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479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他爸,村里要开大会,叫当家人都去礼堂,你明天有空就去,没空俺就去听听。”

  罗学方失魂落魄回到家里,妻子正在做饭,见到他进门顺口说道。

  “什么事要开大会?”

  “不知道哩,听昌哥说是大好事。咦,你咋那,跟丢了魂似的。”

  “上班事情太多,累到了,休息休息就好。”

  “那你先躺沙发上睡会儿,饭好了我叫你。”

  “嗯。”

  若是往常,罗学方肯定要兴致勃勃窜门打听,沿着大路两侧,都是坡上洼里搬出来的罗家刘家人,村里有什么消息保不了密,肯定能问出风声。

  但他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兴致,只想好好睡一觉,忘掉今天像猴子样窜来窜去,做着损害青农肥自己的丑陋行为。

  翌日,罗学方恢复活力,参加村里的大会,在文化广场的礼堂,乌泱泱坐着全村老少,说是当家人参加,实际上有空来看热闹的,都允许进来。

  曹国宏已显出老态,不经意冒出来的白发和越来越多的皱纹,无一不佐证他不再是当年走十几里山路,都不带叫苦叫累的壮小伙,但今天,他很高兴,仿佛焕发青春一样充满活力。

  “老少爷们,大好消息。”曹国宏毫不拖泥带水,一句话把全场气氛炒热,起哄声将话筒都震出杂音。

  “安静,听我说。上头重新划分山林,南山头、栗树林往西南的几条争议山岭,现在确定要归村集体所有,也就是我们黄岗村所有,我们不仅拥有所有权,还有经营权,同时也要担负起保护的责任……”

  礼堂先是一阵沉默,旋即爆发热烈的掌声,从第一排到最后,从老头到小孩,都激动地鼓掌,包括兴致缺缺病恹恹的罗学方。

  若是从前,大伙不一定反应这么快,甚至可能反而要抱怨,荒山荒林给村里管,大家伙除了得到一些不成样子的木头当柴烧,还得肩负起防火防盗重任,动不动就要出义务工栽苗维护等等。

  但现在不一样,许多人都在青云上班,广泛接触外界信息,开始关心外界大事,关心自己的利益,没在青云上班的也得到熏陶,青云很明白且直接的模式,有耕地做产出就是持续的收益,任何一种经济作物在青云的羽翼下,都能带来不菲利润,丰富大家腰包。

  “宏叔,您叫我们过来是想商议把山林承包给青农么?”有人恰到好处提出疑问。

  “不是。”曹国宏微笑道,“我曾问过学云的意见,他不仅不承包新划来的山林,还要把承包南山头后种植的桃树还给村里。”

  礼堂一片哗然,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只是苍蝇嗡嗡,整个礼堂数百人说话,就如同雷鸣,关键很乱,乱就叫人心烦。

  “陈连,学云是什么意思,不管村里了吗?”

  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话,全场愈发闹腾,连罗学方都忍不住惊疑起来,看向四散而坐的罗学杨、刘明理、陈连等人,他们是青云核心,罗学云做重大决定不会不通知他们。

  “没有这回事,黄岗是青云的家,乡亲们是青云的家人,任何时候青云都不会甩掉家人,不会辜负家乡。”陈连高声道,“还请大家安静,听宏叔说完,既然宏叔说是好消息,就一定不会是坏事。”

  众人这才醒悟,黄岗都是靠青云发展起来的,这一点曹国宏很明白,若是罗学云不管村子,他绝不会喜笑颜开,说什么大好消息。

  “学云之所以还回南山头,是想成全村里,成全大家。”曹国宏道,“借此希望每户都能分到半亩左右适合栽种果树的山地,作为家里持续的出产,将来每年光靠水果收入,就能养活一家人,再加上班工作的,黄岗走在致富前头,家家户户过上富裕生活指日可待!”

