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真正动手的环节么……请公检法系统出手,时不时来一次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专项行动就完事了。”
“?”
“嘶……”
本来还觉得自家老板有点心软的杨慧梅直接就是一个瞠目结舌:
“还能这样?”
她只是想着让对方官司输了能赔上一大笔钱,结果常浩南想的是让对方官司输了直接进去踩缝纫机……
这威慑能力,属实是直接拉满了。
常浩南心说你是不知道多年以后某只企鹅是怎么反游戏外挂的,我这也是从后人那取的经。
当然这肯定没法讲出来,只能勉强当做是自己的原创了:
“保护知识产权这事本来就应该是官方行为,光靠咱们自己肯定是费力不讨好,所以还是得跟司法机关的同志配合,也算是咱们对法治建设的一点贡献吧……”
杨慧梅张了张嘴,但又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最后只是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那就等有需要的时候再说,不过这活我过去也没干过,所以第一次可能得您指导一下……”
她虽然自认见多识广,但这个架势是真没经历过——
别看常浩南说的云淡风轻,实际上莫要说寻常个人,哪怕是一般的企业都不可能让人家司法系统特地安排专项行动给你平事。
不过仔细想想,火炬集团如今肯定不能算一般企业,所以有点特别对待倒也正常。
“行吧,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那就先这样,我明天还有个签字仪式要参加,TORCH Multiphysics,还有曙光2000T的发售,你们两位多跟一下,有不好做决定的事情再联系我就好。”
常浩南见另外两人不再言语,也合上面前只是作为道具,并未写过东西的笔记本,看向另外一边的宋景明:
“另外,宋主任?”
宋景明本来还沉浸在“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公司竟然这么厉害”的震惊当中,听到自己的名字才回过神来:
“我在,常总。”
“帮我催一下明天要用的协议范本,这个事比较急,不能耽搁。”
常浩南说道。
他明天要签的合作协议自然是之前跟吴懿范说好的,让后者以劳务派遣形式从二毛那边招人的事情。
本来倒也未必需要这么着急,但眼下已经是二月下旬,东欧那边很快就要进入噩梦级别的翻浆期。
对于外喀尔巴阡-萨图马雷这条走私线路来说,要想通过公路运输的话,大概就只剩下一周左右的时间窗口了……
第679章 准备搞事,来自东方的支援
第二天,常浩南和吴懿范二人在火炬集团的会议室里,低调地签署了合作协议。
根据内容,后者黑海进出口贸易公司将在五年内为火炬集团输送最多1000名教授、高级工程师或其他同等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
而作为回报,火炬集团将根据不同的人员级别,为每个人支付一笔1.5万到5万美元不等的中介费用,其中500万美元作为预付款,在合同签署之后先行支付,此后以年为时间周期多退少补。
当然,这笔钱并不真的需要火炬集团出。
科工委为友谊计划提供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支付这些费用,常浩南只是作为一个双方都比较信任且熟悉的中间商角色而已。
至于那500万美元的预付款,自然也不完全明面上所写的那样,而是包括了让吴懿范负责把一批“神秘货物”运进巴尔干地区所支付的运费,大概占到其中的五分之一。
整个春节假期,电科集团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这批电子元器件,直到昨天才终于完成质量检查。
原本空军的意思是让他顺便也拉一批临近过期的57mm和100mm高炮炮弹过去,权当是支援第三世界兄弟反抗霸权,顺便还能省下过两年销毁花的钱。
但这两种弹药在东南欧可以说遍地都是,费劲从华夏空运过去,再冒险送到巴尔干半岛实在过于抽象,并且涉及到火工品之后,风险和运费都会成倍上涨,最后常浩南还是拒绝了这番好意。
只不过,这些内容都属于私下里达成的条件,并不会直接体现在协议内容里面。
“合作愉快。”
没有发布会也没有闪光灯的签字完成之后,吴懿范起身和常浩南交换了一下协议文件,然后握了握手:
“没想到,我入行以来的最大的一个单子,是跟南哥你做的。”
常浩南接过文件夹,接着交给旁边的宋景明,示意后者去存档。
在会议室里只剩下两个人之后,他才开口道:
“老吴,招人的事情宁缺毋滥,而且并不是很着急,第一批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到国内就行,但是我让你运的那批货,你务必在3月中旬以前运到目的地。”
“另外,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模糊我们的身份,最好是能通过暗示一类的手段,让那边误以为是俄国人的手笔。”
吴懿范的表情跟着严肃起来。
