光君还有话说,瞥向魏琨,他冒雨回来的,身上溅了不少泥水,脖颈下颌都有汗,他和阿翁不是花架子,说是去巡查守备军,必是要亲身查防训练,在这事上马虎不得,流汗总比以后流血强。
她给魏琨使眼色,魏琨冷脸一转,进盥室去了。
伏嫽微愣,他冲她翻白眼?她几时惹他了。
她又一想,刚才她同阿母在房里说话,他从外面进来,应当是听见了,他要不是摆臭脸,她都快想不起前年他们刚来寿春,那时候他全身的家当就只剩一块契石,他用这块契石请了铃医来给她看身子,兴冲冲的拿着开好的药方,要给她调养,还想跟她生孩子。
最后被她一席话给浇灭了,也是那时候他们才真的彻底坦诚,她扒开伤口给他看,此后他都没再提过孩子。
梁光君瞧魏琨走了,才又低声劝伏嫽,“绥绥,不是阿母催你,先有了孩子,你这女君的位置才能坐稳。”
伏嫽顿时抿住唇。
梁光君点到为止,在她头上摸了摸,起身出去。
伏嫽发着呆,阿母说的她能听懂,照着前世的轨迹,魏琨一定会当皇帝。
皇帝不可能不开后宫,后宫里的女人争宠争权争着先生孩子。
阿母提醒她生孩子,是希望她有了孩子,将来即使魏琨有其他的女人,她的地位也是稳固的。
上辈子薄曼女入宫以后,她和梁献卓争吵不休,直至薄曼女抢先诞下皇长子,她才后悔自己太迟钝,失了先机。
她的眼里容不得沙子,觉得夫妻就该一心一意,可是做了皇帝的梁献卓显然不这么想,他需要平衡朝堂,女人一个个纳进后宫。
梁献卓承诺不碰那些女人,她天真的信了,才吃大亏,她对梁献卓心灰意冷,也渐渐明白,处在后宫,除了她是皇后这点外,她和其他女人没什么不同,那时她才刚有孕,也想过不求情爱,以后都只为腹中孩儿。
可没了夫妻情分,梁献卓就能拿伏家开刀。
帝王不止无情
,还狠绝。
魏琨眼下是喜欢她,但以后做皇帝呢?手握无上权势,后宫妃嫔充盈,美人只会越来越多,喜欢也是会变的,她没有勇气再赌一次。
她也不想困在后宫里,和那么多女人争他的宠爱。
扯不上清高,她见识过后宫争斗残酷,有孩子又有什么用,皇帝不喜欢就能杀了,先帝杀先太子,戾帝杀鲁王。
她想的很好,魏琨打江山也要几年,魏琨钟情她,她也喜爱魏琨,那便好好享受两情相悦的时光,待到收复山河,他登上帝位,看情形不对,她也可以像戾帝第一任皇后翟妙那样,自请离去,风风雨雨也经历过,她觉得自己和家人的命更重要。
鹿肉芋白羹很好喝,伏嫽喝了半盅,给魏琨留了半盅。
魏琨出来时,伏嫽才趿着木屐,吧嗒吧嗒的要出门去看落雨,她喜欢寿春的雨天,这里生机勃勃,即使是被雨水打的七零八落的草木花植,也别样动人。
但她还没走出门,身后伸来手臂圈到她腰上,轻轻一带,她就倒进暖热的怀抱里,身体腾空,她回过脸正好被他吻住。
伏嫽微分唇瓣,任那粗鲁的舌头绞动柔软舌尖。
两人接了个绵长的吻,魏琨在她快呼不上气时松了口,抱着她回矮榻,帮她褪掉木屐,粗糙宽大的手握揉着那两只白而粉的足,她直颤,想踢走他,他又低头亲她的脸。
伏嫽半张脸枕在榻边,松散的头发垂落,脸颊尽是他吻出来的绯色,她艰涩的抬起手揪他耳朵,被他会错意,以为她嫌他手劲太小,越发捏足的过分。
伏嫽哆嗦着要骂他,他扯了她的青麻袍,一手搂着香软的身体,埋头噙舔,她无力后仰着纤颈,细眉颦颦,似悦似怅,柔媚之色融进了她的皮肉里,半晌便被拥着倒下去。
衣袍掉了一地,木制的榻发出沉沉咯吱响动,又急又重。
近黄昏,雨都没停。
伏嫽靠着枕头,听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声。
魏琨把她剩的那半盅羹吃了,等她歇好一点,把她搀起来换衣裳。
伏嫽懒洋洋的任魏琨服侍,他餍足的时候最好说话,也不提孩子的事,知道她想出门看雨,便打算带她出府走走。
待收拾妥帖了,将闾也把马车赶到外院,伏嫽走不动路,魏琨抱她上了马车。
这个时辰,路上能见着的都是要归家的百姓,又下着雨,多是形色匆匆,随着天越来越黑,百姓们也都回了家,街道上空荡荡的,但那些住房里的灯火亮起来,在这样的雨夜里微弱而温暖。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伏嫽却看的有些入神,她的心格外宁静,这一座城承载了最朴实的平淡,伏嫽向往过,但她清楚,她注定不可能过平淡的日子。
魏琨轻声跟她说话,“你羡慕他们,可他们过得是苦日子,你过不了这样的日子。”
伏嫽拧着眉瞪他,“你瞧不起谁?”
