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看上去有些狂野的思路,对于搞机械加工出身的杨卫华来说,几乎是颠覆性的。
他停下了手上收拾东西的动作,愣在原地好长时间:
“当年我入行之后,师父教的第一条就是标准化加工……现在看来,反倒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语气中满是感慨。
以杨卫华的年纪,入行时应该在八十年代初,刚好是华夏机械行业进行第二轮大规模升级的阶段。
到现在也有二十来年了。
要知道,早年间我国加工精度不行的时候,执行的就是这种从一批产品当中特挑合格品的方式。
正是通过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才算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加工体系。
现在却要走回头路。
怀旧服开服了属于是。
“标准化,当然是没错的。”
常浩南也感受到了对方的emo,笑着回答道:
“但是,对于真正高要求的生产,即便再怎么精密的生产方式,也总会存在误差,所以就加工结果而言,反而不可能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标准化。”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换个思路,去执行生产流程领域的标准化,用生产效率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产品一致性的不足……”
这个年代,多数人对于“高水平生产”的理解,还是比较简单的。
精度高、可替换性好。
仍然是八十年代那一套。
但实际上,别说机械制造,就算是半导体加工领域,也是存在随机误差的。
特挑并不丢人。
关键是得能挑明白……
一番开导过后,杨卫华若有所思地离开了会议室。
但魏永明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连桌上的笔记本电脑都没收起来。
“永明啊,还有事?”
常浩南见状也停下动作,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他和魏永明俩人年岁相仿,又是早年间就认识的老伙计,因此私下里的称呼倒也随意很多。
而魏永明也不废话,直接进入正题:
“我刚才仔细分析了一下老杨提出来的装夹方式,如果提炼成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那决策变量虽然只有三个,但目标函数可完全不止……尤其对于弯扭程度比较大的工件来说,最少也得有四个以上。”
常浩南没有开口,只是点了点头表示没错。
这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差点把魏永明给整得不自信了。
不过,在定了定神之后,还是继续开口道:
“可是……用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总体上都是基于Pareto支配的,随着目标个数的增加,种群中非支配解的数量会呈指数上升,导致算法搜索能力快速恶化……”
“我之前测试过非劣排序遗传算法对四维目标优化问题的解……即便经过很多轮调整,最后都是发散……或者是一个精度很差的解,而且计算耗时非常夸张,对于我们集团来说或许无所谓,但是落实到生产方恐怕没有这么高水平的算力支持……”
魏永明说着从电脑上打开了一份PDF文件,然后调转屏幕,朝向常浩南的方向。
后者简单看了一下,发现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网格搜索问题。
看上去只是随手做的某种测试。
“确实是这样。”
常浩南把电脑推了回去:
“从直观的几何角度上讲,一个具有M维目标的优化问题,相当于将目标空间的每一维划分为r个网格,假设问题的非支配解均匀分布,那么网格Pareto前沿的边界,就构成了粒子个数的上界值。”
他说着在纸上画出了一个三维的示意图。
“很明显,对于M个目标的优化问题,构成Pareto前沿就需要M*r^(M-1)个解,那对于5目标的优化问题来说,即便我们把r设定为相对较低的25,仍然需要差不多百万量级的解才能刻画出基本的Pareto前沿……这中间算出一些意外导致发散,或者算上几个月时间都无法给出结果实在太正常了。”
魏永明反而稍稍松了口气。
显然,并不是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只是常浩南看上去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而已:
“那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是……”
没想到,常浩南竟然直接摇头。
“还不太确定。”
魏永明直接就是一惊。
不过,还没等他组织好语言,就听常浩南继续道:
“我初步想到了三条技术路线,只是目前还不知道具体哪个方向更合适……”
“……”
前者擦了擦额头上刚刚冒出来的虚汗,把已经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您说吧,实在不行我们都试试就行了……”
这次,常浩南倒是没有再动笔写些什么,而是掏出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笔记本:
“首先是……可以把个体的目标函数值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之后,再和其它个体进行比较,也就是放宽Pareto支配关系,从而能够对一些非支配个体进行优劣比较,增强算法的搜索能力。”
魏永明的思维也转的很快:
“用这种思路倒是可以改进差分进化算法……但似乎容易导致个体陷入循环支配?”
“所以还需要改进,而且差分进化算法其实不是特别适合这类问题……总之我们后面再详细研究。”
常浩南摆了摆手,接着把笔记本翻到后面一页:
“还可以用性能评价指标作为目标函数,替代Pareto支配关系引导搜索进程……但这一类算法每次运行只能得到一个解,需要多次计算才能得到最优解集,而且很容易陷入区间最优。”
“最后就是不考虑对搜索过程或最终优化结果影响不大的目标,也就是给目标函数降维,我个人比较看好这个技术路线的前景,但是在数学上需要克服的问题比较多……”
听到这里,魏永明不由得小声吐槽了一句:
“这反而是好事吧……”
不过,却被耳尖的常浩南给捕捉到了:
“也不能这么说。”
“毕竟还是要考虑到用户的感受……如果在算法层面就过于复杂,那么在日后推广的时候难免要遇到障碍……”
第1108章 无意间推动了历史
就在常浩南考虑如何攻克大尺寸宽弦叶片加工问题的同时。
法国,巴黎。
让·雅克·多尔丹正眉头紧锁地看着面前两份内容相似,但结论却截然不同的报告。
全都是有关华夏航天工程的。
实际上,华夏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已经成为了最近半个月以来,欧洲航天局(ESA)最大的话题。
但在这个话题上,ESA内部,却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
一派主张后路永远不嫌多,在本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尝试着跟其它任何有航天能力的国家和组织开放合作。
毕竟,就在几个月前,他们甚至和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签署过一项协议,由后者专门开发一种适用于圭亚那航天中心的“联盟”系列火箭,以缓解欧洲航天运力紧张的问题。
那这么看来,再多几个合作对象,也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而另一派则认为,华夏航天水平虽然态势喜人,但毕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本身擅长的领域和欧盟重合度极高,引入合作完全是在加剧竞争,而且还要考虑到美国人的风险。
作为一个依托欧盟,在多个国家支持下成立的组织,多尔丹纵然身为局长,可是却并不像其它国家的同行那样,在ESA内部有着说一不二的影响力。
更多情况下,他的工作似乎更像一个协调员。
不仅要平衡各个成员国,尤其是几个初始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还得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比如热衷于长臂管辖的NASA……
总之,油水丰厚归丰厚,但赚的绝对都是窝囊费……
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断了多尔丹局长的唉声叹气。
抬头看了一眼来人之后,他光速表演了一个变脸艺术,赶紧起身将对方请进来:
“伯纳德,好久不见……”
说着拿起两个杯子,分别摆在二人面前:
“要喝点什么?”
伯纳德·坎德尔,ESA政策发展顾问,同时也是法兰西大学研究院荣誉教授。
“不用了。”
坎德尔却摆了摆手,显然并不吃这套。
他算是ESA内部的老资历了,但现在的头衔却只能算是挂名。
既没有什么实权,也不受太多辖制。
如果不是和多尔丹私交不错,恐怕都不会专程跑这一趟:
“你专程打电话把我叫来,想必不只是要叙旧……”
被直接点破目的的多尔丹只是露出了一瞬间的尴尬:
“华夏那边……这次算是给我出了个难题。”
这句话让坎德尔直接就是一愣:
“你是说……他们把自己的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太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