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二媳妇儿看女儿还不去干活,嗷一嗓子。“你个死丫头,还不快点?嘶~”
把小金宝的哭吓卡壳了,张着嘴,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大丫也顾不上小金宝了,赶紧往外跑,她知道接下来很可能是笤帚炒肉。
郑二媳妇儿接着骂:“一天天的,一个也指不上,老的小的都指着老娘,你家没一个好玩意儿……”
直到睡觉,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会儿抹一把眼泪。她可太难了,天天独守空房,受了委屈也没人帮忙出气,也没人心疼。
“呜~呜~呜~”
她从没受过今天这么大的委屈,怎么想也过不去这个坎。
她恨恨的想:今天让村长赶上了,村长不能次次都赶上,早晚有一天要把这个仇报了!她娘家兄弟可不是吃素的。
齐飞飞这会儿可不知道这些,吃完饭,天还挺亮,大家就积极的去收拾园子,把不好的秧拔了,草除了,该翻的地翻了,人多力量大,等天黑已经干完了。
齐飞飞把衣服鞋子都换了下来,洗洗干净,都晾上,就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就醒了,悄悄的起来了,拿着镰刀又去了柳条甸子,这次没带筐,打算多割点柳条,一次扛回去,把需要的量都预备出来。
早上七点多的时候,她已经扛着两大捆扒完皮的柳条回来了。正好赶上吃饭,吃完饭把柳条分成小捆,晾晒上。
没一会儿,李丹妮就把菠菜籽和葱籽拿回来了,翠花还给了一些白菜籽和葱苗。一分钱没花。
葱籽要八月下旬九月上旬的时候才种,就先保存起来了。
齐飞飞就带着大家开始种菠菜,白菜和葱苗。
根据需要种的种类起垄。
菠菜和白菜起大垄,加一些农家肥,整个垄比平地要高出十几二十公分,把上面的土都打散弄细,用一个木棍压出一条一条的间隔大约十公分宽的条印。
在木棍印子里条播菜籽,然后覆上土,用手轻轻压实。
再在上面铺一层草木灰。上面洒上水。
栽葱苗就起种庄稼那种垄,最好下面放一些炕洞灰,男生就立马挨家垃圾堆看,看谁家的有炕洞灰弄几筐回来。
不得不说,积极性很重要,一个多小时就把活干完了。
没多久曹小慧也把韭菜根挖来了,但她给了人家三毛钱,人家韭菜好好长着,本没打算挖掉,而且他们需要的量大,少了也不够他们吃的。
她就跟她学生家长和她几个邻居家各买了一些。回来种了好大一片,这下大半个菜园子都种上了。
刚种需要灌水,男知青主动担起来挑水的重担,从小溪往回挑,也不算近,水桶就一对,大家轮流挑了一下午才弄好。
大家都欢天喜地的就等着出成果了。
当然有些人心里也不是很相信齐飞飞能种好菜,但除了曹小慧其它人也就干点活,失败了也不损失啥,没啥大碍,都表现的挺支持的。
第11章 有个盼望总是好的
接下来两天,齐飞飞就上山砍了几根小柞树杆,用来做筐梁。又把柞树杆用火烤烤,弯成需要的形状。
张春香一直在旁边看着她忙活,好奇的问:“飞飞,你咋啥都会啊?”
齐飞飞:“我小时候在乡下长大的,见大人弄过。”
反正没人认识她家人,她撒谎心不慌。额,其实有点儿慌,没人会戳穿,也不踏实。赶紧转移话题。
“你没在农村呆过,过些天要秋收,很辛苦的,怕不怕?”齐飞飞一边干活,一边扭头看着张春香。
张春香抿了抿唇,心里有点怕,前几天翻园子,虽然她没干多少,可手掌都红了,火烧火燎的疼,还起了一个水泡。
大家都说,没事儿,多干干,起茧子就不疼了。可她不想疼啊!想想都怕。她家里父母哥哥都疼她,啥都紧着她,在家里衣服都不用洗。
她有些不好意思:“我,我啥也不会干。”
齐飞飞:“谁开始都不会,都是一点儿一点儿学的,开始肯定会有人教的。”
张春香:“我从小没干过活,也没力气。”
齐飞飞:啥人啥命,这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啥也不会的,上辈子可比她过的好太多了。
“干力所能及的呗,实在拿不动就少拿。”
张春香想开口说到时候让齐飞飞帮帮她,张张嘴又闭上了,才认识几天,虽然齐飞飞能干也好说话,可还不是很熟,等过段时间要干活的时候再说吧。就笑笑:“嗯,我会尽力的。”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很快齐飞飞手里的活就干完了。
她记得上辈子,刘大娘家养了条大母狗,还是狼串的,很是厉害,她后来跑山,经常带着它,这个时候她家好像是有狗崽子,去看看能不能要一只小狗,以后跑山好有伴。
“我出去溜达溜达,你去吗?”