  “宏叔,不开玩笑,真能每一户都分山种果树?”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我说大话,还能下得了台嘛。”

  曹国宏道:“我问过学云,这些山林该怎么经营才能赚多赔少,他给我的意见是形成统一的效益模式,联合张岗叶岗做成特色,不光产出水果,将来还能做旅游,愈发带动田集发展,还给我参考目标,叫我学习什么‘梅茶鸡蜂’、‘稻渔共生’、‘桑基鱼塘’之类的理念。

  这些东西我这个老头当然是搞不懂了,不过黄岗人才多呀,都在青农上班,肯定有明白的,你们要是有心,下班帮村里做做设计,村里请你们吃几顿好的,要是不乐意给家乡干活,非要青农派出农技指导,我也没办法,反正交的钱都是给你们发工资,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即有人叫道:“宏叔放心,我们保证热心为村里服务,就算是请假,也先顾好村里,不用麻烦公司。”

  “学云不在,盛哥可在呢,当着总监的面挖墙脚啊你。”

  “怎么滴,别说当着总监的面挖墙脚,总监自己都得挖墙脚。”

  众人哈哈大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没有什么比挣钱更痛快的事。

  曹国宏继续道:“村里有两个方案,第一就是实分山地,大家尽量在统一安排下种植,但哪片山地哪片果树还是归大家伙自己照顾,成本和收益独享。第二就是村里统一经营,建立合作社,支出收益摊开,每年结余按照份额分给每家每户……”

  礼堂顷刻冷淡下来,有过经验的大伙用鼻子想,都知道选第一个方案最好,哪怕自己忙不过来需要请人,成本支出却都是明摆着的,而第二个方案可操作空间就太多,最后吃亏都不知道哪里亏了。

  只是没谁敢轻易张口,哪怕最活跃的几个人,都不想做出头鸟。

第702章 一环扣一环

  讲台上,曹国宏暗暗叹气,他知道台下众人为什么沉默——不想选对个人不利的方案,甚至这些争议山岭最终视作荒山野岭归到村子手上,而不是森林资源保护起来,都跟这个出发点有关。

  早在八九年前,林业三定就启动了,几乎和耕地前后脚,要实现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结果往往不如初衷,很快各种滥砍乱伐、偷盗木竹和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不管划给谁,只要不是给个人,都别怪穷得当裤子的大家伙打歪主意。

  一方面,所有方没有经营动力,缺乏经营本钱,另一方面,公家的树不砍白不砍,白砍谁不砍的行动蔓延,断断续续煎熬这么多年,不得不做出改变,想要做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对村民个人来讲,荒山野岭归村里有,还是林业管没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后者,最起码后者抓盗伐没有村里便利。

  “都不说话,咱就投票。”曹国宏道,“先定下方案,再商量怎么办,争取今天搞个大概,后续再慢慢细化。”

  “宏叔,我有个问题。”罗学晖举手道,“是不是林子分到大家手上,就能由我们处置,能自己照料的就自己照料,自己顾不过来的,转交青农是否允许?”

  这确实是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初期,关于耕地使用权转租非常敏感,无论有偿无偿,容易涉及制度变化,都不敢轻易决断,彼时青云菜业种菜也只是签订包种包销合作协议。

  但是,随着开放深入,村镇对劳动力的束缚慢慢放开,人员可以有限度的流动,可以尝试进入其他行业,与此同时,人多地少仍旧是广泛且普遍的问题。

  于是上头文件开始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尝试社员在承包期内,因无力耕种或转营他业而要求不包或者少包土地的,可以自找对象协商转包。

  正式律法跟在现实情况后面走并不是个新鲜的事,给予更多大胆尝试的机会,有问题也能及时调整,是以有偿流转耕地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实际上已经施行很长一段时间。

  都是乡里乡亲,沾亲带故,口头做了约定,未必非要落在纸上,而不落在纸上,很多时候想管也管不来,顺水推舟不是更稳妥轻松?

  然而山岭又是另一种情况,是当作耕地,当作荒山,还是当成林子?是划给我们保护顺带经营,还是划给我们经营顺带保护?在确定之前,还是把话说明白最好,否则稍有变动,损失都不可估量。

  曹国宏朗声道:“既然几道山岭归村里,自然不被视作森林资源,跟南山头、栗树林一样都算自留山,按理说开垦成耕地种麦子都行,只是我们要考虑成本以及环境问题,荒地变良田代价太高,没有树木保持水土,容易山体滑坡。

  从全局角度考虑,村里跟上头的想法是一致的,就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山林,学云要村里参考‘梅茶鸡蜂’的模式,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桃林下栽茶树,中养田黄鸡和土蜂,不仅能促成生态种养系统,使山岭从天空看,从远处看,不是光秃秃一片,而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为将来打造旅游参观景点铺垫,还能提高经济效益,桃子、茶、鸡肉、鸡蛋、蜂蜜等等,在青云协助下形成本地特色品牌,就是真正通向富裕之路。”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罗学晖忍不住道:“宏叔说得好呀,刚才还谦虚说什么不懂这不懂那,现在看心里门清,就是忽悠大家卖苦力呢。”

