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五名司机中唯一知道具体路线和日程安排的。
不过对于具体运送的货物,以及托运人的信息一无所知。
“别慌,毕竟要飞将近400公里,还都是低空,时间把握不了那么准的。”
其实,副驾驶位置上的老吴也有点急。
他倒不是怕飞行员开着飞机跑了,而是担心一路在山区飞超低空,万一发生故障或者迷航,很容易直接坠毁……
但在手下面前,还是得表现出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
于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只好打开车上的收音机,调节旋钮试图找到能够收听的频道。
“据报道,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已经接近亚德里亚海,对……施压,欧盟……发出最后通牒……”
山区的信号属实一般,加上吴懿范的罗马尼亚语和俄语都是二把刀,所以基本上只能听个大概。
不过也足够得到有用的信息了。
“话说吴哥,巴尔干最近可不太平,咱TM这时候往过运东西,不会被困在里面吧?”
“快去快回,不会。”
吴懿范摇摇头,语气斩钉截铁。
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表现出半点迟疑,否则其他人恐怕都未必敢跑这一趟。
“也TM不知道是谁,这种节骨眼上还要……”
燕勇才刚刚开口,就被一阵逐渐增大的轰鸣声打断了。
吴懿范关掉收音机,从侧窗探出头去,举着望远镜看向北边的天空。
一架发动机安装在机翼之上的怪异飞机正对准跑道放出起落架,并逐渐下降高度。
正是吴懿范紧急从二毛空军那边收购来的那架安72运输机。
他最开始本来是准备搞一架安24或者安26了事,但这两个型号的最大载荷只有5吨左右,而且机龄普遍都在20年往上数,大载荷低空飞行的风险实在有点高。
所以最后才搞了个大的。
好处是这飞机全世界总共没几架且特征过于鲜明,不用担心认错。
吴懿范抄起放在旁边的对讲机,打开车门跳出驾驶室:
“所有人下车,准备装货!”
还没加群的兄弟记得看一下书籍详情的最下面加一下群。
万一有实在过不去审的章节或者番外会发群里
第680章 神秘的雷达元器件
这架还刷着苏联空军涂装的安72因为下降率实在太高,在跑道上蹦蹦跳跳了几下之后,才开始逐渐减速,看得吴懿范都是一阵心惊肉跳。
他并不是第一次跟这座机场的人“合作”了。
不过之前都只是用一些塞斯纳之类的小飞机运一些小体积、高价值的物资。
或者更多时候就是带人偷渡。
伺候这么大一架中型运输机还是几年来的第一次。
“吴哥,你雇的这个飞行员行不行啊?”
没怎么见识过军用运输机降落姿态的燕勇更是被吓得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大概是担心飞机冲出跑道:
“要是把上家的货给摔了,按照规矩咱要赔三倍的……”
吴懿范心说这批货要是摔了那何止是三倍赔偿的问题,兄弟我怕是要直接升格成为历史罪人,以后也没脸回国见南哥了。
当然嘴上他还是一副笃定的语气:
“当然靠谱,从安东诺夫公司请的试飞员教官,比试飞员还牛逼的那种,懂吧?”
“你也不看看这破跑道有多难降落,全是裂纹不说,中间还断了一截,只能用到一半长度,落成这样不错了……”
好在整个降落过程有惊无险,飞机最后还是平稳地滑行到了这几辆早已经准备好的卡车旁边。
燕勇看着不远处正在缓缓打开的货舱门,从车里拿出来了一副手套戴好,不过嘴上的话倒也没停下:
“那得花不少钱吧?”
“还行吧。”
吴懿范不置可否地回答道:
“我之前跟国内联系过,咱们因为过去就没怎么设计过大型飞机,所以现在急缺这一类试飞人员。”
“等到这单生意跑完,我准备把这个人塞到劳务派遣的第一批名单里面送回去,再赚一笔中介费,一来一回基本就算是白雇他打了段工。”
燕勇作为吴懿范的亲信,虽然不清楚友谊计划的来龙去脉,但是对他往国内搞劳务派遣的事情还是了解的,当下只觉得对方简直天选资本家:
“我艹……吴哥你不会哪天把我卖了还让我帮伱数钱吧?”
