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644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这是工作,又不是学习,你没义务帮我。”

  “什么话,朋友之间互帮互助……”

  两人哈哈嬉闹。

  再得空,郭英杰前往图书馆,他是按照写作文的方法对待论文,学习范文、列出要点、查询资料、围绕主题等等,照猫画虎写出内容不难,难点在于质量高不高,有没有长久阅读和引用的价值,所以他很慎重。

  专心投入做一件事很容易忽视时间流失,若非书籍掉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图书馆那么响亮,郭英杰可能还没醒转。

  他循声走过去,发现是一位戴着眼镜,不高不瘦的男人,虽然年轻,但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多半是个校职工。

  “老师没事吧?”

  “没事。”男人笑道,“这么晚了,怎么不回宿舍。”

  “啊,我没注意看时间。”

  “好孩子。”

  “嗯?”

  “我们上大学那会儿都是这样,看到图书馆的藏书就像疯了一样,没想到世界上能有这么多宝贝,恨不得睡在图书馆,你也是这样,所以你是好孩子。”

  “万一我只是睡着,错过时间呢?”

  “在图书馆睡,也是以书香墨香为伴。”

  “这……”

  “哈哈,跟你开个玩笑,其实我刚才看到你了,知道你在查资料写什么东西,只是没过去打扰。”男人打趣道,“雷云武侠如日中天,同学也是立誓接棒金古梁温的少侠么?”

  郭英杰尴尬不已,他确实跟舍友霍朗搞小说创作,正如男人所言,雷云武侠名声极大,扶持新人稿费多多,吸引不少人入坑,一时创作蔚然成风。只不过他有自知之明,仅想糊口,霍朗却真想接棒。

  “我在青农实习,需要写一些农业和旅游方面的论文,过来查查资料。”

  “这么早就开始实习啦?不过也好,目的明确,将来毕业不愁去处。”

  “老师在做什么呢,这么晚不下班?”

  “相逢即是缘,跟我走,带你看看好东西。”男人明显欢快起来,“我叫闻园园,是电子图书馆的负责人,你呢。”

  “郭英杰,九八级农业学院农学系。”

  “这个学校没有别的级。”闻园园冷不丁幽了一默,将郭英杰带向一处办公室,深沉道:“现在的同学们只把电子阅览室当做阅读电子读物的地方,最多听听歌,玩玩游戏,实在是太不便了,计算机这么伟大的发明怎能如此委屈地使用!”

  不太对。

  郭英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高警惕。

  “云台书库?这是什么地方,闻老师的私人藏书馆吗?”

  “不专心,我分明已经介绍过自己是电子图书馆的负责人。”

  “抱歉抱歉,所以云台书库就是电子图书馆的名称吗?为什么叫云台,是因为有罗总赞助?”

  “的确是罗总起的,却不是按照他名字命名。云台有两层含义,古代藏书为了辟蠹防潮常常夹放芸香草,因而芸香草象征保护书籍珍视知识,芸台则代指藏书之地,显然电子图书不需要芸香草,所以去掉草字头。”

  合理!

  郭英杰暗自点头,他还真不知道这个典故。

  “很早的时候,有个计算机专家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公共计算’,什么是公共计算?举个例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藏书,每天都要看,但是储存保护非常麻烦,他必须专门建一个藏书的地方,做各种各样的准备,防火防虫温湿度控制都要精细。

  这样很麻烦对不对?于是有人提议,把大家的图书都放到图书馆,由图书馆负责保存维护,其他人只在看的时候过来就行,图书馆的职能就相当于公共计算,罗总把这种技术叫做‘云计算’。

  图书馆在天上,像云一样飘来飘去,读者在天下,随时随地都能从云中化雨阅读图书,再把雨化云放到云里……”

第912章 风生水起

  闻园园瞧见郭英杰目瞪口呆的模样,非常满意,道:“虽然现在刚刚起步,但未来广阔无限,届时你要阅读云台书库的馆藏,既不需要在玉阑大学里面,更不需要带着大屁股电脑满地跑。”

  “好厉害啊,不过,”郭英杰挠挠头,“这跟云台书库有什么关系,不应该是科技发展,设备升级么?如果我没想错,云台书库只是把实体书籍存到服务器,让电子阅览室能阅读的资源更丰富吧?”