  “就是,宏叔多英明一人,慧眼识金把青云扶起来,带着村子越来越好,咋可能什么都不懂,摆明让大家伙心甘情愿上钩,他只需要几顿饭就能省成百上千。”

  “关键还能随叫随到,可比客户待遇好。”

  “哈哈。”

  欢声笑语如浪涛翻涌,一阵接着一阵,哪怕是被调侃的曹国宏都露出笑容,青云从黄岗诞生,青农留在田集几乎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一下子将黄岗从泥潭中拔出来,从有名的穷生产队,娶不到媳妇,嫁不到好郎,变成鼎鼎的富裕村子,媒人争相问询。

  到陈清介绍自己都不用讲自己是田集乡的,单说黄岗,路人就要生出崇拜的眼光,绝不会跟其他地方的黄岗弄混。

  村子像是挣脱古老的枷锁,一下子变得年轻,变得漂亮,各种各样的新东西,什么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收音机缝纫机电视机,冰箱烤箱电饭煲,不断涌进来。

  别说青云捐赠了许多公益设施,什么修路、文化广场,单是村民有钱,村里就宽裕许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钱就能办事,无论是保障五保户、救济贫困家庭,还是搞些年节庆祝活动,都不用眉头紧皱,囊中羞涩。

  如此一来,村部的名声不错,获得大家的信赖,然后村部增加信心,敢于更多尝试,最后形成正向循环。

  曹国宏继续道:“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我们的目的都是统一的,带领村子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只要有助于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大家可以尝试不同的配合。

  学云的建议是希望各家之间能形成互助小组,类似小合作社那种,你们在青云工作,应该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术业有专攻,开发山岭是一项长期且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专门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各搞各的太散,不利于解决困难和做成规模。

  当然,形式上可以活泼一点,人员不受限,业务不受限,可以在种植、养护、收成、加工、销售任何环节互通有无,哪家做的好,明年大伙就跟着他干,哪家做的不好,都帮忙去找找问题,全村老少一起大步向前。”

  乡亲们送上掌声,等安静下来,罗学晖又道:“宏叔,学云到底给你讲了多少干货,一下子都抛出来呗,别一点一点的勾引人,学云做事向来高瞻远瞩,他说得准没错。”

  “是啊宏叔,听这话的意思,罗总显然是支持先分到户,再互相组合,你要讲明白了,大家意见一致省得翻来覆去麻烦。”

  “不多了,不多了。”曹国宏笑道,“该讲的我都讲了,大伙先投票选方案,以后的事慢慢推进。”

  投票结果毫不意外,九成以上都选择第一个方案,想要把实在货拿到手上,剩下一成要么是没余力负担,要么都是村部成员,他们真是想搞一个有分量的村属企业,将来做什么扶贫帮困、宣传教育、环境治理之类的服务,底气才足。

  哄闹的会议在轰轰烈烈的歌曲中结束,众人意犹未尽似的次第散去,陈连罗学杨落在最后,担任村主任的罗学昌收拾好东西,慢慢走过来,笑道:“学云做事还是厉害啊,一环扣一环,叫大家伙心甘情愿跟着他的指挥棒。”

  陈连打个哈哈:“一环扣一环倒是真的,心甘情愿却未必,要不然他也不用躲去江城。”

  “躲?”罗学昌摇了摇头,“别开玩笑了,谁能让他躲着走,像学方这样上蹿下跳有屁用,不待学云开口,四佬知道风声就要砍荆条抽他,教训这个不识好歹的儿子。”

  罗学杨惊奇道:“这消息大哥都知道了?啧啧,学方做事很没材料啊,就这个水平怎么可能成事,真是……”

  “所以,我觉得学云退还南山桃树和建议乡亲自己开发山岭是对青云老人的补偿。”

  罗学昌自信满满:“学方也好,明成也好,都不是特别有能力的人,仅仅是因为靠得近靠得早靠得住,才在青云公司积累到大小主管的位置,仿佛跻身管理层,能对青云发展指手画脚,有影响力。

  凭他们的本事,稳定青云从无到有,勉强够用,想要从小到大,恐怕很不容易,光看他们的工作效果就知道,在田集吃得最开,陈清次之,到玉阑就捉襟见肘,真带队往外走,开拓青云事业,就得叶帆张代兴辛治这些年轻人,至于再往上,嘿嘿,就得靠我们孩子那代人”