“怕被卖了就好好干活,记着等会在外人面前千万别说中文,就假装咱们是西伯利亚那边来的布里亚特蒙古人,俄语说不太溜的那种,明白?”
这个车队里除了燕勇以外,就是临时从二毛和三毛几个不同部队里雇的汽车兵以及护卫,还有一个塞族那边过来负责接车和押运的军官,相互之间根本不认识,也不会知道吴懿范的真实底细。
其实后者在学校那会长得虽然魁梧,但总体上还是白白净净的。
只不过这两年折腾下来,已经有点游牧民族那范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难受,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个不错的伪装。
干走私这种生意,不可能有人不开眼地去刨根问底,所以他干脆什么都不说,也乐得别人去误会。
哪怕有人看出他不是纯正的布里亚特人,一般也会往中亚那边去猜。
“行……”
燕勇已经无缝切换成了带着点口音的俄语,说完就小跑着上前去检查货物了。
“尼古莱!”
吴懿范自然不需要亲自动手,只是扯开嗓子朝着远处喊道。
一名人高马大,一眼看上去就是军人出身的男人从远处最后一辆卡车旁边疾行而来。
“扎木苏,所有货都在这架飞机上了么?”
尼古拉·巴尔萨克,收货方派出来接应这批货的军官。
也是老吴之前跟常浩南提到过的,在巴尔干那边一起做过生意的熟人之一。
不过做这种生意的所谓“熟人”,跟一般意义上的熟人肯定不一样。
所以吴懿范一直都是以“扎木苏”的化名跟对方联系,连真名都没漏过。
当然,对面肯定也清楚。
心照不宣而已。
只要知道对方有自己需要的东西,以及值得信任的渠道就够了。
“对,都在飞机上面了,去看看吧。”
吴懿范紧了紧身上不带衔的苏联军大衣,以免身后背着的AKS74U不小心露出来。
……
安72并不算宽敞的货舱里,堆着大概有上百个表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板条箱。
其实真正需要运送的元器件并不算多,但哪怕他早就买通了一路上的所有要害关卡,表面功夫也总得做一做。
所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真的电脑配件。
一名机场官员正站在尾舱门旁边跟燕勇一起装模作样地检查货物,看样子是准备出具海关检查单——
有了这个东西,这批货在罗马尼亚国内就算是洗白了。
“你们专门找一架飞机运货,但里面有十箱是光盘?”
看着手里面的报关信息,机场官员尽管已经收了钱,但还是有点绷不住地问道。
燕勇其实也不清楚里面是什么,但他知道这种最基层的小鬼只管收钱,哪怕你运的是核弹他都不会管,有这么一问应该只是好奇心作祟而已,于是干脆信口胡诌:
“嗯……我比较喜欢看电影……”
“哦……”
没想到对方竟然露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要往西边运那种片子是吧?”
“哪种片子?”
燕勇直接就是个一脸懵逼,不过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只是装出一副“懂的都懂,不多解释”的表情点了点头。
好在对方看在钱的面子上也没继续刨根问底,干脆利落地在检查单上扣了几个戳,便径直离开了。
在旁边听到这段对话的吴懿范脚步一顿,觉得自己的风评可能要被害。
90年代以来,二毛、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这几个国家几乎成为各路地下产业的温床。
他大概是被当做是制作地下重口影片,顺带可能还沾着人口贩卖卖的皮条客了。
不过,眼下这个时候也不能算坏事。
所以他只是摇了摇头,就带着尼古拉进了货舱。
“货物编号第二位是3、5、9的,里面就是你们需要的东西,剩下的算是我送的添头。”
根据老吴的指引,尼古拉连续打开了几个箱子。
作为长期在空军基地工作的军官,他自然很快认出了里面这些被特殊包装保护起来的设备都是什么。
“难怪这些货要专门找你来运,跟之前收到的那几批确实不太一样……”
尼古拉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行波管放大器,对准机舱口的光线看了看上面的标定。
全是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