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374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不种了,忙不过来,光这些宝贝都伺候得累死人,何况青农那边还有份工作。”谢富贵语气中不乏得意,毕竟少有人跟他一样,家里有个小产业,外面还有份时间自由的工作。

  “给青农?”

  “对,蔬菜、粮食、牧草轮作,既能维持生产、供应市场,还能保持地力和土壤条件,交给他们不用着急。”

  谢富贵是个老养殖,对田地感情不深,只是当成一种口粮的保底,有青农帮忙解决还给租金,等同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徐南科蓦地想起这句话,愈发觉得青云农业和罗学云高大,让别人好并不是最厉害的,让别人好却不宣扬,默默低调才是最难得的。

  相较谢富贵,杜寨的杜平就很惨。

  “分田那年我十六岁,我爹兴冲冲告诉我家里有地了,将来一定要我们兄弟姐妹吃饱穿暖,但是第二年就没了,下田的时候崴脚,没跑赢,被牛擂死了。”

  杜平聊起过去,已经能很平静,只是眼角有泪花闪动。

  “我家这一门子单传,跟我爹最亲的兄弟都得往上四代,顶梁柱倒了,他们就来哄,把仅剩的一些米粮趁着办事吃干净,还欠一屁股债,后面又说我太小,田种不过来,要我拨给他们种,每年给两包稻够吃。

  没田全家人得喝西北风,稀罕他们给两三包稻?我硬要种,然后发现牛借不到,秧插不赢,水放不够,分田之后各家管各家,去大队次数多了,时间长远了,他们也烦,到最后就躲着我,最后知道黄岗有家青云农业……”

  杜平深吸口气。

  “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俺家的地,我种不了,你们也别想种,王八儿都给老子去死,趁着赶集我拐到黄岗,一路问到学云哥家门口,婶子们看我年纪不大,一个人摸过来都给我指路。

  在学云哥屋里,我吃到除了过年以外,不,比过年还好还饱的一顿饭,吃完还让我用饭盒打包带回家,第二天就签合同,紧跟着青农就来一大帮人,呼呼啦啦把俺家的田种好,个个五大三粗,说话不干不净。

  嘿,老杜家那几个货屁都不敢放,再不敢说俺爹的娃子小,种不了那么多田的话,我呢,就去补习班学文化学开车,两年后拿证出师,成了青农正式员工,然后俺妹又进了青农补习班。

  这两年在集上盖屋,盖好就搬新家说媳妇,没啥事不可能再回老村跟那些货当邻居。”

第565章 去见他一面

  徐南科跟周文默默听着杜平的话,很能感同身受,厂子跟职工之间的掰扯,都是出于规章制度,彼此之间没有道德和辈分压制,打着为你好的名头抢你的东西。

  但杜平经历复杂,孤儿寡母,年纪小没结婚,地位本就排到最后,不仅没有踏实亲近肯出头的长辈,还有借着亲戚长辈名头占便宜没够的同乡,这日子属实难过。

  青云农业可能没法给予亲戚间的来往交际,却能成为实在的靠山,能挣到工资养家,有同事关系填补亲戚也不差,最关键是将田地放下,村里的纷争能少一半。

  “港湾……”周文喃喃自语,这种情况下,青云农业反而成为杜平这样人的港湾,给他们容身之地,一个改变生活,超脱困境的方法,等他们成长起来,又能帮助不少跟他一样的家庭和人。

  徐南科问道:“在青农的工资,够你养家吗?母亲还有两个妹妹。”

  “如果青农的工资不够养家,那么种田就更不能。”杜平淡淡道,“我不知道徐技术想要问什么,是不是对青农有什么意见,但还是要实话实说,青农给的租金或许不高,比不上那些人学着青农,我们种啥他种啥,有什么毛病问题还敢厚着脸皮来问。

  可跟自己埋头种粮食相比,绝对赚到,若非如此,怎么会有许多人抢着把地租给青农呢?