  闻园园差点跌倒,闷声道:“没那么简单,云台书库建成还有目录查询系统,实现借书还书的电子化,图书的精准定位,就像你现在写论文查询资料,就可以在系统上查询相关书籍及其大致内容,再决定是否要查阅,会大大提高效率。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你作为大学生要懂得利用先进工具。”

  “嗯嗯。”郭英杰答应得非常痛快,“所以闻老师就是在录入书籍吗?”

  “现在主要做一些平台搭建部署的准备工作,内容采集加工和数据创建管理会列入勤工俭学项目,需要更多老师和同学参与。”

  郭英杰望着满屋设备,真的是双目发光。

  “闻老师,我能参与进来吗?”

  “你想参与哪个方面。”

  “全程,从怎么搭建,到内容采集,然后测试运行,我都想参与。”

  “你不是已经找了企业实习?还有时间嘛。”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可以晚上来。”

  “那负担可就太重,又要兼顾学业,又要忙着实习,还要来做电子书库,恐怕你连一点放松的空闲都没有了。”

  “大学时间宝贵,机会更难得,就应该全心全意学习长进。”

  “真是好孩子。”闻园园欣慰道,“时间很晚了,你明天再过来,带着你的时间表,我这边也跟学校商量商量,先把你算进勤工俭学,只要做了事,不管补贴高低,好歹争取到,能吃饭呢。”

  郭英杰忸怩道:“这不好吧,我跟闻老师学习都没交学费,咋还能连吃带拿。”

  “哈哈。”闻园园笑道,“我跟你认可同样的道理,大学时间宝贵,付出时间精力理应得到报酬。”

  俩人都是说到做到的性格,翌日傍晚相见,非常顺利地谈拢,郭英杰因此得到职工卡,可以在闭馆时间出入图书馆。

  压力确实成倍,每天睁眼都是一堆任务等着他完成,想休息都不能,那样只会推迟和累积,真的很累,但也真的充实,每天都是新鲜的,充满挑战的,愉悦的。

  “书籍上传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键盘输入纯手打,只要录入员不止用眼睛,也动动脑子,就能在录入过程中顺带检阅修订,不会像机器呆板地机械操作,原本有错不管,自己出错同样不管。

  问题在于效率太低而工作量巨大,别说电子图书馆项目没有这么多经费,就算经费多到能征集全校师生参与,也搞不定庞大的馆藏。

  除了老子五千文微言大义这种珍贵篇章,大部分都采用先进工具,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就能将图书转为可编辑的数字文本,录入员初步校对,后来的阅读者发现错误也能标记,最终修整成质量不错的电子图书。

  但是,图书图书,不光文字还有图片,所以要保留原汁原味的图书,还是得扫描数字化,像本草纲目、地图集这种没有图片等同废了一半的书籍就很需要,只是扫描仪价格昂贵,还不能编辑,事实效果不如阅读纸质书。”

  “我看老师还有一台相机,是不是很多书籍的录入要拍照?”

  “你很细心,一些古籍或者线装书为了保护原本,就得先拍照。”闻园园骄傲道,“别看玉阑大学初创,这一项可是走到前面,你要能学得滚瓜烂熟,留校进入云台书库项目不成问题,将来其他学校启动类似项目,你还能做技术指导挣一挣外快。”

  郭英杰心里一动,问道:“企业,特别是有科研实力的大企业,是不是也需要云台书库类似的工程?”

  “你说的是青云集团吧。”闻园园笑道,“云台书库可是罗学云捐助的项目,人家的信息化建设怎么会比我们落后?有什么技术问题我还得去跟人家请教呢,你要想把文武艺卖给青云,光是现在这样可不够。

  当然,农学专业加信息建设,青云农业给你发邀请入职是必然的,他们需要懂计算机和软件的年轻人。”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郭英杰真把闻园园当良师益友,索性大胆问出疑惑。

  “闻老师觉得争取留校好还是进入青云农业好?”

