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胡六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68 KB   上传时间:2025-09-06 14:37:23

  深吸一口气之后,姜凌调整表情,带着一种刻意的、松弛的步态,走向银杏树下。

  “徐大爷,看您在这坐半天了,想什么呢?”姜凌的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自然地坐在徐满仓旁边的石凳上。

  石凳冰凉,透过薄薄的夏衣直抵身体。

  徐满仓似乎刚从某种深沉的思绪中惊醒,浑浊的目光缓缓聚焦在姜凌脸上。有那么一瞬间,姜凌在他眼中捕捉到一丝锐利的审视,仿佛还是当年那个洞悉一切的老刑警。但这光芒转瞬即逝,被一层更深的迷茫和疲惫覆盖。

  “你是谁?”他声音有些沙哑,带着老年人特有的迟缓。

  姜凌指了指自家楼栋:“我叫姜凌,上周刚搬来,住东区3栋一单元302。”

  听姜凌自报家门,徐满仓思考了半天:“哦,以前那房子是老李的,他肯卖房了?”

  姜凌没想到徐满仓对社区居民了解得这么清楚,点点头:“是,那房子是我爸妈买的。”

  徐满仓对姜凌印象不错,嘴角勾了勾,勉强露出一个笑脸:“你还年轻,没那个经济实力,是买不起房。家里有人帮忙,挺好的。”

  或许是因为寂寞,不必姜凌开口,徐满仓已经开始自顾自地说起话来:“你看这银杏树。这树,比我还老呢。当年局里搞绿化,是我提议栽的。”

  徐满仓抬起枯瘦的手,指向公安局大楼的方向,动作带着一丝僵硬,眼神里满是怀念。夕阳的余晖落在他洗得发白的旧警裤裤线上,那笔直的折痕,像是他毕生坚守的某种信念。

  姜凌顺着他的话聊了下去:“您对局里的事记得真清楚。”

  徐满仓眼里闪过一丝被夸奖的欢喜:“可不是,我记性好得很。就我那儿子,一天到晚说我年纪大了,身边得有人照顾。我身体好、脑筋好,哪里需要人照顾。”

  姜凌来之前看过徐满仓的档案,便刻意提起他的荣耀过往:“听说当年您破获钢厂盗窃案,歹徒就躲在这个片区?”

  徐满仓立刻来了精神,略显浑浊的眼睛里忽然就燃起火光,细节描述准确,甚至还能复述当年审讯时歹徒的某一句原话。

  姜凌扮演着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认真聆听,偶尔提问几句。

  “啊,这样。”

  “后来呢?”

  “您可太厉害了。”

  姜凌本就深谙人心,此刻边听边问,句句挠到痒处,令徐满仓谈兴愈发浓厚。

  等到徐满仓兴致勃勃讲完自己曾经的英雄事迹,姜凌将话题引到近期发生的事情:“前几天我看到您和王干事争执,是因为什么?”

  徐满仓忽然愣住。

  他抬头看看天,再看看地,眼神明显困惑:“有吗?哦……我想起来了,是张家小子下水道堵塞那事吧?”

  姜凌仔细观察着他的反应:“不是因为小区道路渍水吗?”

  “哦。”徐满仓想了半天,抬手捶了脑袋一下,语气却不是那么笃定,“对,你看这渍水问题,也必须解决。”

  姜凌的心往下一沉,旧日荣光记得清清楚楚,近期事件却模模糊糊,这不符合正常记忆规律啊。

  姜凌开始试探徐满仓对小区各种问题的态度:“我刚搬来咱们这个小区,有很多情况都不了解。听说小区挺乱,经常有小年轻打架斗殴,是不是?”

  一提到社区乱象,徐满仓立刻激动起来,手指用力敲击石桌:“乱!太乱了。小偷小摸没人管,垃圾遍地没人问,对面那栋楼里,所有人的眼睛都瞎了!”