  再者说,青农给的无形帮助,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就像我新建住房,公司能给予一部分资金支持,再借一部分,还能联系建筑公司,包括砖头水泥这些材料,青农都有关系,能以最实惠的成本,盖出最好的屋子。

  罗总说,公司本来是要分房子的,但毕竟是私营公司,来去自由,又是当地人,总不能职工辞职,就把他撵出门,那像什么话?

  于是才用这种方式,一来让有需求的人,提前住进新房,二来房子是自己人的,不必看青农的脸色,想走不敢走,拧巴,三来若是职工年资久,真在青农干一辈子,奖金绝对够填平房子钱。”

  说到这个,杜平眼睛发光,越说越激动,显然是真心觉得好。

  “还有我二妹,参加青农补习班,学费不要钱,还能跟着做些活,早早就拿到学徒的工资养家,现在俺家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就让幺妹接着念书,将来考大学,去青农做技术员。”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徐南科很明白这个道理,他都算不清青农在每个职工身上到底花费多少成本,抛开位居玉阑前列的工资奖金不算,光是这些无形的帮助背后都得真金白银的铺垫。

  往小了说,青农是效仿世界先进国家的企业制度,对员工施行养老医疗住房保障,往大了说,青农是以私人企业比肩国营工厂,这不光是情怀和精神,更是沉甸甸的经济压力。

  前者是走在前面,有条件有基础,后者是国家的主人,是经济支柱,青云农业算哪根葱,敢这样给自己加担子?

  可话说回来,这种情况下,即便青农职工不像杜平一样,把公司当家当靠山,恐怕也不敢偷懒躲滑摸鱼划水,不是说害怕失去这种福利,而是同事们看到都会生气,你的行为是害群之马,是破坏共同的家。

  “杜兄弟,你们有没有算过账,青云农业这样搞,能否维持得下去?”周文忽道,“略微一算,四处都要花钱,青农又不能印钱。”

  杜平忍不住哼了一声,说道:“首先,青云农业非但没有死掉,反而越做越大,不光养大青云食品,还有一大堆合作公司,这些公司给陈清带来很多岗位,包括接纳青云职工家属,和跟青云合作却没有加入青云的人。

  比如说给我们盖房子的许诺建筑队,不要文化,不要认字,有力气就能提灰桶砌砖头,一来二去,许多青农人的家庭都富裕起来,而他们给自家人盖房子,也会诚心诚意,跟给自己盖没两样,我们也能放心。

  其次,青农在册职工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多,只有常设专职岗位,青农运转不可或缺的工种,才算是正式员工,享受一等一的待遇,而其他人,不管是家里地租给青农,还是农忙时给青农帮忙,都只有补贴不是工资。

  你可能在村里看到许多穿着青云农业厂服的人,那只是因为衣服好看,大家觉得气派,都买来穿或者自己绣,真正青农员工要有牌子戴在脖子上,扎在衣服上。”

  他亮出自己的工作证,很简单朴素,抬头是青云的logo和名字,左边是板正的照片,右边是工作单位——供应部物流组司机。

  那一刻,徐南科脑海浮现出许多念头,既有罗学云布局深远,用一小部分做榜样做代表,营造光彩夺目的好生活,吸引或者迷惑别人青云多好多好,让他们心甘情愿付出,又觉得或许没有这么复杂,只是青农还很稚嫩,顾及一小部分,对其他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弄虚……宁缺毋滥么?”周文话到嘴边,赶忙改口,“倘若只是一小部分人,以青农目前的规模足够做到,只不过这样未免有些残忍,顾及不了的人,就将他排除在正式职工之外,有什么意义?”

  “我看你就是来挑刺的!”杜平怒道,“没长眼睛不会看,还是没长耳朵不会听,如果学云哥像你说的这样卑鄙无耻,田集人根本不会将他当做骄傲,提到他的名字就竖起大拇指,不会把青云农业当成自家养的金鸡,小心呵护!

