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rXiv全球志愿编辑的一员,他主要负责一些数论论文的审核。
arXiv的机制就是这样,机审没有问题了就会根据作者投稿时选的分类自动推给相应版块的志愿编辑。
当然对于这些编辑来说,他们无需不对论文的质量负责。主要就是确保是学术研究,而且作者没有把分类搞错。以及论文的语言、格式、摘要等等是否符合最基本的学术标准。
没办法,虽然只是个占坑的预发布网站,但既然是学术层面的网站,最基本的学术态度还是要有的。起码得保证作者发表的是论文,而不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
毕竟arXiv使用量本就很庞大。完全没有约束,就会有一堆的人浑水摸鱼。
所以志愿编辑这份义务工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反正他们不负责评判科学上的正确性。更不会去管论文的逻辑、推导跟结果。
只用了二十分钟就飞快的通过了两篇论文之后,路易·马丁便看到了乔喻的论文,然后忍不住笑着吐槽了一句:“天啊,黎曼假设又一次被证明了。”
旁边的同事瞥了路易·马丁一眼,说道:“又在arXiv上审稿。”
“是啊。”路易·马丁扭头答了句。
这其实也是在arXiv上审稿的乐趣之一。
这种开放的预印本平台是真的鱼龙混杂。千禧年七大难题每年都可能被证明好几次。其中许多甚至是非职业数学家上传的。
当然这种论文肯定是不可能得到数学界广泛认可的。但架不住总有人觉得自己被数学女神青睐。
笑着收回目光,路易·马丁点开论文时才关注到作者。然后惊讶的说了句:“Oh mon dieu !”
“发生了什么?
“这篇论文是那个华夏乔发表的。”
路易·马丁一句话让办公室里许多人的注意力都转移了过来。
“Ah bon ?华夏乔宣布证明了黎曼假设?”
“是的!这是华夏乔的账号!我刚才竟然没有注意到!”
“你可真是幸运,路易,竟然能被分配到华夏乔宣布证明黎曼假设的论文!他可是刚刚在JAMS上发表了黎曼假设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下的模态映射!这也太快了吧?”
很快一堆人围到了路易·马丁的电脑前,开始围观。
显然乔喻在arXiv上宣布证明了黎曼猜想跟其他什么阿猫阿狗宣布证明黎曼猜想可是完全两个概念。
毕竟乔喻研究素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先是将素数对最先间隔从246降低到了6,又刚刚完成了黎曼猜想的几何化映射工作。
现在宣布证明了黎曼猜想,除了时间上太过快了些,其他完全找不到毛病。
“图片没什么问题,很清晰,格式也没问题,路易你还在等什么?赶紧通过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了。”
很快身边的同事就催促起来。
这么重量级的论文,没人有耐心等着路易·马丁在那里慢慢看了。
只要这边人工审核通过,最多几分钟后大家就都能直接登录arXiv网站来下载研读。
“你们起码要让我把这三十多页都翻一遍吧!不过我觉得还是别报太多期待,我并不觉得三十多页能解决这个问题。”
“别废话了!路易,抓紧时间。你难道还有资格评价华夏乔的成果?”
有人还在催促,有人已经拿起了手机登录了社交网络打算公布这个消息。还有人直接开始拨打电话,通知朋友这个消息。
不得不说现在乔喻在数学界还是很有排面的。
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解决了好几个数学重大问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前沿数学研究体系,已经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神童。
路易·马丁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好歹他也是志愿编辑,这些人竟然说他没资格评价乔喻的论文?
好吧,他的确没资格评价!毕竟不管是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还是黎曼猜想他都不擅长……
在众人的催促下,他还是加快了速度。把三十多张图片快速的过了一遍,然后点击了通过审核。
“好了,好了,不用围在我这里了。已经通过了!”
其实不用路易·马丁嚷嚷,围在他身后的同事们,看到他点了通过的按钮之后就已经散开了。
毕竟大家是对论文本身感兴趣。
不管乔喻的证明能否被数学界主流所承认,但没人怀疑乔喻论文的价值。
事实上就目前来说,乔喻发表的每一篇论文价值都很高。这里的价值,当然指的是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数学方法跟技巧!
是的,每一篇!哪怕再苛刻的数学家都不可能质疑这一点!
这也是乔喻还如此年轻,发表的论文也并不算多,那些顶级期刊的主编跟编辑们就开始找乔喻约稿的原因。
同理,这大概也是不管是燕北大学还是华清大学又或者乔喻本人并没有对外官宣,但乔喻宣布解决了黎曼猜想这个消息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疯狂传播的原因……
从路易·马丁点击了通过那个按钮开始,世界数学圈顿时热闹起来!