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做往准战区运军用物资这么刺激的活:
“后面这条不难,之前俄国人之所以会找上我,就是因为我跟目的地那边负责接收的军官做过几次生意,算是熟人,我只要什么都不说,他肯定默认我是接了莫斯科的单子。”
“但是3月中旬以前……”
他有些为难地看了看旁边挂着的万年历:
“南哥,现在都已经2月底了,伱也知道……行吧,你应该不知道……但是干走私这种活,为了性价比,都是等到跟我们合作的人值班那天才会去通关,但这个时间表我没办法预估的很细,加上中间还得经过一个第三国……”
话说到一半,就被常浩南一挥手打断了:
“我们付了上百万美元,可不是让你讲究性价比的。”
“这个事情,以安全和效率为第一要务,中间打点用的经费如果太多,我们事后可以再给你补上一笔。”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盟军行动开始的日期是3月24日,但常浩南无法保证这一世是否会发生细节上的变化,加之还要留出准备时间,所以确实有点赶。
然而吴懿范还是摇了摇头:
“不完全是钱的问题。”
“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担心我们动作太慢,没办法赶在冲突爆发前送进去,但就是因为那块地方现在局势紧张,我们才不希望闹出太大动静。”
“咱们表面上运的只是一批电子元器件而已,收买几个基层军官和老兵油子,他们才不会管这些东西要送过去干什么,把钱赚到手就完事了。”
“但如果大张旗鼓地去联络级别比较高的负责人,他们考虑的东西就多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甚至单靠钱都未必能成事,毕竟为了走私一批电子产品花几万块钱去行贿,怎么看里面都有大问题。”
常浩南两辈子都是守法公民,对于这些事情的了解还真不如吴懿范多。
但如果冲突爆发时这批东西还在路上,那就彻底打水漂了。
看着一脸纠结的常浩南,吴懿范咬了咬牙:
“这样吧南哥,我可以走一次空运,那几个国家的空域目前基本上是不设防的状态,弄架运输机飞的低一点,再买通个边境半废弃机场的管理人员,倒是可以省去陆路通关的麻烦,而且也能省下大概三四天的功夫,不过……”
“得加钱?”
常浩南问道。
“不是……呃……好吧,是得加钱,但不是你想的那种加钱。”
吴懿范有点把自己绕进去了,捋了一下之后才继续道:
“你那批货连同保护的包装在内有差不多4吨重,等闲小飞机根本拉不过去,我得搞一架正经运输机才行,但我自己以后大概用不上这东西,所以事成之后你也好,或者让组织上出面也好,总之得把这架飞机买下来。”
“当然价格不会很高,都是二毛空军把正常飞机跟报废机掉包再倒卖出来的,大概一二百万美元吧。”
这倒不算是一笔大钱。
更何况还能换架飞机回来。
唯一的问题是这架飞机除非是伊尔76,否则其它型号哪怕弄回来也是扔着吃灰。
但哪怕是按报废机价格算,能一二百万美元买下来的也肯定不是伊尔76这种战略运输机。
“这样吧,老吴。”
常浩南思索片刻之后,抬头说道:
“买这架飞机的钱,也跟运费一样,按照刚才那份协议从友谊计划的经费里面出。”
“不过这个飞机不要费劲弄回国内了,就放在二毛那边,你们时常维护一下就行,我估计类似这次的活以后还会有,就当是给未来投资了。”
吴懿范深吸了一口气。
他觉得自己好像被常浩南绑到了贼船上……
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而且在这贼船上面赚钱确实是快……
“行吧,就这么办!”
……
一周之后。
罗马尼亚,萨图马雷县,一处被积雪覆盖的机场。
一列由五辆乌拉尔卡车组成的车队正一字排开,停在跑道旁边的草地上,
每辆卡车的货箱上都盖着篷布,从后轮与轮毂之间被压缩下去的距离来看,应该都处在空载状态。
这座如今已经略显破败荒凉的机场,是十几年前华约还在时修建的。
首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战备,不过也有提高边境山区运输和通勤便利性的考虑。
因此每年都会专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
但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偏远地区的基建维护也就基本停止了。
小十年功夫下来,这座机场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停转,只保留着最基本的几名工作人员。
不过对于吴懿范他们这些跑“跨国运输”业务的人来说,反倒算是好事。
他总共只花了几万美元,就让这座机场的主管同意为他们提供跑道和加油服务。
只是因为机场雷达早就坏了,加上人手也不够,所以无法在降落过程中提供引导,装卸货也得他们亲自动手。
“吴哥,预计时间已经过了10分钟了,飞机怎么还没影啊?”
第一辆卡车的驾驶室里,吴懿范的副手,同时也是头车司机燕勇抬手看了看表,神情略显焦急。
二人算是从小就认识的同乡,吴懿范毕业出国闯荡的时候,燕勇就跟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