  “好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我既不明白你对它的定义,也不明白青云农业怎样的生活,实在无法给你精准的建议,你还是得遵从内心自己做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郭英杰想到罗宗睿,再度升起羡慕,有清晰的目标真好,能少很多忧愁。

  “我在你这个年纪也是一样迷惘、犹豫、担忧。”闻园园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古人讲三十而立,你能在三十岁前找到人生方向就不算晚。”

  “可我无法接受走错,走错会万劫不复。”郭英杰颤抖道。

  “我们都是凡人,不是神明,既没有勘破迷雾的慧眼,也没有洞穿未来的法术,有时难免误入歧途,只要一直在走,终究能踏出迷雾,或许那时候回首,发觉只是绕了一小段弯路。”闻园园道,“你的压力很大,该考虑休息两天,好好睡个觉。”

  郭英杰握拳,坚定摇头:“我只有在学习在做事,才能感受到一丝的安宁,不能睡大觉。”

  闻园园长长叹息一声,道:“那你就从老子庄子开始手工录入吧,好好看看原本,不求速度,但求正确率。”

  郭英杰苦笑点头:“恐怕老庄哲学未必能帮我。”

  …………

  青云农旅项目综合组,任志锋拍手召集大办公室的同事,满面春风喊道:“说两个事。”

  众人纷纷站起向中心聚集,郭英杰夹在人群中悄然靠近。

  “蔬菜博物馆和车厘子小镇都通过立项,辛苦大家这么些天没日没夜的奋战,晚上巧厨子我请客,有空的都来。”

  “哇哦。”

  办公区响起热烈的掌声,几位不修边幅的鸡窝头激动得脸色通红,喃喃着“终于论证通过”、“可以歇两天”之类的话。

  “农旅结合的几篇文章,部分发在农业经济问题,部分发在旅游学刊,也是大喜事,意味着陆续启动的农旅项目有个好的开头,先声夺人。

  这里特别表扬郭英杰同志,行文严谨,数据扎实,根本没打回,都是一遍过,连研发中心长发文章的家伙们都佩服,可想而知小郭背后下了多少功夫,大家要为小郭鼓掌庆贺,以后不许戴有色眼镜小瞧他。

  不管小郭上大几,每周能上几天班,只要坐在办公室,为项目组服务那就是我们的一员,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青云集团绝不允许欺负同事。”

  掌声稀拉很多,不少人都偷瞄王西,似在等他号令,任志锋冷哼一声,带头鼓掌,而且高高鼓掌,别的副组长跟进,掌声登时热烈。

  郭英杰本就是沉默内敛的人,怎么可能察觉不出异样?他无端想起罗宗睿说过的话,作为罗家人进青云上班就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眼光,大概跟现在的自己一样吧。

  一念至此,浑身的燥热不安缓缓消退。

  解散时,任志锋专门留住郭英杰,道:“晚上一定来,吃顿好的犒劳犒劳,看你都跟那几个狂人一副模样了,哪像十七八九的青年。”

  “感谢组长关心,这是我应该做的。”郭英杰说道,“但是吃饭恐怕不方便,时间太晚没有公交车到学校,老师会批评的。”

  “打个出租组里……算了,我送你回去,摩托也很快。”

  “不不不,太麻烦组长。”

  “说的什么话,照顾实习生是我作为组长必须担起的责任,何况你还是功臣,不享受庆功宴怎么行?放心,明天还上班,我不喝酒。”

  郭英杰只得答应。

  有任志锋如此强硬的保护,项目组其他人更是泛起嘀咕,猜测他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当即有人旁敲侧鼓打听,确认他是不是本地人,是不是打算将来进青农上班。

  “口音听着挺像。”

  “口音说明不了什么,汝阴有些地方确实跟玉阑一个方言片区,关键看任组只是公事公办看护实习生,担心将来互评结果不好,影响他的考核,还是得到谁的嘱托专门照顾,以后入职直接重用。”

  “他才大一,真等毕业黄花菜都凉了,何必管他?就当他是亲戚家的孩子做客,时不时住个两三天就回去了。”

  “头脑简单,这家伙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写文章留名,计算机会盘,借个资料都能跟档案管理中心的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将来必定青云直上,一路上抢的露脸机会是谁的?还不是大家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6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4/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