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就看他:“那你告诉我,你还有什么?没有我们,你还有什么?”
老五不言语,只觉得气憋在心里,撒不出去。
桐桐就说他:“你不就是仗着我们之间的关系,肆无忌惮吗?你现在没有你娘护着,你得想清楚了,若是惹恼了我,会是什么后果。你要家业没家业,老娘还在牢里等着你照佛,而那大牢又归我直管。你任性,心里舒坦了,嘴上爽利了,你就没想过,我万一翻脸不认人,真就把无情无义做实在了,会怎么样?你娘在里面一天消停的日子也别想过。磋磨人的办法多了,你要试试?”
“你——”
“怎样?不是说我无情无义吗?认定了,那你就更得小心。小心我把它变成真的,那个结果,你承担不起。”
老五的眼泪憋在眼眶里,脚狠狠的一跺:“四哥,你看她——”
“还认我是你哥呀?”
不想认,但好像不认不行。
“认我是你哥,你就滚回家老实的住着。你那戏楼好好的给我经营着,你娘在里面还等着呢。以后,你那戏楼,出些风花雪月、文雅些的戏,这个可以!才子佳人,无聊的妇人都爱看,足够你赚了。涉及朝廷政事的,少掺和。犯人量刑之后,还有减刑一说。减刑怎么去减,这也是有讲究的。你别在外面生事,牵连到你娘。”
“你又吓我!”
“吓你干什么?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有了嫂子,哥哥也不会那么亲了。你得认清这一点,你哥我也是看着人家的脸色过日子的。别惹她!”
桐桐很威严的‘嗯’了一声,“说的都记住了吗?”
老五:“……记住了。”
“今儿是好日子,我不跟你计较!你答应的,最好都做好!你也知道,五城兵马司解散了,京城治安是我重新布置的。你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知道。要是叫我知道了你敢阳奉阴违,那我之前说的……都将——给你兑现。”
“我记住了!真记住了。”
“鉴于你心情不好,今儿就不勉强你跟我回去喝喜酒了。但是,大婚的那一天,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另外,你通知你那些倒霉哥哥,就说我的话,最近谁给我惹幺蛾子,我就把谁挂墙头上。大婚那天,我要你们一个个的都高高兴兴的……谁敢摆脸色,阴阳怪气,叫客人看笑话,宣扬家中不和,别怪我不给你们体面……”
老五:“……”哪有兄弟大婚,未过门的媳妇强迫大伯子小叔子笑脸相迎的。这什么人呀?
我娘是土匪没错,但我娘是真讲道理!你是新明管刑狱最大的官没错,满新明比你职位高的,一共只七个人了。这样身份的人……可你是真不讲道理。
前面就是金家,马车在门口停下来。
四爷说老五:“行了!大冷天的,回去歇着吧。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心里得有数。”
老五撩开帘子,蹭一下跳下去了,把马车帘子甩的呼呼的。
桐桐在里面‘嗯?’了一声,老五身子一僵,站住脚,躬身站在边上:“谢四哥和伯爷送我回来!您二位慢走。”
桐桐这才满意了,‘嗯’了一声,“顺路而已,不要客气!再会。”
“再会!”
然后老五就听见马车里那女人非常满足的语气说:“你看,有礼貌就是讨人喜欢。下次要是谁不讲礼貌你告诉我,我教他讲礼貌。”
老四的声音又传来:“自小没教好,改不过来了。算了,别费心了。”
“那你放心,既然是宗妇,自然是要负责任的。再说了,金阁老和陆阁老的教训得吸取,他们哪个不是公事上无大的错漏,问题全出在内帏不修上了。这样的事,牵扯到前程,就不是小事!
你们下不了狠手管,我下的了手,不行给送到海岛上去,那里可不是他想跑就能跑的,也不是他想作妖就能作妖的!彼时,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声音远去,老五听不大清楚了。
可只这些,足够他狠狠打个哆嗦了。
老管家急匆匆的迎出来,“我的公子爷呀,您这是……”哭的脸都皴了,“您看,东西还没来得及收拾。”
“别收拾了,我不走了!”这么嚷了一嗓子,觉得态度不好,马上又道,“我怕您耳朵背,才大声的。”
啊?啊!没事!
“回头叫人把外城宅子的东西收拾好,送回府里吧!”
好!
老五都走了几步了,想了想还是跟老管家道:“有劳了!”
啊?啊!您……您……您……客气!老管家问说,“那您用饭吗?给您准备饭吧!”
“吃……”老五声音放轻了,“吃点清淡点的!劳烦您跟厨下说一声。”
不是!我的公子爷呀,您别这么客气成吗?听的人心里发毛。
老五:“……”老子也没想客气,但是,“得讲礼貌!这不是客气,这就是讲礼貌!”
啊?
啊!
“另外,您告诉我那三个倒霉哥哥一声,就说……以后一定得高高兴兴的,规规矩矩的,别呛呛着说话,更不许阴阳怪气!首先,一定得讲礼貌!要不然,怕是得被送到海岛上去,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只有跳海一条路了!到时候被鱼吃了,可与人无尤呀!”
跳海?被鱼吃了?谁……谁……谁要拿您喂鱼?
然后金镇北回来就听说:老五很乖,很听话,很讲礼貌!疑似被林叔珩威胁,敢不听话就扔海里喂鱼!
他就:“……”老五的娘有些冤!她其实只是半个土匪!
