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_分节阅读_第225节
小说作者:百里逍遥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3 MB   上传时间:2025-10-28 12:33:45

  刘明现摇头。

  “主编在业内一直以洁身自好著名,根本不跟外人谈及工作,短时间很难找到门路,而像郑林和这样拥有采编权的副主编,只有他最有实权,也最好接触。”

  说白了,就是郑林和最贪婪,最不讲吃相,拿钱办事都比别人有积极性,一钓就出来。

  “暂缓接触日报的人,我再看看,能不能直接在报纸上打广告。”罗学云道。

  办事从来都不容易,不是这出问题,就是那出问题,他有这个觉悟,无非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就报纸打广告而言,虽然已经不新鲜,但仍旧是边走边看的程度。

  开放后,某报纸率先发布为广告正名的报道,想解决报纸经营的困境,从最小的版面、夹缝刊载商业广告盈利。

  饶是如此,依旧引发巨大争议,不少重量级的报纸纷纷出来站台,仍旧抵不住汹汹热议。

  大概是两个方面原因,首先报纸是舆论喉舌,基本上都是公家的,刊登广告被认为不体面,不符合身份,尤其是带地方名字的大报纸。

  某些读者从报纸上看到广告,就跟在电视某台上看到电竞比赛一样吃惊。

  其次,现在有钱打广告的,都是外商与合资,一刊登出来,什么卖郭,什么直蹦生活方式等等,各种批评言论叫人咋舌。

  开放和保守、前进和倒退、新奇和探索本就是现在的主流,是以越是影响范围大,地位高的报纸,越是慎重。

  以大江报的格调,罗学云只能想到曲线救国,以报道代替广告,但直言广告以后,郑林和果断怒遁,可能有生气成分在,更多可能是没有那个权力担住。

第348章 使袢子

  好在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郑林和自矜身份,贪婪无度,熊永却非常务实,收钱办事,把罗学云的要求完成得极其到位,连广告位都不是夹缝。

  青云农业苦心钻研的菜禽鱼品种,安全干净健康专业的种植养殖方式,玉阑地区人人叫好的历史成绩,出口香江闻名大江的优秀品质……

  青云农业或许记得的人不多,但田黄家的蔬菜好吃,鸡肉滑嫩有劲道,鳝甲鱼大补,却渐渐被江城顾客接受。

  两地区相距不远,饮食习惯大差不差,很多食材通用,做法相似,根本就是无障碍融入。

  罗学云高兴,熊永同样开心。

  他不仅赚到,手下人也有红包,整个团队都吃到好处,岂会跟郑林和一样态度?

  “罗总还要不要后续报道,晚报随时安排版面。”

  熊永身材中等,打扮普通,看不太出编辑的样子,反而更像是做生意的。

  此刻他眼放金光,跟罗学云亲密交谈,想要继续“接订单”。

  “暂时不用,频次太高太久,会让读者们厌烦,反而可能连累品牌宣传。”罗学云反问道,“晚报经营很困难?”

  熊永道:“不瞒罗总,普遍困难。”

  他絮絮叨叨讲了晚报的难处,言简意赅,罗学云一听就明白。

  就跟蔬菜公司一样,企事业单位的改制,导致报社失去一些兜底,在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时,竞争力不足,同时各路报纸复刊和新创,加大竞争残酷度,把各种问题暴露出来。

  这方面讲,熊永积极拉订单非但不是谋私利,反而是帮报纸寻找出路。

  “电视广播蓬勃发展,将来报纸只会越来越难,现在恐怕只是个开头。”罗学云由衷道,“当然要是晚报多几位熊主编这样满腔热血的同志,别家不敢说,晚报撑下去绰绰有余。”

  熊永乐得嘴都歪了,嘴上还是说着不敢当不敢当。

  “罗总不愧是做大生意的,站得高看得远,现在年轻小伙都要买电视看,什么录像带录音机,各种新奇玩意,我都看不懂,老年人呢,热衷广播,呀呀出声听热闹。

  各家报纸,基本上都是些公家单位和知识分子订购,老百姓不爱看这个喽。”