第183章 超豪华审稿阵容
老人将论文发表在arXiv上时大概是京城时间下午五点左右。这个时间大概是法国时间夏令时上午十一点。
路易·马丁大概是法国时间早上十一点四十分在arXiv后台通过了这篇论文。此时是美国东部时间凌晨五点四十。
是的,这个时间点的洛特·杜根还在睡觉。普林斯的顿四月正处于春季,凌晨这个时候正是睡的最香的时候。
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洛特·杜根从睡梦中惊醒。事实上惊醒的不止是他,身边的老伴气愤的一脚踢到了他的身上……
“该死的,杜根教授,你就不能在睡觉的时候让那部该死的电话保持安静吗?”
大脑被强制唤醒的洛特·杜根愤怒的拿起了放在床头柜上的电话。
是的,他明明也是被吵醒的受害者,不但不能抱怨,还要被踢一脚,特么这找谁说理去?
很想骂人,但拿起手机看了眼号码,竟然是皮埃尔·德里尼打来的,顿时又熄了骂人的心思。没办法,这人比较厉害,不太好骂。
最重要的还是洛特·杜根很了解皮埃尔,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在这个时间给他打电话!
于是洛特·杜根飞快的从床上爬了起来,随手披上一件外衣,拿着手机走出了卧室才接了电话。
没办法,洛特·杜根更了解自己的妻子。他如果敢在床边接电话,那个女人可能真会直接把他踢到床下面。
不对,不是可能是肯定。
“皮埃尔,你最好是真有重要……”
洛特·杜根话还没说完便听到皮埃尔·德里尼的声音冲进他的大脑。
“乔喻宣称解决了黎曼假设,论文已经发表在了arXiv上。”
好吧,一句话就让洛特·杜根忘了刚才想要抱怨什么。
喃喃道:“解决了?就解决了?还直接发在arXiv上?这么犀利?”
“对,用他的方法。我刚刚大概研究了一下论文综述跟最后的引用文献!该死的,但我还没看完他在JAMS上发表的论文。
就是关于黎曼猜想在广义模态空间的几何化映射的。可以预见证明过程很多部分应该引用了那篇的结论。在读完那篇论文之前,无法确定是否是正确的!”
听到这句话洛特·杜根眉头都拧到了一起。
该死的JAMS,乔喻的论文应该发在自家的《数学年刊》才对!
JAMS什么档次?乔喻糊涂啊!
“明白了,我这就跟乔喻联系。这篇论文应该投给我们数学年刊才对!JAMS可没资格刊载这篇论文!不过你觉得乔喻是正确的吗?”
洛特·杜根问了句。
“我不知道。正如我刚才说的,我得先看完上篇论文之后才能给出意见。但有一点我很肯定,到目前为止,他还没错过。”
对哦,还没错过!
这句话让洛特·杜根有片刻的恍惚。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啊,接触的都是最前沿的一线课题,最难能可贵的是,竟然到现在都没人挑出一点点错误来。
这才是最逆天的。
要知道许多成名已久的学者写出的论文,都能被挑出一堆的小毛病。这几乎是难免的事情。
有些错误是过于自信,有些错误是思维难免陷入误区。比如用到了一个根本没在论文中出现过的方程,这些都非常常见。
但乔喻不一样。
他投稿的每篇论文质量都极高。许多大佬级审稿人都是拿着放大镜去寻找错误,都寻找不到。
而且论文中显然这种词用得也不多。倒是做讲座的时候比较喜欢用。
这种强大的统治力太可怕了!
妈的,为什么这孩子不肯来普林斯顿呢?
想到这里,洛特·杜根突然说了句:“如果最后证明他是对的,今年的菲尔兹奖?”
“毫无争议!”皮埃尔·德里尼的语气听起来就很坚决。
“他才十七岁。”
洛特·杜根感慨了句:“如果真成功的话,我相信以后不会有人能撼动最年轻菲尔兹奖获得者的称号了。”
“好了,不跟你说了。我就是通知你这个消息,我要先看论文了。今天我很可能会睡不着觉了。”
洛特·杜根没再说什么。
挂了电话之后,也懒得管时差了,直接从手机通讯录找到了乔喻的电话,然后拨了过去。
已经顾不上用别的电话省那点国际长途的费用了。证明了黎曼猜想的论文,而且还很有可能是正确的,这发表在谁家,谁家期刊影响因子起码要升1个点。
尤其是这篇论文绝对不能发表在JAMS上。毕竟JAMS上已经有一篇前置性的论文了……
如果这篇论文也发表在JAMS上,毫无疑问最近好几年,JAMS肯定会成为数学顶刊里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
然而他似乎晚了点,因为当他拨过去之后,乔喻的电话处于占线状态。
好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宣布证明了黎曼猜想,现在电话也肯定会被打爆。
不过洛特·杜根还是感觉颇为紧张。万一被戴维·卡特先打了乔喻的电话,或者其他几位主编先打通电话,让乔喻答应了他们……
刚才洛特·杜根还想把打电话扰他清梦的人给骂一顿,但现在洛特·杜根只恨皮埃尔·德里尼给自己打电话太晚了,为什么不更早点。
当然现在他也只能一遍遍的打电话,好在两分钟后,就在他考虑是不是干脆直接给田言真打个电话的时候,电话终于接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