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加密备忘录,仅限单次读取。”
“确认在华超级工厂计划升级:投资额上限提升至15亿美元,如果获得批准,那么下一代无极耳电池的全套量产线及其核心工艺研发团队,都将优先部署于华夏工厂。同步转移部分硅碳材料的中试研发线。”
“技术合作意向:在可重复火箭着陆回收技术及星链低轨通信系统与地面信关站频谱兼容协调领域,探讨在特定框架和监管下进行数据交换与技术协作的可能性,强调我方诚意。”
“还有……”
说到这里,马斯克突然停下。
紧接着,按下了“黑匣子”侧面的抹除键。
“不行。”他摇了摇头,看向对面亲信那带着些疑惑的眼睛,“或许我应该亲自去一趟……”
……
就在马斯克准备这份危险的“投名状”之时。
华盛顿。
白宫战情室。
巨大的电子态势图上,“信标”空间站和XS-1的图标被高亮标注,同时出现的还有它们预计被部署的位置——
地月拉格朗日L4点。
理论上,这类中継基地的完美部署点只有两个,属于最最稀有的轨道资源。
一旦被对手抢先,很可能意味着在可见未来内,都没有重新追上的机会。
奥观海坐在长桌主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正在听取了一场由科技顾问委员会主任、国家情报总监(DNI)、NASA局长以及数位其它核心成员进行的绝密汇报。
“阁下。”首席科学顾问阿蒂拉·霍尔德指着屏幕上XS-1的参数,“基于目前所能获得的情报分析,华夏的XS-1空间核反应堆在设计功率、功率密度、可靠性和在轨自主运行能力方面,均已实质性超越我们当前任何在研或已部署的空间能源系统,其技术成熟度之高,足以支撑其宣称的两年内发射时间表。”
“可他们是怎么悄无声息搞出这种技术的?”奥观海语气中满是不解。
“现在回看,他们应该是把测试隐藏在了多个有其他用途的项目之下。”霍尔德回答道,“比如之前在荷兰高通量核反应堆进行的测试,当时的分析认为主要目标是氚增值模块,还有三年前华夏突然新建的一座验证堆,之前也一直被认为是用于同位素生产。”
“所以是情报方面出了问题?”奥观海眼神不善地看向旁边的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
“也不能这么说。”霍尔德赶紧摇头,她可不愿意在这种场合得罪同僚,“之前分析中提到的用途肯定是真实存在的,华夏人很擅长这种一石二鸟的策略,而在没有其它线索的情况下,也没办法凭空得出结论。”
刚刚被提到名字的克拉珀也紧接着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信标’整体设计理念极具前瞻性,一旦其核心舱段在L4点完成部署并初步运行,他们将获得无可争议的地月空间战略制高点。其具备的在轨燃料加注、航天器维修升级、深空任务中转指挥能力,足以使其成为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深空探索活动的唯一枢纽和规则制定者。”
“我们评估这将为对手带来至少20年以上的决定性战略优势期,削弱我们的全球科技领导地位,甚至……彻底将我们边缘化。”
NASA局长面色灰败,沉默地点了点头,默认了技术评估的结论。
战情室内一片死寂,只有设备低沉的运行声。
奥观海眼神中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熄灭。
原本,他偶尔还会考虑,自己发起技术禁令的决定是否过于仓促。
但现在,情况已经非常明确。
对方取自己而代之的野心从未改变。
之前的一系列遏制动作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
但无论如何,绝不能让这种地位转变发生在自己任上。
想到这里,他眼神一凛,目光中闪过冰冷的决绝。
“先生们,女士们,形势已经无比清晰。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竞争,这是对我们全球领导地位最根本、最迫在眉睫的挑战!”
他的声音极其坚决:
“现在,是阻止这一切发生的最后窗口期!我们必须也必然,采取最果断的行动!”
他转向身旁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立刻起草一条行政命令,向所有盟国,以及所有我们视为伙伴、或依赖我们安全保证与经济体系的国家,发出最高等级的外交照会!”
汤姆·多尼伦迅速记录着要点。
“核心内容是:”
“第一,严正要求:所有接收国必须承诺,绝不参与‘信标’国际空间枢纽计划。这包括但不限于:不提交任何形式的合作提案、不提供任何资金或物资支持、不允许本国科研机构或企业参与其研发建设、不派遣人员参与其相关活动。”
“第二,任何国家,若违反上述要求,或被发现以任何形式暗中支持该计划,将被视为蓄意损害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第三,对于此类国家,将立即启动程序,终止与其在关键战略科技领域的所有合作项目,同时根据《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其施加贸易、金融与科技禁令,包括但不限于冻结相关资产、限制关键商品进出口、将其主要金融机构排除在美元清算体系之外、中止一切高科技产品的许可发放……”
奥观海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
“措辞要强硬且清晰、不留任何模糊空间或转圜余地,要让他们明确表态站队!”