  你知不知道青云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要做个好榜样,给家人,给乡亲带好头,品行不好的,有恶劣行为的,守不了做好人做好事规矩的,都不可能成为青云职工,我们青云人要让乡亲们看到信赖,觉得可靠。

  这个牌子不是证明我身份多么高高在上,而是提醒我,带牌子的时候,注意言行举行。”

  徐南科连连道歉。

  “杜兄弟息怒,周文他不会说话,你别跟他计较。”

  “不会说可以不说,没必要恶心别人,我请你记住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好是坏大伙心里有数,学云哥要是个坏蛋,要是个贪得无厌的败类,不会有那么多人跟他干活,更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青云公司。

  我们乡里乡亲,一年两年处着,比你们蜻蜓点水看一圈了解的清楚。”

  罗学云是杜平的偶像,不仅帮了他,对他还极好,眼下新屋将成,日子越变越好,正是崇拜感到达巅峰的时候,周文或许是提出疑问,但却挫伤杜平的心情,尤其是他们已经传出不靠谱的名声。

  徐南科连连安抚,周文也跟着道歉,才让杜平缓了下来。

  离开之后,他忍不住批评周文。

  “你也老大不小,怎地说话没谱,调查研究能带主观情绪吗?还好是杜平,讲道理懂礼貌,若换了谷德永,还不扇你嘴巴。”

  “我还不是有疑问吗?”周文郁闷道,“倘若青农职工的数量,是被严格控制的,岂不是虚假宣传,用一小部分人刻意制造的例子典型,有什么意义?”

  “你告诉我,谁家厂子不需要控制员工数量,敢拍着胸脯见人就收?你说虚假宣传,谁宣传了,是青云农业是罗学云,还是你周文。”

  徐南科恨铁不成钢,语气无奈至极:“典型怎么了,哪怕是刻意制造的典型也是典型,能带来希望,能做榜样,能先富裕带动后来者,明白吗?人家罗学云比你高明,比你懂得多,就不要拿你三脚猫的功夫,出来怀疑这个,怀疑那个。”

  周文悚然一惊,仔细琢磨徐南科的话,发现还真有些门道,不敢再多说什么。

  综合这么多天的研究,徐南科对青云生产模式,已经有比较清晰的认知,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类,自营、合营和外购。

  自营的种植养殖按青农的说话,应该叫做技术示范田、生产样板田,种苗土壤水分肥料农具乃至人员,都是青云最好的,因而要求也是青云最高的,既要做高科技农业的探索,也要做现行生产的标准示范。

  可能遇到的问题,你都先走一遍,想好最容易解决的方法,传授下去,其他人有什么不会得有参考答案,倘若没有立刻做题解决。

  即便是再蠢笨的人,来示范田学个两三年都至少头头是道,有模有样。

  合营是扩大影响力和业务规模最重要的举措,如果说自营是精耕细作,反复琢磨,合营就差点,很多地方不能强求,光是学个似模似样,产品达标。

  自营合营之间,不光是需要培训大量员工,形成规范化的生产体系,让他们将种地看作科学,更有效有精密,还是因为田地和人没那么容易改变。

  至于外购,就乏善可陈,跟渠道商没差别,但青农若要做大生意,必须经历这一步,以丰富产品种类,形成规模规范。

  “增加品种,学习技术,引进设备,以及提高人的积极性,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核心就两点。”徐南科道,“其一,在产品上做规划,提高经济效益,其二,在生产上做改进,提高单体产出。”

  他叹道:“罗学云目光很敏锐,蔬菜和肉类都是餐桌必不可少的东西,而且一年到头只要有条件,就忘不了这东西,倘若说种粮食每天都要吃少不了,菜肉同样如此。

  然后就是茶果,跟烟酒一样,是交际必需品,还不像后面两种限定爱好者,除却少数口味不对,水果大多数老少咸宜,还有益身体健康。

  现在连麦子水稻都是青云自己的研究,显然罗学云考虑的不止是眼下,还有夯实基础,展望未来的谋算。”

  周文嘟囔道:“也就是提高福利,鼓舞职工积极性特殊些,其他的都是老东西,屡见不鲜,青云农业如何从火星子迸发,成就现在模样,关键还是青云菜田黄家禽这些良种良苗怎么变出来的。

  有了这些好东西,就像人家卖石头他卖玉,怎么可能不成,一旦立稳脚跟,滚雪球堆雪人方便太多。”

  徐南科道:“这些的确神秘,但不是事情最要紧的地方,买玉者打首饰,买石头盖屋铺路,价格服务全都不一样,几乎可以看作两个行业,青农之所以成功,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什么原因?”