“我没有瞧不起你,百姓事农桑,背负劳役,遇到荒年便可能家破人亡,你想做百姓,你也不如他们勤劳,到了荒年,先饿死的就是你,”魏琨道。
伏嫽不服气道,“我有嫁妆!”
魏琨扬起眉,哦了声。
嫁妆也是她阿翁阿母给的,一个君侯一个翁主,就不可能是百姓,若是百姓,她得穷的叮当响,像魏琨说的,没灾荒年份还好,过平淡日子,但也要背负徭役,要遇灾年,再碰上不管百姓死活的地方官,那真是没活路。
伏嫽这样娇贵的女娘,根本不能当个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
伏嫽兀自撇嘴,他又懂什么,向往平淡,又不是要过苦日子,她都有嫁妆了,大可以选一处惬意太平的地方安家,当然这是不可能跟他说的,说了又得对她死缠烂打,虽然他死缠烂打,她很受用。
她看了眼魏琨,对方也在看她,眼神火热,她有些不自在,他朝她伸胳膊时,她还是柔柔的靠进他胸膛,脸贴在他心口处。
“我知道你可能看不上一座城,一方郡,再等等我,我会打下所有疆土,让你做天下的女君,”他胸有成竹道。
伏嫽听着他的心扑通扑通跳着,她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她被他哄到了,天下的女君啊,那是皇后,此刻微末,他轻易许诺,她不会把这话当真,但她会高兴,因为他小心翼翼的喜欢着她,即使得到了她,也没有轻慢。
伏嫽笑道,“你听见了阿母和我谈话,不生我气?”
魏琨那浓长的眉皱了皱,说,“生气,但你不愿意生我也没办法。”
伏嫽一噎,没好气道,“你有什么好生气的,我又没说不生。”
生孩子这事是急出来的么?她和魏琨这三年,肚子都没动静,她身体要慢慢调养,这是她早预料到的。
魏琨忽双手捧住她的脸,在她嘴唇上一下下的亲,难得的冷脸挂了笑,“不许反悔。”
伏嫽嫌他没出息,孩子还不知道在哪儿,也能高兴成这样,她本来就没说不要孩子,只是不急着要,总要调养,也总要看他表现,他若是也走了梁献卓的路,那她指定不能乱生孩子。
两人说通后,隔日魏琨便把压箱底的药方拿出来,经过伏嫽首肯,才让人去买药材,伏嫽也就喝起这滋养身体的药,调养也得调个一年,孩不孩子的说这些都太早。
当下该担忧的是,北面汝南郡停驻的朝廷军队几时会打过来。
魏琨和伏叔牙两人这三五日几乎是住在守备军营帐里,整合了九江郡内所有的守备军,令司马王据和和张绍加紧训练,不能松懈。
翁婿分析了作战策略,据斥候带回来的军情,对面人数不少,得有三万人左右,寿春这边的守备军也只有近八千人,上回魏琨率三千精兵去打广陵国,虽说胜的轻松,但也死伤有几百人,这几百人看似少,但对于魏琨而言,也是损失。
朝廷的兵马此时人困马乏,魏琨的守备军都是精兵,他们军备也充足。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这天夜里,守备军分成两队,其中一队由功曹陈芳带领,魏琨带领另一队,魏琨这队坐船过河,从东边突袭,陈芳带兵自北面渡河,直冲朝廷军队。