真正的土匪高居庙堂,可他娘的又是一个要进我金家大门女人。
我家跟土匪有缘?
不对!八成还是祖坟的风水出问题了!
第271章 万里扶摇(170)加更
婚礼订在了腊月初一!
很低调,没打算惊动太多的人。
至于嫁妆,随便准备一些,添在伯府里就行了。她和四爷从大婚的第一日起,会在金家住满整一月。也就是过了年,他们就正式回伯府居住。
因此,只要将四爷原来住的院子稍微规整规整,就能当新房用。
桐桐而今的处事太高调了,在婚事上,尽量做到低调低调再低调。反正婚事定了,可知道的人也仅限在新阁里。
新明对于婚书要求还是严格的,基本就是三五文钱,去官府登记。官府给发一张婚书!并且,夫妻关系是入档的。当初规定,从入档这一天算起,衙门帮着保管百年!
像是长辈都过世了,后辈若是想把这个抽回去自己保存着,那就在期限到之前去衙门抽回来。当然了,也要出个三五文钱的。
大部分人谁存那个干嘛,衙门没地方放了,这些东西就销毁了。每天都有到日期的,然后销毁完事。
增增减减,这有利于朝廷关于户籍的管理。而且,哪些是正室,哪些是外面养着,户籍上就有体现。况且,去衙门的时候得有三媒六证的。
就是带上几个证人,证明谁就是谁,不能错了!
比如要跟这家的大姑娘成亲,大姑娘不乐意,便把二姑娘喊去,拿着这家的户籍册子,人是二姑娘,名字户籍是大姑娘,你们这些证人都做伪证,那人家大姑娘要告,你们个个都得承担责任,这是要坐牢的。
而今要成亲,这个婚书就得去衙门领。
小皇帝还爱凑热闹,“朕去给你们做证婚人吧!朕还没证过婚。等朕将来大婚,你们再给朕证婚。”
瞎胡闹!
怎么是胡闹呢?“朕证婚,能把知府衙门的人喊来,在宫里给你们发婚书。你们要是自己去,难保别人就不知道。”
四爷:“……”也是啥事都能遇上!
桐桐无所谓,就当是逗孩子玩呢!他高兴,觉得新奇,那就叫他弄吧!再给别人证婚?他还不乐意呢。
于是,在大婚的前一天,知府就被宣召进宫。一路上提心吊胆的,不知道陛下突然宣召是为了什么,结果是要证婚,在宫里颁婚书。
嗐!这个事呀,叫秘书丞回去取个婚书,带过来填上盖大印就行。
然后三媒六证,这得找人。
把几个阁老请来,还有新上任的两位阁臣一起请来,但是林宪怀不能算在内,也就是算上陛下才七个人。
而后再加上陛下身边的老管事,以及知府大人本尊。
算是完成了,给你们把婚书颁下去了。
等人出宫之后,小皇帝又转到内库,从里面选东西。他一边挑拣一边跟老管事说话:“……林叔珩是近臣吗?”
是!
“是忠臣吗?”
是!
“是重臣吗?”
是!
小皇帝从一位一位先皇后的遗物中穿过,一直到了祖娘娘留下的遗物跟前,这才停下来。
老管事:“……”这是皇宫里最宝贵的一部分收藏了。
小皇帝从一件一件的遗物上扫过去,然后摸了一柄剑,“据说,这是祖娘娘嫁进宫里之后,得来的第一把兵刃。用它砍下过阉宦的脑袋,在大雪夜里拎着走了很远……”
老管事赶紧道:“那是大婚,您赐给兵刃,不大妥当。”
小皇帝抚摸了这把不起眼的兵刃,然后继续朝前走,看见了一副马鞍,又停下来,“据说,这马鞍陪着祖娘娘从北打到南……”
可都磨的不像是样子了。
小皇帝点头,“是啊!送不得。”
等一件一件的看完了,小皇帝怅然了,“祖娘娘的东西宫里很宝贝,可现在才知道,竟是没有能赏赐下去的东西。”
太惨了!除了太祖皇帝送给祖娘娘的,再就是晚辈进上的,这不能随便赏赐。他只是想找一件独属于祖娘娘有的,喜欢的……没有其他人的标签在上面的东西,竟是难找的很。凡是这样的,都陈旧了,不适合送给新婚之人。
他干脆往回走,想从其他几位皇后的遗物里找些什么出来,竟然发现,情况其实是一样的。
小皇帝沉默了半晌,对着库房,问老管事:“你说……新明皇室奢靡吗?”
这样的库房,何谈奢靡呀?
“是啊!一代一代,都尽心,可还是走到了如今。”他说着,还是往最深处去,从祖娘娘的遗物里,找到了一串乌木手串。
拿着这手串,上面还有包浆的痕迹。边上贴着的字条上写着这玩意的来历,它是蒙高僧开过光的,因着宗教牵涉政事的原因,后二三十年,祖娘娘一直戴在手腕上。
他就问说,“祖娘娘有,只怕太祖也有一串差不多的,去找找看。”
果然,这两串珠子大小有些差异,其他的一盖相同。
小皇帝细细的看了,选了两个盒子,递给老管事,“叫人悄悄出宫,给金大人和林大人送去!就说……这是给他们的新婚贺礼。”
老管事:“……”两位老祖的东西可从未赐给臣下过,这个真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