  “先回去跟余昭他们会合,看看他们的成果。”

  余昭皮肤黝黑,秋老虎的阳光都把他祸害了,刘志成却壮实起来,不复那日刚来病恹恹的模样。

  “我们的调查大差不差,后续可能还要更翔实的数据,但得出结论差不多了。”余昭神采奕奕。

  “怎么说?”徐南科问道。

  “这是我抄录的作业指导书,你们可以看一下。”

  余昭说道:“传统农业过于依赖人,依赖人判断天气,分析墒情,辨认虫害,补充水肥等等,这无疑会导致两个问题,效率低下和错误率高,机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比人可靠,还不容易犯错,这是青农管理生产的第一步,注重高科技技术和设备。

  第二,就是各种指导书,我跟志成还在打趣,青云农业好像不知道他招进来的员工,要么是农户家庭出身,从小耳濡目染,要么是上过学,有理论基础,每个新员工基本上都要培训学习一番,各种生产场所都有指导书,几乎是手把手教人怎么适应青云农业的工作。

  第三,就是责任到人,什么东西该谁负责,什么时间开始结束,都有任务要求,一层一层像是精密的齿轮相扣,带动整个青云农业,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企业,对溯源这件事要求如此严格,每个人对自己签下的字,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负有神圣的责任。”

  他深吸口气,道:“青云人把他们的管理方式,叫做青云质量管理体系,是对标国外先进制造业,用对待工业的方式,对待农业,用要求工人的方式,要求农民,有时候我真不知道怎么说,就好像大葱卷面包,不是不行,就是感觉怪,感觉累。”

第566章 不一样

  “我亦有同感。”徐南科深以为然,点头不已,“青云对农户的要求堪称事无巨细,仿佛根本不把他们当做是有经验的从业者,检查时亦抱着同样的心态,评审审核之类的东西,让每个农户都是心里发怵。

  可话说回来,我作为消费者作为顾客,看到嘴里吃的东西,是在这样复杂严格的步骤中生产出来的,只会觉得安心,觉得放心,不管是否真达到美味,健康安全的理念绝对是相信的,都说外国人娇贵,对出口产品有各种要求,现在确实有概念,怪不得青云产品创汇前茅。”

  “这样一说,情况就很明白,有一个能不断搞来资金,不断把盈利发给员工、用于再生产,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团结全公司职工奋进,以身作则参与生产劳动的创始人总裁,青云农业的成功似乎是件可以预见的事。”

  余昭笑笑道:“常有人说养娃像父,养狗像主,青云农业身上有很多罗学云的特质,他能成功,青农也该成功。”

  周文跟刘志成看着报告,默不作声。

  对企业和职工来说,有罗学云这样一个老板,几乎是奠定成功的基调,资金不让缺,人才极尊重,发展战略老板亲自策划,亲自施行,亲自把关,补习班、扫盲班、文化班,不光用作招揽新职工,还丰富家庭生活,提高职工素质。

  他们对青农的成功已经没有什么疑惑不解,只是对罗学云的好奇,越拔越高,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黄岗作为青云农业的起源地,那里青云职工最多,租地家庭最多,试产基地最多,我们有理由实地走访一番,顺便拜访罗学云。”徐南科握拳道,“也算是感谢他对我们的照顾,有什么想说的趁机说了。”

  “我同意,实地跟罗学云好好聊聊,得到他关于青农的回答,整篇报告就可收尾,进入定稿阶段。”余昭狡黠一笑,“他说过青云人都会配合调研工作,现在到他,同样躲不了。”

  四人相视,哈哈大笑。

  “情况又不一样。”

  到达黄岗的徐南科等人,放肆打量四周,感觉很不一样,发出如斯感慨。

  “如果说新田集风格接近城市,学校医院商店活动中心公园这些,强调的是社区概念,黄岗更像是农村,当然是新农村。”

  徐南科深深吸气,感受沁入心脾的田野味道,说出自己的论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3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