  罗学云笑道:“老百姓从白干到黑,累死累活挣两个果腹钱,怕也是没钱没时间读报,只不过要说报纸就死,也不尽然。

  抓住机会,再活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但得像熊主编这样,求新求变,创作读者喜欢的内容,增加更多盈利方式。”

  “真知灼见。”熊永叹道,“可惜求新求变,不是那么容易的。”

  熊永为人和善,倒是让罗学云感官不错,给他讲了很多法子,譬如学习金作家刊载小说,更多刊载生活类娱乐类新闻。

  诚然这些法子让熊永双眼放光,不断啧啧称奇,可要谈落到实处,瞬间萎靡,这根本就不是某个人能决定的东西。

  两人正闲聊间,刘明现递来一沓报纸,立刻把其乐融融的氛围打散。

  “罗总是得罪日报的哪路神仙?”

  熊永看过报纸,问道:“虽说这疑问不轻不重,可毕竟上了版面,随时有可能牵一发动全身。”

  大江报上刊登了田黄菜的新闻,只不过是负面的。

  报道把田黄系列食材进入江城市场的情况轻描淡写,既不刻画其优秀品质,也不提它受欢迎程度,仿佛生怕田黄菜占到一丁点便宜。

  然而却着重笔墨,把蔬菜家禽鱼的健康安全问题,经营问题,税费问题都点出,特别指出这些蔬菜家禽虽说是农民种养出来的,却不是集体企业公家单位,而是一家民营公司。

  打着顾全和考量的旗号,话里话外都是质疑,仿佛青云农业就是个皮包草台,根本没有任何保证能力一样。

  三人都没去看编辑名字,谁都知道这种新闻,根本不是一个小编辑能决定的,就像晚报那些吹捧田黄菜的报道,若不是熊永发力,普通编辑也只能望洋兴叹。

  “得想想办法,不然发动起来,青云农业未必扛得住。”刘明现颇为惶恐,对报纸的天然恐惧,以及对无法预知的将来的无措,让他心理压力巨大。

  现在这年头,若是一个人看到报纸上,对谁大加批评,基本上就会认为,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看法,电视和广播的渠道,还没有那么广,也涉及不到那么多新闻。

  刘明现不仅担心报纸对普通读者的影响力,更害怕它会影响地方管理的看法,诚然他知道这可能只是郑林和的报复。

  “慌什么,青云农业堂堂正正,又没做什么违法的事,你这样一表现,熊主编就要犯嘀咕了,还以为咱们真跟日报上写的,有各种潜在问题呢。”

  罗学云话音刚落,熊永就适时笑起来。

  “罗总风趣,我老熊可是鼎力支持田黄菜的,顿顿少不了。”

  “熊主编大气,罗某感激不尽。”罗学云笑道,“只是现在更需要熊主编行动上的支持。”

  “哦?此话怎讲。”

  “你刚才不还问我要订单吗?现在订单就来了。”罗学云微笑道,“我邀请晚报对青云农业,做全方位跟踪报道,将青云农业的来龙去脉,田黄菜禽鱼的种养环境,深入调查分析,呈现给读者看。”

  他扬起大江报,抖了抖。

  “郑林和问一条,我们答一条,再驳一条,就是不知道熊主编肯不肯跟郑林和对上!”

  熊永默然。

  嘴上说是熊永对郑林和,实际上是晚报敢不敢对日报,单但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差别,一个是江城晚报,一个是大江日报,覆盖面和影响力,都存在差距。

  但他就是心痒痒的。

  一来,只要答应,肯定资金少不了,吵得越凶,赚得越多。

  二来,单论在本地发行,两者未必有天壤之别。

  而且做这样的事,一听就让人心潮澎湃,仿佛是在干大事。

  然而,若要周全,不能不考虑其他因素。

  头一点,是能不能获得领导的支持,晚报他可不是一言堂,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然后就是影响好不好,能不能承受,毕竟为田黄菜跟晚报辩驳,到底是会让观众觉得,这是在检验真理实事求是,还是会认为不顾身份掉价打擂台,甚至可能被批评在给青云农业站台。

  毕竟这真的很像是。

  “罗总,你真敢保证田黄菜没有日报质疑的这些问题吗?”