听到这一条条近乎疯狂的内容,多尼伦写字的右手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但事到如今,局面已经进入华夏的回合。
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只能期望利用过去的余威以及对盟友的控制,来尽量拖延对方的步伐。
“立刻去办!”奥观海斩钉截铁地下令,声音在密闭的战情室内回荡。
这份史无前例的、强制进行“二选一”的最后通牒,就像一颗在星系中引爆的超新星,瞬间将本已紧张至极的世界局势,推向了全面摊牌的悬崖边缘。
第1663章 震撼世界的反击
随着“二选一”的通牒下达,整个欧亚大陆的空气仿佛在瞬间被冻结。
伦敦,唐宁街。
新闻厅的橡木门紧闭着,一场紧急内阁会议刚结束。
发言人在闪光灯包围下,面色略显僵硬,对着镜头宣读那份字斟句酌的声明:
“我们正在仔细评估‘信标’计划的技术细节及其与我国现有国际义务的契合度,在此过程中,将审慎权衡包括盟友关系在内的多重因素,任何决定都将遵循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措辞滴水不漏,但任谁都能感受到其在措辞上的微妙变化。
柏林、巴黎、布鲁塞尔……各国政府发言人口径惊人一致,仿佛共享了一份隐形的外交辞令模板。
BBC当天的头条标题直白而沉重:《集体失声:欧洲在压力下的战略蛰伏》。
几天后,华盛顿权力层的核心成员再次汇聚在战情室,屏幕上正滚动着来自欧洲主要盟友首都的最新外交电报摘要。
“初步反馈显示,我们的立场已经得到有效传达。”
汤姆·多尼伦放下手中的平板,声音比前些天松弛了不少:
“大部分伙伴国都严格遵循了我们预设的‘安全措辞库’,没有一家公开表示有兴趣参与‘信标’计划,均强调需要‘全面、审慎的评估’、‘必须符合现有国际义务框架’。”
幕僚长皮特·劳斯把一份报纸铺在面前,补充道:“主流媒体解读也基本趋同——‘二选一’的威慑力初步生效,联盟体系在高压下展现韧性,《华尔街日报》的头条是‘西方阵线在太空竞赛前重新稳固’。”
“意料之中。”奥观海嘴角微扬,端起咖啡杯:“当筹码足够重,模糊的空间自然消失。欧洲人很清楚,脱离我们主导的科技和安全体系意味着什么。”
看到欧洲盟友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服从性沉默,他紧绷的神经略微放松了一丝。
这似乎印证了赖特和普利茨克的判断:只要展现出足够强硬的决心和力量,那么旧有的秩序和威慑力就依然有效。
潘妮·普利茨克也点头表示同意:“他们需要时间消化压力,但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信标’计划在国际合作层面,已经遭遇了实质性冻结,这是我们需要的窗口期。”
然而,这份脆弱的“胜利感”并没有维持太久。
两天后。
京城,蓝厅。
例行记者会的氛围在发言人走上讲台时就体现出了与过往的截然不同。
没有客套的开场白,发言人直接拿起一份文件,目光扫过全场:
“近期,有关国家无视基本准则,滥用强制力量,持续升级无理打压,肆意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胁迫他国选边站队,严重损害全球安全和发展利益,粗暴践踏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
“……”
“针对这一系列严重错误行径,为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决定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发言人声音清晰,一字一顿:
“现正式将以下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即‘熔炉’清单: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技术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用动力公司……”
“……”
名单中列出的名字多到令人头昏,总之就是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军工相关的北美企业。
“自即日起,限制向清单所列实体出口、再出口、转让或提供任何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技术、材料、零部件及相关的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安装、维护、操作或技术服务。”
“重点涵盖范围包括:先进特种金属及合金材料、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军用级精密传感器、特定制程的高端电子元器件(含集成电路)、高功率密度动力系统关键部件、以及先进的增材制造、精密铸造、表面处理等核心工艺技术……”
“……”
消息如飓风般席卷全球。
华夏的反击,同样升格!
然而,最初的舆论反应却和上次不同。
甚至在西方世界内,弥漫着一种近乎轻蔑的质疑。
“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
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一位资深研究员在访谈中直言:
“众所周知,美国军工巨头根深叶茂,供应链遍布全球且拥有强大的冗余设计能力,这份清单听起来很吓人,但能真正‘卡住’洛马、雷神脖子的东西?恕我难以想象,更大的可能是伤及其自身相关领域的出口商。”
《华盛顿邮报》的社论标题带着嘲讽:《虚张声势还是自断臂膀?解析‘熔炉’清单的象征意义》。
文章引述“匿名五角大楼高级官员”观点:“清单内容宽泛模糊,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具韧性的国防工业基础,供应链冗余充足,替代来源多样。这种限制,对洛马们的实际影响可能微乎其微。”
华尔街的反应印证了这种判断。清单中几家标志性企业的股价在消息公布后一度下挫,但恐慌情绪并未蔓延,不到半天时间跌幅便大幅收窄,甚至部分回弹。
市场共识似乎认为,这只是地缘紧张局势下的正常波动,“熔炉”清单缺乏杀伤力。
华盛顿方面的内部评估的初步结论也倾向于: