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434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你多虑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依我看,小泉不是那样的人,他现下跳脱只是年轻气盛,心气未定,等年岁大起来,阅历增长,慢慢就会稳定。”

  罗学云说着,不免想起自己将电动剃须刀赠送给秦泉的场景,也是借刮胡剃须劝谏秦远山对儿子“高抬贵手”,也是在这间屋子,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日,真叫人感叹韶光易逝。

  “青云中学的事劳您多费心,将来这个校长还要落在您身上,想想学校的孩子围着你喊爷爷,该是多么快活,为他们,你都不能跟挤牙膏式的完成任务。”

  “你小子惯会使唤人,把我全家呼来喝去。”秦远山吹胡子瞪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老秦,前半辈子种庄稼,后半辈子育孩童,这不是升华么,将来桃李满天下,还会埋怨我不么?这是请贤达出山,什么呼来喝去。”

  秦远山没话讲了,所谓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他秉性如此,还是期望能做些事情,要不然也不会答应到青云上班,老头傲娇得很,不希望别人把他当作靠女儿女婿的人,能接受瓜田李下,正是觉得对家乡尽力的意义大过个人虚名。

  “青云中学的事交给我吧,秦亮并非不懂道理的人,联合办学,保留工作和编制,待遇还能提高,想来绝大部分人没法拒绝,何况……”

  秦远山顿了顿,道:“你罗青云想做的事,别说一个田中,就是田集恐怕都阻挡不了,态度既然摆出来,秦亮得好好思量了。”

  罗学云耸了耸肩:“别说得我跟蟑螂恶霸似的,本来就是我占理,他理亏。”

  秦远山不想再追问这些稀奇古怪的词句什么意思,摆摆手道:“时候不早了,你要不留下来吃饭,该打道回府了。”

  ……

  甭管在外面有多少郁闷惆怅,多少不能诉说的心事,回家看到老婆孩子,罗学云就宁静了,诚然古老生活哲学讲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晴备雨伞暖备寒衣之类的道理,可若是一味思虑苛求有备无患,反而陷入其中,毕竟人算不如天算,活在当下或许更重要。

  “再过个把月,就不是随便能哄的三岁小孩喽。”

  罗学云讲的三岁,不是老人喜欢论的虚岁,而是货真价实的周岁,再加上俩孩子生来富贵,吃喝均衡有度,动静长短适宜,远比同龄人健康强壮,渐能自理生活。

  穿衣穿鞋、自己拿着勺子吃饭、整理玩具擦桌子什么的,都很顺手,图画书会看、放音乐的录音机会盘,任谁见到都要夸一句好孩子,真聪明。

  然而罗学云的忧愁亦来源于此,孩子好奇心和活力都是旺盛无穷的时候,要学什么东西,养成什么习惯,正合时宜,若是错过,年纪越长,杂念越多,所花费的精力越大,见效反而越慢。

  就不说外语了,光是普通话,若是不能打小接触标准口音,等方言某些腔调固化,长大真的很难纠正,还有绘画乐器运动什么的,此时正容易建立兴趣,打下基础。

  他有时候一想,这不就是鸡娃么,非要孩子学这学那,懂这懂那?

  可罗学云出发点真不是为这,有些人鸡娃的目的,说到底还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套想法,本身是希望孩子更多加分项,将来升学进社会能如鱼得水,更轻松美好些。

  他却是想培养孩子审美品味,锻炼思维能力,提高专注力,将来生活中有一趣味调剂,不至于一旦独处孤孤零零,没有爱好支撑,甚至步他的后尘,需要重头再来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衣食住行这些外物,俩孩子从出生时候就有了,完全不需要将来再奋斗,唯一担心的就是能不能长成健全的人。

  若是搬到江城或者香江,固然能接受到精英教育,高级讲师按小时收费请到家里,外国语言老师环绕式学口语,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不需等到第二天。

  可这样,罗学云又怕孩子“无根”,因为接触不到乡土,离开家乡玩伴,打小没吃过苦,没见过穷,将来长大再见恒恒昭昭苦儿这些兄弟姊妹,连堂表都分不清,回忆谈起便如迅哥儿对闰土,陌生而隔阂。

  基因和环境决定性状,这是生物学知识,地理环境上形成隔阂,产生变化的趋势是注定的,哪怕罗学云秦月再注意都不行,他们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全方位控制孩子接收的信息。

  没有跟爷奶叔婶兄弟姐妹的亲缘感情,没有对青梅竹马伙伴同学的友情羁绊,将来俩孩子愿意将青云当做事业的可能性趋近于零。

  因为太雅了,雅到孩子只觉得抚琴赋诗才是生活,因为太远了,远到心中只觉得父母是亲人,而爷奶是亲戚。

  “爸爸想哄我干活吗?”月月飞扑过来,打断罗学云的思绪,眨着眼睛道:“不用哄,等我力气大大,就可以帮爸爸洗碗碗。”

  “好,你和哥哥一人一天。”罗学云笑道。

  秦月凑过来,柔声道:“有什么烦心事,怎么愁眉不展的?”

  罗学云抱着女儿,将心中担忧简略说完,然后问道:“秦老师,你什么想法,是孟母三迁,还是画荻教子。”

  秦月倩兮一笑:“真能拽文,要不是在家的日子我没闲着,还真让你问住。”

  孟母三迁的故事耳熟能详,意为搬家寻找好环境教育孩子,画荻教子则是欧阳修的典故,其母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称赞环境虽苦坚持教育不懈,罗学云讲这话意思是想用父母老师努力来补环境不足。

  “我们是在玩泥巴么?”

  此话一出,罗学云立刻明白意思,回旋镖飞回,倘若他讲秦远山磨砺秦泉心志是“故意找茬”、“收效甚微”,想把孩子捏成自己想要的模样,那他打着担忧旗号,搞这么些五花八门的东西,难道不是异曲同工?

  沿着哥哥姐姐的脚步,从黄岗小学到田集中学到陈清中学,怎么就一定养不出好娃,静静不好好读书么,锁儿是书呆子么?

  搬到外地又不是不回来,就像罗学祥,只要把孩子常往老家带,真会厌恶老家贫穷落后,什么都不方面,没有城里舒服么?万一孩子觉得摸鱼爬树的假期时光更难忘呢,再者说,黄岗田集日新月异,将来还会越来越好,有电视有电话,比城里不差到哪去。

  秦月见丈夫沉思,继续说道:“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对好人的标准也不一样,对咱爸来说,好好读书上学,能当老师当工人当干部,才是不辱门风,对咱爹来讲,却是踏实种地,能挑担子爬山路养家糊口,才称得上汉子。

  你呢,是希望孩子文武双全,蕙质兰心,还是经营有道,点石成金,将来当武术家,医师,老师,工程师还是大boss?”

  罗学云失笑:“你想考研啊,满嘴顺口溜。”

  “种树跟育人没有差别,从种子到幼苗到成材,长成什么样即便一直关怀,也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模样,自然界风风雨雨恁多,变化无穷,你也是栉风沐雨的一员,尚未搞清楚其中道理,怎么就保证一定对一定好?”

  “你要跟我辩论么,做父母好歹走过一段路,难道还不能指引一程?”

  “时代变了。”秦月笑道,“你经常说的这话可别忘了,适合我们的,未必适合孩子。”

  罗学云气道:“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

  “当然要做,在青云学校搞个少年宫特别班,教教乐理绘画什么的很好,我以前可想当画家,但我爸非说老秦家都是技术员,没出过画家,根本不让我学,现在能学了,却没有当初那份激动,所以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是,得顺其自然。”

  “怎么顺其自然?”

  “该尽的力尽力,但不强求某种结果,以前你劝我不要将讲孩子看得太重,以免心态失衡,对孩子苛求太多,怎么现在自己反而困惑起来,难道对人一套,对自己一套。”

  “不强求结果,我自然明白,可是育人虽然比作树人,真能一样么,倒了不扶,歪了不扳正,还是枯枝败叶不剪?”

  秦月按住丈夫的手,轻声道:“咱们不是聊天么,你怎么还喊起来,孩子看着呢。”

  罗学云低头,瞧见俩孩子都骨碌着眼珠瞅自己,嫩白的小脸比鸡蛋还光滑,抿着小嘴不说话只是望着。

  “诶。”

  罗学云泄气,长叹道:“事到做时方知难,嘴上说再多慈母多败儿,要教育孩子独立自主,轮到自己,还是忍不住想把最好的都给他们,希望孩子能踩在父母的肩膀向上,而不是比我们差,我们吃过的苦,受过的折磨,不想让他们再遭一遍。

  只是人力有时穷,说到底我还是一介凡夫俗子,终究免不了贪嗔痴恨,做不到事事俱全,还是道行太浅!”

  秦月笑道:“你是关心则乱,就跟人家练武练痴,读书读傻一样,越想越钻牛角尖,最后辨不清是非。

  你想要的,说白了,不过是跟时代接轨,别搞得孩子村里长大,就真跟土老帽似的,对城市的东西一窍不通,导致形成落差,影响孩子生活。

  可这些事你早就做了呀,许文他们出版社搞得‘睁眼看世界系列’,不就是给孩子科普我们生活的世界么,青云楼里的电教室,不就是让孩子看到其他地方同龄人都是怎么生活学习的么?

  要是你觉得力度不够,青云学校再增加就是,等孩子大了,暑假寒假也能去外面旅游实地看,最差的结果,孩子还是不如人家,但是兜里有钱,谁敢当着他们的面嘲笑欺负?你最该担心他俩与众不同,欺负人家孩子,人家孩子还不敢声张吧!”

  罗学云摇摇脑袋,道:“你说得对,我还是得扮演严父角色,爱心泛滥才真正麻烦。”

  秦月放下心来:“慈还是严,不是根本问题,问题是不能执念太深,走火入魔,爸妈那辈,哥姐这辈,那有像你这样为孩子‘呕心沥血’的,不还是把孩子教养得很好?静静锁儿你都赞不绝口,反倒咱家条件好了,细心准备了,还不如他家,没这个道理啊。”

  “嗯,你说得对,不能着急慢慢来。”罗学云道,“这件事你做主,我惟命是从。”

第640章 顺其自然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唯独日子一去不复返,过去的事没有再来一次的时候,对罗学云而言,千金散去还复来,就如桃柳有根,败了复开,唯独育人,错了难改。

  他陡然意识到,即便自己两世为人,经风历雨,勤勉读书,见识和智慧都有增长,却洗不净性格深处的痼疾,那些因过往留下的阴影依旧针扎般刺痛他,就像人们常说复印件正确的基础是原件正确。

  秦月不一样,虽然秦远山严苛些,却是个有爱的家庭,一路顺风顺水幸福美满,不像罗学云似的,钱财富有爱却贫瘠,因而担心孩子得不到足够关爱,不能健康地长大,患得患失,进退失据。

  这种情况下,他应该遏制情感,多听秦月的意见。

  “你需求什么跟我讲,我保障后勤,真论起教育,还得是你这个正经老师在行。”罗学云缓缓道。

  “别灰心丧气,为人父母都要学的,孩子到长大十七八年,再怎么都琢磨出经验来,只要用心都不坏,你就是太紧张了。”秦月岔开话题道,“奶牛场怎么样,什么时候能稳定产奶?”

  “明秋开学,能保证青云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供奶,等产量稳定再逐渐扩大。”罗学云道,“短时间青云奶没法上市,都是内部消化。”

  “舍得每天吃奶粉喝牛奶的,陈清不见得有多少户,你就是想上市,恐怕也不容易。”

  “那你就太小瞧青云给陈清带来的变化,好歹是地区数一数二,别的不说,婴孩断奶吃奶粉的钱总是扣得出来,以前喂米汤那是没办法,孩子干瘦干瘦的,个子也不高,现在有条件,多补充营养,也能更健康不是?”

  “倒是这个道理,眼见云云这辈人都是兄妹两个,还有不少独生子女,宝贝不得了,哪像我们那时候,一屋子兄弟姐妹,前天还好好一起玩,今天就突然没个,也说不清害了什么病,真是得感谢经济发展,日子变好,有钱看病治病,穿衣吃饭。”

  秦月颇为感慨,她上头也是没了个哥,光景比较早,都记不清是什么年纪,只剩回忆起来淡淡的哀伤,这种事还真屡见不鲜,要不然枯坟野冢不会扎堆,一到夜里幽幽闪着鬼火,配合黄鼠狼蝙蝠这些动物的动静,就是壮汉都不敢孤身走夜路。

  经济发展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公共服务提升,医疗保健完善,各类疫苗从小接种,每逢疫病能严密防治,另一方面,家庭收入提高,家长有更多金钱和精力,分在照顾孩子身上,而不是出去干活把孩子丢在家里,被饿极的老鼠咬掉耳朵。

  云云和月月的健康茁壮,对乡里乡亲是鲜明的例子。

  你觉得罗学云大手大脚钱不当钱,奶粉要千里迢迢进口,好布裁出的尿片不用,非要专门买尿不湿尿布,奶瓶勺子碗甚至洗衣机都是专门的,不跟大人混在一起,诸多操作简直闻所未闻,但结果就是俩孩子比同龄人壮,少生病,聪明好看。

  他们或许不懂根本原因分析法,不知道5w2h找到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却能得出朴素的结论,吃得好喝得好照料得好,就会长得好。

  不说天天一斤奶,强壮华夏人,多吃点鸡蛋水果蔬菜和肉,注意卫生,是不是自家孩子也能更好些?这就是现身说法活例子。

  然而提起奶粉,罗学云总是下意识担忧,当初选择进口,现在选择自营,都是因为这固有印象起的头,事实上,个人奶农或者小养殖场造就的奶源,跟青云公司这样成体系的质量管理,确实有差距。

  再加上从种植牧草、养殖奶牛到生产鲜牛奶、奶粉、盒装奶,都是青云人,换言之,这些产品要么公司作为福利的一部分发给他们,要么日常生活自己购买,终究会落到自家身上。

  就像那个想要辞工的木匠,不知道哪间房子会被老板奖励自己,就得认真工作,保证质量,以免坑了自己。

  罗学云极其讨厌一种行为,就是家乡企业祸害家乡,名声烂大街当地人闻之若毒蝎,喊打喊杀不说,是一口产品不敢吃,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比造粪还过分。

  但悲哀的是,以次充好,屡禁不绝。

  没两天,秦远山就搞定田中意向问题,据说是得到八成人的同意,根本没有像样的反对,盖因青云条件太优厚,明眼人能清晰感受其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

  不说别的,单是就读学生有餐补,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免费供应,不同条件的学生还有相应程度的费用减免,职工子弟、贫困学生、三好学生等等,几乎能涵盖大半田集孩子,这还怎么搞?

  别说是罗学云亲自办学,准备教养自家孩子,就算只是挂名,肯大方掏出这笔费用,就已经无敌,家长迷得不要不要的,都说大家伙沾了罗总孩子的福气,否则哪有这么大的手笔浑如甘霖普降。

  瞧这崭新的校园,教学楼漂亮,操场宽广,花坛好看,在这里面上学,光是环境都甩田中几条街。

  秦远山深思熟虑,并没有直接取消田中,平移师生,而是暂分校区,接受青云教学理念的,来青云一中,坚持原本习惯的,仍留在田中。差别其实不大,无非是保障副科目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只是口号,但还是留了过渡。

  罗学云瞧见老岳丈真有一手,不疾不徐踏实稳重,也放下心,将学校的事托付给他,专心忙着青云公司的事。

  ……

  我爱我家持续发酵,逐渐被其他地方发觉,蓉城台主动要求引进,刘桂时大喜过望,赶忙联系辛治,询问要不要联动,对方给出的方案是,若只是购片,因有剧情广告插入,要求减少版权费用,若是青食来打广告,他们反而会减少广告费用。

  罗学云跟袁晓成商量过后,决定不允,一来蓉城台覆盖范围小,有点得不偿失,二来尚不是青食核心业务区域,无端掏钱似落子无谋。

  倒是跟海豚台的合作答应,双方签订三年的合约,青食提前支付一批费用,定下固定时段播放青云广告,哪怕我爱我家下映。作为回报,海豚台预订后八十集,并表示双方友谊建立,将来还可持续合作。

  这倒不是罗学云拍脑袋决定的,而是青食内部经过系统评估,认为有能力接下订单增长,且这样的增长对公司是有益处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袁晓成作为代表签订协议,回来还带了许多特产。

  “银鱼、湖蟹、白虾、麻饼、桃酥、粉折……”袁晓成将**摊开,一一介绍。“都是知名特产,我亲尝过,味道很好,觉得有必要学习借鉴,扩大青云品类,陈清要做零食之乡,就得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不能把眼光局限在本地。”

  “你是青食总经理,业务上不必事事问我。”罗学云拨开银鱼干,但见亮白透明如琉璃,真像是艺术品。“野生还是养殖的?”

  “大老远带回来,能是养殖的?我也拿不出手啊。”袁晓成笑道,“跟于亮见面挺顺利的,他这人有进取心,做事干净利落,不拘小节,将来必是响当当的人物。”

  “好事,人才越多,经济发展越快,大伙**协力创造辉煌。”罗学云捻起鱼干嚼着,而后翻看包裹,问道:“只买了一个味,还是只有一个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4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4/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