第349章 问策

  大江楼上,舒咏周摊开报纸,嘴角忍不住溢出微笑,尽管他努力做出云淡风轻的模样,可看到事情变幻飞快,一时间还是难以平静。

  这边晚报刚把田黄系列农副产品夸上天,什么匠心独具,深耕品牌,服务顾客,各种肉麻的词一点都不客观公正,愣是把田黄食材吹得百年难见,引得好事者纷纷竞购赶时髦。

  就连衣冠楚楚的大江楼客户,都在询问能否吃到田黄禽鱼产品。

  为此,舒咏周没少郁闷,烟灰缸都砸了几次。

  就在他以为罗学云猛龙过江,只可以为援不可图也,打算忍辱负重时,大江报居然对田黄农副产品,提出多条疑问。

  一个日报,一个晚报,都是响当当的媒体,合力营造的声势可想而知,田黄食材顿时成为众矢之的,各种争吵辩论怀疑随之而来。

  “现世报,来得快。”

  舒咏周一方面感慨罗学云真能搞事,一方面也忍不住嘲笑。

  “打点晚报,不打点日报,罗学云这做事手段,还是毛头小子啊,这次估计要跌大跤,到时候就算是求我,我都不一定帮得上忙。”

  对老板的判断,张平表示认可。

  大江日报面对的更多是机关和上层次读者对象,江城晚报更多面对广大市民普通读者,两者不说截然不同,至少也是大相径庭。

  这本就是晚报为什么敢于求新求变的原因,像田黄食材走红这种带点娱乐性质的热闹新闻,本就是跟普罗大众息息相关,还爱看的题材。

  就连张平和舒咏周,都不得不承认,在晚报上打广告扬名,是一招妙棋。

  但前期是不能有批评质疑的声音,至少不应该出现在日报上,日报日报,基本上是机关报的代名词,那影响力……足够罗学云一失足成千古恨。

  “有点蹊跷,没头没尾的,何必这样点名道姓地批评质疑,即便罗学云讨不了好,他自己也担着风险吧。”张平说出自己的疑惑。

  “眼红呗,晚报搞的那套系列报道,明眼人都知道是挂羊头卖狗肉,进项肯定不少,都是同行,你赚得我赚不得,哪怕为了出气,都有人愿意折腾。”

  “风险有点大了,两家报纸又不一样,晚报着急改变,着急营收,是因为他们得吸引普通人购买,突然搞这么一套,终是有损体面,得多大仇多大怨。”

  “或许是罗学云这人太欠,做人做事就是不讨喜呢。”舒周点点报纸,轻笑道,“你也别把他们想得多么英明睿智,相比较做生意权衡利弊,顾虑得失,有些人不过动动嘴动动笔,可能根本不屑考虑后果。”

  张平默默道:“然而,罗学云可不是好惹的,任谁想要占便宜,都得考虑会不会崩掉大牙,要是这些人觉得罗学云好欺负,任由捏扁揉圆,我怕是还有好戏看。”

  舒咏周握握拳头,颇为遗憾道:“也就能看戏了,现在这情况,大江楼可没有上阵的身板,只不过,罗学云要垮,可千万记得,要狠狠啃他一口,教他长些教训。”

  “嗯。”

  ……

  舒咏周能看戏,林伯昌三个却不能,他们可是跟罗学云签了长期的合作,也为田黄菜禽鱼的上市,做了充分的准备。

  沉没成本已然形成。

  况且,田黄食材的品质配合罗学云神乎其技的宣传手段,让他们获得响当当的开门红,正要大赚特赚的时候,陡然搞了这么一出。

  谁心里有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7页  当前第2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5/6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三修道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