结果两人带兵过河扑了个空,朝廷军队不知何时退了,偌大的下蔡城,成了一座空城。
第105章
魏琨恐有埋伏,下令先撤出城外十里。
他遣了一队斥候入城,斥候在城中搜查了半日,与魏琨禀报,这确实是一座空城。
魏琨仍不敢掉以轻心,观察了三日,方重新率军进城,城里空的宛若是座死城,许多屋舍的门梁上都结了蜘蛛网,叛军没了,朝廷的军队撤了,百姓也没了,只看得见城内白骨累累。
魏琨带着将士们将那些白骨收殓下葬,再遣斥候去打探朝廷军队的下落。
又等了两日,斥候回报,说朝廷的兵马退回到上蔡城,未再往其他反叛的地方进发。
寿春无兵防守,为防六安国和广陵国夹击,他迅速带兵回了寿春,只留陈芳在此驻守。
回府后,魏琨请了伏叔牙和贺都入府秘密商谈。
天气热,厨下送了蜜水瓜果来,巴倚提着满满当当的蜜水上台阶,身后是捧着瓜果的阿稚。
太阳大,伏嫽举着便面遮脸,小步小步的走到客室,听里面魏琨说下蔡境况。
下蔡是汝南郡在南边人口最多的一座城池,下蔡怎么空的,为什么会有白骨堆积。
去年伏嫽随魏琨从长安回寿春,途经汝南郡,那些当地人穷凶极恶,想吃了她,这些吃惯了人的恶民被汝南郡太守逼反以后,绝不会心存善念,他们在郡内流窜,犹如蝗虫过境,走到哪吃到哪,最后停在下蔡有大半年。
伏嫽不寒而栗。
她听里面都静默,在门前顿了顿,敲门。
魏琨叫进,伏嫽便推门进来,阿稚和巴倚摆好瓜果和蜜水,便悄悄退了。
魏琨冲伏嫽招手,伏嫽挪到他身旁的木枰坐下。
贺都手伸向蜜水,被伏叔牙训斥,贺都便尴尬的拿了
个芳梨解渴。
伏嫽很不给面子的噗嗤笑了声,贺都如今是魏琨的长史,他有贪嘴的毛病,身患消渴疾,也时常克制不了吃喝,伏嫽和魏琨对他敬重,说也说过,他答应着回头继续吃吃喝喝,这才导致消渴疾常有反复。
也只有她阿翁能治得了贺都。
贺都啃了口梨,直咂嘴,分析起朝廷军队的动向。
朝廷军队与这样凶恶的反军打了有半年,才彻底将反军剿灭,剩余三万左右兵力,若有底气,应当一鼓作气南下打寿春,若没有底气,也可守在下蔡,等朝廷再派兵送辎重粮草来,突然就这么退了。
伏嫽咕一口甜水,太甜了,她放下来。
魏琨拿过碗,直接喝了。
伏嫽有些羞涩,但想想从前她和魏琨装作恩爱夫妻的时候,也常当着大人们的面让魏琨吃自己的东西,这本就是极自然的事情,现下她反倒忸怩。
她看了看贺都和伏叔牙,两人可没工夫管她和魏琨那点小举动,探讨正事要紧。
“必是上回斑奴打的左军中郎将溃败,震慑了他们,”伏叔牙道。
伏嫽了悟,这才对,大半年前,左军中郎将率八万兵马渡河强攻寿春,被魏琨自后突袭,自乱了阵脚,四散溃逃,听说左军中郎将回去以后就被治罪。
八万人不仅没攻破寿春城,还被魏琨打的抱头鼠窜,后来的知道魏琨厉害,可不敢率三万人来攻,退守上蔡城,静候朝廷指示是最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