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机会继续说,她还真敢说!
听听她说的是什么?犯罪心理分析,杀了人还敢回来转悠,挑战警方?
有物证她不抓,非要去揪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人心难测,谁能说得清楚人的内心所想?
权威感被挑战,这让向来说一不二的秦铁山面色有些难看。
“姜凌,你这一套一套的,全是猜测,全是书本上的空谈。什么仪式感、什么特定目标、什么还会回现场?证据呢?就凭一块坏掉的手表?就凭你脑子里想的?你知道现在外面舆论压力有多大吗?你知道我们每一分钟都可能让凶手跑掉或者再次作案吗?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耽误了排查的黄金时间,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全都是戏。
——姜凌刚刚调过来,还不知道老秦的脾气吧?
——老秦定调子是随机作案,她敢直接否了?
——胆子真大,敢挑战老秦的权威。
——完了完了,老秦发脾气了!
雷骁眉头紧皱,眼神在秦铁山和姜凌之间快速移动,琢磨着什么时候发言比较合适。
既要哄好老领导,还得注意不能打击年轻人的冲劲,真难啊。
姜凌感到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
这是第一次面对上司的怒火。
上一次专案组碰头会上,虽然雷骁、蒋沉舟也对她有过质疑,但因为有钟局压阵,他们两人并没有当场喝斥。
秦铁山却不一样,他是市局刑侦支队队长,刑侦领域的“定海神针”,他的作风向来扎实稳定、雷厉风行,他的威望极高。
秦铁山的怒火如同熔岩喷发,姜凌有些顶不住了。
——全是猜测!
——证据呢?
——虚头巴脑的东西!
——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字字千钧,像暴风骤雨一般袭来,打得姜凌双腿有些发软。
自重生归来,这是姜凌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职场压力。
被轻视。
被质疑。
顶头上司秦铁山对她的否定,直白坦率,毫不避讳。
姜凌知道,从职场生存角度考虑,此刻她最好是选择退让。
领导都已经发话了,她还硬顶,这不是找小鞋穿吗?
但姜凌不能退。
她这一退,就意味着回到前世轨迹,此案再一次成为悬案。
多走一分钟弯路,凶手就会多逍遥一分钟。
姜凌正要说话,洛云琛猛地站了起来。
他声音很响、很亮,带着独有的京腔。
“秦队,是您说让我们每个人都说说。既然是专案组第一次会议,那就畅所欲言,有啥说啥,您说是不是?
我觉得她的话不是瞎猜。那块手表的指针恰好停在12点,非常精准,绝不是凶手恰好在那个时间砸坏。不多一分、不少一分,这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儿?
雨那么大,他杀了人并不马上逃离现场,而是蹲下来仔细调整手表指针,这难道不是一种异常表现吗?案件侦破的线索,往往就藏在这些异常细节之中。”
洛云琛的声援让姜凌急速跳动的心脏渐渐平稳下来。
这个时候身边有人陪她硬扛,倒是有点师兄样。
姜凌握紧了拳头,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但眼神却更加明亮:“秦队,这不是空谈,是基于现场细节的心理分析,是三定侦查法的核心思想。”
姜凌环顾四周,目光从每一个脸上掠过:“在座各位都听过我的讲座,应该知道三定侦查法对于指导破案是有着很强理论指导作用的。”
雷骁这个时候终于找到发言的机会,点头道:“是啊,小姜的三定侦查法不是纸上谈兵,上次还帮我们破了麻绳杀人案呢。秦队你就给年轻人一点机会,让她分析分析嘛。”
其余几个接收到雷骁的示意,也都欠身发言。
“秦队莫急,听听看。”
“姜凌年纪虽小,但她说的三定侦查法还是蛮有道理的。”
“先让她说,有不对的秦队你再指出来。”
秦铁山忽然觉得自己老了。
他在公安系统干了一辈子,从乡村派出所民警干起,一步步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怕苦不怕累的走访,还有丰富的刑侦经验。
以前他开会的时候,只要他一发言,底下哪一个敢开口?
只要他定了性,底下全是响亮的一片。
——是!
——是!
——保证完成任务!
可是今天,在他即将退居二线的最后一个案子的会议上,刚入职的小年轻便敢直接站起来侃侃而谈,质疑他的决定。就连以前听话的手下,也都在为姜凌说话。
不知道为什么,秦铁山感觉有些疲惫。
他再次点燃一根烟,没有说话。
雷骁其实挺想听听姜凌的意见。
见秦铁山没有说话,雷骁冲姜凌眨了眨眼:“小姜,你继续说吧。”
姜凌点了点头,继续往下分析。
“第一,定性质。这起杀人案不是激情杀人,而是有特定目标触发的预谋杀人。第二,定方向。凶手对医疗环境、或者护士制服有特殊情结,这份情结可能源于曾经的心理创伤。他心思缜密,反侦查意识强,作案后会观察案件进展,可以从这两点锁定侦查方向。第三,定范围。”
一口气说到这里,姜凌没有像以前一样引导旁人思考,而是直接说出自己的分析结论。
“凶手为男性,25-40岁,外表普通甚至老实本分,有正当职业,大概率从事与医疗相关的辅助人员工种,他是本地人,或者在晏市长期居住,熟悉周边环境,有交通工具,自行车。”
为什么说外表普通或老实本分?
