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抬脚往里面走,路极窄,只能同行一人,周围蒿草半人高。桐桐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半路上,在一根蒿草上看见一根红络子。这络子多是孩童缠头发用的。
三五岁的孩子,头上绑着两个小犄角,用的就是这种红络子。这若不是扛着孩子,孩子头上的红绳被扯下来了,就是孩子自己个走的时候,被草挂下来的。
她假装没看见,只管往前走。
走了足有一里路左右,才看见一个不小的道观。道观匾额陈旧,早看不清楚上面的字了。一圈都是林子,林子里隐隐能看见墓碑。
城外,却人迹罕至,只能是……这里埋着很多横死之人,周围的人觉得这里不吉,因此,此处便成了一个鬼林。
老五嘴角勾起,看着站在台阶下的桐桐:“张公子,请进。”
桐桐朝他笑了笑,抬脚进去了。
里面各个道士打扮,不言不语,冷冷的盯着桐桐。
桐桐从这些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去,然后看向在廊下站着的瘦高男子,指着他:“这个兄弟……我们见过!”
对方愣了一下,其他人都愣住了。
老五嘴角抽了一下:“张公子在何处见过?”
“在云县码头上,当时钦差回京,停靠在码头上。那天晚上,钦差的船只起火了……”桐桐看着指着那瘦高的男子,“我绝不会认错。他当时在茶摊上,看着上下船只的人。当时我就觉得奇怪,这人的眼神好生锐利……”
说着,便一副恍然的样子:“原来要偷袭钦差的是你们呀!英雄英雄,当真是英雄!那场火烧的好,烧的好生热闹!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
那瘦高的汉子眼睛一眯,仔细打量认出他的人:此人生了好一双锐眼,当时已经是乔装过了,这怎么还被认出来了。
事情过去那么久了,竟是还记得住。
而自己却对他全无印象!
这会子被夸了,他讪讪的挤出一抹笑意来,草草的拱手,便转了脸,不再看此人。
此时正堂里走出一四十多岁的男人来,像个仙风道骨的道士,一脸笑意:“这是哪里来的英雄,快里面请。”
桐桐也扬起笑脸:“张百胜有礼了。”
老五在后面解释:“道长,此人声称陈王妃乃是其姑母。”
道长脸上无息怒,只笑着将桐桐往里面迎:“贵客请!一夜赶路,饿了吧!”说着看向小童:“传饭。”
桐桐一脸的歉意:“有劳了。”
她进了里面,那道长并未跟来,想来是想听自己的来历。
有一盏茶时间,老五陪着道长进来,酒席也摆了出来。桐桐被安排坐在上首。
道长举起酒杯,桐桐端起来:“叨扰道长了。”
“请——”
桐桐将酒放在唇边,然后变了脸色,将酒重重的放在桌子上:“这便是道长的待客之道?”
道长放下酒杯,看向桐桐:“据说张公子是作为大家公子养大,悉心教养的?”
桐桐便笑了:“既然是悉心教导,又怎么会真把我教成腐儒?若为腐儒,在下早该以死谢罪了,何以逍遥于世间。就在下这德行,便是有人告发小子为张家子,也需得官府信呐!”
“敢问收养公子之人究竟是谁?”
“道长,此事当问佛王,怎生问起我来了?”
道长冷哼一声,“张公子当真是油滑的很呐。”
桐桐叹了一声:“道长,在下知道难取信于人。但我敢来,自是不怕的。”他就指着老五说,“此人甚蠢,在船上便说孩童丢失了如何如何……金通判如何如何……而后又说什么陪着县令……隔墙有耳,事有不密,如何能成事?”
她说着,就站起身来,观察这大殿:“要是我所猜不错,那些丢失的孩童就藏在这大殿里。”
桐桐一样一样的查看,然后拍了拍供奉的神像:“道长,你的眼神告诉我,这里有机关。孩童就关在底下,对吧?”
老五面色大变,老道看向桐桐,脸上的笑意便再也没有了。
桐桐拧了机关,神像缓缓的动了。不大功夫,露出洞口来。从上面看下去,不大的地窖里,藏着十二个孩子。
这是又犯了案子,卷宗还没到四爷手里。
但只一扫便看出来了,有好几个孩子跟卷宗里描述的对上了。孩子被绑着,嘴里塞了布团,惊恐的看着桐桐。
桐桐面无表情,将嘴一撇,然后将机关又拧回来。
“手艺太差了!”她叹了一声,“这种恐慌……蠢死了。我要是道长,我现在就马上撤离,因为那金通判带着人只怕已经寻来了。”
老五嗤的一笑:“张公子,你当我等是甚人?”
“那你以为,我为什么敢跟你来?”桐桐笑看着他:“花船停在县城的河道里,边上的’香再来‘饭庄,二层的雅间里,金通判就在,他就在上面盯着你。
在湖面上,芦苇荡里有野鸭惊飞,离的远,你未曾听见,但我听见了。那里必藏着小船,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从那边走,对方一看就知道你这是往姑苏来了。姑苏城外就这么大点的地方,这么一个地方还不好找。要是我所猜不错,四面八方的围剿你们就在顷刻。”
老五面色一变,他当真就没发现。
桐桐看道长:“您要是信我,咱们马上就走。先离开这里再说!不过是要制造恐慌而已,这有何难?小老百姓叫丢个孩子,这叫恐慌?非也!