  “这倒是,静静今年也十九了,过两年从学校毕业,到公司上班彩得很,大哥没在青云非但一点不耽误,反而还省得别人说三道四。”罗学杨笑道。

  “是的呢,孩子要有志气,去江城花城分厂,要性子平和,陈清田集也容得下他们,我们做爹娘的算是有个交代,能安安心心……”

  罗学昌顿了顿:“能安安心心退场,把舞台交给孩子们,在青云干个不轻不重的闲职,有空就伺候自家的果树,搞些合作社配合青云食品,青云也算是仁至义尽,还有谁不肯配合,说酸话或者兴风作浪,那就太不是人。”

  罗学杨下意识望了陈连一眼,见他神色平淡,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挤出笑容道:“大哥想岔了,青云从来没有不许一家人都来上班的规矩,更不会针对谁,关键看能不能胜任工作。

  我和陈连也是青云老人,若有一天工作应付不了,该降下来就降下来,不会有半点怨言。毕竟青云是大家遮风挡雨的庇护,谁都不想看它倒了。”

  “是你想岔了。”罗学昌在他肩膀拍了拍,带着东西离去。

  罗学杨转头,无奈道:“大哥应了官,说话都玄乎起来,老陈,他这是什么意思?”

  “可能就是表达支持吧,无论学云怎么打算,青云想怎么做,黄岗都会积极配合,他们兄弟甘心听从,不会跟学方似的拖后腿。”陈连摊手,“他们清楚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青云好就是黄岗好,黄岗好青云也会更好。”

  “那你觉得他说得对吗,学云不让青农经营山岭,反过来还把自己辛苦培育起来已经丰产多年的果树,还给村里,是想补偿村里最早跟他做菜业的亲朋好友?”

  “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他咋打算的,问我还不如直接问他本人,想来不会瞒你。”

  “这不是青农的业务范围吗?近水楼台先得月,就算学云不跟你讲,多少也能看出来点。”

  陈连抚掌大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厂长当了这么些年,还真让你练出来,脑子灵光得很,都能瞧出不对劲了。”

  “笑话我呢。”罗学杨苦笑,“青云大战略其实没瞒过谁,我在总厂虽然负责生产,但原材料进成品出,中间的叮叮当当各种零碎还是有所察觉。

  青农生鲜买卖也好,青食加工原料也罢,都在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力求每份产品能追根溯源,质量标准清晰可见,如此一来,倘若农户用我们的种苗,饲料,肥料,学我们的种植、养殖、采收,若是结果达标,是否青云职工自己生产,反倒不是非常紧要的问题。

  以人机料法环而言,几乎可以做到相当大的一致性,人也能培训不是嘛?

  这样一来,青云分别掌握上游的上游,下游的下游,不仅可以减少限制,将产业推广更远做得更大,还能握住相当厚重的利润,同时减少成本增加效率。

  谁都知道,给自己挣钱干劲最足,青云也不用以超高标准,接纳那么多普通职工,说实在话,薪水福利假期等等,青云调子定的高,往后变化只能更好不能更差,显然用工将是壮大路上的一个难题。”

  “塘叔真该供你多念几年学,那样的话,你一定比青云大部分人都厉害。”

  陈连油然赞叹,不再是空泛的夸夸。

  “学云反复说的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机械化,实际就是农业的工业化,青云农业需要的实际上是工人,而不是农民,即便他从事种植养殖的工作,正因此青云经营成本包括用工一定会高,但同时带来的收益也会更高。

  做大农业注定要变成平台,一段控制,一段放松,一边培育,一边限制,就跟汽车主机厂商一样,带动无数个零部件小厂存活发展,既需要他们有实力,能高效提供相应部件,也需要限制他们的实力,不能转型整车跟主机厂抢活。

  如此复杂的经营活动,势必需要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与技术人才,先前的野路子,只懂得划拳喝酒,训斥骂人的主管组长都将被淘汰,给能融入青云战略的年轻人走上台前的机会。

  我想学云未必有补偿的意思,只是青农发展到而今地步,不可能无节制租用耕地山林,尤其是在黄岗,普遍家庭条件提升,大部分人都已经进两青云上工,青农照常例无法带来鲜明改变,反而会让许多人觉得被占便宜,那就大大不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4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9/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