因为前世晏市警方查案就是采用人海战术,对周边居民进行拉网式排查,可是一直没有找到。这说明凶手擅于伪装,很普通、很老实,无论是谁见了都会说一句:他是个好人。
为什么说他从事医疗相关的辅助工种?
因为前世连环杀人案中,三名死者被害时都身穿护士服,而且死亡时间均为下夜班的雨夜,这说明凶手熟悉她们的工作时间、了解她们的工作环境。但调查死者的社会关系,都没有发现异常,这说明凶手并非死者的亲属或朋友、同事。排除下来,结论只有一个:凶手从事与医疗相关的辅助工种,能够接触到护士,但并没有深交。
为什么说他是本地人,或长期居住?
因为他还会连续作案,且一直未被发现,他潜藏很深,再加上熟悉环境,他应该是附近居民。
至于男性、年龄的判断,那是基于杀人手法、力道以及现有证据得出的判断。
会议室再一次成为姜凌的主场。
姜凌从座位中走出,走到贴满照片的白板前,指着上面那张凶手指甲内嵌有深蓝色纤维的照片。
“这纤维,指向他的职业或常穿衣物。而我的分析,指向他的心理画像和下一步可能的行为模式,这能极大缩小排查范围,避免大海捞针。我不是否认人海战术的有效性,但如果只按随机作案动机去查东边平房区的流动人口,我们很可能与真正的凶手擦肩而过。”
“深蓝工装这条线索很有用,但凶手心理素质极好,即使被列入我们的排查名单里,但很可能会因为看起来太普通、太老实而被忽略。”
姜凌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秦铁山,目光恳切。
“秦队,我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抓住他,锁定他真正的动机,还会有下一个穿着类似制服的年轻女性在雨夜遇害,手腕上的表同样会被停在12点。”
又是那个被砸裂表盘的手表!
还会有下一个受害者!
原本就在压抑怒火的秦铁山眯起双眼,牢牢盯着站在白板前的姜凌。
“危言耸听!”秦铁山怒火喷薄而出,“直觉?连环作案?你当这是拍电视剧?破案讲的是证据,是扎实的工作,不是靠你一个黄毛丫头的直觉和什么心理画像!”
秦铁山将目光转向雷骁:“雷骁,就按照刚才我说的,给我把东边平房区、那几个有蓝工装的厂子,掘地三尺地查!穿这种衣服的,一个别漏。散……”
“秦队!请等一下。”
姜凌清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她目光如炬,直接迎向秦大山愠怒的视线。“我不同意目前的侦查方向。这不仅是浪费时间,更可能错失抓住真凶、阻止下一次犯罪的黄金时机。”
会议室瞬间死寂。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得过分、却胆敢连续挑战权威的女警身上。
这一回,就连向来敢做敢说的洛云琛都屏住了呼吸。
秦大山脸色铁青,眼神像刀子:“姜凌!侦查方向不是你说了算。”
“秦队,请您听听我的意见,再做决定好吗?”姜凌站在白板前,手指用力点在那几张关键照片上。
“凶手不是随机作案,他的目的很明确。雨夜,行人稀少,柯小雨并不是凶手遇到的唯一落单女性。曾有目击证人,也就是那名下夜班的女工,她曾与凶手擦身而过,可是凶手并没有下手。
凶手为什么选择柯小雨?因为她穿着这身见习护士服。这身制服,就是凶手行凶的触发点。这不是随机作案,而是有特定目标选择的猎杀。”
秦铁山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姜凌的分析有些道理。
那名下夜班的女工曾经与凶手有过身体接触,但凶手并没有动手,为什么?难道凶手真的不是流窜作案、不是激情杀人,而是有预先计划的谋杀?
姜凌的手再次停在手表的特写上:“行凶后,凶手没有立刻逃离现场,而是刻意将被害人手腕上的表,指针拨停在了12点位置。这个动作需要时间、需要专注,甚至可能需要在雨中擦拭表盘。这说明什么?说明凶手很重视12点这个时间,他不仅杀了人,还很有仪式感地调了手表时间。”
一次又一次对手表指针指向12点提出疑问,终于引起众人的重视。
底下人开始悄声议论。
“激情杀人,的确不可能会事后分神去拨指针。”
“其实我一开始也有疑问,但是因为12点和法医说的死亡时间相吻合,就没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巧合。”
“对,我也以为凶手用石块砸晕死者的时候正好砸碎了表盘,所以时间定格在那个时候。不过现在来看,不排除谋杀后再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