大户人家丢了钱财,如此,不仅朝廷惊慌,当官的惊慌,小老百姓也会惊慌。弄些钱财孝敬佛王,又能顺便办事,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说着,她就一脸的鄙夷:“也不知道是哪个出的这个主意,处处透着一股子小家子气,着实叫人瞧不上。这人呀,怕只想用咱们佛王,却不是真为了佛王。道长也是,你们怎么就真的听了呢?
合作而已,两边的利益都该兼顾嘛!达到他们的目的,咱们也得落点实在的好处嘛!”
道长:“……”
“您要是还不放心我,咱们这就走!今晚,我给您递投名状。您跟钱财有仇?还是佛王不需要银钱?”
道长:“……”
他正思量怎么杀了此人,便有人来报:“道长,有人朝咱们靠近,像是官差。”
道长又看向桐桐,桐桐摊手,指着老五:“他的手艺太次了,看我干什么?我要是官府的人,我能叫你们跑?再说了,我是要跟着你们走的,今晚能不能弄了钱财来,一验证不就知道了?”
回头离开姑苏,把除了姑苏之外江南所有大贪都给洗劫了,姑奶奶教你们怎么做江洋大盗!
第1126章 红宇琼楼(68)一更
道长看着眼前这小子:“而今,衙役四面八方围剿,当如何脱困?”
“此处有多少人手?”
“一百三十八人。”
“分十组!四面八方的跑,不要与之冲突,跑便是了。”
老五哼笑了一声:“小小衙役,便是全杀了,我等难道不敌?”
桐桐看了道长一眼:“那你们去吧,在下就不奉陪了。”
“你想走?”
“我为何要走?我是被绑来的,跟那些孩童一样,是你们掳来的。”桐桐看他:“至于跟你们说的话……怎能当真?那都是说说来骗你们,保命用的。我一没图财,二未害命。便是官府将我羁押了去,还能要了我的命?我不跑,便没罪;跑了,才有罪。”
说完,往神像前面的蒲团上一坐,朝他们扬扬下巴:“你们只管走吧!当然了,为了不泄露你们的行踪和老底,你们得先杀了我……但能不能杀得了,各凭本事吧。”
老五还要说话,道长拦住了老五:他曾在码头发现了咱们的人有问题,且记住了脸。但咱们的人没有一个对他有印象。
这是个有真本事的人,与他纠缠未必明智。
况且今儿也来不及纠缠,只看对方:“老五是粗人,公子勿怪。”
桐桐这才看老五,问说:“敢问,你们与衙役交手,能令对方以为你们就是一般匪盗否?”
“呵呵!我等岂是盗匪可比?”
桐桐一下子就笑了:“既然如此,一交手岂非露了老底?!事未成,底先露,岂不愚蠢?”
老五一噎,竟是无言以对。
“如流民匪盗一般,见了官兵就跑,他们必以为你们是一般的盗匪而已。”桐桐给他解释,“而官府找来为了什么?为了失踪的孩童。人质活命是顶顶要紧的,而后,再缉拿你们便是。
轻重缓急这需得分清!如此,自然就错开了。你们只是此事事败,仅此而已。今夜为佛王取了大笔的金银,将功折罪,此次的事端便揭过去了。”
老五还要说话,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道长拦住老五,也不等外面通报的人进来,便下令:“听令,分十队,分开撤离,老地方汇合。不许与差役交手……”
说完这才看桐桐:“公子,请!”
桐桐起身:“走了!”
“跑了?”四爷看了雷夋一眼,再看看果然四散逃窜的人,心说,桐桐要想杀,一个都走不脱。
但既然没杀,就说明她这脑袋里又有了什么鬼主意。
因此,他就下令:“先找孩子,咱们的人手不够,别折了兄弟们。回头协查通缉,调兵围剿!”
是!
于是,就是象征性的追了一下,真就连交手都没有。一方四散的跑了,一方顺利的找到了破庙。而后四爷看见了佛像上拍上去的油乎乎的手掌印。
孩子就在神像下吧!
找到机关,也看见了上面遗留下的油指印痕迹,拧开之后,佛像挪开,看到了被关在下面的孩子。
孩子们被带回衙门,贴告示叫各县县令带苦主来一趟,将孩子们一一带回去。
此事在姑苏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几天都在流传什么莲母,什么重生……结果,孩子这不是被找回来了吗?
金镇金大人当真是包龙图在世,清廉公正,断案如神。
一时间,声望陡涨。
之前弄那么些农具,朝廷知其价值,但百姓并不会很在意。可这次不同,遭难时有人真的能救你于水火,那这就是咱想要的官员。
好似耕种辛苦一些,有没有这个工具对个体来说意义也没那么大,大家都一样嘛!但灾难不同,他会压在个体身上,围观的也多能感同身受。
但父母亲人抱着失而复得的孩子,那种感激是无以复加的。
乡绅们出门,订制了匾额,送到了通判府。
贾雨村:“……”这般的案子,不过是几日的时间,就侦破了。
他继续给朝廷上折子,禀奏这个案子,说了这件案子的侦破过程,可谓是神速。又将百姓的反应上奏了,他只一个想法:调走吧!姑苏这个地方,自己便是干的兢兢业业,也是无功劳的。
卢文辉:“……”什么佛王?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