  说到激动处,他指向公安局大楼,手臂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声音却透着一股无力的悲愤,“单位根本不管,什么规章制度都没有,老一代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平安里和我们这群老家伙一样,老了、病了……我这心里,难受哇。”

  也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突然盯着姜凌:“病了,就得认真治。秀兰病了,医生不肯做手术,孩子们也非要保守治疗,结果没活转过来。要我说,重病,就得下猛药、要治断根!”

  秀兰,是徐满仓的爱人,三年前因病去世。

  说着说着,徐满仓突然眼神变得有些恍惚:“小姜?你的结案报告写完了没有?赶紧写啊,明天一定要交过来。”

  姜凌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徐满仓,不仅老了,他也病了。

  他短期记忆衰退、时空混淆,思维在清晰与混乱间摇摆。

  在他内心,平安里社区就像和他一起相伴了几十年的爱人一样,病了、老了,必须下猛药,治断根。

  他爱人走了,但平安里社区还在。

  在豆浆里投毒,是不是就是他所认为的“下猛药”?或许在他混乱的逻辑里,投毒行为是他身为守护者、老住户的最后一次执法,为的是解决所有问题,将社区顽疾好好地“治断根”?

  姜凌加了一晚上的班。

  第二天一早,一份《关于犯罪嫌疑人徐满仓精神状态鉴定的紧急申请》放在了雷骁桌上,姜凌的理由很充分:其认知状态直接影响刑事责任能力及审讯策略。

  雷骁立即将报告提交局领导,局里特批,由市精神卫生中心权威专家对徐满仓的精神状态进行鉴定。

  一天之后,鉴定结果出来了。

  ——早期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认知功能受损,尤其是近事记忆和执行功能,存在被害妄想及夸大妄想倾向,情绪控制力下降。

  手握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姜凌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

  新办公室的白炽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姜凌摊开笔记本,笔尖悬停,最终在纸面落下基于犯罪心理学的审讯策略核心。

  ——锚定荣光,重构现实。

  李振良等人坐在会议桌旁,看姜凌面色凝重,都不太敢打扰她。

  大家现在已经知道徐满仓精神状态出了问题,那原来计划好的审讯还能不能进行?

  审讯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刑警,唉。

  姜凌抬起头来看向大家:“审讯照旧,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分工安排吧。”

  李振良等人顿时恢复所有精气神,异口同声:“是!”

  原本沉寂的办公室变得活跃起来。

  姜凌站起身,在墙上挂着的黑板上写下“锚定荣光,重构现实”这八个大字。

  三个人看着黑板,都陷入沉思。

  每个字都认识,但到底应该怎么做,大家心里并没有谱。

  姜凌解释道:“我和徐满仓交流过,他对自己曾经的光荣事迹记忆深刻,但面对现实时却有些模糊。因此,想获得他的口供,还需要将过去与现实联结起来。”

  沉默片刻之后,姜凌眼中露出悲悯之色:“这次审讯,和以前的不一样。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击垮对方,而是尝试着在徐满仓的混乱执念之中,努力寻找真相。他是一名老刑警,即使他犯了法,也自然有法律制裁。我们不是法官,不能对他进行审判。”

  李振良叹了一口气:“警察审警察,真是个悲剧。”

  刘浩然耸了耸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算是警察,犯了法还不是一样要接受制裁。”

  周伟拿出笔记本,工整记下姜凌提出的审讯核心,开始询问:“徐满仓已经带回市局了?梁有训那边怎么说?”

  姜凌摇了摇头:“他并没有交代。”

  周伟继续问:“家里找出鼠药,他怎么辩解?”