张春香还不适应这里,跟大家都不熟,一天不知道自己该干点啥,就跟着齐飞飞转。
“去。”
两个人就慢悠悠的走着,东看看,西看看,一边聊着天。
恰巧在路上就遇到了刘大娘刚刚采蘑菇回来,齐飞飞主动接过刘大娘的蘑菇篮子,帮她提着,说想去她家认认门,过几天要采蘑菇好来找她。
刘大娘哪里好意思让她提,就说自己能提。
齐飞飞说啥要帮忙:“刘大娘,你也太见外了,要是这么客气,我就不好意思求你带我去采蘑菇了。”
刘大娘乐呵呵:“你这丫头,就是搭个伴,啥求不求的。”
说着话,刘大娘就把她们俩带回了家。
一进院果然看见一条大狼狗,也不叫,冷森森的看着她们。
刘大娘:“不用怕,它不会咬人的。”
看着狗是栓着绳的,但还是胆突的,两个人跟着刘大娘溜着墙边进了屋。
刘大娘给两人一人倒了一杯水,唠起家常,齐飞飞就说看刘大娘家的狗好威风,她也喜欢,等下了崽子,能不能送她一只小狗。
刘大娘就笑,说等啥,现在就有,正好要出窝了,你喜欢就先挑一个,过几天,想要狗崽子的就该来抱了。你先挑个喜欢的。
说着就出去把大狗牵房后去,让齐飞飞去狗窝看。一窝七个小狗崽,各个油光水滑,眼睛黑亮黑亮的。
齐飞飞毫不迟疑的选了最强壮的一个。也不嫌脏,抱着就不撒手了。直接就告辞回家,就怕待时间长了,后面的大狗发现,赶紧跑了。一路上乐的合不拢嘴。
张春香也觉得小狗挺可爱,但让她养,她可不想,太脏了,大了还挺吓人。还要喂它,人都吃不饱呢。她真不理解齐飞飞咋就乐成那样?
回集体户后,怕人家嫌脏,她拿柴禾在房山花头搭了一个简易的小狗窝,里面放了一些稻草。晚饭的时候还把自己的大饼子掰了三分之一给它。又陪他玩到天黑才回屋。
第二天柳条还没彻底晾干,就下雨了,只好都收屋里,有点儿占地方。屋里都是南炕,柳条就放在靠北墙。
齐飞飞觉得影响大家,有些不好意思,就说,下完雨说不定山上能有蘑菇,等晴了上山采蘑菇。问她们去不去。大家都说不敢去。怕蛇怕的要死。
但心里都很想吃蘑菇。
有男知青就说,如果齐飞飞还像上次一样采那么多,他们可以给齐飞飞钱或粮票。
这几天齐飞飞都没再去采蘑菇,他们吃了那顿就老惦记,人就是这样,以前没得吃也就算了,现在有希望就老惦记着。
又不好意思开口白让一个女孩子干活,他们占便宜,况且便宜能占一回两回,不能长久,就偷偷商量,说给钱或票给齐知青。
这样说不定就经常有的吃了,玉米面也就没那么缺了,说不定就不用挨饿了。
他们从家带来的好吃的总是很快吃完,根本留不住。现在手里没啥拿得出手的用来交换。就只能用钱和票。
钱和票他们也不是不想花,故意攒着,而是镇子太远,供销社也不近,走过去要半个多小时。
关键是供销社也没啥好吃的,点心硬的都能打死狗。
只有冬天村长家杀猪,他们才能买点肉。
所以在园子里的菠菜长好之前,齐飞飞的野菜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齐飞飞正好啥都缺,就一口答应了。但不能要钱和票,万一被举报就很麻烦了。她提出还是要东西,她缺衣服鞋子啥的。
大家也都同意了,都看出来她的条件差。行李真是一目了然,一套棉被褥,两身单衣服,一身薄棉袄棉裤,两双鞋,一个洗脸盆,一个搪瓷缸子,一个围巾,一把木梳。连小镜子,擦脸油都没有。东西还都是旧的。也难怪她那么能干,以前肯定日子也不好过。
大家觉得这样挺好的,帮她改善一下生活,她也帮大家改善一下伙食,互相帮助了。
因着各种蘑菇晒干去供销社卖肯定不是都一个价,但野菜也没人收,也就不管是野菜还是蘑菇,是啥蘑菇,15顿大家凑钱给她买一块儿棉袄面,吃完这15顿后面的到时候再说。
过些天要秋收了,一忙秋收也没时间挖野菜采蘑菇了。
大家要是吃谁的猪油也给谁买东西。
就这样愉快的说定了。大家都是个盼望,真不确定齐飞飞到底能不能弄到野菜或蘑菇,村民们也不是次次都满载而归,大家也是靠运气。
有个盼望总是好的。
第12章 心意相通
下了一夜小雨,第二天一早就放晴了,山里起了雾,正是爱起蘑菇的时候。
齐飞飞赶紧把柳条晾上,就挎着筐去找刘大娘了。
老大娘也正想上山看看,俩人算是“心意相通”。
刘大娘给她找了一双靴子,虽然漏,但比穿鞋子强,这样不露脚背和脚脖子,防止虫子和蛇咬,也防止树枝草叶拉。
刘大娘还体贴的给她找了两根布条把裤腿绑上。捣了蒜汁给她涂在鞋子和裤腿上。
刘大娘还打算把围巾给齐飞飞戴,自己戴块毛巾,结果齐飞飞说她带了。
刘大娘有经验,知道那里起啥蘑菇,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带她就奔目的地。
路上,刘大娘给她讲自己以前跑山的经历,齐飞飞听的津津有味,刘大娘讲的兴致勃勃。很是和谐。
两个人都是会跑山的,走起来很快,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地方。
只见灌木和野草掩映下,几棵树墩上长满了榛蘑。
两个人,欣喜不已,笑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一边采,刘大娘还一边给齐飞飞讲这是啥蘑菇,怎么采,不能全采光,小的留着再长长,今年长,明年这里就还长,咋吃好吃,怎么做……两个人特别投缘。
齐飞飞知道刘大娘是想跟她处好关系,留她做儿媳妇儿,上一世就是迷晕在刘大娘的温暖和真诚里。
这一世她会用另外的方式回报她,绝不会再把自己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