  姜凌道:“他说这只能说明他家有这种鼠药,但并不能证明豆浆里的毒是他下的。”

  徐满仓思路很清晰、逻辑严密。

  至少在梁有训初审时,他的反侦查意识很强烈。

  大约在他的认知体系里,他可以投毒,但不能成为被审讯的犯人、更不能成为站在审判席上的被告。

  周伟皱起了眉毛:“徐满仓具备丰富的反审讯技巧,是块硬骨头啊。”

  姜凌点头:“对,所以攻心为上。”

  李振良有点明白了:“组长,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用徐满仓曾经的辉煌史,来感化他?”

  刘浩然一听便举起双手:“我可以和档案科同事一起,整理徐满仓的破案记录。哦,对了,还可以从徐满仓的儿子入手,他肯定听过他爸讲过破案的光荣历史。”

  姜凌目光深沉:“不只这些,赶紧准备吧。”

  --

  一切准备就绪,徐满仓被带进了一间会客室。

  刚一踏进这间会客室,徐满仓那倔强的眼神便柔和了下来。

  房间的一角布置成了“荣誉角”,那里挂着几张徐满仓当年获得的奖状,有某年度“优秀个人”奖状、“先进工作者”奖状,也有带着浓浓年代特色的“除四害先进”奖状。

  徐满仓步履有些蹒跚。

  他还是穿着那条旧警裤,灰色衬衫扣子一丝不苟地系到领口。目光扫过墙上的奖状时,他快步走过去,凑近了仔细观看着,眼睛亮亮的:“这奖状你们怎么找到的?我家里都没有,差点给忘记了。”

  李振良与刘浩然交换了一个眼神。

  看到徐满仓这个反应,也不枉两人在档案馆泡了一整天。

  头顶的日光灯太过清冷,因此在角落添加了一盏暖黄色的落地灯。灯光很柔和,有一种怀旧的温馨。

  会客室靠墙位置摆着两张办公桌,桌上放着文具、烟灰缸、日历与一本翻旧了的《警察手册》。

  靠北的办公桌那头坐着姜凌、李振良与刘浩然,而靠南的办公桌上,则多了一杯放凉了的茉莉花茶。

  看完墙上的奖状,徐满仓缓缓走到办公桌前,摸着桌沿久久不语。

  良久,他才颤声道:“这里,是我以前的办公室吧?这张桌面,都磨得发亮了。”

  徐满仓端起那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红色大字的搪瓷缸,闭上眼深深地嗅了嗅茶里淡淡的茉莉香,嘴角噙着一丝笑容:“茉莉花茶啊,我当年最爱喝的就是这个茶。”

  喝了一口茶,他仔细端详着手中的搪瓷茶缸。

  “为人民服务。”他喃喃低语,眼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即又被一种深沉的、难以言喻的情绪淹没。

  是啊,为人民服务。

  伟人说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这句话曾是他的座右铭,他做到了吗?

  姜凌并没有打扰徐满仓,安静地坐在他对面。

  今天的她穿着一身笔挺的警服,不再是昨天银杏树下与徐满仓闲聊的小区居民,而是一名普通的警察。

  李振良与刘浩然也都穿着警服,面前摊开着笔录本,准备做一个沉默的记录者。

  “徐大爷,请坐。”姜凌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带着一种晚辈对长辈的尊重,“今天请您来,是想请您这位老前辈,帮我们参谋参谋手头这个棘手的案子。”

  会客室里氛围很好,姜凌刻意避开了审讯二字,避免引起徐满仓对抗的情绪。

  徐满仓缓缓坐下,脊背习惯性地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落在姜凌那张过分年轻的脸上,拧了拧眉,试探着问:“我们,是不是见过?”

  姜凌微笑:“昨天我们在平安里不是聊过一会天吗?我叫姜凌,刚从金乌路派出所调到市局,住在平安里东区3栋一单元302,您还记得吗?”

  徐满仓盯着她看了半天,似乎想到了什么:“哦,对,买了老李家房子那个小丫头。”

  姜凌道:“是啊,昨天和您聊得挺开心的。您是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又是平安里的老住户,今天请您来,就是有个案子想请你出出主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7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2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